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朗读者》的一点感想

江上一郎
楼主 (文学峸)
看《朗读者》的一点感想
 
 
     
。。。当15岁的少年和中年女子发生性关系之后,回到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守密,在西方文学中往往是很重要的思想。。于是,时而固执,时而高尚。。。决定不要揭密。。。这声音,从课堂上,转入走廊,走向广场。。。走进西方人的生活、社会---从少年开始。。。

虽然看来导演安排得很不经意,可是,我却当作是整部影片的精髓。

为了尊重女主角宁愿受严惩都不愿暴露文盲的隐私,读律师的男孩(旧情人)明知可以为她的文盲作证,减轻罪罚,他也只是向教授吐出苦衷,而教授,也深明“守密”的意义----是固执的,痛苦的,却是高尚的---虽然,有的人对这种“高尚”不以为然--可是,它依然存在着,即使在今天。

少年为了自己、为了她的守密--好象眉头皱了一辈子,家庭、婚姻、子女都受到了影响,误会,猜疑,--可是,他的牙关始终紧闭着---直到女主角去世。。。

就象传记电影《情迷六月天》一样,女作者一直等到丈夫、情人去世之后,才发表了自己和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浪漫史记小说。

中国近代文人,虽然学了不少西方的现代派,可是,对“守密”---西方文学中很主要的思想,好象兴趣都不大。对于“揭密”的光大和发扬---绝对是“东风压倒西风”吧?

胡兰成饱读史书,深明“礼、义、廉、耻”--可是,写仍然在世的分手的、同居的、再嫁的女性---迫不及待,自己在日本投降前献媚的作品和行为却“守密”的很。

后来者李敖更是文采风流,直率无比,为某某拍了裸照,某某作爱前的习惯。。。她们可是个个依然健在的女性呀。。。

当然,也可能国人读者的“揭密”习惯思维(也算是一种探索精神吧)和市场需要---延安整风开始、共和之后的“共产主义”教育---那里还有尊重隐私的教育呢?只要扛上以下任何一面大旗:国家、民族、抗日、解放、统一、革命、反右、反帝。。。揭发、告密、大义灭亲---都可以得到公开的嘉奖、表扬、入党、高升、出国。。。

“时而固执,时而高尚”---高尚,在大大小小,连绵不断的公开和隐蔽的“揭发、告密”运动中,已经消失的几乎无影无无踪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不让我玩?我自己玩。(首次香港个展) 画好教科书,我为上帝服务了。。。 第一次与香港资本家谈判(有关港英教科书出版) 往事----值得回味(圖) 闲说男用香水
江上一郎
十五年前的旧作,回应冯墟同学。。。敬请批评、指正。
颤音
文化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
l
lovecat08
罗并生太太,就是讲一男孩和同学的妈妈。。。
l
lovecat08
真的好不同哦!
n
nearby
赞一郎!想起一个故事,就是杀人犯到牧师处忏悔….. 估计大家都知道
冯墟
女主不能面对自己是文盲的事实,男主不能面对他们过去的关系。我倒是希望他们勇敢一丁点,要求法庭不公开审判。

我同意,李敖那样的做法不妥。

l
lovecat08
+100
浮云驰
东西方对隐私的重视程度不同,东方一直是社会性群居,不讲究个体独立,西方正相反
L
LittleEasy
Each human being has darkness inside.
l
ling_yin_shi
一郎兄介意的是揭秘所带来的伤害。这部电影味道很怪,

对我来讲觉得不纯,导演达尔德里的另一部作品,时时刻刻(The hours)我却感觉很棒。

      温斯莱特的演技很棒,以及背景音乐很棒。本来跟冯同学想的一样,是不够勇敢的问题。

      但是女主角服刑结束之际出狱自杀——这还不够勇敢吗?我觉得是两人之前的谈话,让女主角觉得生无可恋,即使出狱也没有生活的欲望了—— 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羞辱,内心的区分对待,这个社会,那些她伤害过的人内心里不会真正原谅她,一杆子把她打到死,即使原则上她服了刑,也没有用处。

      基于这个结果与后果,我觉得当时讲出事实是应该的——这会让大家从心里原谅女主角,虽然女主角不得不让人知道不识字带来的内心的窘迫和羞辱。但是相比永远的歧视和仇恨这个能够接受,只要她活着,继续学习不就好了。

      伤害已经发生,那些所谓的“正义者”把当初的非正义者钉到死,仇恨到死,所用的方法,心里的那种执念,其实跟当初的迫害者不无二致,心理报复而已。能够原谅,给别人一个机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L
LittleEasy
有点儿赞同。
江上一郎
灵兄的理解很深刻.我只是厌恶所有扛大旗教他人牺牲自我的勢力和群体
冯墟
这部电影提出了若干发人深思的问题,没有容易的答案。
江上一郎
我小学老师是教会学校的.她不准任何人向她反映举报一一如今.

教学生互相举报一一人格分裂.道德败坏由此开始一

江上一郎
就如罗生门.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守住.不一定要说出来.
l
ling_yin_shi
同意一郎兄。近期小弟正在回顾一个老片,第七封印,正好讲到伪基督的问题,

伪基督只是利用基督来行自己之私欲,但却是代表基督和大众交流。一句老话,邪恶与圣人经常相伴。

梧桐之丘
文革鼓励告密,现在又鼓励告密,既是文化问题,也是制度问题。
江上一郎
麦克锡主义5年代查调美国共产党十分严峻,好莱坞名人首当其冲,某人被审问:你知谁是共产党麽?

“我知道呀---可是,过日子非要出卖朋友不可么?”----据说他是“推销员之死”的编剧阿瑟。米勒。。。

j
jianchi9090
李敖就是烂人, 90年代国内有阵流行他的作品。屎尿屁,这是个下半身写作的烂人。
江上一郎
加上人性的差异---就更不一样了。
江上一郎
他的前半生和下半生----很不一样。国内,是凤凰卫视抄作他。。。
江上一郎
是的.谢谢点评.
c
changjia
这个是法国总统和第一夫人故事的悲剧版
江上一郎
哪一位?
c
changjia
macron 15岁就和比他大二十多的女老师好上了

女老师后来离婚 嫁给macron ,就是现在的法国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