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徒步,可能是最后一次了(2)

光盐行者
楼主 (文学峸)

 

大峡谷徒步,可能是最后一次了(1)(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549/202310/13729.html )

 

早上快2点钟的时候,闹钟还没响,自己就醒了。上了趟厕所,睡不着了,就干脆收拾东西准备下峡谷。临走之前,根据昨天徒步的经验,因为右腿用力比较多,我在右膝盖下方也加了一道髌骨护膝带,右腿上再带上了绑腿,以防疲劳抽筋。这次行动快,十几分钟后一切准备就绪。

室外的气温很适合徒步,查天气预报,温度大概在56F(但是后来看我的智能手表的纪录是40几度)。我怀疑智能手表上的那个温度是不对的,因为我当时穿的短裤短袖,开始走的时候不觉得冷。当然跟昨天相比我走得快了点。但40F的话,即使跑步也应该会觉得冷。

我打开头灯走向徒步道起点,听到两位女生在那里大喊大叫。走近了一看,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估计她们是刚刚从大峡谷上来。我就跟她们打了个招呼,问她们是不是从北边过来?她们告诉我:用了22个小时刚完成了R3。她们是头天早上4点从South Kaibab下去,走到北缘,再从Bright Angel上来。其中一位女士说,她们原本打算16个小时完成R3,但是最后用时22个小时。她说20个小时以下简直不可能!我听得出来,她很激动,说话之间还爆了粗口 (F word)。我估计她们肯定原打算以跑为主的,光走路不太可能16个小时走完。这两个女士看上去30来岁,很壮实的样子,力气肯定比我大,不过爬山体重轻的有优势,她们不见得能占到便宜。

我跟她们说了一声"祝贺成功完成R3",看一下时间:2点19分,按下了手表开始计时,我的大峡谷徒步就这样开始了。走了几步,其中一位女士还朝我喊:你准备怎么走?我说:如果可以我也会象你们一样走R3,如果不行,我就半路返回。她们同声说:祝你好运!

开始徒步以后,我边走边盘算各种可能性。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走到北缘,然后返回。我平常背包徒步,在较平的路上可以走每英里20分。昨天和领导走的比较慢,每英里35分钟。主要是休息时间多,今天争取不休息。

从光明天使徒步道下去,到北缘,又原路返回,总距离大约49英里。考虑到膝盖有伤,不能跑步,只能走,我把平均配速的目标设在每英里25分钟。根据这个速度,大概需要20个小时。这比刚才那两位强壮的女生快两个小时, 还比她们多走三英里,应该满意了。根据昨天轻松走了近14英里的状况,我想,最坏的情况,也应该可以走到科罗拉多河。那时候如果膝盖有痛感的话,会果断返回。

在最好和最坏情况之间的话,事情就比较难办了:什么时候回头是个需要决断的艰难决定。我觉得自己在徒步和耐力运动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在关键时刻会作出正确的决定。

有朋友觉得左膝有伤的情况下还去走R3, 可能太冒险。其实我一路上不断在倾听身体的反馈,随时准备叫停,所以风险当然有,但是很小。我上学时是学自动控制的,利用反馈进行闭环控制的概念已经深入骨髓了。我认为,不管有没有伤,每一个走R3的人都应该随时评估自己的体能,该叫停就得停,否则很可能成为珠峰上的那个邮差。当然,这种评估的能力需要慢慢地积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上来就走R3, 是很危险。

今天可能因为开始走得早,路上的人比昨天少很多。为了省电省时,今天打算少照相(不过有时还是没忍住,一共照了6次)。刚开始照的这张,头灯下的路面看上去还挺清楚的。但可能我的视力不太好了,当时看着路面都是灰色的,缺少一点立体感,走路时老怕踩空。

走了一会,我前后看了看,发现前后面各有两个灯。我的速度大概是每英里25分。虽然正是我想要的速度,心里还是有点着急:下坡走25分,上坡肯定要慢些。平均25分的速度可能很难达到了。着急的主要原因,不是一定要在什么时间里走完,而是走太久怕头灯/手电没电了。万一路上没灯,今天月亮小,天很黑没法走。这个事情让我一路上很焦虑,也促使我尽量快走。

走了一段以后,我追上了前面的两个人。路过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停在路边休息。我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任何回应。这在徒步道上很少见。借着灯光,我在黑暗中看到这是一对中年夫妇,两人很不高兴的样子,可能是在吵架。我知趣地快步超过了他们。

