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参加了一次大的匹克球公开赛,赛后有了个正式的排名:3.478。只打了两场比赛,而且都输了,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还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这个排名低于我的预期值,因此有点小小的沮丧。
沮丧归沮丧,打球的兴趣和动力更大了。
十二月份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小比赛,是全美大学生匹克球协会组织的,主要是给大学生办的,我们混进去凑个热闹。结果拿了3.0-3.5组的男双和混双并列第三。比赛后,发现那个组织也有自己的排名,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我的是4.58,领导是4.06。当然不可能在一个多月内涨1.0。更大的可能是第二个排名虚高了。
虚高归虚高,心里还是觉得很爽的!打球的兴趣和动力又达到新高了。
从这两个不同的排名,可以看出来各个比赛所谓的排名会差很多。这些数字也就是看看而已,不必太认真。真想知道水平,还是要球场上见真章。
上周,经球友介绍又加入了一个当地的高手群。看到我们一下去了四个人,人家也想摸下底,看看我们水平怎样,所以在一个内部的非正式比赛中,把我们随机和群里的球友配对打单循环。根据每个人的总得分排了个名次。结果出来,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我的排名是倒数第一。这个群里的人基本上都在4.0以上的水平。虽然排倒数第一有点丢脸,我还是信心十足:再打几个月,我一定会在这里打到中等水平的!
我的信心来自于开始打匹克球的八个月的经历。四月底开始在一个二十几人的初学者群里混,一个月以后成了群里前几名。被拉到另外一个"高手群",现在看来象个中级班。在那个中级班里,一开始就是最低水平。几个月以后,在中级班里成为中等水平。
最近认识了一个匹克球友,她和我差不多球龄,球打得也不错。她有兴趣在当地华人社区里推广匹克球运动。现已拉了一个八十多人的大群,群里都是初学者。她拉我去给这些初学者做陪练。昨天去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很多人带着子女(中学生)来打球。其中有几个男生,都是在校队里打网球的,上手很快。看着这些华二代对匹克球的兴趣,我觉得即使在华人里,匹克球也会很快压倒羽毛球乒乓球。
十多年球龄的老教练,手把手教小女孩打球。
陪练的还负责清理场地上的树叶。
踩厨房线了!还好只是在练习。
我和另外一位球友做陪练,打比赛还是要认真的。
给中学网球队队员做陪练。
扳指头算算,我现在是四个不同级别的匹克球群的成员。明年初还会再加入当地的官方匹克球协会。这样,明年就是五个匹克球群的成员了。
跑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记忆了。不过还是时不常会想念这个ex, 心会很痛!
兔子的一种,就是比赛最后关门的兔子。因为打卡点都有cutoff,过了点,就不允许继续完赛了,或者有些比赛,过了打卡点可以降级比赛,比如你跑100迈的,只能让你去跑100K,抄近路回去。
做清洁工,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运动员。
他们跑得太狼狈了,太难堪了,残兵败将,生不如死。一般的比赛镜头,都是看威武的,快的,好看的。很少人从后面看。
但是,即使最差的,被迫退赛的,他们能够站在超级马拉松的起点,已经是万里挑一的了。一般人还不敢呢,或者还没有资格。
后来发现劈腿太累,还伤膝盖,才无奈地见异思迁。
跑了这么多年都没伤膝盖,打半年多球就不行了,可见匹克球也容易伤。
现在停跑了,膝盖在好转。每次打球都戴护膝。
记得过去一年心心念念想BQ, 下面一年想打到4.5.
在那个八十多人的初学者群里,一片赞扬:什么猛虎下山,动若脱兔,夸得我脸都红了。在高手群里,就一个球渣。
能和匹克球一样吸引人的,一定很有意思!
十月份参加了一次大的匹克球公开赛,赛后有了个正式的排名:3.478。只打了两场比赛,而且都输了,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还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这个排名低于我的预期值,因此有点小小的沮丧。
沮丧归沮丧,打球的兴趣和动力更大了。
十二月份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小比赛,是全美大学生匹克球协会组织的,主要是给大学生办的,我们混进去凑个热闹。结果拿了3.0-3.5组的男双和混双并列第三。比赛后,发现那个组织也有自己的排名,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我的是4.58,领导是4.06。当然不可能在一个多月内涨1.0。更大的可能是第二个排名虚高了。
虚高归虚高,心里还是觉得很爽的!打球的兴趣和动力又达到新高了。
从这两个不同的排名,可以看出来各个比赛所谓的排名会差很多。这些数字也就是看看而已,不必太认真。真想知道水平,还是要球场上见真章。
上周,经球友介绍又加入了一个当地的高手群。看到我们一下去了四个人,人家也想摸下底,看看我们水平怎样,所以在一个内部的非正式比赛中,把我们随机和群里的球友配对打单循环。根据每个人的总得分排了个名次。结果出来,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我的排名是倒数第一。这个群里的人基本上都在4.0以上的水平。虽然排倒数第一有点丢脸,我还是信心十足:再打几个月,我一定会在这里打到中等水平的!
我的信心来自于开始打匹克球的八个月的经历。四月底开始在一个二十几人的初学者群里混,一个月以后成了群里前几名。被拉到另外一个"高手群",现在看来象个中级班。在那个中级班里,一开始就是最低水平。几个月以后,在中级班里成为中等水平。
最近认识了一个匹克球友,她和我差不多球龄,球打得也不错。她有兴趣在当地华人社区里推广匹克球运动。现已拉了一个八十多人的大群,群里都是初学者。她拉我去给这些初学者做陪练。昨天去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很多人带着子女(中学生)来打球。其中有几个男生,都是在校队里打网球的,上手很快。看着这些华二代对匹克球的兴趣,我觉得即使在华人里,匹克球也会很快压倒羽毛球乒乓球。
十多年球龄的老教练,手把手教小女孩打球。
陪练的还负责清理场地上的树叶。
踩厨房线了!还好只是在练习。
我和另外一位球友做陪练,打比赛还是要认真的。
给中学网球队队员做陪练。
扳指头算算,我现在是四个不同级别的匹克球群的成员。明年初还会再加入当地的官方匹克球协会。这样,明年就是五个匹克球群的成员了。
跑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记忆了。不过还是时不常会想念这个ex, 心会很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排名的困惑 约旦行(8) 坚持了两年半... 约旦行(7) 两个前四
兔子的一种,就是比赛最后关门的兔子。因为打卡点都有cutoff,过了点,就不允许继续完赛了,或者有些比赛,过了打卡点可以降级比赛,比如你跑100迈的,只能让你去跑100K,抄近路回去。
做清洁工,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运动员。
他们跑得太狼狈了,太难堪了,残兵败将,生不如死。一般的比赛镜头,都是看威武的,快的,好看的。很少人从后面看。
但是,即使最差的,被迫退赛的,他们能够站在超级马拉松的起点,已经是万里挑一的了。一般人还不敢呢,或者还没有资格。
后来发现劈腿太累,还伤膝盖,才无奈地见异思迁。
跑了这么多年都没伤膝盖,打半年多球就不行了,可见匹克球也容易伤。
现在停跑了,膝盖在好转。每次打球都戴护膝。
记得过去一年心心念念想BQ, 下面一年想打到4.5.
在那个八十多人的初学者群里,一片赞扬:什么猛虎下山,动若脱兔,夸得我脸都红了。在高手群里,就一个球渣。
能和匹克球一样吸引人的,一定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