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的盟友们

朱头山
楼主 (文学峸)

二战中的纳粹德国,居然同时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四个大国开战(美苏英法)。要知道那时候的英国,是大英帝国,拥有三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三亿人口,法国是大法帝国,也有一千多万的土地和近二亿人民。算上殖民地,被纳粹瞬间碾压的荷兰,比利时,丹麦等也都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主了,不是蕞尔小国。德国在战争早期对这些大咖都是绝对碾压的,打的它们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战斗力惊人。即使后期被墙倒众人推时,德国也没有土崩瓦解,而是防御得非常坚强,让盟国吃了很大的苦。德军的伤亡总数,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是远低于盟国的。

但德国也不是独斗侠,还是有朋友的。总所周知的轴心国,就是德国的核心盟友。可惜轴心国的另外两个大国,日本和意大利,对德国的帮助都不大,如果不是说把德国拉下水的话。

日本选择了对美开战,反而把美国拉入了对德战争。美国人民一直不愿意卷入欧洲战争,虽然美国给反德国家提供军火,但没有直接参战,对德国还是有利的。日本轰炸珍珠港,以后又在太平洋战线上被美国压着打,不但没能减轻德国的压力,反而使德国必须在西线面对强大的美军,这是造成德国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气的是,日本一和美国开战,德国就按约对美宣战,但日本却没有按约对苏联宣战。为了讨好苏联,日本默许美国商船给苏联的太平洋港口运送军火,莫斯科和斯大林战役吃紧时,苏联都是调用远东兵力才转危为安的。日本是违约的盟国!

意大利挑起了北非战争,却又不争气,还得德军去收拾烂摊子。虽说成就了隆美尔的英名,但在此次要战场消耗了大量资源,德国总的来说得不偿失!

但要说德国只有猪队友,或对盟国管理不善,也是不公正的。在对苏战争中,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是超级成功的。要知道,在开战之初,苏军在人数,武器装备等要素上,都要优于德军。而战争打得苏军在几个月内损失达到300余万,失去了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是一边倒的结果,这与德国对盟国的良好管理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德国欧洲盟友包括:意大利王国,匈牙利共和国,维希法国,挪威王国,芬兰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马其顿,克罗地亚独立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俄罗斯民族委员会(乌拉索夫解放军)。占领国有:波兰,比利时,荷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占领国)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另外有友好中立国:西班牙,瑞士,瑞典等。

苏德战争从决定到开战,只用了半年时间。德国和苏联除了在波兰占领区两国接壤,其它进攻出发地都需要说服当事国加入自己阵营,还要部署军队,训练,最关键的是要保密,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德国愣是做到了,几乎所有欧洲围苏联国家都加入了德国阵营,并派兵参加,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了。另外,像罗马尼亚还要提供德军的石油需要,法国发达的工业对德军的贡献也不小。

当德军向苏联腹地挺进时,又得到了一些生力军。虽然乌克兰人开始时很亲德,可惜德国的种族主义观念很强,不信任斯拉夫人。爱沙尼亚一战时曾在德国帮助下建国,种族上接近芬兰人,得到了德国的信任,被占后很多人加入了德军,组建了爱沙尼亚党卫军师,战斗力很强。二战中的德国的范围比现在要大,包括奥地利,捷克,和被占国如波兰的德语区,德军的核心士兵除了泛德国区人,也包括一些“雅利安人”, 如来自挪威,荷兰,丹麦的纳粹狂热分子。

后期,德军也开始使用其他人种的军队。数量庞大的俄罗斯解放军主要部署在西线,甚至有犹太人组成的部队。

现在重新解读历史时,那些在二战中站在德国一方的国家,都开始挖掘这段历史中正面的东西,我看过爱沙尼亚,芬兰拍的正面描写轴心国军队的电影。虽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失败者也有解读的权利。从二战losers 的角度,这是一场被苏联压迫的国家,在德国的领导下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也有一定的道理!

