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丫葬父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峸)

1967年学生停课闹革命,初三的老丫,刚满18岁,与大家一样无所事事,待在家里。

这两天她的家特别忙,非常小的院落里靠墙边有一口黑漆漆的大棺材,周边站满了附近赶来的亲戚,他们是来参加老丫家的红白事儿的。

她们家两间屋,对着院门的是堂屋。中间摆设一张床,上面挺着一个干巴巴的老头,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其实不到六十岁,人瘦得皮包骨,深凹的眼睛直直地望着屋顶。由于挣扎着呼吸,他的面目憋得吓人,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据医生讲,他也就这几天的事儿了,赶紧准备后事吧。

按当地风俗,如果还想再尽最后一把努力让他活下去,那么,家里子女结婚冲喜可以一试。母亲与亲戚商量,感觉闺女大了可以出嫁,或许她爹能再活下去呢。给老丫商量,说是孝敬老爹,如果冲喜让老爹活下来不也是好事吗?老丫哪有什么主意,既然大人认为好,那就是好,木登登地点头应承下来。

于是就找了一个比老丫大个五, 六岁的煤矿工人,说妥明天结婚,一切从简。

亲戚里有人主持,当地叫大老执。这个执是个古老的词,春秋时就有记载,叫做执事,最现代化语言叫主持人。

大佬执安排先把家里照喜事打扮,披红戴花,吹奏喜乐“百鸟朝凤”。男人来女方家,磕天,磕地,磕父母,夫妻对拜,起轿,走人!鞭炮齐鸣,唢呐声声。老丫穿着红棉袄,顶着红头巾,爆竹花儿纷纷扬扬洒落在身上,孩子们哄哄趴在地上抢喜糖。

这算是父母双全的好婚姻。不然的话,守丧三年后才能办喜事。

老丫面目呆痴痴,并没有什么乐意不乐意,快活不快活,人来人往,七嘴八舌,加上床上临死的病人,脑子里一片混沌,容不得胡思乱想。

女儿走了,喜也算冲了,可是老头子并没有任何起色。按着医生的推测,说好三天走,三天后就憋死,走了。

按老规矩,人死要在家停尸三天,子女守灵。

老头子脸上罩着一大张白纸,遮了面目就不会那么恐怖。其实,这张白纸最根本的用途是防止诈尸。例如,有灵气的动物,特别是老鼠或猫会跑到尸体的鼻孔处倒气,死人得了气有时候就会立起来,甚至下床游走。脸上罩白纸是传统习俗,尽管这么传说,谁也没有见过诈尸,徒增一些恐怖气氛。

另外,棺材头上一定要点一盏油灯,一个浅碗里放些豆油,用棉条做的灯芯先浸足油,点上火后,就不能熄灭,这叫长明灯,取谐音长命的意思。说法是,人死了还要托生,如果长明灯灭了,就变成了短命。那么,他的托生就活不长久。所以家里人就得彻夜守灵,保证长明灯始终燃烧,以防不测·。

按照大佬执的安排,亲戚们忙着把前几天的红纸全部撕掉换成白纸。突然间就从天堂快乐变成地狱肃杀,阴气袭人。

依然是原来办喜事的那一班喇叭工匠,换了曲子,奏响撕心裂肺的悲鸣。

入殓!钉棺!摔盆!起棺!

大老执沙哑尖利的叫喊似乎地狱传来的鬼叫划破夜空。

呐喊声过,众人发力抬起那口沉重的棺材,跟着挑幡的孝子,向街上缓步迈去。

后面依次跟着其他子女,新婚的老丫早已换上素装,披麻戴孝,伴着母亲,再后是男亲和女亲们。队伍开始大声哭喊,伴随凄厉的唢呐哀嚎,呜呜哇哇,一路逶迤,奔着东山坟地而去。

梧桐之丘
平心而论,咱们书坛确有书香,阅读量也挺高,希望坛友齐心协力,多出好文,相互赞襄,力争越办越好。
青青的山
梧桐兄讲了很多习俗和民间传说
梧桐之丘
谢谢山。这一段还真能反映苏鲁豫皖地区的基本丧葬风俗。
冯墟
这种民俗跟道教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梧桐之丘
山东是孔夫子发源地,张天师江苏徐州沛县人,刘邦老乡。这种民俗我还真说不好,应该都有。

道教声称始源于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学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 道教三祖也特指张道陵,就是道教“第三”祖的意思。(网络)

l
lovecat08
描写的深刻,感人,历历再目。
l
lovecat08
让俺想起俺老爸,就是那样的,放在乡间儐仪馆,跟本就是一空冷大堂,也没人管。。。。。
l
lovecat08
一块硬板子上,躺着疆硬的死者,板下一盆放着两大块冰冻着大体,家人互道:看着野猫来。。。。。。。
老生常谈12
初三就18岁了?一般是高三毕业18岁
梧桐之丘
先令堂故世应该很早了,那个时候太简单,生活艰苦,也讲究不了那么多。现在回想起来,唏嘘不已。同情。
l
lovecat08
后来,棺材运来了,一头翘的老高,3天后,立刻,放大体,记得钉棺钉子,叩,扣,扣,好大声。。。
梧桐之丘
那时候上学晚太正常。我小学班里数了数,有七对兄弟姐妹一个班,女孩子尤其上得晚,不重视。
l
lovecat08
台湾恶习,有算时候,得49天,才入土的,在路边放着没钉的棺,还摆大席,百人鸡鸭鱼肉的大吃,在尸臭的旁边。。。。
江上一郎
对照强烈又自然,有生活气息、生死交替、丝丝入扣、百感交集。。。
梧桐之丘
谢谢。
梧桐之丘
现在应该好些了吧。会看台湾丧葬风俗视频,有点认知。
l
lovecat08
已多年没回台,大概不会那么脏了吧!
n
nearby
冲喜,不知道是从哪年开始的习俗,红楼梦里也有
a
applebee3
梧桐版主问好,我以前写过很多相关梧桐树街道的散文。都是生活随记。
l
ling_yin_shi
赞桐兄。赞百鸟朝凤,喜丧通用。这新社会,对有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看来没啥变化。:)
l
ling_yin_shi
很传统,很久了。冲喜还算好,至少为活人。冥婚就真的。。。
西
西东人8
徐州出人材,徐州出丘兄。
梧桐之丘
到哪儿去查找,真得好好拜读。
梧桐之丘
呵呵,闹得我找不到北啦。。
k
kirn
俺真的对过去的文革无感,对未来的可能还更恐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