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些时间才能看清楚。到了今天,经过一场贸易战和新冠瘟疫,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苏联崩溃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是我们美国。当年的冷战功臣,新自由主义推手,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今天越来越多地被指责是危害两国经济基础的祸首。只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阻碍,没有能得到彻底清算。但是,正像克林顿总统所说的:"It's the economy, stupid"!意识形态幌子版的胜利,掩耳了二战奠定的经济基础体系崩溃的丧钟。
其实冷战的格局,对美国经济是最有利的。因为二战后的经济格局,可以称为领袖型经济。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政治军事领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经济领袖。这个经济体系的两条腿,一条是行业标准技术路线,一条是世界货币金融体系。战争摧毁了欧洲亚洲,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彻底将欧洲经济控制在美国之下。原来传统工业的欧洲标准,都变成了美国路线。这样就保证了所有行业的发展,美国永远领先。欧洲的技术人才,只有来到美国才有出头发财的好机会。
苏联和东欧集团曾经也搞了自己的标准体系,但在这个领域,赢家通吃。日本曾经由于自己的短暂成功,头脑发热,鼓吹雁行形态论。以为在亚洲一亩三分地里它是领头雁,但美国很快就训诫它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另一条腿是发行世界货币。美元的地位保证了美国永远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永远不缺投资。还可以随时有发行货币刺激经济的权力,由世界共摊通胀成本。一个霸权领袖,特别是在经济上,被领导者是要付出经济成本的。而世界需要一个实在的威胁,才能甘心接受这种领袖的存在。
苏联真是一个好对手,因为它是一个泥足巨人。他的经济基础很弱,虽然做了一个集团的领袖,但是却享受不到做领袖的经济好处。因为在赢家通吃的竞争中威胁不了另一个集团。另一面,它的核武库导弹非常强大,悬在欧洲头顶,盟国们不得不聚集在美国的羽翼下,不敢讨价还价。
美国面上一定要高举和苏联斗争的大旗,胜利将苏联的影响力压缩到最小。但实际上苏联的威胁越吓人,美国的世界领袖位置越稳固。当苏联解体后,世界还需要维持这个向美国进贡的体系以求安全吗?这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实际上苏联一解体,欧洲就活了,而日本和韩国也开始不听话。欧洲在能源上,特别是核能和新能源,和美国坚决不合作。因为有了环保借口,虽然美国余威尚在也能周旋。在信息行业,屡次惩罚谷歌苹果等。因为美国的技术路线霸权压得欧洲自己的行业发展不起来,已有的企业也不断式微。
除了信息能源,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欧洲更是坚持自己的行业标准,不惜和中国合作,但美国当然要破坏。美国近二十年屡屡惩罚欧洲银行,就是因为欧洲不听话,总是想和伊朗等做生意。在美圆是唯一的世界货币体系中,金融霸权是无法绕过的。所以欧洲在苏联解体后,联盟就飞快取得进展。欧元问世,哪怕是要因此背上一些穷国的负担,坚持欧元的立场不动摇。欧元是直接对抗美圆的。人民币躲在欧元后面,等着捡漏。
人心乱了,队伍不好带。美国现在非常怀念苏联存在的好时光。苏联崩溃,连带世界领袖的王冠一起消失了。除非能找到一个新对手,看起来中国不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仅靠社会主义或共产党吓不倒其他国家。国家都知道意识形态就是个屁,放出来仅起到熏臭对手的作用。中国并没有拿核武器导弹威胁其它国家。经济上,中国不在前东欧体系内,苏联倒台并没有影响,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是自主性非常强,在之前就建立的完整全面的工业体系。这个经济体系由比较大的独立性和容忍力,不是那么容易干涉的。
