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解放前东北各城市,太稀有了 !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峸)

20世纪20-30年代

大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

1930年,大连。

1929年,奉天特别市(沈阳市)。  

1921年,哈尔滨特别市。世界最大的法国新艺术建筑街区。因巴黎流行时装及运动一周后就会在哈尔滨兴起,故被称作“东方巴黎”,接收俄国的犹太难民后,被犹太人称为“东方莫斯科”。

1935年,新京特别市(长春市),参照堪培拉与巴黎设计,点状辐射的平面都市风格。是1940年代全亚洲基础设施最先进的国际化城市。1942年人口超过300万,超过东京成为亚洲第一都市。1937年规划地铁,全电缆入地,全市普及了抽水马桶。

1930年,大连。

大连。

1925年,哈尔滨市。

1935年,长春。

1934年,吉林省国民女子高等小学校的毕业照。

1936年,某大学的毕业餐会合影。

1927年,张学良时代东北的工厂里出产的火车头,当时的中国只有东北具有独自建造铁路和火车头的技术。

1934年,哈工大学生为过世的老师送行。

1936年,在蒙古相扑大会上,穿着清朝官服的蒙古王爷。

解放前长春的小学生课本。

1929年,东北某小学生文艺汇演照片。

1936年,营口县的周末,正等待火车回家度周末的人们。

1936年,亚洲基础设施最先进的城市——长春市,整个城市掩映在森林之下,人均绿地是华盛顿7倍,在世界上被称作“森林之都”,“城市山林”。

解放前的东北小学校课本。

1937年,给亲人邮钱的吉林市市民。

1927年,奉系东北军实习所,女生在练习发电报,当时整个中国发往欧洲的电报,都需在奉天市(今沈阳)中转。

1936年,哈尔滨站的餐车,教师,民工和女学生均为半价车票。

1929年,奉系东北ZF发往欧洲的集装箱,以及高度机械化作业的农业。1914年开始,东北产大豆垄断世界贸易量的80%,加拿大,美GUO,欧HZOU先后解除对了东北农产品的限制。由于财政连年富余,张作霖取消了东北的农业税。

1921年,在哈尔滨剧场刚表演完舞台剧累得打吨的演员。

1921年,哈尔滨市的赛马场。

1921年,哈尔滨太阳岛上的游船观光。

1937年,长春市景。

1937年,山城子小学校的课间操。

1937年,为企业家和富人们举办的道德培训班。

1940年,奉天铁道学院分到四平梨树的毕业生合影。

1940年,抚顺市街景。抚顺市是新中国第一批14个直辖市之一。

1940年,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师生合影。

1939年,哈尔滨市孤儿院的修女与收养的儿童在就餐。

1937年, 梨树县财务县志火车站公务人员合影。

1941年,梨树地方士绅合影。

1938年,女星李香兰与木暮在亚洲最大的电影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内。当时东北人穿貂皮已经是习惯。

1937年,美帝时代周刊扉页—女闺蜜。

1936年,生活在兴安的蒙古少年。

1934年,与溥杰成婚的日皇家族长女嵯峨浩,发型是只有皇室出嫁才能扮的发型,身着十二单和式大礼服。溥杰身着上尉军常服。嵯峨浩号称当时日皇室第一美女。

1938年,通化县女子学校排球。

1941年,哈尔滨某私立幼儿园结业合影。

1935年,哈尔滨市的列车员在等待列车准点开车。

1936年,学校高等科的女生们在义务劳动。

1934年,金日成的母校,吉林毓文中学。

1936年,梨树县当地军警人员。

1934年,上井准备吃午饭和正在煮茶的矿工。

1935年,大连造船厂的舰船下水仪式。

1935年,当时的“”满洲国“”国务院墙上刻着的所谓“”满洲帝国统治组织略表。写明了统属关系与各机构设置。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国务院,立法院,参议府,宫内府,宪法制度调查委员会为平行机构。建国大学与大同学院是从各民族中培养高级行政人才,直属国务院。效仿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1935年,天主教会学校的牧师在表彰优秀学生。

