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7级888名学生中,年龄分布和各校一样。清华调整了不切合实际的入学条件。
清华预定的录取条件是只招应届毕业生,结果根本没有几个分数够的。耽误了一段时间后调整条件,老三届分数极高的也予于录取。
因为邓小平在1971年和1973年的2次短暂的修正主义回潮,在这期间上中学的学到了一些知识。换算成辽宁省的时间,就是74届中学毕业生学得最多,然后是75届,79届学得最少,因为是在小学。所以年段在21岁-23岁最多,他们大多是知青。
而老三届中的老高中(66届,67届,68届高中)考上不少,特别是老高三66届,几乎全学完了。而老三届中的初三届(66届,67届,68届初中)学得很少,几乎没有几个考上大学的。
77级清华录取北京的考生最多,而北京考生因为消息灵通政治敏感,科技高校最发达,国家机关最多,相当多的已经复习了一年,还有很多在正式的大学和高中办的高考辅导班里复习,所以分数确实高。辽宁省就很不幸了,因为极左,大部分考生复习时间不到2个月,是在听到人民日报1977年10月22日的恢复高考的社论后才开始动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国家极其分穷,把有限的钱用来培养急需的人才,一个萝卜一个坑,把你培养完了后,你走了,国家这个坑里少了一个萝卜。
智商堪忧啊! 你想一想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搭理你?说话不动脑子,没有逻辑。
好在你是在美国上的大学,若在中国,你恐怕连一本都考不上。为了子女更好的教育,我女儿哈佛毕业的,在中国,她进不了清华。
我为中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学城有几个这样的网友?我无愧。
我走了,那个副研究员的名额还可以让给别人。
我在美国30年,希望美国继续强大,也不希望中国继续落后。600多万犹太人既爱美国也爱以色列。
我们高中每年5个左右,同事的儿子上哈佛的有几个。
哈弗一年才招几个?
哈佛每年在麻州招收195个。
我们高中平均每年:
哈佛5个,
MIT 5个
Yele 1个
Princeton 1个
Stamford 2个
大猫 2个
布朗 4个
Upen 1-2个
哥伦比亚 1个
康奈尔 11个
U Washington St, Luois.
杜克 2个
芝大 2个
UCB 2个
UV 几个
UM 几个
NorthWest 2个
还有那些小私校
Ameherster Coll
William Coll
Weselley Coll
Emory
...
25%的毕业生进Top35名校和Top10文理小私校。
50%的毕业生进Top100名校和Top30文理小私校。
他被哈佛录取了但没去,选了另外一所顶级大学。
是波士顿各学校考上去的,就像纽约的2所高中一样。
还是麻州的学生比其他地方的优秀?我比较喜欢UCB, 实打实的。
麻州的学生比其他地方的优秀是不争的事实。加州人口是麻州的6倍,你若把加州的好大学好学生除以6之后再和麻州相比,怎们能够相比呢?波士顿是世界教育之都,附近有60多所大学,综合大学前100名的有10所,文理学院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也在麻州。
告诉你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事:UBC每年从我们高中录取2个,但是基本都不去,去了MIT了,UBC也知道,所以每年只录取2个。
哈佛平均每年在麻州录取195个,在印第安纳录取7个。
MIT平均每年在麻州录取70个.
