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评论请看: 几曾回首:资料:日本侵占东北掠夺了多少财富 几曾回首:资料:日本侵占东北掠夺了多少财富 网上谈兵:资料:日本侵占东北掠夺了多少财富
境外鞑靼斯坦,即北元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至东北。所以孙中山说驱逐鞑虏。
元顺帝被徐达驱逐,从北京跑到鞑靼斯坦,元朝还存在很长时间,成为北元。朱棣继续对北元进行打击。
经过几十年,北元内讧,分裂为三个国家。其中的一部还是很强大,在土木堡之战围歼大明50万军队,活捉明英宗,然后挥师北京。丞相于谦吴兵可用,动员百姓上城墙保卫北京,终于坚守住了北京。
不但满人加入八旗,东北其他少数民族也归化为满人,否则纯满族人很少。
八旗中镶黄旗为上3旗中最高旗。
蒙古八旗比满族下5旗还低。
汉八旗地位更低,后来改称为绿营。
事实上,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被占之后,日本国内包括策划发动事变的首犯,石原莞尔,都极力要求日本坚守东北建设东北把东北变成日本在大陆的家园。
事实上,日本人也是这样做滴。
而中国方面,蒋介石暗地和日本沟通,开出条件就是,如果日本只占领东北不再扩张,他就准备承认日本对东北的拥有权。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这几位国际列强,也纷纷告诉日本,他们也打算承认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主权,条件就是日本不再继续扩张。
日本国内,以石原莞尔为首的军人,也极力阻止日本扩大战争,但是,被撸掉廖。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已经如脱缰之马,无法收住侵略扩张,最后被彻底打败的命运。
否则,日本如果石原莞尔获胜,日本只管经营东北,不加入轴心国,保持中立甚至加入盟军,今天的东北就是日本国的核心,今天的日本就会使囊括日本诸岛,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强国,以它的国力和军力资源,与天朝争夺亚洲主导权,未必处于下风。
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是木有道理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击沈阳北大营,挑起侵华战争。在此后的4个月中,日本侵略者陆续占领了东北地区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止,历时长达14年之久。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把东北当作自己的领土,经过14年经营和大量的投资(甚至超过对本土投资),把东北建立成一个工业化基地,以支撑侵略战争需要。尤其是其军工生产能力,成为亚洲第二。
东北当年电力、产煤、铁等重工业都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东北雄居全国重工业基地之冠,钢铁产量占全国的,煤产量60%,发电量占40%。拥有全国最大的兵工厂,是最大的产粮区。是日本自己灾难重重的鬼地方无法比较的。
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中国最大工业基地。可能这就是日本当年搞侵略食髓知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对自己的侵略战争失败一贯耿耿于怀的原因吧。 呵呵!
[ZT]
更多的评论请看:
几曾回首:资料:日本侵占东北掠夺了多少财富
几曾回首:资料:日本侵占东北掠夺了多少财富
网上谈兵:资料:日本侵占东北掠夺了多少财富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境外鞑靼斯坦,即北元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至东北。所以孙中山说驱逐鞑虏。
元顺帝被徐达驱逐,从北京跑到鞑靼斯坦,元朝还存在很长时间,成为北元。朱棣继续对北元进行打击。
经过几十年,北元内讧,分裂为三个国家。其中的一部还是很强大,在土木堡之战围歼大明50万军队,活捉明英宗,然后挥师北京。丞相于谦吴兵可用,动员百姓上城墙保卫北京,终于坚守住了北京。
不但满人加入八旗,东北其他少数民族也归化为满人,否则纯满族人很少。
八旗中镶黄旗为上3旗中最高旗。
蒙古八旗比满族下5旗还低。
汉八旗地位更低,后来改称为绿营。
事实上,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被占之后,日本国内包括策划发动事变的首犯,石原莞尔,都极力要求日本坚守东北建设东北把东北变成日本在大陆的家园。
事实上,日本人也是这样做滴。
而中国方面,蒋介石暗地和日本沟通,开出条件就是,如果日本只占领东北不再扩张,他就准备承认日本对东北的拥有权。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这几位国际列强,也纷纷告诉日本,他们也打算承认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主权,条件就是日本不再继续扩张。
日本国内,以石原莞尔为首的军人,也极力阻止日本扩大战争,但是,被撸掉廖。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已经如脱缰之马,无法收住侵略扩张,最后被彻底打败的命运。
否则,日本如果石原莞尔获胜,日本只管经营东北,不加入轴心国,保持中立甚至加入盟军,今天的东北就是日本国的核心,今天的日本就会使囊括日本诸岛,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强国,以它的国力和军力资源,与天朝争夺亚洲主导权,未必处于下风。
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是木有道理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