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个目前还没有情情爱爱的职场剧,没看过韩剧原剧,唠叨几句
先说喜欢的,1/4 剧情,没有打着职场旗号的谈恋爱,都是纯职场的剧情。因为风投背景,抓住了现实生活的几个爆点,一碗鲜的调查,基本应该是瑞幸调查的翻版(当然这剧在前,只能说瑞幸真不是第一个),共享单车到电动车,做风投的大概没有没碰到过的, 到后面实习生的那些自动化机器人,页岩油,唱吧,和为了IP的所谓情感咨询平台,多少都在各种“关于各种泡泡的反面教材”里看到过。 不知道剧里最后会怎么描述,至少这些点都还有真实性。
同期实习生,各个平行组里的勾心斗角,挖别组墙角,给看不惯的穿小鞋。尤其是里面的女性,在职场会受到的能力置疑,乃至可能的骚扰,这些点大概混过职场的也都能有代入感。
但是大方向的认可,和细节上的尴尬让这剧追的特别难受。不是这个行业,但是很难想象风投这种需要很强专业技能的能让高中毕业,英文也不过关的职场小白开始升级打怪;挤破头都想进的白骨精企业,入职的时候hr直接就发个员工手册,扔工位上,然后没有任何背景介绍就被要求直接转达会议内容;为了表现压力山大,里面的人一有困难,就开始歇斯底里,吴总,马总,王总,个个如此;看个人不顺眼,还能动手制造泼咖啡警告(吴总在电梯里怼郝帅);白骨精实习生为了表现紧张,除了磕巴也没其他手段了;为了表现选拔苛刻,实习生论述可以任意掐断。只要能吹情怀,偷拍女性,可以洗白,打着情感咨询口号,贩卖隐私也是大卖点;
就怎么说呢,知道大概要表现啥,但是反映到实处,就感觉完全违反职业专业的感觉。这剧追的很是尴尬。。。
不过瑕不掩瑜,能一直让人想看,十集劲头没减已经很难得了。
另外,曲总也可能认识郝帅的父亲,所以在不违反考试选拔的原则下,子秋和郝帅都入职了。曲总助子秋一臂之力,滴水不漏,也不违反原则。
客户关系,更容易上手, 这些靠原版里小菜鸟够勤奋吃苦 师傅师兄传帮带,三人一同努力还可以化解危机完成任务,但金融公司高中生连电脑都不会用怎么搞?光报告里的术语就不像贸易公司的 “离岸价 到岸价”那么容易熟悉掌握,这剧里就背了本术语字典几天就能看懂了?好多要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分析能力
“头发刺楞着,背什么包”其实不用学得那么像,但公司业务背景魔改成这么高大上的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的行业就让小菜鸟的人设没有可信度了 - 同比那个研究生毕业 还在哥大留学3年的参照物
难得有个目前还没有情情爱爱的职场剧,没看过韩剧原剧,唠叨几句
先说喜欢的,1/4 剧情,没有打着职场旗号的谈恋爱,都是纯职场的剧情。因为风投背景,抓住了现实生活的几个爆点,一碗鲜的调查,基本应该是瑞幸调查的翻版(当然这剧在前,只能说瑞幸真不是第一个),共享单车到电动车,做风投的大概没有没碰到过的, 到后面实习生的那些自动化机器人,页岩油,唱吧,和为了IP的所谓情感咨询平台,多少都在各种“关于各种泡泡的反面教材”里看到过。 不知道剧里最后会怎么描述,至少这些点都还有真实性。
同期实习生,各个平行组里的勾心斗角,挖别组墙角,给看不惯的穿小鞋。尤其是里面的女性,在职场会受到的能力置疑,乃至可能的骚扰,这些点大概混过职场的也都能有代入感。
但是大方向的认可,和细节上的尴尬让这剧追的特别难受。不是这个行业,但是很难想象风投这种需要很强专业技能的能让高中毕业,英文也不过关的职场小白开始升级打怪;挤破头都想进的白骨精企业,入职的时候hr直接就发个员工手册,扔工位上,然后没有任何背景介绍就被要求直接转达会议内容;为了表现压力山大,里面的人一有困难,就开始歇斯底里,吴总,马总,王总,个个如此;看个人不顺眼,还能动手制造泼咖啡警告(吴总在电梯里怼郝帅);白骨精实习生为了表现紧张,除了磕巴也没其他手段了;为了表现选拔苛刻,实习生论述可以任意掐断。只要能吹情怀,偷拍女性,可以洗白,打着情感咨询口号,贩卖隐私也是大卖点;
就怎么说呢,知道大概要表现啥,但是反映到实处,就感觉完全违反职业专业的感觉。这剧追的很是尴尬。。。
不过瑕不掩瑜,能一直让人想看,十集劲头没减已经很难得了。
另外,曲总也可能认识郝帅的父亲,所以在不违反考试选拔的原则下,子秋和郝帅都入职了。曲总助子秋一臂之力,滴水不漏,也不违反原则。
客户关系,更容易上手, 这些靠原版里小菜鸟够勤奋吃苦 师傅师兄传帮带,三人一同努力还可以化解危机完成任务,但金融公司高中生连电脑都不会用怎么搞?光报告里的术语就不像贸易公司的 “离岸价 到岸价”那么容易熟悉掌握,这剧里就背了本术语字典几天就能看懂了?好多要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分析能力
“头发刺楞着,背什么包”其实不用学得那么像,但公司业务背景魔改成这么高大上的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的行业就让小菜鸟的人设没有可信度了 - 同比那个研究生毕业 还在哥大留学3年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