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舒
未来,必定依旧是有灾有难,有喜有忧,但我想,以前我们可以一同挺过,以后也可以。只会变得更好,更强大。
前天,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沉迷于十一庆典无法自拔。男生们或许看的是武器、装备,而女生们,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挑选了一个连的男朋友。
但在庆典开始之前的几个镜头,却突然让我泪目。因为我突然发现,那些我记忆中的人,老的我差点认不出了。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已经过去了10年。
而那10年,也是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10年。有灾有难,有喜有忧。伴随着死亡和腾飞。
2002-2003年 - 非典
2002年,我8岁,刚读小学没多久。整个小学的记忆现在回想所剩不多,可非典的那段日子,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那时,遭哄抢的白醋和板蓝根,每天雷打不动的测量体温、每个人都带着厚厚的口罩、整座城市散发的消毒液味道......飞沫传播,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传播方式了,这意味着,只要呼吸就有可能感染。
那时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着恐慌。在病毒面前,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顺德出现第一例病例开始,到2003年5月21日最后一例sars病人出院,那半年,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
而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这次中国非典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
可他们义无反顾,化身为一扇屏障,依旧站在了疾病和生命的中间,守护着我们所有人。
2003年 - 神舟五号杨利伟
经历了非典,在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和中国国旗送入了太空。历经21小时23分,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的返回陆地。
杨利伟成为了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而中国也成为了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中国千年的太空梦想,终于实现了。
2006年 - 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决定:一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经过了半个世纪,几十万人的努力。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自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建成了,它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更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坐着火车去拉萨,不再只在歌中。草原、雪山、湖水,蓝天、白云、牛羊群......它是中国最美铁路线,比歌唱的还美好。
2008年 - 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
时间走到了2008年。
而这一年,注定成为了多灾多难的一年。
2008年1月9日开始,中国20个省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16亿元人民币。共造成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那场雪灾,是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
而撑过了雪灾,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它是国家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而在大灾大难之后,中国总能让世界知道什么叫做众志成城。军队、武警、消防、医院、各界普通人,太多人逆行去了最危险的地方。电视里24小时直播,让所有人的心都联系在一起。670名官兵徒步进入震后隔绝的汶川,边开路边前进。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逆行”至震中。
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海拔5000米左右,恶劣的环境,机舱门结冰,还有随时会来的余震......
可为了尽快的与茂县联系上,15名空降兵特种大队的官兵,纵身从4999米的高空跳出了舱门。用带去的卫星电话,第一次将灾情传回了指挥部。
为了开辟道路,炮兵团的突击分队踏上余震不断滚石拦道的生死之路。在救援途中,许多战士摔伤、砸伤。某师士官柳德占坠崖掉入岷江牺牲。
因为担心机械会对造成二次毁坏,所以他们徒手扒开水泥板救人:
在崎岖的路上,一双双伸向担架的手,传递的就是生命
为了让孩子们能走过湍急的河流,他们筑起了“人桥”,让孩子们能爬过、
即使自己已经疲累不堪,可也一定要把伤者背到安全的地方。
人的力量也非常强大。十一年前,将千千万万人从废墟中救了出来。十一年后,那一片废墟,又是一片生机。
家,回来了。
刚刚才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就在很多人都觉得奥运会会受影响之时,北京交出了一张完美的答卷。
鸟巢和水立方,不仅是为奥运而建,现在更是成为了北京地标性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二次利用,并没有和许多国家的奥运场馆一样,奥运结束就遭废弃,杂草丛生。
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导出了一场震惊世界,却又不失中国四千年文化底蕴的文艺表演。四大发明、文字书画、戏曲武术歌舞、丝绸之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古代到现代,讲述了4000年的故事。
那一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
而中国代表团也不负重托,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奥运结束,到了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飞天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七载着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也是在那一次,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2009年 - 60周年大庆典
昨天刚看完70周年大,恍惚间才想起,距离09年60周年大已经过去了10年。
开国大典上,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后来的后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高,应有尽有,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60年庆典,庆典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90%为首次展示。庆典共编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
而在70年之后,空中梯队战鹰列列。不仅是飞机,全球四大顶尖武器我们都有了。我们再也不会因为落后,而挨打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
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西南,发生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当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进入天宫一号。
免除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书本费,医保、合作医疗......传呼机变成了手机再变成智能手机,自行车变成了电动车再变成了小汽车,上天入地下海再到遨游太空......