1941年,在长春举行的运动会。

1921年,张学良时代,吉林省合兴隆百华大楼。

1941年,大连大学师生合影。

清朝1902年在东北(满洲)建的齐齐哈尔火车站。

1921年,齐齐哈尔龙沙公园。

图们内地人小学校。

齐齐哈尔市公署。

1931年,大连的海滩与市区。

1930年代,松花江上防备苏联的军舰。

1937年的鞍钢,鞍山钢铁公司是中国钢铁之母,始建于张作霖时期。

1937年,公主岭国立种牛场。

1930年代,亚洲第一条高铁在东北开通运行。铁路总图及时刻表,标明亚洲特快从哈尔滨到大连13小时。

1937年,吉林省四平长途汽车站。

松花江畔休息的人们(1941年)。

1939年,沈阳中街。

1939年,亚洲高铁之母亚细亚特快驰离奉天南站。

1937年,沈阳市,浑南区。

奉天警署(现沈阳公安局)。

沈阳金融街(今和平大街一带)。

闻名世界的“东方鲁尔”--雄伟的奉天重工业区(今铁西区)。

奉天人民公会堂。

盛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938年,沈阳中央广场。

奉天国立博物馆(后辽宁博物馆)四库全书,中国所有的清明上河图等等在此等场合静静地等到了向北京故宫回归的那一天。

1938年,沈阳第一女子中学教研室的老师在做课件。

“教育神圣”,东北对教师资格的把关极严,一旦考取教师资格,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社会地位很高。

校训“诚敬,勤敏,快活”,相当于现在东北学校倡导的“敬爱,刻苦,活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李树友自编自唱《常想我,好好地活着》 老照片 - 解放前东北各城市,太稀有了 ! 这部只有背影的短片获了三十三项大奖 张宽:北大对不起,那年我谢绝了您的录取 老照片 - 摄影家孙明经在浩劫中有幸保留下来的历史记录
老生常谈12
图中大连中山广场和星海公园

 

老生常谈12
图中大连中山广场和星海公园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t
tomcat801
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几个熟悉的地方:南站,中街,广场………
l
lostman
其实中国只要被殖民统治百年,就能进入民主自由发达国家,对于人民是真正福祉,可是,被忽悠,最后死翘翘
欲千北
那时东北的进步飞快。
海淀网友
非常非常非常感谢楼主贴出这些照片。历史上的满洲国(1932-1945)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天那!

看了这个,对后来的长春围城有更深刻的认识。

西
西温哥华
杨靖宇的土匪队伍越打越少,最后销声匿迹

人民都想过好日子。

z
zhoufang
久攻不下长春围起来,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满好。呵呵
飞天鹰
楼上某人的意思是只要生活好,当狗,当猪,当亡国奴都可以?
p
planet
得批判楼主上传的照片看不出水深火热,并不差于毛时代。令:楼主党校学习3个月,食宿全包,周末活泼由CCTV女主持人负责。
l
longmarch
共产党在东北是破坏性掠夺
l
longmarch
现在的东北人才是亡国奴。
l
longmarch
想起袁腾飞的笑话:解放前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949以后

解放前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949年以后终于如了。

l
longmarch
滚回你的祖国。
壁上观
日本占领台湾50年的社会建设类似此景,所以老辈台湾人念念不忘。
西
西雅图市委书记
东北给日本就好了
z
zhoufang
you are really evil-doer
z
zhoufang
又一个亡国鹿
鬼金羊
东北这么好,咋还那多拉绺子的?
T
Tiger666
+100 !
T
Tiger666
呵呵,气急败坏了!
X
XYZ94538
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就有包括抚顺,丰满水电站等地埋葬中国劳工的“万人坑”,也有不少照片。
X
XYZ94538
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就有包括抚顺,丰满水电站等地埋葬中国劳工的“万人坑”,也有不少照片。
X
XYZ94538
东山万人坑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煤矿,是鹤岗两个最大的万人坑之一,另一个叫大陆万人坑。东山万人坑原是个长40米

东山万人坑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煤矿,是鹤岗两个最大的万人坑之一,另一个叫大陆万人坑。东山万人坑原是个长40米,宽30米,深7米的自然大坑,是日本侵略东北时期屠杀和抛弃死难矿工的场所。1968年鹤岗市人民政府组织挖掘了万人坑的一角,仅开挖的80平方米小坑内就堆积着死难者尸骨近千余具,一根粗壮的铁丝穿过所有头骨的眼眶密密麻麻连接起来。东山万人坑大约埋有死难矿工9000人,日本掠夺鹤岗煤炭平均每1000吨就死亡5名矿工。

 

 

X
XYZ94538
在东北,北起黑龙江,南到葫芦岛,凡是日本侵占时间较长的地方,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万人坑。

