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路敬二,你不认识我了吗?(ZT)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峸)

1978年,一个个子高高、面目冷峻、从来没有任何笑容的日本男人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很开心,他是我们高家人,他的日本名字叫:高仓健。

(日本演员 高仓健)

看完他演过的电影《追捕》以后,连很多身材矮小的男人也到服装店买了风衣穿在身上,我觉得他们有点像另一个风靡中国的人物:横路敬二

和这部电影一样震撼着、横扫千军的还有一位不太漂亮的日本女人,叫中野良子,而电影里的名字叫:真优美,你说她们的名字是怎么起的?日本不会有这样的姓名吧。

(非常遗憾的是 在中国上映期间没有发行电影海报)

电影《追捕》是日本导演佐藤纯弥先生执导,高仓健、原田芳雄、西村晃、中野良子、田中邦卫等主演的一部日本电影。电影改编自小说《你啊、涉过愤怒的河吧》

可怕的是:电影并不是虚构瞎编的,而是源于日本某制药公司的新药医药事故,这个药害了许多人,让人变成了傻子、痴呆。 

最值得一提莫过于精神控制药物AX,陷害主角的横路敬二被迫服用让干嘛干嘛,比后来的气功还厉害。

演员田中邦卫扮演的横路敬二非常精彩,以至于让我以为电影请来了真实病人。

影片讲述了日本东京检察官杜丘在发现药厂的问题后,开始调查而被人诬告,他需要一边躲避警察的追捕,一边坚持追查自己被诬告真相的故事,故事虽然很老套,但是电影拍摄得很精彩。

影片于1976年2月在日本上映,反响平平,经济效益一般般。

而在1978年,电影《追捕》在经过上海电影译制片完成精彩绝伦的配音以后在中国上映

成为了轰动了一段时期的电影

(毕克老师和高仓健)

这部电影之所以在中国取得成功,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毕克老师给高仓健赋予那稳健、成熟、非常具有磁性的配音,没有丁建华给真优美赋予那活泼、可爱的配音,没有杨成纯给史村警长赋予那略带玩世不恭、消沉而有智慧的配音,没有邱月峰给唐塔医生赋予的狡猾、苛刻、笑里藏刀般的配音……

难以想象这部影片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后来我在央视电影频道上看到一个另外版本的配音,非常失望,给杜丘配音的那个演员声音浑浑沌沌、毫无正义和英气的信息。建议以后电影频道不要再花费资金起配音了,费力不讨好。

电影“追捕”的名字其实具有多层含义,一方面是警察对杜丘的追捕,一方面则是杜丘对横路的追捕。

(导演佐藤纯弥在拍摄现场)

导演佐藤纯弥采用了大量写实手法,这种写实手法的表现更具震撼性与感染力,使影片气氛更加紧张,也让更多的人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整部影片情节波澜起伏,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加让人感动,那句大胆热烈的台词 “我喜欢你”更是掀起不小的影响力,你想想一个被警察追捕的人,还得到了一个高、富、美姑娘的爱情,是多么的浪漫的事情,我们当时有很多人都想有这样一段经历,和姑娘一起在东京的大街上骑马、一起钻山洞、一起躲避人们的追捕……

(令人羡慕的一家人)

90后大概从未听过佐藤纯弥和《追捕》,1978年的《追捕》在中国上映引发轰动之高是《流浪地球》根本没法比的,超过9亿人观看,为之疯狂的人甚至看7、8遍不带一点厌倦。

让导演佐藤纯弥没想到一部在日本仅仅回本的电影竟引发数亿中国人共鸣。

后来导演佐藤纯弥在中方支持下,拍摄了中日合拍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电影反思中日战争中两国棋手的悲欢离合,他还拍摄了中国宋朝年间西域故事《敦煌》,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2019年2月9日导演佐藤纯弥在日本离世。

 

(日本电影导演佐藤纯弥)

1978年的时候在中国同时上映的日本电影还有《望乡》和《狐狸的故事》这是我们第1次看到日本电影,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日本人在我们心目中还是叫日本鬼子,小小的个子、罗圈腿、扛着个破38大盖,大概都是像横路敬二这样的人。

(历史照片:战争时期的日本人)

而我们看完这部电影以后,觉得像高仓健这样的日本人可能是少之又少吧,但就这是一个高仓健就把我们彻底的震撼住了,还有那个整天眉头不展的史村警长,那会儿我们同学之间开玩笑就说:你是史村警长的弟弟屎蛋。

沈阳的两个著名相声演员还以电影说过一大段相声《下象棋》,也是我们当时倒背如流的片段。 

“叫我真由美的一定是个中国人。”扮演真由美的中野良子在80年代彻底红遍中国,后来,她慢慢退出了影视圈,50多次来中国,奔忙于中日文化交流活动。

今天,中野良子已经70岁了,人们已经淡忘这位看上去和中国妇女没有太大差别的女性,1995年,她在河北省秦皇岛卢龙县木井乡曹庄投资建立了“中野良子小学”

我们祝愿她健康、美丽。

(中野良子和学生们在一起)

电影就像一面窗户,它打开了就会传递你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兴奋、有震撼、有失望也有遗憾。

用今天的眼光再看这部电影,感觉艺术水平一般,属于一般般的商业片系列,高仓健自己也觉得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平不高,远不及他拍的电影《铁道员》,后来张艺谋曾经跟他合作过一部电影《千里走单骑》觉得那里的高仓健表演是可圈可点。

前几年又有人重拍了一部电影也叫《追捕》是张涵宇他们主演的,这电影拍的乱七八糟无聊至极,我很纳闷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照猫画虎都不像那么回事儿呢?