常青藤8校主要录取在新英格兰和纽约,新泽西。
反观中国才照顾边远少数民族,比如贵州,西藏,新疆都降低分数录取,还有固定名额对西藏和新疆特招。
北京上海是学校多,学校规模大,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高(在校大学生总数/城市人口总数)。
各省市的学校对外招生数量和本省市被外省市招取的数量大致相当。你省人口多,高校少,那你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相对高;反之,你省高校多,人口少,那高考录取分数线就低。
• 应该说美国向弱势群体倾斜,中国向北京上海倾斜 -上房山- (98 bytes) (106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8:42:37
• 看一看蒙大拿,北达,南达,密苏里,密西西比,爱欧华,爱达荷,奥克拉荷马,阿拉巴马,路易斯安那等州 -老生常谈12- (254 bytes) (195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8:59:02
• 全国统一试卷时,湖南湖北山东同样的考分就比北京上海的上低一到两档的大学 -上房山- (326 bytes) (23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9:14:47
• 重复一句:进出相抵,在于在校大学生数 / 省市总人口。 -老生常谈12- (386 bytes) (14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1:26:14
• 清华北大复旦都是中央管的大学吧,为什么倾向北京上海呢? -上房山- (113 bytes) (5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2:19:56
• 因为 -老生常谈12- (738 bytes) (37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2:31:49
• 各地方没少支援北京上海,凭什么中央的大学要偏向北京上海? -上房山- (248 bytes) (10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2:59:12
• 你是钻进去出不来了。 -老生常谈12- (3323 bytes) (28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4:08:56
• 外地人留在了北京上海算北京上海? -上房山- (0 bytes) (2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5:17:34
• 外地人留在了北京上海算北京上海人 -老生常谈12- (816 bytes) (10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5:37:39
• 不就是外地优秀考生比许多北京上海的优秀,照此为何不多招外地考生呢? -上房山- (38 bytes) (7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20:21:42
• 谁说 -老生常谈12- (680 bytes) (8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21:49:25
• 错,美国招生向高,低两端倾斜。 -密码忘记了- (298 bytes) (36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9:26:35
• 你说的没错! -上房山- (0 bytes) (2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0:12:10
上大学时31岁,儿子1970年出生和1972年出生。
忙·不了地里的活,读了一学期即自动退学回乡种田去了。后来读了一个电大,在乡里教书.......。
不算不幸。
有位网友华府采菊人, 78级高考,一位女士分高,但是是3个孩子的母亲。
中南矿冶学院放弃了她,选择了华府,年龄也比较大,但是比她的负担轻吧。
我同学她是47年元月生,农历为46年12月,现虚岁74岁,66年高中毕业,知青期间与爱人在一区中学教书,77年因家庭问题未能报考,78年夫妻俩同时考上大学,儿子72生。她儿子确实优秀,高中因奥数得了省数学第一名,物理第三名,保送清华。另一位男同学48年生,2个儿子,相差2岁,老大考上清华,老二北师大。我们班4位老三届的同学,个个智商出众,子女也非常优秀!
在77级888名学生中,年龄分布和各校一样。清华调整了不切合实际的入学条件。
清华预定的录取条件是只招应届毕业生,结果根本没有几个分数够的。耽误了一段时间后调整条件,老三届分数极高的也予于录取。
因为邓小平在1971年和1973年的2次短暂的修正主义回潮,在这期间上中学的学到了一些知识。换算成辽宁省的时间,就是74届中学毕业生学得最多,然后是75届,79届学得最少,因为是在小学。所以年段在21岁-23岁最多,他们大多是知青。
而老三届中的老高中(66届,67届,68届高中)考上不少,特别是老高三66届,几乎全学完了。而老三届中的初三届(66届,67届,68届初中)学得很少,几乎没有几个考上大学的。
77级清华录取北京的考生最多,而北京考生因为消息灵通政治敏感,科技高校最发达,国家机关最多,相当多的已经复习了一年,还有很多在正式的大学和高中办的高考辅导班里复习,所以分数确实高。辽宁省就很不幸了,因为极左,大部分考生复习时间不到2个月,是在听到人民日报1977年10月22日的恢复高考的社论后才开始动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国家极其分穷,把有限的钱用来培养急需的人才,一个萝卜一个坑,把你培养完了后,你走了,国家这个坑里少了一个萝卜。
智商堪忧啊! 你想一想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搭理你?说话不动脑子,没有逻辑。
好在你是在美国上的大学,若在中国,你恐怕连一本都考不上。为了子女更好的教育,我女儿哈佛毕业的,在中国,她进不了清华。
我为中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学城有几个这样的网友?我无愧。
我走了,那个副研究员的名额还可以让给别人。
我在美国30年,希望美国继续强大,也不希望中国继续落后。600多万犹太人既爱美国也爱以色列。
我们高中每年5个左右,同事的儿子上哈佛的有几个。
哈弗一年才招几个?
哈佛每年在麻州招收195个。
我们高中平均每年:
哈佛5个,
MIT 5个
Yele 1个
Princeton 1个
Stamford 2个
大猫 2个
布朗 4个
Upen 1-2个
哥伦比亚 1个
康奈尔 11个
U Washington St, Luois.
杜克 2个
芝大 2个
UCB 2个
UV 几个
UM 几个
NorthWest 2个
还有那些小私校
Ameherster Coll
William Coll
Weselley Coll
Emory
...
