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恢复高考推迟五年

欧阳龙门
楼主 (文学峸)

高考所思 ---- 假如再推迟五年

黄奕

我们每一位77、78级的同学都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高考推迟5年,我们的命运会如何?

高考推迟5年或更长时间,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首先,如果文化大革命不结束,还会继续实行“推荐制度”---- 本质上也就是“后门制度”----来招收“工农兵学员”。我们可以自己掂量一下,是否有希望上大学。

其次,如果不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果断地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恢复高考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其次,如果不是邓副主席,顺应潮流,果断地改变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我们能进大学吗?

1977年,教育部以“来不及”为由,已经出台了一个招生方案上报中央,其政策基本上仍然是以推荐为主,同时加上一定的文化考试。是邓小平果断拍板,采纳了恢复高考的倡议,并且决定马上就改,追回这份方案,当年就实行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的招生制度。所以1977年的高考延迟到了12月。

邓小平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前途、社会公平的考虑,他也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也可以再拖几年。当时他还只是主管科技、教育的副主席,还不是最高决策者。同时反对的力量仍然不小。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就是反对者。所以邓小平说:“刘西尧,你是不是怕又跟着我犯错误啊?”他还说: “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后来刘西尧被调到四川当了个闲职副省长。

全文如下:

高考所思 ---- 假如再推迟五年  

如果恢复高考再推迟5年,我们的命运会是什么?

 

英二
换一批人入学而已
立竿见影-1
当时各厂矿也需要劳力,所以估计在知青点待上2-3年,招工回城
华府采菊人
上海到外地去的知青, 好些真的整整待了十年, 上调机会很少
B
BeagleDog
对旁观者来说,换一批人入学而已。对当事人来说,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信笔由墨
是啊,77、78是当事人,受这一变动影响的当事人可不止77、78。
h
hz82000
据说这批人很多都到国外了
I
ID的D主
我会在知青农场多呆两年,等待招工机会 - 机会还是挺大的,我有一技之长。
一唯
老三届一代人就没机会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了。对他们来讲是人生一大遗憾。特别是老高三,眼睁睁看着机会从眼前消失。

不知当年写停止高考报告的那些人怎么想的。我的一个朋友向我讲述过当年他爸爸老高三的学生串联时在心怡已久的清华的工字厅里打地铺时的满意心情。人生就那么有限的几次机会。

信笔由墨
77、78是个过渡,上有工农兵(多掌政),下有80后(正牌),人数少,很受气的。不走,难有出路。
信笔由墨
这话说的对。老三届中主要是高中的那批人。
I
ID的D主
本系七七级共140人。多年前统计,光在北美就有近100人。
信笔由墨
这个话题如果是:假如早几年,假如没有文革,……,就更好了。
p
pichawxc
对年龄小点的部分考生,可能就是推迟5年入学。对年龄大的考生,上大学的机会可能就没有了。
飯盛男
多5年工農兵大学生。科学的春天里工農兵大学生努力学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報道会不会有阿
a
aklei
上山下乡
a
aklei
不到三分之一吧。
S
Shortpump
这种假如是见鬼。为什么

不假如毛泽东早死5年, 我们早来美国5年!!

欧阳龙门
老兄慧眼,就是想说“如果耄再活五年...",因为是在墙内发表。卒年82,要不是亲密战友刺激,再活五年完全可能
欧阳龙门
读过”替代历史“(Alternate History)的书吗?是历史方面的科幻
S
Shortpump
这种假如使人恶心, 除非你自己想回去
欧阳龙门
如果使你恶心,那就抱歉了。人家还是有一些作者、一批读者的
多哥
目前整个社会文化堕落,人们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与正确的思辨等人文常识,拥有读者一说并不能证明任何事情,
多哥
比如楼上的熟女诱惑以及诸如此类自以为是的 “断言” 等等。
欧阳龙门
我也没想”证明任何事情“,有人恶心,有人喜欢,没关系啊
S
Shortpump
你到文革生活几年后, 你就没有假如了 !
S
Shortpump
昨天的文革, 今天的朝鲜

明天的习大大。他们没区别的。

多哥
呵呵,你这个断言,和楼主的假如,属于异曲同工。。。。
多哥
呵呵,你这个断言,和楼主的假如学说,属于异曲同工。。。。。。我取消对你上头发言的点赞。
S
Shortpump
Who care?
多哥
我 care。因为点赞公开表达了我的观点;取消点赞也表明了我的观点。别人 care 不 care,到真的不会有人 care。
明白仁儿
77,78笑掉下巴。
B
BeagleDog
在大学时,我们宿舍清华附中老高二的同学,提到同校高三的学生如何欢欣雀跃地热烈祝贺1966年高考延迟。

我的这位室友说,她当时在想,你们高兴什么?如果不考试,那要根据什么来决定谁上大学?这位室友的父亲,在59年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被下放到某三线工厂做排名第N位的副厂长。在62年中央的“右倾”翻案时期又回到北京工作。所以她的头脑很清醒。那么那些清华附中高三的学生,明明已经准备好了高考,而且考上大学的概率是很高的,高考延期对他们是很不利的,那他们为什么高兴?是不是太蠢了?我室友的解释是,有些干部子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舍我其谁?无论上大学的规则怎样,他们都在其中。没想到的是,老子被打倒了,只有看文革新贵的份了。

华府采菊人
鬼日子不见鬼还能见谁!?
老生常谈12
顶多十分之一:2.7+4.0=6.7万人移居海外。
K
Katrina2005
我们一小班28人,现在6人在北美^^^
睡觉不打呼噜
刘西尧对于1977年恢复高考是积极,他被降职不是因为这个

dxp在1977年8月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肯定了武大查全性教授恢复高考的意见。当时面临一个时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dxp说今年来不及,明年恢复吧。刘西尧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xp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

 

--------

 

两个大失误,引起教育界的不满,1978年底,许多校长联名上书要刘辞职,教育部也出现了批评刘的大字报。王震约他去谈,意在保他。但刘西尧主意已定,第二天去王震家,陈述辞职理由。并推荐蒋南翔接任。

 

睡觉不打呼噜
刘西尧

当时面临一个时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dxp说今年来不及,明年恢复吧。刘西尧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xp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

 

刘态度很积极的。

------

刘西尧在别地方两个大失误,引起教育界的不满,1978年底,许多校长联名上书要刘辞职,教育部也出现了批评刘的大字报。王震约他去谈,意在保他。但刘西尧主意已定,第二天去王震家,陈述辞职理由。并推荐蒋南翔接任。

 

不吃胡萝卜
高考延迟五年,不是谁上学的概率问题。是我们的国家还要多久才能再有文化。一代文盲加一代文盲教出来的半文盲,还不够么?
d
dream_pillow
高考推迟五年,意味着中国的国运将再次推迟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