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幼儿园

欲千北
楼主 (文学峸)

大约4周岁时我被送进幼儿园,全托,星期六才能回家。幼儿园的纪律很严格,干什么都有限制,让我很难受,实在想念自由自在的日子。我决定出逃。

幼儿园的大门口有一个看门的老头,他整天呆在传达室里。多次观察之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他经常在炉子上烧开水,水开了,他把开水倒进几个热水瓶。倒开水的这一段时间,他不会照看大门。这是一个好机会。我有一个好朋友,也在幼儿园,整天跟着我。我跟他讲了我想出逃,他欣然同意,愿意跟我一起逃。一天,我带着他,假装在门口附近玩,当看门老头往热水瓶里倒开水时,我们俩迅速溜了出去。幼儿园离家并不很远,估计大约5,6百米的样子,附近有一条铁路。我们俩心情大好,往家走去。还记得一架客机飞的很低,舷窗清晰可见,从头上飞过。我说,我爸爸在飞机上呢。他说,他的爸爸也在飞机上。我说我爸爸在,你爸爸不在。他不服,跟我争了起来。快要到家了,这时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从我们后面走来,看到我们,说你们为什么出来?给我回去。我们俩人乖乖地转身回去了。那个老师大概不是出来追我们的,看见我们往回走,她就继续走她的路。我们回到幼儿园,什么事也没有,老师好像不知道一样。

第二次,我又用同样办法,孤身一人,逃出幼儿园,而且回到了家。但到了家门口,傻了,家里一个人也没有,门锁着,没法进去,只好在外面玩。过了不知多久,肚子饿了。看到有战士推着车,给几家有人在家的分发什么东西。我肚子更饿了,没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幼儿园。这次挨了一顿批评。老师好像没有告诉我父母这些事,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从此以后,断了出逃的念头。肚子比自由重要。

最接近太阳的人
我不喜欢幼儿园.只待了几天.
B
BeagleDog
我喜欢幼儿园。除了吃玩睡,还是吃玩睡。怎么会不喜欢。我小时候去的幼儿园是全市最好的幼儿园。

市委干部的孩子都在那里。不过大干部的孩子都是日托,下午就有车来把他她们接回家。我是全托,一直到上小学前一个月才每天回家。是小孩自己回家,说是锻练锻练。我家离幼儿园很近,我早就经常被幼儿园老师派回家,去找领居家的小男孩回幼儿园。他比我低一年,经常偷跑出去玩。

欲千北
幼儿园和幼儿园不一样的,你福气好。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没有桂花油。我去的那个,不管愿不愿意,必须睡午觉,连上厕所大便都规定,

不管有没有,到时间必须统统坐在马桶上。

聂耳
我不喜欢幼儿园,但我喜欢去幼儿园的路上,因为我可以和隔壁一个小女孩在一起。我们上同一个幼儿园,她妈要我每天带她去上学。

不要误会我喜欢上她了,那时才4,5岁,只是享受一种被大人信任,做大哥哥的感觉,我比她大一岁。

d
dudaan
我对幼儿园的记忆只剩下一辆人力“校车”

有篷子,可以坐6个小朋友。

此外还有一张大合影照片。

b
borisg
我对幼儿园毫无印象,据说送幼儿园中午不睡觉捣乱,就不去了。。
老商
不管有没有,到时间必须统统坐在马桶上 , , , 哈哈!占着茅坑不拉屎 。
老商
不要误会我喜欢上她了, , , , 哈哈 ! 这叫做"青梅竹马,二小无猜"。我就没那个机会。
信笔由墨
幼儿园是档次较高的托儿所,大多为寄宿式,故又称为全日制托儿所。而托儿所又称为日托。

【尘封档案】有一篇关于五十年代初,发生在私营幼儿园的下毒案。五六年公私合营以后,是否还有私营的幼儿园,就不知道了。就我记事后所知,幼儿园是指全日制托儿所,大多是带有官办性质,党、政、军的军以上单位,及南京,杭州等一类城市的市级机关,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幼儿园档次较高。这类幼儿园是不对外开放的。能上这一类幼儿园的,90%以上是干部子女,或沾亲带故,少数是则属于有门路的。

大城市区级单位和中小城市的市级单位的幼儿园就差了些。区级幼儿园一般是对外开放的。

五十年代初,党、政、军机关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多半是由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职工的老婆担任;幼儿园老师,初时是由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职工的老婆,和招聘的知识女性(多半未婚,后来吗……,就毋庸置疑了)。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幼儿园可能有传承自国民政府时期。

托儿所,日托、全托,所教的儿歌,如"城门,城门几丈高",应该是从国民政府时期继承下来的;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也很有可能是国民政府时期就有的。

 

 

大阿牛
记得幼儿园放学回家,必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
十具
我从托儿所直接进了全日制(全托)幼儿园,直到进小学。每周被接回家一次,过周日。
赌城看客
哈哈,前两天信笔由墨和borisg 两网友已领我回忆一次每周往返幼儿园的情景,今天又进到里面了。“年龄越大越爱回忆”?
y
yuntai
有的记忆印在脑子里,需要通过某件事引发出来,那段记忆才会被激活。小时侯记得

电影里某些情节片段,比如一个人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哼着小曲,但记不得是哪部电影里的。后来老电影可以复映了,才对应起来,原来是《李双双》里的场景。类似情节还有,双枪老太婆打死甫志高,滚下坡的片段。。。说明初次看电影,有记忆的时间大概就四五岁的样子。

p
petlove
我两岁从离家不远的幼儿园私自回家。两岁半去了离家很远有高墙门卡的全托,就没法逃了。
十具
上全托幼儿园时非常想家。周六下午就盼妈妈来接。为了在家多住一晚,同意周一起早床,好在大人上班前回幼儿园。有人质疑自由

是普适价值,纯粹是昧着良心胡说,好像汉人生下来就贱似的。幼儿园再好,6/24集体生活,一切被人摆布,就是不爽。从小就恨军营式的思维行为方式。

购物不狂
我也逃过一次,因为怕老师发现,过马路都没看就拼命跑,现在想来没被车撞是命大。
没主意
那时上班怎么会有那么忙 都是全托

好在那时的阿姨是真心带孩子,我记得吃得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