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暖和同学说说胶皮变化和影响

楼主 (文学峸)

最早都是没海绵的颗粒朝上的胶皮。

日本人5,6十年代先发明了海绵,乒乓就有了厉害的进攻。中国从这种胶皮和打法开始,很久没变。

日本很快又发明了把颗粒贴在里面,弧圈开始。

长胶是上海张燮林偶然发明的,怪球,和后来的削球。

70年代,匈牙利仨发明了灌胶,把其他国家打懵了。。后来大家都灌。中国用正胶就彻底顶不住了,也开始反胶,灌胶。。

80年代蔡振华使用同样颜色不同性能胶皮,加上嘴叫,跺脚,乒联改了规定,必须一面红,另一面黑。。

后来,两次换大球。和禁止灌胶。。禁止灌胶很正确,一个个不做准备活动,却趴在桌子上贴胶皮,成何体统。。

 

说来也怪,70,80 年代是胶皮,拍子,打法最求异最“怪”但时代,却是最

辉煌的。不仅中国,日本和欧洲都需要大体育馆才能满足观众。

 

现在球也不怪了,反倒没人看了。。
通州河
是,庄则栋打球那个视频,可以看见听见大量观众,热热闹闹的。现在乒乓球比赛,除了运动员,就是运动员家属,
米国出了俩字成体系的近台防狐选手,都进了世界前20..
刁小山
最早据说是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每次来中国都带一大罐中国补胎的胶水回去。匈牙利的三个和他打法相同

中远台弧圈为主,应该很快学会了。瑞典的搞清楚并开始熟练使用灌胶该是87-88年,因为瑞典的都是近台为主,讲究速度和旋转结合,跟匈牙利南斯拉夫的纯旋转打法有区别。到89年按江嘉良的说法:阿佩伊伦比我大好几岁,以前也没见力量比我强,怎么现在的球反而又快又转了。最后明白了人家也灌了胶了。

中国的弧圈打法开始灌胶的,主力中马文革应该是第一人。

刁小山
现在的横拍弧圈打法太变态了,同等水平的,直板根本没法打了。发什么球横板都可以反手拧拉,没法发球抢攻了(至少难多了)

从专业选手角度讲,横板除了正手短球的挑打,其他所有技术都不比直板差,反手则是优势明显。长远看,专业层面的直板会被淘汰,或者世界前100名里最多2-3个的样子。

 

刁小山
Eric Boggan,85年世界杯小组赛胜过江嘉良的。按中国教练的说法,虽然路走歪了,但天赋极好。最后还是没有好的训练环境

否则会有更大的成就。横拍正手单面攻,反手球也用正手那一面击球。有一面防弧的可以倒板。

n
nuanhe
谢科普!

小小的乒乓球拍上还能翻出这么多花样,长见识了!

n
nuanhe
最后,江嘉良发现了对方球拍上的 “ 秘密 ”,呵呵!
l
lake3peat
看了半天,敢情都是耍小心眼啊。以后,拍子就是光板,木头、玻璃、金属,爱塌酿的谁谁去。嘎嘎嘎
刁小山
老了还是可以打的,不容易受伤。另外可以训练眼手的一致性,延缓衰老。

据说日本流行44毫米的更大球,专门给老年人打

事实是反了。过去和现在都千篇一律,没人看。中间那段群魔乱舞反而好看。
那时代常冒出创新球手,把超一流打懵,好玩。
还有森米勒,俩都手枪式握拍:正反手都可以随意用两面,但发力不行,基本靠挡和怪。
森米勒有被职业棒球选秀的,就算是替补,也是大富翁了。。人选择乒乓呵呵。。
D
DoReMi
对,削球打得好确实好看,回合多,削中带攻更是有反客为主的效果。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陈新华,球打得好,人也帅,世锦赛大出风头。不过好象只能出奇兵,不能当领军。

通州河
不可思议,还有这种事。棒球在美国人心里地位很高,这老兄对乒乓球是真爱。
n
nuanhe
同意!打乒乓还是一项很健康的群体活动,老少咸宜,较少受场地限制。在目前居家无聊期,

把饭桌改装成乒乓桌,先搞些传统的球与拍玩起来,以后再向日本购买高精尖的。

n
nuanhe
建议开展乒乓球拍专项比赛,

比拍不比人,行的通?

刁小山
有沙板世锦赛,不用海绵的。都是业余选手。中国拿过冠军,但不是统治地位

垃圾项目,至少就目前为止。

嗯,球瘾很大。60多了,报名参加奥运预选,被特批可以参加
通州河
美国爱好者不多,中国应该有条件,组织那种超过50岁老年人的senior champion tour巡回赛。

如果能良性循环,拿到赞助,说不定还能挣很多钱。你和老刁这种,说不定可以去打打。

l
lake3peat
要是俺,就发明一个拍子,球来了先给丫吸住不要跑,然后按一按钮,给丫点火弹回去。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哈哈哈
R
Redcheetah
美国爱好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