高考所思 ---- 假如再推迟五年
黄奕
我们每一位77、78级的同学都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高考推迟5年,我们的命运会如何?
高考推迟5年或更长时间,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首先,如果文化大革命不结束,还会继续实行“推荐制度”---- 本质上也就是“后门制度”----来招收“工农兵学员”。我们可以自己掂量一下,是否有希望上大学。
其次,如果不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果断地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恢复高考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其次,如果不是邓副主席,顺应潮流,果断地改变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我们能进大学吗?
1977年,教育部以“来不及”为由,已经出台了一个招生方案上报中央,其政策基本上仍然是以推荐为主,同时加上一定的文化考试。是邓小平果断拍板,采纳了恢复高考的倡议,并且决定马上就改,追回这份方案,当年就实行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的招生制度。所以1977年的高考延迟到了12月。
邓小平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前途、社会公平的考虑,他也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也可以再拖几年。当时他还只是主管科技、教育的副主席,还不是最高决策者。同时反对的力量仍然不小。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就是反对者。所以邓小平说:“刘西尧,你是不是怕又跟着我犯错误啊?”他还说: “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后来刘西尧被调到四川当了个闲职副省长。
全文如下:
如果恢复高考再推迟5年,我们的命运会是什么?
不知当年写停止高考报告的那些人怎么想的。我的一个朋友向我讲述过当年他爸爸老高三的学生串联时在心怡已久的清华的工字厅里打地铺时的满意心情。人生就那么有限的几次机会。
不假如毛泽东早死5年, 我们早来美国5年!!
明天的习大大。他们没区别的。
我的这位室友说,她当时在想,你们高兴什么?如果不考试,那要根据什么来决定谁上大学?这位室友的父亲,在59年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被下放到某三线工厂做排名第N位的副厂长。在62年中央的“右倾”翻案时期又回到北京工作。所以她的头脑很清醒。那么那些清华附中高三的学生,明明已经准备好了高考,而且考上大学的概率是很高的,高考延期对他们是很不利的,那他们为什么高兴?是不是太蠢了?我室友的解释是,有些干部子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舍我其谁?无论上大学的规则怎样,他们都在其中。没想到的是,老子被打倒了,只有看文革新贵的份了。
dxp在1977年8月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肯定了武大查全性教授恢复高考的意见。当时面临一个时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dxp说今年来不及,明年恢复吧。刘西尧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xp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
--------
两个大失误,引起教育界的不满,1978年底,许多校长联名上书要刘辞职,教育部也出现了批评刘的大字报。王震约他去谈,意在保他。但刘西尧主意已定,第二天去王震家,陈述辞职理由。并推荐蒋南翔接任。
当时面临一个时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dxp说今年来不及,明年恢复吧。刘西尧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xp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
刘态度很积极的。
------
刘西尧在别地方两个大失误,引起教育界的不满,1978年底,许多校长联名上书要刘辞职,教育部也出现了批评刘的大字报。王震约他去谈,意在保他。但刘西尧主意已定,第二天去王震家,陈述辞职理由。并推荐蒋南翔接任。
高考所思 ---- 假如再推迟五年
黄奕
我们每一位77、78级的同学都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高考推迟5年,我们的命运会如何?
高考推迟5年或更长时间,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首先,如果文化大革命不结束,还会继续实行“推荐制度”---- 本质上也就是“后门制度”----来招收“工农兵学员”。我们可以自己掂量一下,是否有希望上大学。
其次,如果不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果断地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恢复高考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其次,如果不是邓副主席,顺应潮流,果断地改变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我们能进大学吗?
1977年,教育部以“来不及”为由,已经出台了一个招生方案上报中央,其政策基本上仍然是以推荐为主,同时加上一定的文化考试。是邓小平果断拍板,采纳了恢复高考的倡议,并且决定马上就改,追回这份方案,当年就实行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的招生制度。所以1977年的高考延迟到了12月。
邓小平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前途、社会公平的考虑,他也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也可以再拖几年。当时他还只是主管科技、教育的副主席,还不是最高决策者。同时反对的力量仍然不小。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就是反对者。所以邓小平说:“刘西尧,你是不是怕又跟着我犯错误啊?”他还说: “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后来刘西尧被调到四川当了个闲职副省长。
全文如下:
高考所思 ---- 假如再推迟五年
如果恢复高考再推迟5年,我们的命运会是什么?
不知当年写停止高考报告的那些人怎么想的。我的一个朋友向我讲述过当年他爸爸老高三的学生串联时在心怡已久的清华的工字厅里打地铺时的满意心情。人生就那么有限的几次机会。
不假如毛泽东早死5年, 我们早来美国5年!!
明天的习大大。他们没区别的。
我的这位室友说,她当时在想,你们高兴什么?如果不考试,那要根据什么来决定谁上大学?这位室友的父亲,在59年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被下放到某三线工厂做排名第N位的副厂长。在62年中央的“右倾”翻案时期又回到北京工作。所以她的头脑很清醒。那么那些清华附中高三的学生,明明已经准备好了高考,而且考上大学的概率是很高的,高考延期对他们是很不利的,那他们为什么高兴?是不是太蠢了?我室友的解释是,有些干部子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舍我其谁?无论上大学的规则怎样,他们都在其中。没想到的是,老子被打倒了,只有看文革新贵的份了。
dxp在1977年8月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肯定了武大查全性教授恢复高考的意见。当时面临一个时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dxp说今年来不及,明年恢复吧。刘西尧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xp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
--------
两个大失误,引起教育界的不满,1978年底,许多校长联名上书要刘辞职,教育部也出现了批评刘的大字报。王震约他去谈,意在保他。但刘西尧主意已定,第二天去王震家,陈述辞职理由。并推荐蒋南翔接任。
当时面临一个时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dxp说今年来不及,明年恢复吧。刘西尧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xp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
刘态度很积极的。
------
刘西尧在别地方两个大失误,引起教育界的不满,1978年底,许多校长联名上书要刘辞职,教育部也出现了批评刘的大字报。王震约他去谈,意在保他。但刘西尧主意已定,第二天去王震家,陈述辞职理由。并推荐蒋南翔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