 东山万人坑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煤矿,是鹤岗两个最大的万人坑之一,另一个叫大陆万人坑。东山万人坑原是个长40米,宽30米,深7米的自然大坑,是日本侵略东北时期屠杀和抛弃死难矿工的场所。1968年鹤岗市人民政府组织挖掘了万人坑的一角,仅开挖的80平方米小坑内就堆积着死难者尸骨近千余具,一根粗壮的铁丝穿过所有头骨的眼眶密密麻麻连接起来。东山万人坑大约埋有死难矿工9000人,日本掠夺鹤岗煤炭平均每1000吨就死亡5名矿工。

 

  在东北,北起黑龙江,南到葫芦岛,凡是日本侵占时间较长的地方,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万人坑。当年东北的煤铁矿全部为鬼子占据,矿工大部分是各类战俘和欺骗招募的劳工,过着非人的生活,穿麻袋片、洋灰袋(水泥袋),喝脏水,吃橡子面。

  解放后在东北陆续发现多处万人坑,包括鹤岗两处,鸡西市滴道,抚顺龙凤三处,弓长岭铁矿万人坑,吉林辽源煤矿万人坑,丰满水电站等等。

  仅辽宁境内较大的万人坑就有34处, 包括大石桥虎石沟万人坑,北票市台吉南山万人坑,阜新市孙家湾万人坑,埋葬遇难同胞至少60万人,大多分布在抚顺、本溪、阜新、北票、大石桥等地矿山,这还不算日军修建对苏作战要塞和秘密军事设施的万人坑。

  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后,为稳定其对东北的统治和进一步实现夺取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计划,从1933年起,沿中苏、中蒙边境地带陆续修筑了17处军事防线,形成东、北、西三面规模庞大、设施齐备的对苏攻防体系。。

  其中东宁要塞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东宁要塞因其分布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曾被日本关东军称之为“东满永久要塞”、“东方马奇诺防线”、“亚洲最大军事要塞”和“国境一级阵地”。

  1937年日本关东军在孙吴县建设的军用火力发电厂,位于逊别拉河畔,主厂房是一座6层的大型钢筋水泥框架建筑。孙吴军用发电厂是当时北满地区的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使用德国西门子主机,有当时较为先进的发电配电设施。用于向黑河孙吴以及北部正面军事设施送电。

   

  

 
X
XYZ94538
东北部分万人坑分布图

东北部分万人坑分布图

万人坑,是一个带血的名词,是日本侵略者留给中国东北的难以抚平的伤痕。从辽宁到黑龙江,一座座万人坑记录了日本疯狂掠夺资源、残酷迫害劳工的罪恶,同时,它们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见证。

吉林丰满万人坑、阜新孙家湾万人坑和营口虎石沟万人坑采访,从浩瀚的文献、史料以及研究者的讲述中,找到了一条记忆万人坑历史的脉络,并制作出一幅分布图,列出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万人坑遗址,力求为那段不忍记但又必须记住的历史存证。

哈尔滨五老屯万人坑

回放 哈尔滨五老屯被日本用作劳工营,屯子四周架着铁丝墙,劳工们每天在监工的驱使下从事高强度劳动,为“七三一”细菌部队修建厂房。

细节 东北沦陷十四年丛书《劳工的血与泪》记载:“在日本‘七三一’石井部队,被杀害的劳工尸体都埋在正黄旗五老屯北门外的一片荒野上”,后来成了万人坑。

齐齐哈尔查哈阳太平湖万人坑

回放 1939年,日本制定种150万亩水稻的“大查哈阳”计划,强抓15万名中国劳工,修筑黄蒿沟蓄水工程。现在太平湖水库的库底就是当年的万人坑。

细节 在修筑过程中,有5万多名中国劳工死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水利工程时,挖出数不清的白骨。

鹤岗东山万人坑

回放 1931年5月,日军占领佳木斯,同年8月向鹤岗进攻,8月11日夺取矿山。日本侵略者在鹤岗矿山每掠走1吨煤就要死4到5人。东山万人坑原是一个坑长40米、宽30米、深近7米的自然大坑,成为日本侵略者屠杀和抛弃死难矿工的场所。

细节 1968年10月,鹤岗市挖掘了万人坑的一角,仅在这个长10米、宽8米、深不及7米的小坑内就堆积着死难者尸骨千余具。

鸡西滴道万人坑

回放 1934年至1945年,滴道矿被掠走原煤500万吨。滴道万人坑形成始于1934年,总面积达3840平方米。坑上共保留东西向排列的尸坑12排。其中有的尸坑尸骨叠压二三层。

细节 矿工被圈在电网之内,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多达12-15小时。矿工死亡后,由马车运到山沟里一扔,久之,便形成了万人坑。

