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蔡好坏-老中青
others feeling sick.
声入人心这种节目,太多修音混响,迷惑观众也迷惑自己
中国声乐的最高奖就是青歌赛(虽然取消了)和金钟奖,其他不过都是娱乐节目
我记得声一的王晰不是既拿过金钟奖的男子组金奖,又拿过青歌赛的全国总冠军吗?当然他是流行组。声二的张英席好象拿过金钟奖美声组的铜奖。我对国内近年优秀的青年美声歌手不太了解,你知道哪些好歌手可以推荐一下么?谢谢!
没谱合不上还好理解,有谱合不上让人费解 有些不常演出的唱段演员看谱可以理解,这几首中国歌曲都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就很难理解。
声如人心我没看过,原谅我真的就不觉得这是个比赛,我想张英席现场能力会比他们三个强很多,但他的意语在B站也被很多人吐槽。其实不用会意语也可以分辨声音好坏,他们三个都缺少意大利美声很重要的legato
我对美声了解很少,我知道的王传越,我觉得比张英席棒,石倚洁(他上过声入人心吧?),杨阳(已故,我觉得他比石倚洁棒,这些比较个人偏好占很大部分,因为我不是搞声乐的),还有张喜秋,我没怎么听过,但是现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还有一个中音张大伟
再年轻点的85后李鳌,蔡静雯,他俩是中音,马晓明是民歌
中国顶级声乐人才还是集中在以前的总政海政空政这些文工团里,和中国中央上音沈音。
美声的话,我觉得国外歌剧院任职的歌唱家总体水平强过国内,甚至是国内顶级歌唱家
歌唱演员也未必就熟悉每一首经典曲目,如果之前没有演唱过。蔡蔡就在采访中说过他没学过"饮酒歌"。 没听过张英席的露天现场,甚至室内现场也没听过,听的都是录制作品,但想来现场能力应该不错,至少咖位在那儿lol所以声入人心把他选入节目了啊 没听说石倚洁参加过青歌赛和金钟奖啊。当然他得过多项国际奖,也在欧洲演出工作过,那个含金量更高。所以声入人心请他作导师啊。石倚洁今年的国内个音巡演就带了部分声一和声二的学员。 王传越听过,确实很棒,他不仅得过金钟奖金奖,也得过好几项国际奖项,也是各电视台的常客。 李鳌也听过,很不错。不过他不是旅美么?? Btw,王凯曾获第41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现为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马佳曾获意大利科所托国际声乐比赛银奖 、俄罗斯奥布拉茨索娃国际歌剧演唱家大赛优胜奖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北京赛区美声组金奖。现就职于中国广播艺术团,系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蔡蔡最菜,现在上音声歌系读研。 回头我去听听蔡静雯。谢谢推荐。
石和张喜秋都是墙外开花那种
很多国际比赛,大概只有搞声乐的才知道它们真正的含金量
金钟和青歌国家级奖和地区级还是有挺大差别的,全国前三和那些优秀奖差别也挺大的,我觉得地区和优秀奖里水分就大多了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马佳只能进中广说唱了。他可能是太喜欢声乐了,声乐之路走得也很幸苦,但是这行就是这么残酷...
有个“青歌飞扬”中国青年歌唱家音乐会,你可以找来听听看怎么样,抱歉我找不到链接了。他们有公益讲堂,不知这两年还办不办了
知道走这行很残酷,在国际上的同业竞争激烈程度恐怕不亚于中国,尽管其市场受众环境要远好于中国,但从业人员也更多。这大概也是像李鳌、石倚洁等最后转战回国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国内走这行的除了在国家大剧院等机构作演员,最好的出路恐怕就是在音乐院校任教了,像石倚洁这样级别的甚至在北京、上海都不能谋到一席教职,回国后的求职之路也是充满艰辛。像王凯这样常年有歌剧演的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所以我很佩服国内所有在这条窄路上坚持走下去的美声歌者,祝他们好运,有更好的成就和未来。 我会试着找找“青歌飞扬”中国青年歌唱家音乐会,再次感谢~
三军文工团一解散,顶级的演员都没了去路,音乐院校也容不下那么多人,只能做自媒体,带带学生什么的,女孩可以嫁个有钱的,男孩干这行就有点惨,我也很佩服能在声乐路上一走走到黑的:)
象李鳌这样出身卑微的,回国也就在家乡做做贡献,我觉得很好,没必要非得挤在北上广,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想得开了
不好意思,好像聊得有点刹不住闸了....
去年十一长假,他在成都的音乐厅有几天公益讲座,他很厉害,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唱美声,气一点不虚
他现在倡导雅歌,提倡唱好中国歌,特别是中国的美声歌唱家应该把中国歌唱好,不能老唱外国歌糊弄中国人(后半句是周小燕老师说的)
这三个人的和声,唉,合不起来。或许也是室外演唱的结果。各人的音色分的清清楚楚,没有和谐起来。他们似乎也没太认真。几处该进的时候或早或拖拍。甚至都没搞清楚谁该唱哪段。
cause you got stronger feeling from me as you chased me @ my door.
