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军区最强阵容,聚集了四位开国上将,司令员是韩先楚

T
Tiger666
楼主 (文学峸)
福州军区最强阵容,聚集了四位开国上将,司令员是韩先楚

打开搜狗搜索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王建安上将)

王建安是湖北红安人,出生于1907年,他的家境非常贫寒。王建安从小就跟着母亲一起讨饭,不久母亲被地主老财毒打致死。苦大仇深的王建安参加了红军。他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将了。

论资历,王建安和许世友不相上下,红四方面军在木门扩编,许世友是副军长兼师长,王建安是师政委。在许世友升任红四军军长之前,王建安就已经当上了红四军的政委了。然后他们搭档,打败川军,踏上长征之路。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山东,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王建安也在山东,担任鲁中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是山东兵团司令员,而王建安执掌第三野战军的主力第七兵团。

他们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可是建国后,许世友在1955年就被授上将了,而王建安却到了1956年才授上将。许世友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而王建安却长期担任大军区副司令员。

先是沈阳军区,然后是济南军区,王建安都是副司令员。1969年,因为福建前线战备紧张,王建安又调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专门负责作战和训练。又是大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的任期一直到1975年。

有一位部下替王建安抱不平,说,老首长啊,好多您的部下都成为您的首长了,凭你的资格,不能老当配角啊。王建安严肃批评了这位部下说,干革命,不能计较职位的高低。这就是王建安,甘当副职的开国上将。

当了12年武汉军区司令员的陈再道上将,为何也到福州军区当了副司令员

(陈再道上将)

陈再道是湖北麻城人,出生于1909年,家境非常贫寒。在陈再道童年,父亲和母亲都永远离开了他。跟随叔叔长到17岁,陈再道离家参加了革命。不久,他的叔叔也去世了。

如果说王建安的资历老,陈再道的名气恐怕还要在他之上。都知道红四方面军有一个勇冠三军的猛将叫陈再道,打起仗来喜欢拼大刀。木门扩编,陈再道在红四军当上主力师长,而王建安是红三十军的师政委。

后来,陈再道当上红四军的军长,而王建安当过红四军的政委。解放战争时期,陈再道是刘邓大军的主力纵队司令员,王建安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司令员。

虽然陈再道不像王建安那样当过兵团司令员,他却在建国后当了武汉军区首任司令员,而且任期长达12年,是老资格的大军区正职。那么,陈再道怎么又跑到福州军区当了副司令员呢?这还真要感谢韩先楚。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陈再道遭遇挫折,被安排到江西的农场劳动。是韩先楚主动向毛主席进言,说陈再道要求工作,毛主席说好,那就让他给你当副司令员吧。于是,1972年,开国上将陈再道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指挥将军合唱团的李志民上将,当了福州军区政委

(李志民上将)

李志民是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906年,因为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了堂伯父。堂伯父的家境稍微好一些,所以李志民早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学习成绩优异,年年都拿奖,毕业之后,李志民当了小学教师,还当过校长。

这些对他日后参加革命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平江起义的部队路过浏阳,李志民参加了红五军。红五军的参谋长邓萍得知李志民是个知识分子,对他很重视。邓萍升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李志民是红五军秘书长。

在后来的革命道路上,李志民长期做政治工作。他在红三军团当教导营政委的时候,营长是彭绍辉上将。到了华北战场,李志民当第三纵队政委,司令员是杨成武。后来,李志民还当过杨得志第十九兵团的政委。

1950年,李志民参加入朝作战,他当过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政委,一直到1957年才回国,在朝鲜战斗了7年之久。1955年,李志民被授开国上将。

建国十周年的时候,组建了将军合唱团,有230名身经百战的将军参加了合唱,李志民自告奋勇担任合唱团总指挥,他成为指挥了230名将军的开国上将。1972年,李志民调任福州军区政委,先是和韩先楚搭档,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后,韩先楚走了,皮定均来了,李志民又和皮定均搭档。

后起之秀韩先楚上将,却成为福州军区历史上任期最久的司令员

(韩先楚上将)

韩先楚,湖北红安人,出生于1913年。文章开头就说了,福州军区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那是全国唯一的前线了,所以才让韩先楚当了司令员,谁让韩先楚是好战分子呢,他就喜欢到有仗打的地方去。

1957年开始,到1973年,韩先楚在福州军区担任了长达16年的司令员,是福州军区历史上任期最久的司令员。相比于王建安和陈再道两位老资格来说,韩先楚算是一个后起之秀。

韩先楚比王建安和陈再道年纪都小,他们两位在红四方面军当主力军政委和军长的时候,韩先楚还在红二十五军当营长呢,级别相差太大了,可是没有办法,韩先楚后来居上,解放了海南岛,又当了志愿军的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名满天下,战功赫赫。

