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结婚照
我今年已经年届67岁了,仍然痴心不改,假如我不会早死的话,还会坚持和那些曾经一同裹过叶子烟和抱过我儿子的老农民们一起走下去。我会坚持不懈地对他们做我该做的事。我最崇拜的有一个先哲说的那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作者:周有生
纳闷的是,怎么会有她妻子生孩子时的照片?按文章说的当时的情景,不可能还有其他在场的人帮拍这样的一张照片呀
作者妻子
生孩子(怎么会有这样一张照片?)
,
作者是后排左三
自己犯的错误,未婚先孕。都知道在农村结婚就落户了,自己没控制住所承担的后果。
好像成都祠堂街的小南街附近有个中学的同学1968年底知青下农村时是被分配下洪雅农村的。不知这位同学是否是这所中学的老三届学生,他应该是初68届的同学。
一样下放,一样成分不好,一样招不了工。不一样的地方是女孩子看不上我。你结婚成家的时候我在捡人扔掉的教科书看。直到1977年的高考我上了大学才算结束。
好可怜的老婆,生孩子那一段太惨了,一辈子的阴影
“又过了几年,也就是在1986年8月6日,由于我们婚前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当时的生理冲动造成了后果而结合在一起的。最后我们不得已地在脆弱的婚姻基础上离了婚,劳燕分飞,分道扬镳,儿子也随母了。”
没有感情你就上了别人?
以一句没有感情为借口就轻描淡写扔下别人孤儿寡母?
我的结婚照
我们结婚时,知青房只有九个平方米,屋子里有一间三尺宽的木床,一个二尺五长,四十厘米高,四十厘米宽的条桌,还有一根用来烧火做饭坐的,镔开了一条大口子的桑木矮条凳和一根高板凳,床档头的空处是用一块阴丹蓝布做了一个帘子遮住了那个能装五十条(芙蓉肥皂)的木包装箱装着我和妻子的几件衣裤放在自己做的竹架上。屋外就是一口终年暴露在檐口下的灶头,锅盖是一个烂斗笠,其余什么都没有了。 我自己为妻子接生 结婚后不久,就在1975年12月2日那个大雪纷飞的早上,自己冒着生死两离别的险境,让自己的老婆在没有任何生命保护和医疗措施的情景下,从头天晚上8点过,女人就一直分开双腿忍受着四壁灌进知青房内的雪风,在那疼痛无法忍受的叫喊中,赤裸着下身,背靠在小木床边上,坐在一个没有一滴水的脚盆边沿上,下体不断地破着羊水。她一直撕心裂肺的疼叫,终于在次日早上6点15分时,随着一个毛茸茸的头部从产道口滑出来了。 婴儿的头在滑出来的那一瞬间,重重地碰响在脚盆壁上。(农民都说,喜得好是顺产啊,假如是难产的话就出人命了。) 可是我一个知青男人,没有任何接生的经验,只好手忙脚乱地在流着血糊糊的黏液里胡乱摸到了婴儿的脐带,操起头天晚上准备好的一把剪红苕藤用的锈迹斑斑的剪刀,剪下了乱七八糟缠上的第一道脐带线。可当我想再缠第二道脐带时,更加手脚无措了,因为妻子的产道口吊起了一长节肠子样的东西,血淋淋的,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用滑溜溜的手使劲地往外扯,可是怎么也扯不出来。再加上,天气太寒冷了,冻得母子俩的皮肤都在开始变为紫色了。我怕了,我害怕了,我害怕极了。 外面白茫茫的继续下着鹅毛大雪,此时只有我一家三人的哭声在这周围没有一个邻居的山包包上传向四野,传向天空,传向了苍茫大地····· 我们问着苍天,天啦,我该咋个办啊!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命运就这样无情地捉弄着我这两个无依无靠,命苦的知青和刚生下来的儿子。 救命的黄嬢嬢 在万般无奈的条件下,我被当时的情形吓得只好连滚带爬地翻过了房屋左边的小山包,去到一户农民的木门前,使劲全力地拍打着别人的双门子,声嘶力竭地的叫喊着:“黄孃孃,黄嬢嬢,快来帮帮忙嘛,快来帮帮忙嘛,我爱人生小孩了,她胯下有一根肠子样的东西,我扯了老半天都没扯出来,不知是什么东西。 睡眼惺忪的黄嬢嬢一听,着实吓得不轻,连忙用一根指头狠狠地戳着我的脑门说道:“你啊,你啊,短寿的,那都扯得吗?那是女人生了小孩还没出来的胎盘,一旦扯断了,大出血要死人的啊。娃娃啊,你咋个那么闷胆大啊,你为啥不请个接生婆啊。” 我的天啊,我哪知道这些啊,更何况女人是早产,白天还在生产队出工背了好几百斤牛粪撒田啊,也许是伤了身吧,所以出现了早产现象。