蔡蔡好坏-老中青
others feeling sick.
声入人心这种节目,太多修音混响,迷惑观众也迷惑自己
中国声乐的最高奖就是青歌赛(虽然取消了)和金钟奖,其他不过都是娱乐节目
我记得声一的王晰不是既拿过金钟奖的男子组金奖,又拿过青歌赛的全国总冠军吗?当然他是流行组。声二的张英席好象拿过金钟奖美声组的铜奖。我对国内近年优秀的青年美声歌手不太了解,你知道哪些好歌手可以推荐一下么?谢谢!
没谱合不上还好理解,有谱合不上让人费解
有些不常演出的唱段演员看谱可以理解,这几首中国歌曲都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就很难理解。
声如人心我没看过,原谅我真的就不觉得这是个比赛,我想张英席现场能力会比他们三个强很多,但他的意语在B站也被很多人吐槽。其实不用会意语也可以分辨声音好坏,他们三个都缺少意大利美声很重要的legato
我对美声了解很少,我知道的王传越,我觉得比张英席棒,石倚洁(他上过声入人心吧?),杨阳(已故,我觉得他比石倚洁棒,这些比较个人偏好占很大部分,因为我不是搞声乐的),还有张喜秋,我没怎么听过,但是现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还有一个中音张大伟
再年轻点的85后李鳌,蔡静雯,他俩是中音,马晓明是民歌
中国顶级声乐人才还是集中在以前的总政海政空政这些文工团里,和中国中央上音沈音。
美声的话,我觉得国外歌剧院任职的歌唱家总体水平强过国内,甚至是国内顶级歌唱家
歌唱演员也未必就熟悉每一首经典曲目,如果之前没有演唱过。蔡蔡就在采访中说过他没学过"饮酒歌"。
没听过张英席的露天现场,甚至室内现场也没听过,听的都是录制作品,但想来现场能力应该不错,至少咖位在那儿lol所以声入人心把他选入节目了啊
没听说石倚洁参加过青歌赛和金钟奖啊。当然他得过多项国际奖,也在欧洲演出工作过,那个含金量更高。所以声入人心请他作导师啊。石倚洁今年的国内个音巡演就带了部分声一和声二的学员。
王传越听过,确实很棒,他不仅得过金钟奖金奖,也得过好几项国际奖项,也是各电视台的常客。
李鳌也听过,很不错。不过他不是旅美么??
Btw,王凯曾获第41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现为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马佳曾获意大利科所托国际声乐比赛银奖 、俄罗斯奥布拉茨索娃国际歌剧演唱家大赛优胜奖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北京赛区美声组金奖。现就职于中国广播艺术团,系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蔡蔡最菜,现在上音声歌系读研。
回头我去听听蔡静雯。谢谢推荐。
石和张喜秋都是墙外开花那种
很多国际比赛,大概只有搞声乐的才知道它们真正的含金量
金钟和青歌国家级奖和地区级还是有挺大差别的,全国前三和那些优秀奖差别也挺大的,我觉得地区和优秀奖里水分就大多了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马佳只能进中广说唱了。他可能是太喜欢声乐了,声乐之路走得也很幸苦,但是这行就是这么残酷...
有个“青歌飞扬”中国青年歌唱家音乐会,你可以找来听听看怎么样,抱歉我找不到链接了。他们有公益讲堂,不知这两年还办不办了
知道走这行很残酷,在国际上的同业竞争激烈程度恐怕不亚于中国,尽管其市场受众环境要远好于中国,但从业人员也更多。这大概也是像李鳌、石倚洁等最后转战回国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国内走这行的除了在国家大剧院等机构作演员,最好的出路恐怕就是在音乐院校任教了,像石倚洁这样级别的甚至在北京、上海都不能谋到一席教职,回国后的求职之路也是充满艰辛。像王凯这样常年有歌剧演的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所以我很佩服国内所有在这条窄路上坚持走下去的美声歌者,祝他们好运,有更好的成就和未来。
我会试着找找“青歌飞扬”中国青年歌唱家音乐会,再次感谢~
三军文工团一解散,顶级的演员都没了去路,音乐院校也容不下那么多人,只能做自媒体,带带学生什么的,女孩可以嫁个有钱的,男孩干这行就有点惨,我也很佩服能在声乐路上一走走到黑的:)
象李鳌这样出身卑微的,回国也就在家乡做做贡献,我觉得很好,没必要非得挤在北上广,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想得开了
不好意思,好像聊得有点刹不住闸了....
去年十一长假,他在成都的音乐厅有几天公益讲座,他很厉害,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唱美声,气一点不虚
他现在倡导雅歌,提倡唱好中国歌,特别是中国的美声歌唱家应该把中国歌唱好,不能老唱外国歌糊弄中国人(后半句是周小燕老师说的
)
这三个人的和声,唉,合不起来。或许也是室外演唱的结果。各人的音色分的清清楚楚,没有和谐起来。他们似乎也没太认真。几处该进的时候或早或拖拍。甚至都没搞清楚谁该唱哪段。
cause you got stronger feeling from me as you chased me @ my 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