哦对了,在电影《追捕》上映2月后,中国宣布改革开放。几十年里,我国进口里许多日本电影《绝唱》《伊豆的舞女》《W的悲剧》《金环蚀》……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有几十部投资巨大的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票房也开始慢慢下滑,难以想象如果现在引进《追捕》会是怎么样的情况,还有多少人像我这个年龄的老人喜欢这部电影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翟永明:禁欲时期的爱情 横路敬二,你不认识我了吗?(ZT) 杨宪益vs李辉 - 半瓶浊酒,四年星斗 彭小莲:我走进了胡风分子圈 第五代导演彭小莲:我带着一份满满的爱上路了
排量有限
杜丘打个样让那时的中国男人很不爽,那奶油小生更是闹心。
排量有限
杜丘打个样让那时的中国男人很不爽,那奶油小生更是闹心。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小二哥李白
你为什么要救我?因为我喜欢你!我是被警察追捕的人!那我就是你的同谋!

这是杜丘被警察包围,追得走投无路,忽见真由美骑着一匹骏马来接应,于是他扑上真由美的马背,紧抱着真由美的身体,而真由美帅气地策马奔腾逃出警察包围圈时的一幕。

最经典的一幕,最经典的台词。。。

刁小山
即使是按76年算,追捕中的镜头也表示当时的日本已完全现代化了。78年的中国跟当时日本的差距,至少有多少年?

至少25年

欲千北
64年的东京奥运会,已经向世界展示了战后的日本进入了现代化。一个资源极度缺乏,人口密度极高,粮食无法自给的

国家,其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了毛时代的中国。

S
Sam大树
影片的主题曲也太震撼人心了!
刁小山
一般人那时看不到64年东京奥运吧?所以《追捕》是绝大部分大陆人第一次看到现代化的社会,除了情节人物以外

76年在日本上映,反响并不高,票房收入也不行。是78年在大陆上映后才火的

刁小山
根据日本人写的,因为韩战中当后勤为美军生产大量物资,实际上韩战以后,日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上来了,64年东京奥运开始返回列强行列

作为战败国,日本人也就吃了几年苦(45年到51,52的样子)。

l
longsky
居然没有提 生 死 恋
l
longsky
后来的 远山的呼唤 也是我的 最爱之一
d
dqdeer
追捕 有所以的商业片元素 飞机 骑马 美女 ,后来还有 人证 ,当年日本的书籍也出版不上
铁甲连环马
说实话:那个年头,这个电影,把中国人震了。
刁小山
76年在日本上映,反应一般。78年在中国火了是因为里面有中国人渴望但生活中又没有的东西,文化上又相对较近,都是黄种人

我反正记得很多比我们大5-6岁的大小伙子都开始留长发,更大点的甚至学矢村警长烫成卷发,留长鬓角。

原版里高仓和真由美上床的戏其实在中国被删了

刁小山
原版里高仓和真由美上床的戏其实在中国被删了
铁甲连环马
尤其是中国女性,狂喊:“高仓健,你在哪里?!”(我到现在偶尔还看看这部电影。)挺过瘾。配音也好。
刁小山
配音是中国顶级的几个配的,没的说
铁甲连环马
对。没办法那年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6mbaf_WWo

铁甲连环马
影响真大。后来又杨振华,金秉昶的相声版,春晚的方言版(打岔)。
走资派还在走
没上床,在山洞里。
铁甲连环马
地铺嘛

4
401.king
只觉得情节紧张。其它没什么。不如后来看的望乡。。。。。
d
duty
当时的确震撼

也是因为第一次看到那样的进口影片,后来看了Dirty Harry才知道日本模仿好莱坞,连发型都一样。

r
revesby
真优美其实在当时看都不怎么漂亮

但是迷倒了那时99%的中国男人。

飞来寺
当时连看5、6遍的大有人在,简直觉得没哪位演员不好,没哪人声音不好,都有个性,都有魅力。
飞来寺
还有望乡、生死恋、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等几部都很震撼。
S
SSL1234
还有寅次郎的故事,啊野麦岭,这是一个暴露年龄贴啊,哈哈,也记得那个方言版小品,可以放到声临其境里去
f
fshtj1968
一波回忆杀啊,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