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百里奚不谏而逃,智乎?借道伐虢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峸)
评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虞公贪财心重,哪里听的进去大臣劝说,既然劝不了,一意孤行,再劝恐有杀身之祸,百里奚干脆逃走秦国,成就了秦穆公霸业,而那贪财的虞国则被回马鲸吞。说个最不可思议的梦话“俄罗斯借道白俄罗斯伐乌”难不成现代版的“借道伐虢”?(虢:发音“国”)   《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以五张羊皮的价钱把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替人家饲养牛,以此来干求秦穆公。’是真的吗?”   孟子答道:“不,不是这样的;这是好事之徒编造的。百里奚是虞国人。晋人用垂棘产的璧和屈地所产的马向虞国借路,来攻打虢国。宫之奇加以劝阻,百里奚却不加劝阻。他知道虞公是劝不动的,因而离开故土,搬到秦国,这时已经七十岁了。他难道不知道用饲养牛的方法来求秦穆公是一种龌龊行为吗,如果这样做还可以说他是聪明的吗?但是,他预见到虞公不可能纳谏,便不加劝阻,谁又能说这人不聪明呢?他又预见到虞公将被灭亡,因而早早离开,又不能说他不聪明。他在秦国被推举出来,恰逢其时,更知道秦穆公是一位可以一道有所作为的君主,因而辅佐他,谁又能说这人不聪明呢?当上秦国的卿相,使穆公声名赫赫于天下,而且流芳后世,不是贤者,能够做到这些吗?卖掉自己来成全君主,乡村中洁身自爱的人尚且不肯,反而说贤者愿意干吗?”     原文《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5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工代表破案 退休了还不会做饭炉热啊 休战书 读《孟子》禅让- 篡权 - 专权 - 民选,投票之前阅读有益 美女丹丹
梧桐之丘
咱听猫老师的话,每天每人最多两帖,嗨,上午一帖,下午一帖。
青青的山
谢谢讲解的很详细
l
lovecat08
疑问,百里奚是乌克兰总统的祖宗吗?
l
lovecat08
现在本坛第一红,上门客多,机会均等,每人每天2篇才行啊!
梧桐之丘
猫老师说第一就第一,好风水好地方,坛友在这儿轻松快活。
梧桐之丘
不客气。每天学一点,谈点体会。谢谢青山。
梧桐之丘
这个没有考查过,还是让灵兄站在哲学高度来捋一下吧,能把尼采捋清楚,这个事难不倒他。
望沙
你说的第一句电视剧里面用的最多的台词,换主子的口号
A
AP33912
虢国在现在啥地方?七十岁了还能移民秦国,厉害!
梧桐之丘
坚实的理论依据,耶!
梧桐之丘
参照内图

浮云驰
贤人有时候也得现实一点
j
jin_yin_hua
虢国能不借吗?晋国正好有借口灭了虢国
l
ling_yin_shi
百里奚,宫之奇,赞名字。同赞老孟,

在还原历史背景以及境况之下,去探讨真伪。

      百里奚跑路时,哪知道以后会怎样?哪知道秦惠王以后会挖掘到自己?而自己的才能真的能治国?——自己被路上的强盗杀死都不一定呢?肯定先考虑保命。况且那些是后来才实现的事,谁能知道?

      后来人马后炮,给他一顶大帽子。因为后来人可以把所有资料摆出来,铺一桌子,简单连线下结论。但是没有考虑到时间轴上的因果逻辑,只用自己的心态去定义。

      这倒是考究历史问题,区分真伪的大忌。

梧桐之丘
猫问:百里奚是乌克兰总统的祖宗吗?我驴不清,得你这个能把尼采捋清楚的人捋捋看。
梧桐之丘
孟子讲“他在秦国被推举出来,恰逢其时,”恰逢其时说得好,有才能也得碰巧,要不然直接觐见秦穆公好了。灵兄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