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从川军崛起的军阀,曾效忠北洋政府当年仅以团长之职阻挠蔡锷护国大军;最终在军阀混战之冠的四川以一己之力打败各路军阀,成为四川王。在蒋的授意下镇压1927年3与31号共产党领导的重庆群众集会抗议英美军舰炮击南京,死伤一千多群众,制造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而1929年刘湘又做出了让重庆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自筹经费创办重庆大学,并被推举为重庆大学第一任校长,刘湘语录:文化学术之盛衰,关系国家民族之兴亡,为社会需要计,为四川前途计,重庆大学不可不办。后为重庆大学的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被任命为四川剿匪总司令,迎击中国共産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長征。川军在紅軍面前遭遇惨败,劉湘自身地位危急。 1934年11月,劉湘到南京访问蒋介石,以图取得支持。12月,国民政府任命刘湘兼四川省政府主席,从而丧失四川的利益和权力,必须服从蒋。
卢沟桥事变,刘湘看到重庆各界声讨日军暴行,眼看山河破碎,刘湘爱国热情涌上心头,两次电话蒋请缨抗战,后又电报各省军政要员,主张全国总动员,共同抗战。刘湘电报:盖今日之战,为全民族之战,战则由有生机,中华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生路,只有抗战。又在国防部会议上表示为了抗战,会派川兵30万,壮丁500万,粮食若干千万石。为全国众多大小军阀之首位主动请缨抗战的且战火离自己地盘尚远,确主动贡献家底。后继续在四川南京奔走,并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川军用日寇的血洗刷川军内战耻辱。
1937年9月,30万川军在刘湘带领下出川抗战,可老蒋仍不忘记削弱川军,川军被分散到各个战场,派往最危险的前线,每一场战役都能看见川军的身影,最要命的是川军的武器装备也一直拖着不发,远赴而来的川军赤脚,草鞋,大刀,以及子弹凑不齐的土造步枪继续前行。所幸此时为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收留,发放了新的装备。而此时刘湘已经疾病缠身,严重胃病,常咳血不止。同僚劝他不必亲征,留守四川,刘湘:过去打了这么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怎能在后方苟安。后来还是在指挥战斗中,胃病复发,生命垂危,被送回医院抢救。醒来第一句话:战况如何? 得知南京失守,长叹一声:我若不病,南京还能多守几天,国家财物还能多转运出一些。当时盛传日本通过德国驻华大使传出议和条件,记者问刘湘对此有何意见,他回答说:如果有人要和,我刘湘就率领四川7千万同胞和川军将士,抗战到底。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湘临死前留下一封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劉湘這一遺囑,在川軍中廣為流傳,以致在劉湘死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前線川軍每天升旗時,官兵必同聲誦讀一遍,以示抗戰到底的決心。虽然川军的武力与装备在全国是最差的,但在刘湘的带领下,川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据统计,抗日战争8年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仅剩13.7万人回到家乡。
1. 李宗仁收川军一个师,不是收留了30万川军。川军不受欢迎主要是纪律不好,装备也差,不像军队。
2. 抗战初期四川不可能有7000万人,中国才4.5亿人。
3. 川军不可能350万人只剩13.5万人。抗日战争中,国军总共320万人-350万人死亡。
和滇军一样,人手一只步枪一只烟枪
主张抗日的都是血性男儿,这一点还是要赞
刘湘,从川军崛起的军阀,曾效忠北洋政府当年仅以团长之职阻挠蔡锷护国大军;最终在军阀混战之冠的四川以一己之力打败各路军阀,成为四川王。在蒋的授意下镇压1927年3与31号共产党领导的重庆群众集会抗议英美军舰炮击南京,死伤一千多群众,制造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而1929年刘湘又做出了让重庆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自筹经费创办重庆大学,并被推举为重庆大学第一任校长,刘湘语录:文化学术之盛衰,关系国家民族之兴亡,为社会需要计,为四川前途计,重庆大学不可不办。后为重庆大学的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被任命为四川剿匪总司令,迎击中国共産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長征。川军在紅軍面前遭遇惨败,劉湘自身地位危急。 1934年11月,劉湘到南京访问蒋介石,以图取得支持。12月,国民政府任命刘湘兼四川省政府主席,从而丧失四川的利益和权力,必须服从蒋。
卢沟桥事变,刘湘看到重庆各界声讨日军暴行,眼看山河破碎,刘湘爱国热情涌上心头,两次电话蒋请缨抗战,后又电报各省军政要员,主张全国总动员,共同抗战。刘湘电报:盖今日之战,为全民族之战,战则由有生机,中华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生路,只有抗战。又在国防部会议上表示为了抗战,会派川兵30万,壮丁500万,粮食若干千万石。为全国众多大小军阀之首位主动请缨抗战的且战火离自己地盘尚远,确主动贡献家底。后继续在四川南京奔走,并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川军用日寇的血洗刷川军内战耻辱。
1937年9月,30万川军在刘湘带领下出川抗战,可老蒋仍不忘记削弱川军,川军被分散到各个战场,派往最危险的前线,每一场战役都能看见川军的身影,最要命的是川军的武器装备也一直拖着不发,远赴而来的川军赤脚,草鞋,大刀,以及子弹凑不齐的土造步枪继续前行。所幸此时为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收留,发放了新的装备。而此时刘湘已经疾病缠身,严重胃病,常咳血不止。同僚劝他不必亲征,留守四川,刘湘:过去打了这么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怎能在后方苟安。后来还是在指挥战斗中,胃病复发,生命垂危,被送回医院抢救。醒来第一句话:战况如何? 得知南京失守,长叹一声:我若不病,南京还能多守几天,国家财物还能多转运出一些。当时盛传日本通过德国驻华大使传出议和条件,记者问刘湘对此有何意见,他回答说:如果有人要和,我刘湘就率领四川7千万同胞和川军将士,抗战到底。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湘临死前留下一封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劉湘這一遺囑,在川軍中廣為流傳,以致在劉湘死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前線川軍每天升旗時,官兵必同聲誦讀一遍,以示抗戰到底的決心。虽然川军的武力与装备在全国是最差的,但在刘湘的带领下,川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据统计,抗日战争8年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仅剩13.7万人回到家乡。
1. 李宗仁收川军一个师,不是收留了30万川军。川军不受欢迎主要是纪律不好,装备也差,不像军队。
2. 抗战初期四川不可能有7000万人,中国才4.5亿人。
3. 川军不可能350万人只剩13.5万人。抗日战争中,国军总共320万人-350万人死亡。
和滇军一样,人手一只步枪一只烟枪
主张抗日的都是血性男儿,这一点还是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