更让人不能忘记的是,那一天家里还没来得及去提水,(生产队没给我们置办水缸,平时的生活用水全靠一户比较同情我们的农民把他们没有用了的两只水提子,送给我们用来提水的,每天要到100多米外的山沟下面去提水)生小孩那天更不消说有热水了,我们当了十多年的知青,几乎没有喝到过自家的开水,全喝的是冷水。 所以女人生了孩子,就连最起码的产后清洗都没有办法做到,就抱着儿子倒在了床上,儿子就更不消说洗干净全身的血迹了。直至今天我也不知道儿子生下来时有多重,有多长。也许儿子生下来后几乎都在生病的原因就是生他时感染了吧。 黄嬢嬢听完我的求救后,吓得喋喋不休地责备着我,她眼里一直流着泪水,一边穿上棉衣,一边赶紧叫着她的媳妇说:“媳妇子,快起来,要出人命了,你赶紧把我们家的猪油舀一点,再找几个鸡蛋煮成荷包蛋端到知青那里来。” 黄嬢嬢对媳妇说完后,便和我高一脚,矮一脚地来到了知青房,推开门一看,妻子已经躺在床上一边撕着一刀草纸,正在擦拭着婴儿身上的血迹和自己身上的各种污物,床边上的脚盆里留下了一坨软绵绵的东西,上面还连着一节肠子。 黄嬢嬢看了看脚盆里的东西后才松了一口气地对我说道:“娃娃啊,这就是胎盘,你赶紧去割几匹粑叶把胎盘包了埋在自留地边的小树下,尽量避免野狗把它掏出来吃了哈。”(黄嬢嬢还活着的话应该有九十岁了,可她已经去世了好几年了,我非常怀念她) 这时,天才麻麻亮,雪越下越大,可是一个知青房里。什么都没有,鸡蛋,白糖,油品都没有,咋办啊,咋个办啊?当时我只是在缺了一牙的门枋上记下了这个永生难忘的生离死别的日子—1975年12月2日早上6点15分,一个属兔的知青孽债诞生在了四川洪雅县花溪公社红权六队“周的房基”。(小地名) 我为孽债付出了代价 天大亮了,婴儿的哭叫传到了姚沟的一些人家户里,农民听说知青生了个儿子,有些好心人家送来了一些他们孩子穿过的旧衣服,有的送了几个鸡蛋过来,有的送来了一坨红糖(那是我们生产队栽的甘蔗分给大家自己熬的红糖) 基本就绪后,我赶紧忍着饥寒在暴风雪中走了将近10里路,到公社去报喜又报忧了。 当时管知青的干部,立即叫我在公社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不犯错误,不再生第二胎。随后叫办公室主任唐万明给我批了四丈布票,两副猪肝,四个猪蹄,申请补助了25元钱。 我就用这点补助和布票给儿子做了一条背小孩用的单被子,剩下的钱和布票给月子里的女人做了一件棉袄,这个女人的一生在生孩子时,只吃了80多个鸡蛋,都是我卖米卖糠换来的啊。我的知青女人因为和我结了婚,我又是外地人,她的父母不认我们。她也就脱离了自己的温暖家庭,从和我在一起那一天就再也没回过娘家了,自然我们生了儿子也就没有得到任何亲人的探望和祝福。我今年已经年届67岁了,仍然痴心不改,假如我不会早死的话,还会坚持和那些曾经一同裹过叶子烟和抱过我儿子的老农民们一起走下去。我会坚持不懈地对他们做我该做的事。我最崇拜的有一个先哲说的那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作者:周有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那不堪回首的知青婚姻 你知道非洲黑人问题也是中共二会问题吗 美国为什么退出WHO 黑人歌手号召抢劫华人:帮你认识黑人在美国的真实境况 黑奴被非洲黑人卖给有钱人后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纳闷的是,怎么会有她妻子生孩子时的照片?按文章说的当时的情景,不可能还有其他在场的人帮拍这样的一张照片呀
作者妻子
生孩子(怎么会有这样一张照片?)
作者是后排左三
自己犯的错误,未婚先孕。都知道在农村结婚就落户了,自己没控制住所承担的后果。
好像成都祠堂街的小南街附近有个中学的同学1968年底知青下农村时是被分配下洪雅农村的。不知这位同学是否是这所中学的老三届学生,他应该是初68届的同学。
一样下放,一样成分不好,一样招不了工。不一样的地方是女孩子看不上我。你结婚成家的时候我在捡人扔掉的教科书看。直到1977年的高考我上了大学才算结束。
好可怜的老婆,生孩子那一段太惨了,一辈子的阴影
“又过了几年,也就是在1986年8月6日,由于我们婚前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当时的生理冲动造成了后果而结合在一起的。最后我们不得已地在脆弱的婚姻基础上离了婚,劳燕分飞,分道扬镳,儿子也随母了。”
没有感情你就上了别人?
以一句没有感情为借口就轻描淡写扔下别人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