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三十而已》, 先被上海的外景吸引了一下,虽然不是我所喜欢和熟悉的九十年代的上海,但还是觉得比较亲切。然后着实被江疏影的售货员大姐吸引了,着装举止姿态都非常的得体,--- 漂亮,舒服--- 看着倒象是个比较知性,有一些档次的上海姑娘,(vs. 传说中的市侩嘴脸),没有嫌弃脸庞黝黑装束土气象曾经上海人眼中的“乡下人”一样的顾客,我也愿意被这样的售货员大姐服务哈,虽然我不会花几十万买个她们店里那些破包(这样花钱多傻呀,我只不过不想犯傻)。
第一次看江疏影的戏,以前对她印象一般,最早看见这个演员是一个叫什么海上繁花的剧,钟汉良的粉丝们在那谈论, 我也凑热闹点开看了下片花,马上被那里面女一吓回去了,象个神经病样的又叫又跳脚的。后来《清平乐》里见过她的皇后的剧照,又觉得很美很正,但清平乐太长了,没看。
剧里另外两个大姐虽然没江漂亮,但也演得不错,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事情上守住了底线,但也是很遗憾,国内啥时变成这个鸟样了,结婚三年多怀孕了,还要为生不生下这第一个孩子发愁,又不是已经有孩子或者已经有很多孩子了,结婚那么久了一个孩子也没有怀孕了还纠结生不生?那个戴眼镜的老公好像还是个老师,什么渣男!有心思养一堆鱼没兴趣养一个孩子,幸亏钟晓芹没听他的去做人流,不然俺就弃剧了。
另外一个破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的会长的职位那么重要吗?为了这个破虚头衔还虐待别人家小孩子,真是令人发指,孩他妈也只能把那些个恶妇关起门来揍一顿,好像国内在虐童方面的法律很不合理,全社会都没那个意识,只能靠拳头来说话,这也许和美国的第二宪法修正案原理相似,公民有拥枪的权利,可以拿起枪来干,如果政府没有合适的法律的话。
当然顾佳没有为钱屈服那个色狼万总也很令人解气,就是那个幼儿园校董夫人王太太的故事编得有些牵强,老一代的上海人与其说崇洋媚外附庸风雅,还不如说普遍素养较高,分不清梵高和莫奈的画应该不会发生,当然如果是后来的暴发户那另说。
《三十而已》目前暂时看到第五集,总的来说不错,国剧里恶毒女使坏男太多了,有时看得憋屈,如果受害的人没有狠狠地还击回去,是很难看下去的。前面看的《小娘惹》就是的,不仅好人没好报,好人还傻傻地送上门去让坏人虐,成了一部卖惨剧,开头还可以,中间实在看不下去,娘惹文化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弃了。
莫奈那幅畫很扯。晚年名作,在博物馆專室,是不可能拿出來拍賣,讓出得起錢的人隨隨便便搬回家的。
子言妈妈平时看看来温柔善良不显山露水,但是是个扛得住事有主见的,有股子韧劲。
当妈真不容易,要上得了厅堂,做得了蛋糕,还得会点拳脚。
特殊的女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必须走,这辆车便可以停在门口。再精美的城市,天天活在这样奇葩的人际环境里,委屈不委屈?心态能不崩吗?美其名曰竞争,买个包,卖个包都要如此争抢,这日子好玩吗?那到了教育,医疗,不得累死?社会的价值观如此单一,以小见大,这样的”文明“还是少推广。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三十而已》, 先被上海的外景吸引了一下,虽然不是我所喜欢和熟悉的九十年代的上海,但还是觉得比较亲切。然后着实被江疏影的售货员大姐吸引了,着装举止姿态都非常的得体,--- 漂亮,舒服--- 看着倒象是个比较知性,有一些档次的上海姑娘,(vs. 传说中的市侩嘴脸),没有嫌弃脸庞黝黑装束土气象曾经上海人眼中的“乡下人”一样的顾客,我也愿意被这样的售货员大姐服务哈,虽然我不会花几十万买个她们店里那些破包(这样花钱多傻呀,我只不过不想犯傻)。
第一次看江疏影的戏,以前对她印象一般,最早看见这个演员是一个叫什么海上繁花的剧,钟汉良的粉丝们在那谈论, 我也凑热闹点开看了下片花,马上被那里面女一吓回去了,象个神经病样的又叫又跳脚的。后来《清平乐》里见过她的皇后的剧照,又觉得很美很正,但清平乐太长了,没看。
剧里另外两个大姐虽然没江漂亮,但也演得不错,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事情上守住了底线,但也是很遗憾,国内啥时变成这个鸟样了,结婚三年多怀孕了,还要为生不生下这第一个孩子发愁,又不是已经有孩子或者已经有很多孩子了,结婚那么久了一个孩子也没有怀孕了还纠结生不生?那个戴眼镜的老公好像还是个老师,什么渣男!有心思养一堆鱼没兴趣养一个孩子,幸亏钟晓芹没听他的去做人流,不然俺就弃剧了。
另外一个破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的会长的职位那么重要吗?为了这个破虚头衔还虐待别人家小孩子,真是令人发指,孩他妈也只能把那些个恶妇关起门来揍一顿,好像国内在虐童方面的法律很不合理,全社会都没那个意识,只能靠拳头来说话,这也许和美国的第二宪法修正案原理相似,公民有拥枪的权利,可以拿起枪来干,如果政府没有合适的法律的话。
当然顾佳没有为钱屈服那个色狼万总也很令人解气,就是那个幼儿园校董夫人王太太的故事编得有些牵强,老一代的上海人与其说崇洋媚外附庸风雅,还不如说普遍素养较高,分不清梵高和莫奈的画应该不会发生,当然如果是后来的暴发户那另说。
《三十而已》目前暂时看到第五集,总的来说不错,国剧里恶毒女使坏男太多了,有时看得憋屈,如果受害的人没有狠狠地还击回去,是很难看下去的。前面看的《小娘惹》就是的,不仅好人没好报,好人还傻傻地送上门去让坏人虐,成了一部卖惨剧,开头还可以,中间实在看不下去,娘惹文化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弃了。
莫奈那幅畫很扯。晚年名作,在博物馆專室,是不可能拿出來拍賣,讓出得起錢的人隨隨便便搬回家的。
找了半天, 就是找不到
子言妈妈平时看看来温柔善良不显山露水,但是是个扛得住事有主见的,有股子韧劲。
当妈真不容易,要上得了厅堂,做得了蛋糕,还得会点拳脚。
特殊的女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必须走,这辆车便可以停在门口。再精美的城市,天天活在这样奇葩的人际环境里,委屈不委屈?心态能不崩吗?美其名曰竞争,买个包,卖个包都要如此争抢,这日子好玩吗?那到了教育,医疗,不得累死?社会的价值观如此单一,以小见大,这样的”文明“还是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