我们的生活,在那10年,有了质的改变。
都说多难兴邦。那十年,是多难的十年,也是坚强的10年。那十年,或许也是发展最快、具有转折意义的10年。
2012年墨西哥举办的G20峰会上,主办方用国旗来标注位置。在拍照离开之后,国旗在地上被踩来踩去,胡爷爷弯腰将国旗捡起塞进口袋。这或许就是一种身为中国人的本能吧?
而现在,他们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很久,所以突然间看到他们满头白发,颤抖的双手时,才突觉恍惚。原来十年如飞,一晃真的就过去了。
中国变得越来越强了,而他们也越来越老了。但是,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永远都会铭记所有为这个世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愿身体安康,尽享繁华盛世。
下一个10年、70年,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地震前后的变化,我的眼睛湿了。
全国各省责任制定点帮助汶川地区受灾各县重建。
大连市建委组织几家建筑公司出钱出料出人承包几个乡镇的重建。
胡温 功过两分, 邓江胡最腐败的时期,军队都差点儿烂掉!
9个常委负责,胡的权利被制约,被分散,被江限制。
在 不折腾的 口号下
让 额 折腾, 贪够 ~~~
正负 另论 ~~
那个宽衣 什么 的,,,,咋回事?
这一对儿 像是 安分守己的
自学考上了研究生。这些人不少很能干的。
梁漱溟 也没有上过大学堂,
不要说 华罗庚 等等 了,
08年海外华人齐心为国呐喊,就是人心的明证。
作者 | 木舒
未来,必定依旧是有灾有难,有喜有忧,但我想,以前我们可以一同挺过,以后也可以。只会变得更好,更强大。
前天,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沉迷于十一庆典无法自拔。男生们或许看的是武器、装备,而女生们,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挑选了一个连的男朋友。
但在庆典开始之前的几个镜头,却突然让我泪目。因为我突然发现,那些我记忆中的人,老的我差点认不出了。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已经过去了10年。

10年,弹指一挥间。对于90后一代来说,他们或许可以说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两位了。而那10年,也是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10年。有灾有难,有喜有忧。伴随着死亡和腾飞。
2002-2003年 - 非典
2002年,我8岁,刚读小学没多久。整个小学的记忆现在回想所剩不多,可非典的那段日子,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那时,遭哄抢的白醋和板蓝根,每天雷打不动的测量体温、每个人都带着厚厚的口罩、整座城市散发的消毒液味道......飞沫传播,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传播方式了,这意味着,只要呼吸就有可能感染。
那时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着恐慌。在病毒面前,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顺德出现第一例病例开始,到2003年5月21日最后一例sars病人出院,那半年,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
而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这次中国非典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
可他们义无反顾,化身为一扇屏障,依旧站在了疾病和生命的中间,守护着我们所有人。
2003年 - 神舟五号杨利伟
经历了非典,在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和中国国旗送入了太空。历经21小时23分,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的返回陆地。
杨利伟成为了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而中国也成为了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中国千年的太空梦想,终于实现了。
2006年 - 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决定:一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经过了半个世纪,几十万人的努力。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自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建成了,它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更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坐着火车去拉萨,不再只在歌中。草原、雪山、湖水,蓝天、白云、牛羊群......它是中国最美铁路线,比歌唱的还美好。
2008年 - 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
时间走到了2008年。
而这一年,注定成为了多灾多难的一年。
2008年1月9日开始,中国20个省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16亿元人民币。共造成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那场雪灾,是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
而撑过了雪灾,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它是国家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而在大灾大难之后,中国总能让世界知道什么叫做众志成城。军队、武警、消防、医院、各界普通人,太多人逆行去了最危险的地方。电视里24小时直播,让所有人的心都联系在一起。670名官兵徒步进入震后隔绝的汶川,边开路边前进。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逆行”至震中。
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海拔5000米左右,恶劣的环境,机舱门结冰,还有随时会来的余震......