四位开国上将,齐聚福州军区,韩先楚当之无愧地是他们当中的班长。陈再道能当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多亏了韩先楚。其实,李志民能够担任福州军区政委,也是韩先楚的功劳。

李志民也遭遇了挫折,他请韩先楚见到毛主席时,转达自己想工作的请求,韩先楚就向毛主席汇报了,随后李志民就被任命为福州军区政委,和韩先楚搭档。

a
akc
將军们復出后別的军区不敢/愿收,都去了福州军区。
T
Tiger666
+ 1 ! 世态炎凉啊 !
a
akc
王近山中將贬为大校。69年復出,别的军区不要,南京军区许世友收了王近山为副参谋长。军区肖永银,李德生,尤太忠都是王的6纵部下。
信笔由墨
五十年代八·二三炮战至七十年代中期,福建一直被称为东南海防前线。六八年征兵,只说是海军,决口不提是到厦门。

到集美附近的新兵营当晚开会时,营长告诉大家,这里是厦门前线,当场有一个新兵哭晕了过去。

那人是南京的,出生中医世家,独子。因风传要上山下乡,走了门路参军,不想来到当时的前线。此事报上去,答复是不能退,可以适当安排。新兵分配时,考虑其家庭情况,分到医务单位,当了卫生兵。

公鲨
人物地点时间是真的,其余的那些对话、起因统统都是假的。李志民曾对冼恒汉说过:这个祸害总算走了!
有言
新开岭歼灭千里驹22师,胡奇才是四纵司令,韩先楚是副司令。电视剧战将拍成是韩指挥,对胡不公平了。-:)
b
borisg
说的是谁?
a
akc
猜是韩先楚。韩冼在兰州军区矛盾很深。
a
akc
韩敢否決四纵司令胡奇才和政委的主张撒。韩則主张坚決打。胡最后才同意打。所以特出韩不为过。
a
akc
韩在3纵4纵任副司令时司令为吴克华,胡奇才均为中将。韩副司令则是上将。
有言
这个有依据吗?连续剧里只有政委和参谋长,没有出现胡奇才。-:)
有言
觉得不好以后来的评定为依据说事。-:)
a
akc
52军25师
L
LengXiao
这帮人去了福州军区住进了军区医院到处搞女护士,可是把韩气着了。
T
Tiger666
胡奇才的身体不好,经常在大连休养。在面对南满复杂艰苦的局势下,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人坐镇部队。

东北民主联军4纵,这支部队是由东北人民自治军2纵3纵合并组建起来的,当时这两个纵队司令员分别是吴克华和胡奇才。合编后,吴克华任司令员,胡奇才任副司令员。

1946年1月后,韩先楚调任4纵任副司令员,胡奇才担任第一副司令员。后来吴克华调离后,按顺序和资历也应该由胡奇才接任司令员,但上级想让韩先楚担任,而韩先楚拒绝了。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当初,上级不是不希望胡奇才任司令员,只因为胡奇才的身体不好,经常在大连休养。在面对南满复杂艰苦的局势下,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人坐镇部队。

不过,上级尊重了他的意见,胡奇才任职后,指挥了新开岭战斗,韩先楚担任二十多个月副职,在胡奇才休养时,一直率部打仗。他指挥的,四保临江、梅河口战斗都让4纵战绩不菲。

到了1947年,韩先楚调任3纵司令员。可没多久,4纵原司令员吴克华回部队,胡奇才再次成为副司令员。

经历过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和辽沈战役后,韩先楚打了很多著名战斗,而且已经具备担任兵团级领导职务。他后来被调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而胡奇才依然只是副军长。

有言
谢谢指正。-:)
有言
谢谢详细补充!里面也是说胡指挥了新开岭战役。-:)
T
Tiger666
究竟是打还是撤?副司令否决了司令的意见!在被敌包围前歼敌上万

究竟是打还是撤?副司令否决了司令的意见!在被敌包围前歼敌上万

韩先楚上将在红军时期职务不高,曾长时间担任营长。他在军事上大放异彩,是解放战争在东北战场上开始的。

在东北与强敌作战中,韩先楚创造了许多奇迹。

 

 

新开岭战役就是一例。

1946年初冬,东北民主联军4纵在宽甸县新开岭,一举歼灭国民党号称“千里驹”的王牌第52军25师,毙伤敌1100余人,俘敌8000余人,总歼敌近万人,威震辽东。而这一仗之所以获胜,与韩先楚力排众议,甚至否决司令员的意见,坚决打到底的做法有关。

这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敌杜聿明调集8个师10万人兵分三路向南满进犯,妄图歼灭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的主力。其中,敌52军25师一马当先,直向辽东军区领导机关迂回过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陈冠任 著)【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product.dangdang.com

此时在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为4纵,司令员为胡奇才,政委为彭嘉庆,副司令员为韩先楚。

面对强敌,如何破灭?4纵决定在新开岭一线寻找时机,歼敌孤军深入的25师。

10月24日,两军在赛马集相遇,发生激战。4纵歼敌两个营,俘敌300。敌25师主力立即调头回援,双方又在离赛马集15公里的双岭子激战,打到黄昏,不分胜负。

其实,4纵没有全力去打。

为什么?

