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年授衔为什么会掀起军人结婚的高潮?

小宁波♂
楼主 (文学峸)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有二五八团的规定。意思是干部要结婚,必须同时满足二十五岁、八年军龄、团级这三个条件,并且结婚对象必须是现役女军人。

 

实话说,全部符合上述规定很难,更何况多数干部收入低经济条件差,实力也不允许。

 

因此当时部队的真实状况是,大部分中基层干部早超了当时国家十八岁就可结婚的规定,但却都无一例外地打着光棍。 

 

大授衔不仅给予了开国军人们以终身荣誉,同时它也极大地提高了军人尤其是基层军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授衔后,军官薪金制开始替代部队原先的供给制。以准团级干部为例,授衔前津贴只有三十八元,实行薪金制后就有了固定的一百七十五元,提高了四倍。

 

这么高的薪金,令很多干部始料不及,曾经困扰军人的营养不足和经济待遇差的问题也就此迎刃而解。

 

授衔后的军人形象也大为改观。

新军装气派威武,尉官为棉布料,校官为毛料海军呢,将官为毛料马裤呢,所有军官均佩戴斜肩宽武装带。穿着新军装,军人们走在大街上特别精神,一个个昂首挺胸,神采奕奕。新颖美观的装束,以及当时解放军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给军人的形象加了不少分。

 

军人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的同时,组织上对干部的结婚条件也放宽了。

 

结果军官一下子成了社会上择偶挑选结婚对象的香饽饽。

 

在当时城市的女青年中,曾经一度流传这样的说法:大尉太老,少尉太小,上尉不好找,中尉刚好。

 

以上海军医大学为例,约有三分之一的营、连级男学员都没有结婚。他们大多在二十六岁至三十岁左右年纪,却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军旅生涯,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干练,他们的学历、工资更为地方同学所不及,因此很快就成了上海女大学生的最佳选择

 

来源: 不惑斋

清迈
主要就是供给制改为薪金制,有钱了
小宁波♂
比如准团级,38块涨到170多,4倍
吾道悠悠
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看来一时不会有战争了,这可能也是一个因数。

258团,抗战时土共就有此规定。

刁小山
还有政治因素,55年后政治运动不断,解放军的地位相对高,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刚开始,青年知识分子地位不错。我有同事在国内某名校念第一届博士(当时基本都快30了),当时某著名女歌星曾托人到他们圈子里找对象。

改革开放以后,谁有钱谁热门,这个一直持续到今天。前几天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绿地陈军阿里蒋凡事件就是例子。

“70后的秃顶中年大叔”,竟然得到95后的已婚美女的青睐,不就是3000万人民币的承诺吗?

“专治不孕谁最强,绿地雨婷王中王”--- 国内某网友的著名留言!

刁小山
现在要是有几千万,你这中年大叔也是抢手的

小宁波♂
一直

都抢手,14,5岁至今 

刁小山
我靠,14,5岁就抢手?你是宁波的潘安?

小宁波♂
上海宋玉

通州河
说明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普世价值,仗打完了,最后很残酷的一江三岛战役也完结,钱也有了,该干点正事了
b
borisg
供给制没那么惨,有很多补贴的门道。

比如一个孩子给一笔保姆费,三个给三笔。。但是一个人看三个够了,剩下两份改善生活了。那时候一家五六个的可是比比皆是啊。

吃素的狼
其实58年前,国内人的日子,蛮好过滴。供给制对于多子女家庭的福利,甚至高于薪金制。记得那时候机关食堂开饭,

经常有大对虾和螃蟹,干部战士都吃得起,很随便。

主食一般是所谓的“朝排”,一种用面粉烤制的像旧官员上朝用的牌牌,加上猪肉海鲜。

饭后墙角经常高高堆着红色的虾壳蟹壳,腥气很大,引来很多苍蝇。

70年代后,那种一斤两个的大对虾,基本绝迹。

偶尔看到,已经是上海滩“路道粗”人士的炫耀资本廖。

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天朝的日子,基本上是越过越穷,人们的“革命热情”越来越高涨。

不过,撞上76年秋天的北京政变,革命群众们似乎一夜之间都不再革命,成了“反革命”廖。

小宁波♂
对虾确实贵,
通州河
日子好过是不是因为供应充足?70年代后吃不起对虾,是不是因为以前吃太多,对虾被吃得快绝迹了?

不然的话,如果对虾产量一直维持不变,70年代后又几乎吃不到,哪对虾哪里去了?

不开窍
出口换汇. 只剩下不出口的虾头.
通州河
但70年代,冷链运输有那么发达吗?集装箱可是需要制冷机。哪里有这么大的海外市场来消化这么多对虾?香港人不会吃冷冻海鲜
R
Redcheetah
fxxx a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