如果撒切尔夫人没有将国有工业基础摧毁,今天英国在欧洲穿穿脱脱地闹腾也不至于一点效果都没有。当然,如果我们美国没有变成如此依赖霸主经济体系,也不至于如此怀念苏联。当然,美国如果能下决心,清算里根的新自由主义危害,重建美国工业基础。约束金融泡沫,主动准备好美圆世界货币市场逐步萎缩的前景,还是有希望保持生活水准的。但很显然,由于政客们的短期利益驱动,没有人愿意做长期艰苦奋斗。而是急于靠各种手段来维持“领袖地位”。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有些领导人急于让世界进入新“冷战”状态。中国块头大被选中,是因为这个手段主要是恐吓。贸易逆差作武器效果不太好,因为欧洲国家和日本并不太担心,只能吓美国人自己。然后是华为,不能让中国开始制定行业标准和引领技术路线。但是主要还是威胁信息泄密,恐吓欧洲。但是,找来又找去,都不如当年苏联的核武库一条好用。这次病毒的机会也不能放过,如果能让欧洲相信这是中国的进攻,倒是有一定效果。可不能仅靠恐吓,如果这次我国能像马歇尔计划那样,再次大规模拯救欧洲,才能真的恢复领袖权威。可惜有些力不从心。反而中国在向欧洲大规模输送抗疫物资,让人觉得角色错乱。所以,苏联问题专家前国务卿赖斯警告:绝不容许中国夺取武汉首发的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的话语权。
苏联是自己经济问题垮掉的,既争当领袖又无法从者地位中取得经济利益,这样的对手可遇不可求。Easy win之后,所有的麻烦要另一个领袖独自承担。当然,美国当年是凭实力,工业强大技术先进,又愿意参战付出援助,所以才能将世界经济的话语权全部收入囊中,只留下一小块给苏联。可如果战后没有苏联的张牙舞爪地配合,世界不会一直乖乖服从美国的。
只有两极的世界才有强力领袖。今天的多极世界本不需要什么领袖,更难容忍哪一国仅凭地位获得众多经济利益。苏联不再有,想要将中国强推上去,需要中国配合。比如中国也建立强大的武库并表现出称霸世界的姿态。但仅仅做生意吓不倒人。苏联的教训就是,实力不够硬做领袖,只能是陪练,人财两空。苏联垮台了,美国二战后的领袖地位的必要性就没有了。如果硬要制造出一个敌人,还需看看对方愿意不愿意做陪练,更要小心不要让自己成了陪练。
没有西方的领跑,中国无能力开拓任何新领域,更谈不上制定行业标准
历史需要些时间才能看清楚。到了今天,经过一场贸易战和新冠瘟疫,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苏联崩溃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是我们美国。当年的冷战功臣,新自由主义推手,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今天越来越多地被指责是危害两国经济基础的祸首。只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阻碍,没有能得到彻底清算。但是,正像克林顿总统所说的:"It's the economy, stupid"!意识形态幌子版的胜利,掩耳了二战奠定的经济基础体系崩溃的丧钟。
其实冷战的格局,对美国经济是最有利的。因为二战后的经济格局,可以称为领袖型经济。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政治军事领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经济领袖。这个经济体系的两条腿,一条是行业标准技术路线,一条是世界货币金融体系。战争摧毁了欧洲亚洲,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彻底将欧洲经济控制在美国之下。原来传统工业的欧洲标准,都变成了美国路线。这样就保证了所有行业的发展,美国永远领先。欧洲的技术人才,只有来到美国才有出头发财的好机会。
苏联和东欧集团曾经也搞了自己的标准体系,但在这个领域,赢家通吃。日本曾经由于自己的短暂成功,头脑发热,鼓吹雁行形态论。以为在亚洲一亩三分地里它是领头雁,但美国很快就训诫它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另一条腿是发行世界货币。美元的地位保证了美国永远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永远不缺投资。还可以随时有发行货币刺激经济的权力,由世界共摊通胀成本。一个霸权领袖,特别是在经济上,被领导者是要付出经济成本的。而世界需要一个实在的威胁,才能甘心接受这种领袖的存在。
