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先念(1909年—1992年):国家主席,正国级;
2、谭震林(1902年—1983年):国务院副总理,副国级;
3、邓子恢(1896年—197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
4、张鼎丞(1898年—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副国级。
领导来谈一句话这些人就明白了。讲句老实话,这几位除了有资格,他们的战史不够看。
还有:
程子华
周保中
李运昌??
陈光(评衔前过世)。
战争年代,邓子恢主要做地方工作,在军队也是主管供应财经,政治工作。基本不参与打仗。
资格很老。
林彪四期同学,不过不是学军事的。
程子华黄埔6期武汉分校。
(新四军5师)也几乎被灭,损失惨重。
新四军4师彭雪枫就几乎全军覆灭,彭牺牲了。
民国时期: 参加北伐战争,少将副师长。朱德是少将旅长;
红军早期: 满洲省委军委主席;
红军反围剿及长征时期: 抗日联军军长,抗日联军路军司令(辖3个军);
抗日时期: 抗日联军路军司令,抗联总指挥,抗联教导旅旅长;指挥参加的抗日战斗上万次。
注:抗联对日作战10万次,歼灭日军18万,击毙日将军11名。
解放战争时期: 东北人民自卫军司令,辖4.8万人;
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林彪是司令;
吉林军区司令,吉林省长。为东野输送15万人的兵力,再加4.8万,共20万人;
东北军区副司令,高岗是司令;
云南军政/政府副主席,陈赓是主席
解放后: 中央军委国防委员
周任云南军政/政府副主席,陈赓是主席,是因为周的身体(心脏)那时就已经很弱了。
周 大理人,前年去大理,路过,未能专门去 周保中 纪念馆,欲待次年再去,未能成行。
1949年5月10日,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周保中,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来了。”
毛泽东曾称赞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解放战争时期,周保中历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入冬,中央决定把杨靖宇烈士的遗体和遗首在吉林省通化市合葬,周保中被聘为安葬委员会委员,负责修改校补《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一文,除根据资料与可靠记忆仔细订正外,还送杨一辰、冯仲云、李范五等广泛征求意见,1957年12月底定稿。1958年2月,出席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揭幕仪式暨杨靖宇殉国十八周年公祭大会,和冯仲云等一起为杨靖宇盖棺封墓。
1964年初病重到只能卧床休息,仍解决两名历史问题未得到解决的两位抗联人员的来访。1964年2月21日心脏病再次发作送医抢救,2月22日上午8时30分周保中在北京医院病逝,终年62岁。周保中逝世后,金日成立即发来唁电,表示深切哀悼,并指派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到灵堂吊唁。周保中纪念馆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建成,馆前建造了他高大挺昂的塑像。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1954年失火被毁。
1994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周保中故居,1998年11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2年,为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00周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又对周保中故居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和环境绿化、陈列室扩展等工作,并请中央书记处原书记、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宋任穷为周保中塑像题名。
2012年,为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10周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再次对周保中故居进行提升改造,周保中故居正式更名为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周保中向主席汇报了抗联抗日14年的情况,并报告了在动北的200万朝鲜人的现状和历史渊源,特别是朝鲜人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的贡献。请求给与朝鲜人国籍。
何长工,何22年入党,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曾任红九军团政委,但后来军职不高。
最后为政协副主席。
1、李先念(1909年—1992年):国家主席,正国级;
2、谭震林(1902年—1983年):国务院副总理,副国级;
3、邓子恢(1896年—197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
4、张鼎丞(1898年—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副国级。
领导来谈一句话这些人就明白了。讲句老实话,这几位除了有资格,他们的战史不够看。
还有:
程子华
周保中
李运昌??
陈光(评衔前过世)。
战争年代,邓子恢主要做地方工作,在军队也是主管供应财经,政治工作。基本不参与打仗。
资格很老。
林彪四期同学,不过不是学军事的。
程子华黄埔6期武汉分校。
(新四军5师)也几乎被灭,损失惨重。
新四军4师彭雪枫就几乎全军覆灭,彭牺牲了。
周保中
民国时期: 参加北伐战争,少将副师长。朱德是少将旅长;
红军早期: 满洲省委军委主席;
红军反围剿及长征时期: 抗日联军军长,抗日联军路军司令(辖3个军);
抗日时期: 抗日联军路军司令,抗联总指挥,抗联教导旅旅长;指挥参加的抗日战斗上万次。
注:抗联对日作战10万次,歼灭日军18万,击毙日将军11名。
解放战争时期: 东北人民自卫军司令,辖4.8万人;
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林彪是司令;
吉林军区司令,吉林省长。为东野输送15万人的兵力,再加4.8万,共20万人;
东北军区副司令,高岗是司令;
云南军政/政府副主席,陈赓是主席
解放后: 中央军委国防委员
周任云南军政/政府副主席,陈赓是主席,是因为周的身体(心脏)那时就已经很弱了。
周 大理人,前年去大理,路过,未能专门去 周保中 纪念馆,欲待次年再去,未能成行。
1949年5月10日,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周保中,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来了。”
毛泽东曾称赞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解放战争时期,周保中历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入冬,中央决定把杨靖宇烈士的遗体和遗首在吉林省通化市合葬,周保中被聘为安葬委员会委员,负责修改校补《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一文,除根据资料与可靠记忆仔细订正外,还送杨一辰、冯仲云、李范五等广泛征求意见,1957年12月底定稿。1958年2月,出席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揭幕仪式暨杨靖宇殉国十八周年公祭大会,和冯仲云等一起为杨靖宇盖棺封墓。
1964年初病重到只能卧床休息,仍解决两名历史问题未得到解决的两位抗联人员的来访。1964年2月21日心脏病再次发作送医抢救,2月22日上午8时30分周保中在北京医院病逝,终年62岁。周保中逝世后,金日成立即发来唁电,表示深切哀悼,并指派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到灵堂吊唁。周保中纪念馆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建成,馆前建造了他高大挺昂的塑像。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1954年失火被毁。
1994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周保中故居,1998年11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2年,为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00周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又对周保中故居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和环境绿化、陈列室扩展等工作,并请中央书记处原书记、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宋任穷为周保中塑像题名。
2012年,为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10周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再次对周保中故居进行提升改造,周保中故居正式更名为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周保中向主席汇报了抗联抗日14年的情况,并报告了在动北的200万朝鲜人的现状和历史渊源,特别是朝鲜人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的贡献。请求给与朝鲜人国籍。
何长工,何22年入党,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曾任红九军团政委,但后来军职不高。
最后为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