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三八线全歼朝鲜半岛上敌军的计划当然要事先得到华盛顿的批准,因为这样做牵涉面很大。赤色中国几乎每天都在通过无线电进行威胁,说如果北朝鲜遭受入侵,它就要参战。还有人认为,一旦我们越过这条象征性的界限,也可能会招致苏联的参战。然而,问题很清楚,如果不迅速歼灭北朝鲜人民军,而让它爬回庇护所去医治创伤,那么,要不了多久它还会进行入侵的。因此,经过一番审慎的考虑,杜鲁门政府同意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建议,授权麦克阿瑟可以进入北朝鲜作战。但是,附带有一个条件。也许正是这个条件才影响了麦克阿瑟,反而使他后来令人费解地拒不承认已有大批中国军队参战。因为,九月二十七日通过无线电授予麦克阿瑟在三八线以北作战的极力只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使,那就是“苏联或中共主力部队未进入北朝鲜作战,对方没有决心参战的声明,也没有发出威胁要在朝鲜与我们进行军事较量”。除此之外,国防部长马歇尔告诉麦克阿瑟:“我们希望你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在战术和战略上不会遇到障碍。”
--李奇微《朝鲜战争》第3章。
对照一下,你就发了那个除此之外的“我们希望你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在战术和战略上不会遇到障碍。”
10月9日的指示只是允许联合国军遇到中国军队时可以开火。本质上是一个战术指示,并不影响9月27日指示中的核心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扩大战争范围。这是李奇微为啥只谈9月27日的指示根本不提后面那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的指示的原因。
以后的命令都是对美军已经越过38线后如何应对中国军队介入的。核心就是一个:不准攻击中国境内目标,必须保卫南韩。其他随意。没有任何指令要求即使中国出兵,联合国军也必须打到鸭绿江边去。
在军事上,如果不能轰炸东北,联合国军跑到鸭绿江边毫无意义,因为这将置联合国军于单方挨打而不能还击的地步。
欺负人家手头没现成材料。
你要了解政治局常委的工作关系会到政府工作报告里去找嘛?那不是官方正史吗?
这是达成基本目标之后的附加值,随战场形势浮动。
主要都是在51年7月以后,所以越往后打,志愿军损失越大。
最后签停战协定时,接受的条件都是开始老毛不能接受的(比如,战俘可以自由选择去哪儿,开始是把战俘交还给对方)。
中国出了兵,美国就没必要过三八线了。我讲了很多次了,你记住了吗?
中国本来的要求是:
甲、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举行有关各国的谈判,以迅速结束朝鲜战争;
乙、谈判内容,必须包括美国武装力量从台湾及台湾海峡撤退和远东有关问题;
丙、举行谈判的国家,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印度和埃及七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即从举行七国会议起予以确定;
丁、七国会议的地点,应选在中国。
四、上述提议,如获得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同意,我们认为及早举行谈判,对于迅速结束朝鲜战争及和平解决亚洲问题是有益的。
谨此电达,即希查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七日于北京
原文来自人民日版1951年1月17日报道。
你要知道,你不直接回答,你显得更蠢。
38线本身就是美国人划的,你知道这段历史么?
各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提,保证让大家心服口服。
天高云蛋,望断南飞燕,张学良在那儿候着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杜轮运早就发话了,共军一来,咱就撤
在战场上,是美军打败了志愿军。包括所谓第二次战役在内,都是美军达到了自己的作战目的。
另外,美国并没打算占领朝鲜。
唉,老天为什么总跟老毛站在一边
把吃人的儒教踩在脚下。
很简单的道理。
正因为志愿军的节节败退,共产党方面才不得不接受了自己一直不愿接受的停火谈判。
越过三八线全歼朝鲜半岛上敌军的计划当然要事先得到华盛顿的批准,因为这样做牵涉面很大。赤色中国几乎每天都在通过无线电进行威胁,说如果北朝鲜遭受入侵,它就要参战。还有人认为,一旦我们越过这条象征性的界限,也可能会招致苏联的参战。然而,问题很清楚,如果不迅速歼灭北朝鲜人民军,而让它爬回庇护所去医治创伤,那么,要不了多久它还会进行入侵的。因此,经过一番审慎的考虑,杜鲁门政府同意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建议,授权麦克阿瑟可以进入北朝鲜作战。但是,附带有一个条件。也许正是这个条件才影响了麦克阿瑟,反而使他后来令人费解地拒不承认已有大批中国军队参战。因为,九月二十七日通过无线电授予麦克阿瑟在三八线以北作战的极力只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使,那就是“苏联或中共主力部队未进入北朝鲜作战,对方没有决心参战的声明,也没有发出威胁要在朝鲜与我们进行军事较量”。除此之外,国防部长马歇尔告诉麦克阿瑟:“我们希望你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在战术和战略上不会遇到障碍。”
--李奇微《朝鲜战争》第3章。
对照一下,你就发了那个除此之外的“我们希望你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在战术和战略上不会遇到障碍。”
10月9日的指示只是允许联合国军遇到中国军队时可以开火。本质上是一个战术指示,并不影响9月27日指示中的核心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扩大战争范围。这是李奇微为啥只谈9月27日的指示根本不提后面那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的指示的原因。
以后的命令都是对美军已经越过38线后如何应对中国军队介入的。核心就是一个:不准攻击中国境内目标,必须保卫南韩。其他随意。没有任何指令要求即使中国出兵,联合国军也必须打到鸭绿江边去。
在军事上,如果不能轰炸东北,联合国军跑到鸭绿江边毫无意义,因为这将置联合国军于单方挨打而不能还击的地步。
欺负人家手头没现成材料。
你要了解政治局常委的工作关系会到政府工作报告里去找嘛?那不是官方正史吗?
这是达成基本目标之后的附加值,随战场形势浮动。
主要都是在51年7月以后,所以越往后打,志愿军损失越大。
最后签停战协定时,接受的条件都是开始老毛不能接受的(比如,战俘可以自由选择去哪儿,开始是把战俘交还给对方)。
中国出了兵,美国就没必要过三八线了。我讲了很多次了,你记住了吗?
中国本来的要求是:
甲、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举行有关各国的谈判,以迅速结束朝鲜战争;
乙、谈判内容,必须包括美国武装力量从台湾及台湾海峡撤退和远东有关问题;
丙、举行谈判的国家,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印度和埃及七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即从举行七国会议起予以确定;
丁、七国会议的地点,应选在中国。
四、上述提议,如获得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同意,我们认为及早举行谈判,对于迅速结束朝鲜战争及和平解决亚洲问题是有益的。
谨此电达,即希查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七日于北京
原文来自人民日版1951年1月17日报道。
你要知道,你不直接回答,你显得更蠢。
38线本身就是美国人划的,你知道这段历史么?
各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提,保证让大家心服口服。
天高云蛋,望断南飞燕,张学良在那儿候着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杜轮运早就发话了,共军一来,咱就撤
在战场上,是美军打败了志愿军。包括所谓第二次战役在内,都是美军达到了自己的作战目的。
另外,美国并没打算占领朝鲜。
唉,老天为什么总跟老毛站在一边
把吃人的儒教踩在脚下。
很简单的道理。
正因为志愿军的节节败退,共产党方面才不得不接受了自己一直不愿接受的停火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