因为他们已另选地形险要的新开岭作为伏击战场,准备围歼敌25师。

 

 

28日,4纵三个师按计划先后撤出战斗,敌25师立即奋起追击。两天后,他们追到了两边都是高山的新开岭,不料一下陷入4纵事先布置好的包围圈内。

围歼战随即打响。

新开岭是一个袋盘地,四面都是高山,其中以老爷岭最高。敌25师师长李正谊见势不妙,立即下令全师收缩于老爷岭之上,固守顽抗,等待援兵。4纵多次冲击,均被敌优势火力压制,打上不去。于是,两军在各个山头上反复拼杀、争夺。

战斗变得艰难,战况也开始风谲云诡,复杂起来了。

《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陈冠任 编著)【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product.dangdang.com

新开岭战斗打响后,正在南满四下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的敌其他八九万大军立即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相继占领桓仁、通化、庄河、大孤山、凤城、安东、宽甸、草河口等地,于是,敌人一个以新开岭为圆心的反包围圈正在形成。

这样,4纵若不迅速解决新开岭的战斗,就不是4纵吃掉敌25师,而是敌近10万重兵吃掉4纵了。

危险已经临近。

 

 

究竟是打还是撤?

11月1日深夜,4纵在一个小窝棚里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打还是撤。胡奇才司令员、彭嘉庆政委从稳当的思路出发,主张马上撤军而去。胡奇才说:“三十六计,走为上。先跳出包围圈,寻机再打,不愁歼灭不了25师!”

不料,副司令员韩先楚却坚持说:“还是打!还是坚决打。”

“敌援军已近,撤,才是上策啊。”有人坚持说。

《国防部长》(陈冠任)【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product.dangdang.com

“如果撤出战斗,我们不但前功尽弃,而且仓皇撤出,很难摆脱敌人重兵。这,对我们今后的行动,也会带来严重后果。撤不如打!” 韩先楚说,“从两天多的战斗来看,我虽伤亡很大,但敌比我伤亡更大;我有困难,敌比我困难更大。只要我们调整部署,组织好炮火,咬牙坚持最后五分钟,老爷岭一定能攻下。该敌定能全歼。所以,我还是主张坚决打!”

韩先楚的坚决打态度,引起了胡奇才的注意。

 

 

随后,大家又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胡奇才否决了之前的撤军意见,作出决定:

“打!投入预备队,加强炮火,掩护10师强攻老爷岭!11、12两师从侧翼配合。”

11月2日凌晨,4纵对老爷岭守敌展开了总攻击。

结果,如韩先楚预料。4纵10师经过激战,冲上了敌25师的正面阵地,三个师奋力一阵猛攻,终于攻克了老爷岭。半美械装备的“千里驹”师于该日12时前全军覆灭,敌师长李正谊也当了俘虏。

差点放弃的总攻之战,前后不到4个小时!

4纵在被敌重兵包围前全歼了敌25师!敌援军闻讯25师被全歼,失去了增援的目标,竟然不战而退。

战后,有人问韩先楚:“最后打老爷岭,如果拿不下,我们反而要被敌人包围,你想过后果没有?”

韩先楚哈哈大笑:“那时只想如何尽快消灭敌人,其他什么都没有想!”

新开岭一战,是解放军在东北战场首先歼灭敌一个整师的先例,也成为胡奇才军事生涯中的一大军功,后被人称是可与孟良崮战役相媲美的一场成功战役。但是,在晚年,胡奇才谈及此战时,却感慨万千地说:

“新开岭一战,要说功劳谁大,首功应归韩先楚同志。”

有言
谢谢好分享!拜读后,俺觉得即使韩获首功,胡作为司令气度决断和指挥,不容低估。而【战将】只字不提胡,非常不公,令人失望。-:)
有言
否决这个词俺觉得不妥当。只有司令否决副司令,或者是上级领导否决他们的方案。-:)
有言
2008 年本坛讨论过类似话题。这是雕塑佛网友的帖子。-:)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6905.html

 

公鲨
韩和所有搭档矛盾都深:邓华、刘培善、冼恒汉。此人撕咬性很强,特别是对内。还好邓看不上他,也是防范陈插手军队
T
Tiger666
是,不应用否定一词!
T
Tiger666
至少要给胡奇才一笔!
T
Tiger666
愿闻其出处!
a
akc
否决用词不当。应说是坚持不同意。我想当时四纵党委开会讨论后同意韩的建议-打。
4
401.king
“将军,你不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