行者陌言
如果日本不惹毛了美国. 德国基本可以单挑英法苏联.
龙剑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精辟。
飯盛男
日本押宝押在徳国会戦勝蘇連上、当時徳軍確実是以破竹之勢進入蘇連
飯盛男
如果徳軍戦勝蘇連了、英国肯定萎了、支持英国的美国也就不会参与戦争、那時日本和美国和談就有大把的籌碼

首先是切断美国援蒋

当時有個秋丸機関専門研究這個問題、得出結論是中長期対美戦争日本毫無勝算、只能速戦速決

而這個速戦速決依頼于徳国的戦況

当時徳国的戦況形勢一片大好、所以。。。

飯盛男
以前看NHK的節目説到山本五十六也覚得長期不会贏美国、半年内的話なんとかなる(work out!)、以為意思是半年内打痛美国美国

其実這個意思是在這里、当時日本予測半年内国際形勢会対日有利

R
Redcheetah
彼倭畏首畏尾,末乘德兵临城下做夹击之势。焉有不败之理。
白云蓝天
希特勒从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作了长期战争准备,所以征服欧洲要比当初拿破仑轻松得多,没有美国一开始就插手,苏联也顶不住。
白云蓝天
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是一个反侵略到侵略的过程,从被集体围殴到横扫一切。
c
chufang
希特勒认为苏联清军清党,再加上和芬兰战争的表现,认为当时进攻乃最佳之时而袭击苏联。
c
chufang
由于诺门罕战役的失败,日本才决定南下而不是北上。
白云蓝天
希特勒的目标本来就是苏联,占斯拉夫地盘,饿死斯拉夫人,没有美国的及时军援、没有推迟巴巴罗萨计划,苏联确实很难顶住。
白云蓝天
仔细想想,也不尽然,难道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比差不多被打残的苏联更好惹?!
白骨先生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正好6个月
白云蓝天
希特勒的四大军事战略错误 》》》》》

 

一、为镇压南斯拉夫反叛而推迟巴巴罗萨计划;

二、轻信戈林弃用古德里安坦克部队而放跑敦刻尔克英军;

三、分三路重点进攻而没有集中足够力量进攻莫斯科;

四、过于自信而鼓动日本南下。

 

农村干部
如果德国不和苏联开战,美英法及欧洲国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当年拿破仑征服欧洲也是被俄国拖垮。

斯大林不会管欧美的事,如果不是德军兵临城下。

农村干部
俄罗斯这个民族和阿富汗民族一样,很难征服。即便是打下莫斯科,又能怎样
白云蓝天
苏德战争完全是拼武器装备,如果苏联的欧洲部分被攻下,双方的实力差不多等于抗日战争中的中日双方,苏联很难有翻盘的机会。
白云蓝天
德国鬼子干不过美国佬。
c
chufang
打美国一个原因就是石油。日本的兵舰都是烧油的,所以要打印尼拿下油田。
c
chufang
如果有了大庆,也有可能去打苏联。
白云蓝天
日本当初强占英国殖民地即可,惹美国无疑是虎口夺食,日本决策者实在缺乏智慧,完全是逞匹夫之勇。
飯盛男
日本不去打蘇連、一方面固然有交過手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顧慮美国会乗機加入戦争。南進也是這個原因、当時南方法属植民地已差不多

是権力真空地帯、又不直接渉及美国利益、判断美国是不会肯声的

找石油等都是次要問題

当然事実上美国借口而対日本全面制裁了。在這種状態下日本主導与美国交戦、発動珍珠湾襲撃、意図上是寄希望徳軍戦勝蘇連然後英国不挙美国軟化、日本最後占主動権。従現在日本的一些研究論文上看、日本当時的路線是這様的

飯盛男
日本南進的一個很大原因是想切断南方的援蒋路線。在太平洋戦争前、日本的首要任務是解決中国大陸問題。這是也是日本

不想緊密連動徳国的因素

c
chufang
欧洲战场上,每次开战前美国先来一顿狂轰乱炸,就把德军打的半死。
白云蓝天
美国的火力实在太强,加上其军事系统、决策系统更先进更发达,至少从长期来说比较少的会犯错误。
飯盛男
対的、如果放在国際大環境下看、1941年下半年正是徳軍順利時期、日本也是那時期打算与美軍開戦、就是想乗這個勢頭

1941年12月5日蘇連冬季反攻開始

1941年12月8日日本襲撃珍珠港

飯盛男
所以我們説当時日本政府蠢、是要指日本政府対形勢走向予測判断的失敗、以及押宝行為。并不是妄動
t
tibuko
正好说明德国战略属于脑 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