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1988也没有那么多不靠谱的人啊,除了二姨,那两家就没有一个正常人:)
其实这套路不新鲜,很多怀旧剧特别是讲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几代人的优秀作品早就有了。不过那时国剧还没有这么focus在启用帅锅美女作为爱情线的演员,但是很多都是令人感动的好剧。
我目前看过的几部青春国剧是这个套路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 如此可爱的我们
韩剧1988更贴近现实生活,赞美的主线是亲情和友情,爱情是辅线但是非常打动人心。
以家人的名义剧情有些造作刻意,也可以说很是虚假。但是导演的理解和拍摄还是很不错。两位父亲的演员表演得很出色,自然混成没有表演痕迹。
三位小演员的表现十分惊艳,特别是小尖尖。充分表现出尖尖的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两个小男孩也十分到位。
但是我对青年演员的挑选和表现很有些失望。看现在选演员的趋势就是看流量看脸看身高,特别是男演员。宋大帅锅的表演一直让人摸不清头脑,张帅锅目前还算不错,只是剧情里的小子秋的性格和心态似乎和青年子秋相差很远。女主很努力着可以看出来,但是和我期待的以小尖尖为基础的青年尖尖反差巨大,没有了天真可爱只有装疯卖傻。以三十岁的年龄去表现十六岁的生活有点太牵强了。大概很多女演员跑龙套多年,等有点资历了也是三十岁左右了。演艺圈真的很残酷。
如果这部剧从头到尾她的角色都是16岁, 那么选她不合适, 但是是从16岁跨度到25/26岁, 且后面为重点, 那么可以宽容地看。
其实高中生找个年轻女孩演就好啦。
油管上有个花絮里谭说,小时侯的戏真好玩,跟演喜剧似的。 后面还有正剧呢。
被遗弃孩子和养父组成个特殊的成长环境的故事
不用非得放在一个框子里比。两局共同点是 温馨有烟火气的家庭氛围 和 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
韩剧有夸张的演法,特别是家庭喜剧中的配角们,刚开始看时会不习惯,但看久了就没那么突兀了 :) 韩剧也有很多细腻平静 此处无声胜有声的 “内功”演法
《以家人之名》剧名就点了题,不是一家人,从前8集剧情看是被伤害被遗弃的孩子在养父的照顾下被治愈的成长经历,后面可能有孩子们的爱情和更多的矛盾冲突。
这两个剧的戏剧立足点和表现方法就不一样。《1988》是立在写实,越接近生活越好,细节取胜,导演搜集了所有那个时间段的外部大坏境 (奥运,社会事件,明星/主持人/歌星等)和生活细节(服饰,所有的道具都追回那个年代), 所以观众看了特别有代入感和真实感。
《家人》则是建立在一个更特定更戏剧化的一个人物设定,没有这个不太常见的人设背景,后面的剧情则毫无意义。看观众对这个设定的接受度,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真实不真实来评价。说实话那些个经典戏剧,从莎士比亚的那些到《雷雨》这种把并不普遍的人物关系套着一个特定环境一些特定人物上有几个是非常真实的?但戏剧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高度提炼出的人物特点和相对集中的戏剧冲突才是观众看剧的“滋味”吧 :)
还有,我对于剧中两爸爸的人设的看法是:就是两遭遇生活不幸的邻居男人们,因为一位爸爸的善心 在另一家遭遇变故时搭了一把手 给受伤的孩子的关心和工作忙且不会照顾孩子的片警爸爸帮助为出发点 而结成的两家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两父亲之间就像兄弟,朋友,互相唠个磕商量个孩子们的事情,搭伙吃饭喝个小酒,没看出哪里有什么“卖腐”呀 就这样就算卖腐,那卖腐的门槛也太低了,啊哈哈
关于表演,我觉得 尖尖 还蛮可爱的 :)我从她演的《最好的我们》开始认识她,当时 我和ZHENREN 还有其他姐妹讨论时还觉得她不够漂亮不够“偶像”剧女主,这些年过去了,我又看了几部她演的剧我能get到她的特点,这部剧里我觉得她演的还蛮可爱的,有点“虎”有点傻也有点淘气,对她相貌的接受度也比原来高多了 :)当然我要吐槽一下有几段关于她的剧情: 比如: 当众说 我来“例假”,哥哥给她买bra,和她把 bra拿出来给人看,这我觉得编剧为了戏剧效果有点过了,哥哥再爱慕也不会买这种私人用品,女孩再大大咧咧也不会这样跟别人说吧。
这剧其他缺点 看这里很多人有点出,原生家庭父母太渣,养父又太完美 等
但从前8集整体来讲,剧情的发展和其中流淌的真情 打动了我,演员们的表演有过火的,但还能为剧情服务,即使以前广被人诟病的 ”齐明月“这次的人设表现地也不错。