25%的毕业生进Top35名校和Top10文理小私校。
50%的毕业生进Top100名校和Top30文理小私校。
他被哈佛录取了但没去,选了另外一所顶级大学。
是波士顿各学校考上去的,就像纽约的2所高中一样。
还是麻州的学生比其他地方的优秀?我比较喜欢UCB, 实打实的。
麻州的学生比其他地方的优秀是不争的事实。加州人口是麻州的6倍,你若把加州的好大学好学生除以6之后再和麻州相比,怎们能够相比呢?波士顿是世界教育之都,附近有60多所大学,综合大学前100名的有10所,文理学院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也在麻州。
告诉你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事:UBC每年从我们高中录取2个,但是基本都不去,去了MIT了,UBC也知道,所以每年只录取2个。
想当然。美国大学招生是向发达地区倾斜。 来源: 老生常谈12 于 2020-08-03 08:34:09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48 次 (116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 编辑 | 删除 回答: 美国大学招生是向偏远地区倾斜,中国是向北京上海倾斜! 由 上房山 于 2020-08-03 07:42:49哈佛平均每年在麻州录取195个,在印第安纳录取7个。
MIT平均每年在麻州录取70个.
常青藤8校主要录取在新英格兰和纽约,新泽西。
反观中国才照顾边远少数民族,比如贵州,西藏,新疆都降低分数录取,还有固定名额对西藏和新疆特招。
北京上海是学校多,学校规模大,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高(在校大学生总数/城市人口总数)。
各省市的学校对外招生数量和本省市被外省市招取的数量大致相当。你省人口多,高校少,那你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相对高;反之,你省高校多,人口少,那高考录取分数线就低。
• 应该说美国向弱势群体倾斜,中国向北京上海倾斜 -上房山-
(98 bytes) (106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8:42:37
• 看一看蒙大拿,北达,南达,密苏里,密西西比,爱欧华,爱达荷,奥克拉荷马,阿拉巴马,路易斯安那等州 -老生常谈12-
(254 bytes) (195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8:59:02
• 全国统一试卷时,湖南湖北山东同样的考分就比北京上海的上低一到两档的大学 -上房山-
(326 bytes) (23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9:14:47
• 重复一句:进出相抵,在于在校大学生数 / 省市总人口。 -老生常谈12-
(386 bytes) (14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1:26:14
• 清华北大复旦都是中央管的大学吧,为什么倾向北京上海呢? -上房山-
(113 bytes) (5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2:19:56
• 因为 -老生常谈12-
(738 bytes) (37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2:31:49
• 各地方没少支援北京上海,凭什么中央的大学要偏向北京上海? -上房山-
(248 bytes) (10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2:59:12
• 你是钻进去出不来了。 -老生常谈12-
(3323 bytes) (28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4:08:56
• 外地人留在了北京上海算北京上海? -上房山-
(0 bytes) (2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5:17:34
• 外地人留在了北京上海算北京上海人 -老生常谈12-
(816 bytes) (10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5:37:39
• 不就是外地优秀考生比许多北京上海的优秀,照此为何不多招外地考生呢? -上房山-
(38 bytes) (7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20:21:42
• 谁说 -老生常谈12-
(680 bytes) (8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21:49:25
• 错,美国招生向高,低两端倾斜。 -密码忘记了-
(298 bytes) (36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09:26:35
• 你说的没错! -上房山-
(0 bytes) (2 reads) 08/03/2020 postreply 10:12:10
上大学时31岁,儿子1970年出生和1972年出生。
忙·不了地里的活,读了一学期即自动退学回乡种田去了。后来读了一个电大,在乡里教书.......。
不算不幸。
有位网友华府采菊人, 78级高考,一位女士分高,但是是3个孩子的母亲。
中南矿冶学院放弃了她,选择了华府,年龄也比较大,但是比她的负担轻吧。
我同学她是47年元月生,农历为46年12月,现虚岁74岁,66年高中毕业,知青期间与爱人在一区中学教书,77年因家庭问题未能报考,78年夫妻俩同时考上大学,儿子72生。她儿子确实优秀,高中因奥数得了省数学第一名,物理第三名,保送清华。另一位男同学48年生,2个儿子,相差2岁,老大考上清华,老二北师大。我们班4位老三届的同学,个个智商出众,子女也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