再走了一会,后面的两个年轻人赶上来了。我心想,在黑灯瞎火的山路上有几个人一起走也挺好,就想努力跟住他们。结果发现很费劲,这两个年轻人体力很好不说,瘦瘦高高的个,长腿迈开了大步走,我恨不得要小跑才能跟上他们。因为走得太快,有好几次踩到活动的石头上,差点崴脚,幸亏我拿了两根登山杖。因为跟年轻人走,速度明显快了,这一英里只用了16分钟,这两人太猛了。看到这速度,我就放弃跟他们了。

很快到了要趟水的地方,黑暗之中看不太清楚。头灯只能照到近处,但过河的优化过程需要全局优化。头灯带来的局部优化有时会让人误入歧途。但毕竟来回走过两次,还是有点记忆,小有挣扎后,顺利地趟过了这一段水区。继续往前走,还有两处要过河的,不过都不太难,鞋都没有湿。有一处过河后看不清往哪里走,不过依稀看到几个湿脚印,肯定是前面两个年轻走过的。我就顺着脚印走过去,果然就回到徒步道了。

走着走着,就到科罗拉多河边了。这时候天开始蒙蒙亮,为了省电,我把头灯关了。正好那一段路也比较平坦,走起来没什么困难。其中有一段路上都是沙子,2016年走这一段的时候,鞋里进了很多沙子,所以这次小心翼翼。通过这片沙地后,脚里没感觉到有沙子。看到大桥了,觉得这里值得照张相,即使浪费一分钟时间也要照。照完了一看,天太黑照片不清楚。回来后仔细看,还凑乎吧。

再走一会儿,上大桥了,天好象更亮一点了,再照一张。

到Phantom Ranch时,看了下手表:用时四个小时多一点。昨天跟领导下来四个多小时,只走到将近7英里的地方,今天同样的时间多走了2.5英里。我觉得今天平均速度比昨天快的最主要原因是:中间没有任何休息,喝水吃东西都没有停止脚步。

这时我作了一下评估:左膝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下峡谷右腿用力比左腿多不少,但右腿也没有疲劳的感觉。体力上感觉刚刚热身,和慢跑两英里的感觉差不多。总共带了5瓶水,只喝了半瓶。我的判断是:上北缘应该没有问题。

2016年来走大峡谷的时候,我是4点半从South Kaibab开始下峡谷的,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所以这次虽然多走了三英里,但是只多用了一个小时。上次是下午2点到的北缘。考虑到我比那次提前了两个小时出发,所以如果这次走到北缘的话,我估计可能会在12点左右到。早出发确实有很大的好处,虽然很长时间在黑暗中走,可能安全性有点下降,容易崴脚,但是太阳还没出来就走到了谷底。谷底的温度在白天的时候很高。昨天在商店里看到今天谷底的气温是91F。太阳直射下还要高不少。如果能在天没亮或刚亮的时候穿过谷底,那显然有益于后面的徒步。虽然膝盖有伤,这次走得并不比上次慢。原因之一是,我知道必须在太阳升起以前多走一点,所以中间基本上不照相,不象上次,有时候还要摆弄自拍杆。因为开始走的时候温度不高,所以走了9英里多以后,根本就没出汗。

路过前面三四个水站的时候,都没有加水。这也为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下来这一路唯一的问题居然是网球肘。因为左膝不能用力,下大坡时我尽量用两根登山杖分担一些体重,所以手臂上用力比平时大很多。时间长了,右肘隐隐作痛。后面走较平的路时,我把两根登山杖用左手拎着,右手可以轻轻地前后甩甩,感觉好多了。

可能因为我今天走得比昨天快,所以下到谷底的时候,只有前面两个年轻人超过我。倒是有不少从对面过来的人。

很快就开始上坡了,但是一开始那段坡很小,实际上是可以慢跑的。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跑。因为我觉得慢跑和快走速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膝盖的冲击力会差不少。如果慢跑的话,有可能导致最后走不远。我宁可选择以比较长的时间走完R3,也不要跑到半路不得不回头。

这一段路上,我被不少跑步的人超过。虽然坡小,但是大部分跑步的人速度也不是很快。其中有几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中年女士,瘦瘦的,从我旁边跑过去。这个人我后来再也没有遇到,所以估计是走R2的。还有一对看上去象母女或者姐妹俩的,跑步超过了我。两个人都看上去很年轻, 一身短打,身材好很养眼。另外还有一个帅哥,瘦瘦高高的身材,估计在1米85到1米90之间。这个哥们可不是慢跑,我目测他的速度可能在每英里8分多钟的样子。我闪到路边让他过去。这时候正好也是我自己一个人走得很无聊的时候,而且电池可能没电的事一直困扰我,于是开始玩馒头游戏(mental game)分散注意力。