苏联真是一个好对手,因为它是一个泥足巨人。他的经济基础很弱,虽然做了一个集团的领袖,但是却享受不到做领袖的经济好处。因为在赢家通吃的竞争中威胁不了另一个集团。另一面,它的核武库导弹非常强大,悬在欧洲头顶,盟国们不得不聚集在美国的羽翼下,不敢讨价还价。
美国面上一定要高举和苏联斗争的大旗,胜利将苏联的影响力压缩到最小。但实际上苏联的威胁越吓人,美国的世界领袖位置越稳固。当苏联解体后,世界还需要维持这个向美国进贡的体系以求安全吗?这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实际上苏联一解体,欧洲就活了,而日本和韩国也开始不听话。欧洲在能源上,特别是核能和新能源,和美国坚决不合作。因为有了环保借口,虽然美国余威尚在也能周旋。在信息行业,屡次惩罚谷歌苹果等。因为美国的技术路线霸权压得欧洲自己的行业发展不起来,已有的企业也不断式微。
除了信息能源,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欧洲更是坚持自己的行业标准,不惜和中国合作,但美国当然要破坏。美国近二十年屡屡惩罚欧洲银行,就是因为欧洲不听话,总是想和伊朗等做生意。在美圆是唯一的世界货币体系中,金融霸权是无法绕过的。所以欧洲在苏联解体后,联盟就飞快取得进展。欧元问世,哪怕是要因此背上一些穷国的负担,坚持欧元的立场不动摇。欧元是直接对抗美圆的。人民币躲在欧元后面,等着捡漏。
人心乱了,队伍不好带。美国现在非常怀念苏联存在的好时光。苏联崩溃,连带世界领袖的王冠一起消失了。除非能找到一个新对手,看起来中国不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仅靠社会主义或共产党吓不倒其他国家。国家都知道意识形态就是个屁,放出来仅起到熏臭对手的作用。中国并没有拿核武器导弹威胁其它国家。经济上,中国不在前东欧体系内,苏联倒台并没有影响,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是自主性非常强,在之前就建立的完整全面的工业体系。这个经济体系由比较大的独立性和容忍力,不是那么容易干涉的。
如果撒切尔夫人没有将国有工业基础摧毁,今天英国在欧洲穿穿脱脱地闹腾也不至于一点效果都没有。当然,如果我们美国没有变成如此依赖霸主经济体系,也不至于如此怀念苏联。当然,美国如果能下决心,清算里根的新自由主义危害,重建美国工业基础。约束金融泡沫,主动准备好美圆世界货币市场逐步萎缩的前景,还是有希望保持生活水准的。但很显然,由于政客们的短期利益驱动,没有人愿意做长期艰苦奋斗。而是急于靠各种手段来维持“领袖地位”。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有些领导人急于让世界进入新“冷战”状态。中国块头大被选中,是因为这个手段主要是恐吓。贸易逆差作武器效果不太好,因为欧洲国家和日本并不太担心,只能吓美国人自己。然后是华为,不能让中国开始制定行业标准和引领技术路线。但是主要还是威胁信息泄密,恐吓欧洲。但是,找来又找去,都不如当年苏联的核武库一条好用。这次病毒的机会也不能放过,如果能让欧洲相信这是中国的进攻,倒是有一定效果。可不能仅靠恐吓,如果这次我国能像马歇尔计划那样,再次大规模拯救欧洲,才能真的恢复领袖权威。可惜有些力不从心。反而中国在向欧洲大规模输送抗疫物资,让人觉得角色错乱。所以,苏联问题专家前国务卿赖斯警告:绝不容许中国夺取武汉首发的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的话语权。
苏联是自己经济问题垮掉的,既争当领袖又无法从者地位中取得经济利益,这样的对手可遇不可求。Easy win之后,所有的麻烦要另一个领袖独自承担。当然,美国当年是凭实力,工业强大技术先进,又愿意参战付出援助,所以才能将世界经济的话语权全部收入囊中,只留下一小块给苏联。可如果战后没有苏联的张牙舞爪地配合,世界不会一直乖乖服从美国的。
只有两极的世界才有强力领袖。今天的多极世界本不需要什么领袖,更难容忍哪一国仅凭地位获得众多经济利益。苏联不再有,想要将中国强推上去,需要中国配合。比如中国也建立强大的武库并表现出称霸世界的姿态。但仅仅做生意吓不倒人。苏联的教训就是,实力不够硬做领袖,只能是陪练,人财两空。苏联垮台了,美国二战后的领袖地位的必要性就没有了。如果硬要制造出一个敌人,还需看看对方愿意不愿意做陪练,更要小心不要让自己成了陪练。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没有西方的领跑,中国无能力开拓任何新领域,更谈不上制定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