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1100多项不平等条约;
2. 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3. 日寇入侵,发达地区被占领,大半个中国沦陷,人民流离失所,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中,就更别提建设了。
读了这篇帖子《新中国前三十年引进建设工业项目汇总》,基本明白1949年的中国就是一穷二白,虽然有一点零星的工业。
你这么个家底,却要和美英发达国家相比,那是不对等的,无可比性。
四。 二战各主要国家工业占世界工业的份额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尤其是工业,进一步说重工业,可以从经济,工业实力角度说明战争的大方向 。
1939年的统计,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
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
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
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
意大利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9%,
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
《新中国前三十年引进建设工业项目汇总》
中国引进了几千项工程项目,非常详细的名单。
中国自从50年代初就开放,只是后来被封锁,不是自己闭关锁国的。
道路靠自己选择。一个拳头打美帝,一个拳头打苏修,再发动文革,66年至71年连正常的国外引进都完全停止。
网上狗一下,情况都清楚。
决定中美缓和之前,陈毅等四帅已经讨论美苏中数月,得出了与九大报告不同的国际看法,建议缓和。
对外缓和,双方都要有愿望。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外缓和也有限。
闲聊燕山石化和化工部
(6/2615 reads)2017-04-08 11:30:50
不能只靠Google去抬杠子。
你要杠什么?
我的帖子有误吗?
根据你的博文和狗来的帖子,燕山石化“1972年,国家提出引进第一套30万吨乙烯,1973年决定引进”。现在你又说:“燕山石化就是1967年-1969年引进建成的”。
你的这个说法与史实不符,也自相矛盾。67-69年在建厂,尚未开始从国外引进。引进工作在之后。我说的没有错,文革初期国外引进工作的确完全停止。而且,之前尚未结束的引进工作,受文革干扰,大部分没有按期完成。
自称从事化工,怎么老说外行话。而且前言不答后语。从引进尿素生产线,到燕山石化引进,都说的不对。
不要继续瞎杠吧。
1968年开始建厂,安装设备,经过13个月,1969年建成投产,9月日生产出第一批成品油。
那就有请当官的来说清楚,66年-69年燕山石化从那个国家引进了什么生产线?严格的说,70年燕山石化还是北京石化总厂,之前还是炼油厂。
你只说文革初期在建厂,没有说明引进情况。还是所答非所问。
80年代毕业,到部里跑腿,未必清楚企业历史。
以后遇到你这个杠头,忽略你。
你和我的知识档次没法沟通。
你根本就不懂,燕山石化成立已经建成,生产公司。
建设的时候是建设指挥部。
你们南京扬子30万吨乙烯工程也有我的贡献。
燕山石化在1967年-1969年到底引进了什么生产线呀?车轱辘转到现在,也没有说出事实。还是做化工的,在部里当官,应该有点水平。
今天你自己跳出来杠头。先说外行话,再自己打脸。
我说的“66年至71年连正常的国外引进都完全停止。”, 一点没有错。
下次不要再跟我杠。信口开河,死不认错。
。
你大学刚毕业时,或者当工人时,进到江苏省政府机关大楼那种感觉绝对不像现在这么无知还杠头。那部里可比省里高多了,管全国。
朱镕基就批评了官僚作风:部里一个小处长,让副省长在办公桌前站了几个小时去等盖公章。
在部里当官,和真实的史实有什么关系?难道就可以编造燕山石化在“1967年-1969年引进建成的”谎言吗?引进了什么生产线?
1.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1100多项不平等条约;
2. 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3. 日寇入侵,发达地区被占领,大半个中国沦陷,人民流离失所,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中,就更别提建设了。
读了这篇帖子《新中国前三十年引进建设工业项目汇总》,基本明白1949年的中国就是一穷二白,虽然有一点零星的工业。
你这么个家底,却要和美英发达国家相比,那是不对等的,无可比性。
四。 二战各主要国家工业占世界工业的份额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尤其是工业,进一步说重工业,可以从经济,工业实力角度说明战争的大方向 。
1939年的统计,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
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
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
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
意大利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9%,
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新中国前三十年引进建设工业项目汇总》
中国引进了几千项工程项目,非常详细的名单。
中国自从50年代初就开放,只是后来被封锁,不是自己闭关锁国的。
道路靠自己选择。一个拳头打美帝,一个拳头打苏修,再发动文革,66年至71年连正常的国外引进都完全停止。
网上狗一下,情况都清楚。
决定中美缓和之前,陈毅等四帅已经讨论美苏中数月,得出了与九大报告不同的国际看法,建议缓和。
对外缓和,双方都要有愿望。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外缓和也有限。
闲聊燕山石化和化工部
(6/2615 reads)2017-04-08 11:30:50
不能只靠Google去抬杠子。
道路靠自己选择。一个拳头打美帝,一个拳头打苏修,再发动文革,66年至71年连正常的国外引进都完全停止。
网上狗一下,情况都清楚。
你要杠什么?
我的帖子有误吗?
根据你的博文和狗来的帖子,燕山石化“1972年,国家提出引进第一套30万吨乙烯,1973年决定引进”。现在你又说:“燕山石化就是1967年-1969年引进建成的”。
你的这个说法与史实不符,也自相矛盾。67-69年在建厂,尚未开始从国外引进。引进工作在之后。我说的没有错,文革初期国外引进工作的确完全停止。而且,之前尚未结束的引进工作,受文革干扰,大部分没有按期完成。
自称从事化工,怎么老说外行话。而且前言不答后语。从引进尿素生产线,到燕山石化引进,都说的不对。
不要继续瞎杠吧。
1968年开始建厂,安装设备,经过13个月,1969年建成投产,9月日生产出第一批成品油。
闲聊燕山石化和化工部
(6/2615 reads)2017-04-08 11:30:50
那就有请当官的来说清楚,66年-69年燕山石化从那个国家引进了什么生产线?严格的说,70年燕山石化还是北京石化总厂,之前还是炼油厂。
你只说文革初期在建厂,没有说明引进情况。还是所答非所问。
80年代毕业,到部里跑腿,未必清楚企业历史。
以后遇到你这个杠头,忽略你。
你和我的知识档次没法沟通。
你根本就不懂,燕山石化成立已经建成,生产公司。
建设的时候是建设指挥部。
你们南京扬子30万吨乙烯工程也有我的贡献。
燕山石化在1967年-1969年到底引进了什么生产线呀?车轱辘转到现在,也没有说出事实。还是做化工的,在部里当官,应该有点水平。
今天你自己跳出来杠头。先说外行话,再自己打脸。
我说的“66年至71年连正常的国外引进都完全停止。”, 一点没有错。
下次不要再跟我杠。信口开河,死不认错。
你大学刚毕业时,或者当工人时,进到江苏省政府机关大楼那种感觉绝对不像现在这么无知还杠头。那部里可比省里高多了,管全国。
朱镕基就批评了官僚作风:部里一个小处长,让副省长在办公桌前站了几个小时去等盖公章。
在部里当官,和真实的史实有什么关系?难道就可以编造燕山石化在“1967年-1969年引进建成的”谎言吗?引进了什么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