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 题写 书名,罕见。
《欧阳海之歌》是现代作家金敬迈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
1965年7月发表于上海《收获》杂志。
小说书,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65年12月。
两仨月后(1966-2-3月), 北京和中央广播电台先后 每日联播,
当年的人如果听过的话,都应该记得那个收音机里的声音。
30万字小说仅写了28天 为省17元妻子熬了十几个通宵。
小说印了两三千万册仅得稿费2240元 ,
先是还了300多元的旧债,买了一台收音机,余下的1700元钱全部交了党费。
1966年6-8月间,市里传单有说: 封面马蹄下方 是列宁的头像,
因此,不少此书的封面被撕去了,不是一个好兆头, 哈哈。
其实,那是什么列宁啊,阴影凸凹,你说啥就是啥。 荒唐至极!
笔者当年看过此书,没有什么激动的。文笔觉得平常普通。
当然对英雄的不幸去世是惋惜的,敬佩英雄在生死关头的舍身牺牲精神。
几年之后,当时的公安部长谢富治下令逮捕他时,还下令冻结他的银行存款,
其实他们全家唯一的存折上还有600多元。
一关就是2684天,走出高墙电网后,他依然没有获得自由,又被劳改了485天,
好容易获得自由了,又被挂起来733天。
入狱、劳改、挂起来的时间加在一起,竟长达11年之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当年的战士都是那么淳朴,可爱,生动,金敬迈在那么短时间内写出这样的作品,小说也好,报告文学也好,对了解军队生活很有帮助。我看了至少三遍,因为那时没有其他书看。后来我参军,这本书就是我的军队生活教科书。没必要否定。最然有些阶级斗争背景。文学不可能脱离社会。写西游记还有玉皇大帝(皇帝)呢。
给大儿子起名叫金柜,用来装钱。怕钱被人偷走,二儿子叫金锁。老财主又一想,光锁着还不行,还要打开拿出来花,给三儿子起名叫金开。结果金开长大了参加了革命,领着人来斗老财主,分田分地。老财主后悔极了,叫金开叫坏了。
是《当乌云布满天空的时候》还是《战鼓催春》记不清了
苦菜花
斗古城
晋阳秋
武工队
风骤雨
火金刚
吕梁传
,,,,。
https://cread.jd.com/read/startRead.action?bookId=30441062&readType=1
时间是文革前夕。
有几个篇章至今还有印象,如欧阳海在大比武中练刺杀时,有骄傲自满现象,部队对他进行帮助教育,曰其“响鼓还得用重锤"。
还有欧阳海探亲回家的一段。
后来买了书阅读,这大概是我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都要拼出来读。就这样读,感觉甚是好看呐。
郭老 题写 书名,罕见。
《欧阳海之歌》是现代作家金敬迈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
1965年7月发表于上海《收获》杂志。
小说书,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65年12月。
两仨月后(1966-2-3月), 北京和中央广播电台先后 每日联播,
当年的人如果听过的话,都应该记得那个收音机里的声音。
30万字小说仅写了28天 为省17元妻子熬了十几个通宵。
小说印了两三千万册仅得稿费2240元 ,
先是还了300多元的旧债,买了一台收音机,余下的1700元钱全部交了党费。
1966年6-8月间,市里传单有说: 封面马蹄下方 是列宁的头像,
因此,不少此书的封面被撕去了,不是一个好兆头, 哈哈。
其实,那是什么列宁啊,阴影凸凹,你说啥就是啥。 荒唐至极!
笔者当年看过此书,没有什么激动的。文笔觉得平常普通。
当然对英雄的不幸去世是惋惜的,敬佩英雄在生死关头的舍身牺牲精神。
几年之后,当时的公安部长谢富治下令逮捕他时,还下令冻结他的银行存款,
其实他们全家唯一的存折上还有600多元。
一关就是2684天,走出高墙电网后,他依然没有获得自由,又被劳改了485天,
好容易获得自由了,又被挂起来733天。
入狱、劳改、挂起来的时间加在一起,竟长达11年之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当年的战士都是那么淳朴,可爱,生动,金敬迈在那么短时间内写出这样的作品,小说也好,报告文学也好,对了解军队生活很有帮助。我看了至少三遍,因为那时没有其他书看。后来我参军,这本书就是我的军队生活教科书。没必要否定。最然有些阶级斗争背景。文学不可能脱离社会。写西游记还有玉皇大帝(皇帝)呢。
给大儿子起名叫金柜,用来装钱。怕钱被人偷走,二儿子叫金锁。老财主又一想,光锁着还不行,还要打开拿出来花,给三儿子起名叫金开。结果金开长大了参加了革命,领着人来斗老财主,分田分地。老财主后悔极了,叫金开叫坏了。
是《当乌云布满天空的时候》还是《战鼓催春》记不清了
苦菜花
斗古城
晋阳秋
武工队
风骤雨
火金刚
吕梁传
,,,,。
https://cread.jd.com/read/startRead.action?bookId=30441062&readType=1
时间是文革前夕。
有几个篇章至今还有印象,如欧阳海在大比武中练刺杀时,有骄傲自满现象,部队对他进行帮助教育,曰其“响鼓还得用重锤"。
还有欧阳海探亲回家的一段。
后来买了书阅读,这大概是我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都要拼出来读。就这样读,感觉甚是好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