而且1988也没有那么多不靠谱的人啊,除了二姨,那两家就没有一个正常人:)
其实这套路不新鲜,很多怀旧剧特别是讲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几代人的优秀作品早就有了。不过那时国剧还没有这么focus在启用帅锅美女作为爱情线的演员,但是很多都是令人感动的好剧。
我目前看过的几部青春国剧是这个套路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 如此可爱的我们
韩剧1988更贴近现实生活,赞美的主线是亲情和友情,爱情是辅线但是非常打动人心。
以家人的名义剧情有些造作刻意,也可以说很是虚假。但是导演的理解和拍摄还是很不错。两位父亲的演员表演得很出色,自然混成没有表演痕迹。
三位小演员的表现十分惊艳,特别是小尖尖。充分表现出尖尖的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两个小男孩也十分到位。
但是我对青年演员的挑选和表现很有些失望。看现在选演员的趋势就是看流量看脸看身高,特别是男演员。宋大帅锅的表演一直让人摸不清头脑,张帅锅目前还算不错,只是剧情里的小子秋的性格和心态似乎和青年子秋相差很远。女主很努力着可以看出来,但是和我期待的以小尖尖为基础的青年尖尖反差巨大,没有了天真可爱只有装疯卖傻。以三十岁的年龄去表现十六岁的生活有点太牵强了。大概很多女演员跑龙套多年,等有点资历了也是三十岁左右了。演艺圈真的很残酷。
如果这部剧从头到尾她的角色都是16岁, 那么选她不合适, 但是是从16岁跨度到25/26岁, 且后面为重点, 那么可以宽容地看。
其实高中生找个年轻女孩演就好啦。
油管上有个花絮里谭说,小时侯的戏真好玩,跟演喜剧似的。 后面还有正剧呢。
被遗弃孩子和养父组成个特殊的成长环境的故事
不用非得放在一个框子里比。两局共同点是 温馨有烟火气的家庭氛围 和 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
韩剧有夸张的演法,特别是家庭喜剧中的配角们,刚开始看时会不习惯,但看久了就没那么突兀了 :) 韩剧也有很多细腻平静 此处无声胜有声的 “内功”演法
《以家人之名》剧名就点了题,不是一家人,从前8集剧情看是被伤害被遗弃的孩子在养父的照顾下被治愈的成长经历,后面可能有孩子们的爱情和更多的矛盾冲突。
这两个剧的戏剧立足点和表现方法就不一样。《1988》是立在写实,越接近生活越好,细节取胜,导演搜集了所有那个时间段的外部大坏境 (奥运,社会事件,明星/主持人/歌星等)和生活细节(服饰,所有的道具都追回那个年代), 所以观众看了特别有代入感和真实感。
《家人》则是建立在一个更特定更戏剧化的一个人物设定,没有这个不太常见的人设背景,后面的剧情则毫无意义。看观众对这个设定的接受度,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真实不真实来评价。说实话那些个经典戏剧,从莎士比亚的那些到《雷雨》这种把并不普遍的人物关系套着一个特定环境一些特定人物上有几个是非常真实的?但戏剧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高度提炼出的人物特点和相对集中的戏剧冲突才是观众看剧的“滋味”吧 :)
还有,我对于剧中两爸爸的人设的看法是:就是两遭遇生活不幸的邻居男人们,因为一位爸爸的善心 在另一家遭遇变故时搭了一把手 给受伤的孩子的关心和工作忙且不会照顾孩子的片警爸爸帮助为出发点 而结成的两家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两父亲之间就像兄弟,朋友,互相唠个磕商量个孩子们的事情,搭伙吃饭喝个小酒,没看出哪里有什么“卖腐”呀
就这样就算卖腐,那卖腐的门槛也太低了,啊哈哈
关于表演,我觉得 尖尖 还蛮可爱的 :)我从她演的《最好的我们》开始认识她,当时 我和ZHENREN 还有其他姐妹讨论时还觉得她不够漂亮不够“偶像”剧女主
,这些年过去了,我又看了几部她演的剧我能get到她的特点,这部剧里我觉得她演的还蛮可爱的,有点“虎”有点傻也有点淘气,对她相貌的接受度也比原来高多了 :)当然我要吐槽一下有几段关于她的剧情: 比如: 当众说 我来“例假”,哥哥给她买bra,和她把 bra拿出来给人看,这我觉得编剧为了戏剧效果有点过了,哥哥再爱慕也不会买这种私人用品,女孩再大大咧咧也不会这样跟别人说吧。
这剧其他缺点 看这里很多人有点出,原生家庭父母太渣,养父又太完美 等
但从前8集整体来讲,剧情的发展和其中流淌的真情 打动了我,演员们的表演有过火的,但还能为剧情服务,即使以前广被人诟病的 ”齐明月“这次的人设表现地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