可为了尽快的与茂县联系上,15名空降兵特种大队的官兵,纵身从4999米的高空跳出了舱门。用带去的卫星电话,第一次将灾情传回了指挥部。
为了开辟道路,炮兵团的突击分队踏上余震不断滚石拦道的生死之路。在救援途中,许多战士摔伤、砸伤。某师士官柳德占坠崖掉入岷江牺牲。
因为担心机械会对造成二次毁坏,所以他们徒手扒开水泥板救人:
在崎岖的路上,一双双伸向担架的手,传递的就是生命
为了让孩子们能走过湍急的河流,他们筑起了“人桥”,让孩子们能爬过、
即使自己已经疲累不堪,可也一定要把伤者背到安全的地方。
人的力量也非常强大。十一年前,将千千万万人从废墟中救了出来。十一年后,那一片废墟,又是一片生机。
家,回来了。
刚刚才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就在很多人都觉得奥运会会受影响之时,北京交出了一张完美的答卷。
鸟巢和水立方,不仅是为奥运而建,现在更是成为了北京地标性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二次利用,并没有和许多国家的奥运场馆一样,奥运结束就遭废弃,杂草丛生。
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导出了一场震惊世界,却又不失中国四千年文化底蕴的文艺表演。四大发明、文字书画、戏曲武术歌舞、丝绸之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古代到现代,讲述了4000年的故事。
那一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
而中国代表团也不负重托,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奥运结束,到了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飞天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七载着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也是在那一次,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2009年 - 60周年大庆典
昨天刚看完70周年大,恍惚间才想起,距离09年60周年大已经过去了10年。
开国大典上,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后来的后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高,应有尽有,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60年庆典,庆典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90%为首次展示。庆典共编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
而在70年之后,空中梯队战鹰列列。不仅是飞机,全球四大顶尖武器我们都有了。我们再也不会因为落后,而挨打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
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西南,发生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当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进入天宫一号。
免除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书本费,医保、合作医疗......传呼机变成了手机再变成智能手机,自行车变成了电动车再变成了小汽车,上天入地下海再到遨游太空......
我们的生活,在那10年,有了质的改变。
都说多难兴邦。那十年,是多难的十年,也是坚强的10年。那十年,或许也是发展最快、具有转折意义的10年。
2012年墨西哥举办的G20峰会上,主办方用国旗来标注位置。在拍照离开之后,国旗在地上被踩来踩去,胡爷爷弯腰将国旗捡起塞进口袋。这或许就是一种身为中国人的本能吧?
而现在,他们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很久,所以突然间看到他们满头白发,颤抖的双手时,才突觉恍惚。原来十年如飞,一晃真的就过去了。
中国变得越来越强了,而他们也越来越老了。但是,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永远都会铭记所有为这个世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未来,必定依旧是有灾有难,有喜有忧,但我想,以前我们可以一同挺过,以后也可以。只会变得更好,更强大。
愿身体安康,尽享繁华盛世。
下一个10年、70年,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胡爷爷温爷爷老了,原来那10年发生了那么多事 拍摄中国46年,他用摄影记录属于中国的颜色 建国元勋百人照片集 加缪 | 没有生之绝望就没有生之爱 《红卫兵战歌》- 最后一句: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哈哈。
地震前后的变化,我的眼睛湿了。
全国各省责任制定点帮助汶川地区受灾各县重建。
大连市建委组织几家建筑公司出钱出料出人承包几个乡镇的重建。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胡温 功过两分, 邓江胡最腐败的时期,军队都差点儿烂掉!
9个常委负责,胡的权利被制约,被分散,被江限制。
在 不折腾的 口号下
让 额 折腾, 贪够 ~~~
救美国就是救中国
正负 另论 ~~
那个宽衣 什么 的,,,,咋回事?
这一对儿 像是 安分守己的
自学考上了研究生。这些人不少很能干的。
梁漱溟 也没有上过大学堂,
不要说 华罗庚 等等 了,
08年海外华人齐心为国呐喊,就是人心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