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湘江之战幸存者当时是兵,班排连营团长,活到解放时是什么级别的。
是被俘后拉出伤口处的肠子自杀。
他手下的团长韩伟突围出去了。韩伟是55年中将,如陈树湘能突围出去,应该是上将。
我没有跟楼主较真,红军哪里死8万人?信口开河。
国军30万人,红军8.6万人。湘江战役红军损失5万多人,幸存者3万人。牺牲和失踪约3万1千人,被俘约6千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六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灭。
那八军团的高级将领和五军团的34师将领没牺牲?
程翠林是湖南浏阳人,论资历,称得上是红军元老级的人物,早在1927年就跟着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并跟着毛主席一起登上了井冈山,一直都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程翠林担任红五军团第34师政委,奉命担任后卫阻击任务,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
11月29日,第34师被临时调派去支援红八军团,并在完成任务后抢渡湘江,与大部队会合。当然,上级考虑到任务的艰巨性,嘱咐程翠林,一旦无法渡过湘江,可以就地返回湘南开展游击斗争,保存革命力量。
尽管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此行之艰难,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返回途中,34师遭到桂军的飞机轰炸,损失惨重,更致命的是,在渡过灌江后,34师因选错了进军路线,导致行军任务被严重耽搁,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错失与红18团换防的最好时机,同时也给了敌军充分的布防时间。
次日,还没等34师抵达驻防地点,湘江就已经遭到了敌军的全线封锁,这也意味着,抢渡湘江的机会非常渺茫!
因此,程翠林和陈树湘下令,在完成军委纵队的掩护任务后及时渡江。然而,部队却先后在江东和灌阳洪水箐一带陷入重围,在突围过程中伤亡惨重。
更惨的是,刚刚逃出“虎口”,接着却又陷入“狼穴”。
1934年12月3日,刚刚突围成功的34师,在全州县文塘新树村与桂军两个师遭遇,程翠林在指挥反击时,突然遭到敌军炮击,当场牺牲,年仅27岁,也是在湘江战役中直接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同时牺牲的,还有34师政治部主任蔡中。
然而,战斗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政委程翠林牺牲后,担子全落在了师长陈树湘的肩上,经过一番苦战后,陈树湘虽然带队突围,但身边却只剩下200来人。
即便是这仅存的200来人,也依旧没能幸免!
原来,就在他们向湘南转移的途中,又多次遭到民团和保安团的袭击,整个34师几近全军覆没!
师长陈树湘因重伤被俘,但为了不被敌军羞辱,陈树湘在被押往长沙的路上,英勇自尽,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多年以后,周总理在回忆起湘江战役时,仍然痛心地说:“我们一个师被截断了,得不到消息,都牺牲了。”
1996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在广西桂林兴安县修建了一座湘江烈士纪念馆,被列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16年10月,央视播出了一部电视剧《绝命后卫师》,讲述的就是第34师在湘江战役中的悲壮故事,在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上,获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并荣获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https://www.sohu.com/a/417068495_247380
比如当时的少共国际师(红15师)师长彭绍辉,1955年上将;政委萧华,1955年上将。
苏区干部,除了长征的,跑湘江边干啥?
县长县委书记死的更多,都上不了报纸了。
美军是团长一级的。第八军司令沃克是撤退时出车祸被韩军军车撞死的。
离湘江几万里
猴场会议,最后在遵义会议决定换班。
记不清了
红十军团全军覆没,方志敏刘畴西被俘牺牲。
好在粟裕部突围出来。
红军的师能和志愿军的师相比?一个红军师满员也就一两千人,勉强一个团。三四千人就是号称一个军团了。一三五军团那样中坚主力不过一万多人,也就相当于一个师。7军团十军团合并后被王耀武补充旅(听起来都不像正规军)给歼灭了
你看湘江之战幸存者当时是兵,班排连营团长,活到解放时是什么级别的。
是被俘后拉出伤口处的肠子自杀。
他手下的团长韩伟突围出去了。韩伟是55年中将,如陈树湘能突围出去,应该是上将。
我没有跟楼主较真,红军哪里死8万人?信口开河。
国军30万人,红军8.6万人。湘江战役红军损失5万多人,幸存者3万人。牺牲和失踪约3万1千人,被俘约6千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六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灭。
那八军团的高级将领和五军团的34师将领没牺牲?
程翠林是湖南浏阳人,论资历,称得上是红军元老级的人物,早在1927年就跟着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并跟着毛主席一起登上了井冈山,一直都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程翠林担任红五军团第34师政委,奉命担任后卫阻击任务,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
11月29日,第34师被临时调派去支援红八军团,并在完成任务后抢渡湘江,与大部队会合。当然,上级考虑到任务的艰巨性,嘱咐程翠林,一旦无法渡过湘江,可以就地返回湘南开展游击斗争,保存革命力量。
尽管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此行之艰难,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返回途中,34师遭到桂军的飞机轰炸,损失惨重,更致命的是,在渡过灌江后,34师因选错了进军路线,导致行军任务被严重耽搁,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错失与红18团换防的最好时机,同时也给了敌军充分的布防时间。
次日,还没等34师抵达驻防地点,湘江就已经遭到了敌军的全线封锁,这也意味着,抢渡湘江的机会非常渺茫!
因此,程翠林和陈树湘下令,在完成军委纵队的掩护任务后及时渡江。然而,部队却先后在江东和灌阳洪水箐一带陷入重围,在突围过程中伤亡惨重。
更惨的是,刚刚逃出“虎口”,接着却又陷入“狼穴”。
1934年12月3日,刚刚突围成功的34师,在全州县文塘新树村与桂军两个师遭遇,程翠林在指挥反击时,突然遭到敌军炮击,当场牺牲,年仅27岁,也是在湘江战役中直接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同时牺牲的,还有34师政治部主任蔡中。
然而,战斗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政委程翠林牺牲后,担子全落在了师长陈树湘的肩上,经过一番苦战后,陈树湘虽然带队突围,但身边却只剩下200来人。
即便是这仅存的200来人,也依旧没能幸免!
原来,就在他们向湘南转移的途中,又多次遭到民团和保安团的袭击,整个34师几近全军覆没!
师长陈树湘因重伤被俘,但为了不被敌军羞辱,陈树湘在被押往长沙的路上,英勇自尽,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多年以后,周总理在回忆起湘江战役时,仍然痛心地说:“我们一个师被截断了,得不到消息,都牺牲了。”
1996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在广西桂林兴安县修建了一座湘江烈士纪念馆,被列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16年10月,央视播出了一部电视剧《绝命后卫师》,讲述的就是第34师在湘江战役中的悲壮故事,在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上,获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并荣获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https://www.sohu.com/a/417068495_247380
比如当时的少共国际师(红15师)师长彭绍辉,1955年上将;政委萧华,1955年上将。
苏区干部,除了长征的,跑湘江边干啥?
县长县委书记死的更多,都上不了报纸了。
美军是团长一级的。第八军司令沃克是撤退时出车祸被韩军军车撞死的。
离湘江几万里
猴场会议,最后在遵义会议决定换班。
记不清了
红十军团全军覆没,方志敏刘畴西被俘牺牲。
好在粟裕部突围出来。
红军的师能和志愿军的师相比?一个红军师满员也就一两千人,勉强一个团。三四千人就是号称一个军团了。一三五军团那样中坚主力不过一万多人,也就相当于一个师。7军团十军团合并后被王耀武补充旅(听起来都不像正规军)给歼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