吉林丰满万人坑

回放 1937年,日军在丰满修建号称“亚洲第一大工程”的水电站,并从中国各地骗招、绑架数万名劳工做苦役。由于劳动条件、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加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致使劳工死伤无数。

细节 据伪满时期东北水电分局的一本劳工数目统计本记载,当时,每天平均有1万至1.2万名劳工修建大坝,最多时有1.8万名劳工。

辽源万人坑

回放 辽源万人坑位于辽源市西北8公里,在辽源矿区西南,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日本侵略者为把辽源的矿山变成“以战养战”的物资供应地和“以华治华”的集中营,在掠夺大量煤炭的同时,制造了6个万人坑、7处尸骨点和1处“炼人炉”。

细节 据记载,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把中国矿工当人看,伤亡事故频频发生,仅1942年9月23日西安煤矿泰信一坑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就有617名矿工遇难。

 

X
XYZ94538
照片,谨入:

吾道悠悠
伪满期间,中国人吃大米是经济犯。
老生常谈12
东北1600万劳役死亡。

日本鬼子从关内骗招了1600多万人,还有抓来的劳工和俘虏。

 

X
XYZ94538
当年日本鬼子叫嚣:“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中国人大大的有。”,人不如蛤蟆,这就是亡国奴的下场。
l
largesammy
日本人是把东北当新日本来建设的,下了重本,那个亚细亚特快列车最高时速达130公里,日本每年投入700万日元建设新京。
l
longmarch
共产中国有三千多个万人坑。
l
longmarch
满洲国的中国人不会种大米

所以吃大米的可能性为零

吾道悠悠
闯关东的会种植大米。
p
planet
据维基:“东北是亚洲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之一”。但CCP不知耻地说1949.中国1穷2白。
吃素的狼
呵呵,长见识啦。八十年代去大连,中山广场和斯大林广场基本还是老样子。天朝大概是地皮吃紧,

否则,那些水泥丛林的高层建筑,丑陋无比,是拥挤和装沙丁鱼的节奏,毫无文化气息,应该另立新城,把上班族塞进去挣钱。

老城类似于北京和其他城市,应该保留下来,成为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也给后人一个交代。

吃素的狼
知青那会儿,连队请当地老乡“忆苦思甜”。那位贫下中农说,小鼻子那会儿日子好过,进山挖金子采药,一天能挣一个大洋。

指导员赶紧纠正,别说那阵子,叫你说最苦的日子。那位老乡说,那就是自然灾害,偷队里豆饼被吊在房山头上打,老婆孩子跪在地上哇哇滴哭。

指导员吓坏廖,立刻停止忆苦思甜,知青们一头雾水。

连队里有本地知青,就是老乡的孩子,岁数比我们大,一起在泥巴里摸爬滚打,混得久了,无话不谈。好奇问起当年小鼻子(东北人管日本人叫小鼻子)的事,人家说,小鼻子对本地人很好,对抓来的关内劳工很凶。日本快要投降的时候,他还小,不知道厉害。苏军飞机空袭,他吓得乱跑,小鼻子把他按在地上,捂着他躲过一劫。

当时县城里有几座大楼,很雄伟,门前几根巨大的石柱,后来只剩下基座,都被苏军用炸药炸掉了。我们特地去看了,扁鼓形的石座还在,直径达到一米五的样子。可是,我们去的时候,整个县城已经除了两座二层简易红砖楼,是十万官兵盖滴,已经全部是土坯和木板房,破败不堪。

那里曾经有机场,还有高压供电线路和发电厂,都被苏军拆掉,拖到苏联去廖。飞机场的跑道全部炸掉,老乡们就把炸掉的水泥板块拿回家垒火炕。我们住老乡家的时候,不知道炕是水泥板,结果烧得太热,在上面“烙饼”,几乎一夜没睡。

看到我们架设高压线用钢芯铝绞线,老乡说,小鼻子是用铜线滴,全都被老毛子用枪掐断,卷起来拖走廖,电线杆全部炸掉。

因为那时候中苏交恶,要打要杀,老乡们骂老毛子木有顾忌。在那之前,没有人敢说老毛子坏话滴。

p
puyh
日子太好过了,闲的,拉个绺子玩玩。
衡山老道
珍贵的照片,谢谢!
清迈
不是在”邮钱“,那是在烧纸钱和纸扎的陪葬品
清迈
去年春天曾去过大连二天,相对于照片上的光鲜,一派破败景色。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成了大连车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