我心里暗暗对这个帅哥说:你跑得快,你牛逼!但是你知道吗,我们运坛有个小丫头比你跑得还快。我要把她搬出来,她能在你前面忽快忽慢,彻底拉爆你!就问你服不服?你牛逼什么呀?一丫头片子就能弄死你,你信不信?不过这小子跑得确实快,后来他又从对面跑来,我知道他已经登顶北缘后往回跑了,至少是个R3或者更多。从他超过我到从对面遇到我,大概估计一下超了我8英里。从对面过来的时候,这回我看清楚了,不但个子很高,人也长得很帅。我想:幸亏没有叫小布过来,要真来了,估计不会为我出头,可能光盯着帅哥的xx了。

这样一路胡思乱想馒头游戏,时间过得很快。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试图和七年以前做个比较。比如,过了Cottonwood不久,要跨越一条小溪。我七年前走到这里时,已经热得满头大汗了,停下来在小溪里洗脸,还自拍了一张。还记得那时候已经有点累了。但是这次因为气温比上次低,而且起得早,当我走到同一地点时,天气还不热,感觉体力上消耗很小。

再往前走,按照距离看应该是到了上次走得非常挣扎的地方了。还记得被太阳晒得头顶火辣辣的烫,帽子都不敢脱。当时已经是每走十几分钟就得找荫凉处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次感觉好多了,同样是大太阳底下爬上坡,但是因为气温低了一些,并没有觉得很累很渴。背的水只喝了一瓶多。这样一比较,我就充满了信心,觉得这次走R3比上次感觉好很多。我觉得走到北缘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上次到走到北缘,基本力竭之后住进了旅店,第二天才返回。

我也边走边跟跑马拉松的感觉比较了一下。走到Cottonwood的时候,共走了大约17英里,感觉比马拉松的前6英里还要轻松。上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快到Supai Tunnel这一段,没有加水的地方,天气又热,最后缺水了。还好一个好心的背包客给了我两瓶水(我一直认为她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这次我在Cottonwood打了一瓶水,但是我身后背的1.5升水还是满满的,所以象上那样缺水的情况肯定不会再现。

往北缘走的时候,有些地方景色很美,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我决定不照相,因为我一直在担心:回程的时候电池会没电。我想到的最后一招,是用手机照明。所以一来为省时间,二来为省电,我不敢照相。

往北缘走时,一路上见到了好几拨看上去象华人的徒步者。让人惊奇的是:女性占多数。有一队中年大妈,打头阵的穿了件写着"清华大学"的外衣。这些人我后来返程时都没有再遇到,估计他们都是从北缘到南缘走R2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象我一样从南缘下来,到了北缘,然后再回南缘。不过我看她们体力还比较充沛的样子,不象是已经走了一圈了。最近几年,在博客里或者朋友圈里,看到很多来大峡谷穿越的华人。这在华人中好象特别流行,简直成了华人一大俗了。看来我也是俗人一个。当然更多是象我家领导那样,对这种事情根本不在乎的。想到领导眼看就可以达成R2,还能果断放弃,真的是值得我等俗人学习。

一路上我超过了不少人。有一队七个女生,差不多年纪(三十岁左右),穿着同样的T恤,走得整整齐齐的,象一队拉练的士兵。我自己和几个朋友徒步,动不动就走散了,真得向人家学习。还有一行也是男男女女七八个人,我悄悄跟在他们后面走了大约有一英里,他们都没发现我。这情形让我联想起电影"奇袭白虎团":一个韩国士兵在同伴被打散以后,黑夜里看不清,跟在一班志愿军侦察兵后面走,被抓俘虏。后来他们中间的一个人因照相停下来,才看到我。他大声和我打招呼,让我先走。结果整个队伍停下来,给我让路。我受宠若惊,赶紧加快脚步。心想:不快走的话,可能被这队人马反超,那就尴尬了。走了两英里后,再回头:他们已经不见踪影了。

在大太阳底下爬一段上坡时,看到前面遇到过的两位象母女的跑者,坐在荫凉下休息。我有点吃惊,因为她们前面是跑步超过我的,怎么可能被我反超了呢?好奇之下,我路过她们的时候,就停下来打了个招呼,问她们是不是在跑R3。那位年长些的女性自我介绍:她是另外那位看上去十八九岁象个大学女生的妈妈。她说:你走得真快!我们早上跑步的时候超过你,但是没有想到你赶上来了。原来她们从South Kaibab下来,我走了8个小时的时候,她们只用了五个小时。他们一家三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计划:爸爸把母女俩送到徒步道起点,然后开车去北缘。母女俩准备跑到北缘和爸爸会合,然后爸爸和女儿再从北跑到南,妈妈把车开到南缘去接他们。估计这女儿体力超强,父母要接力才能和她一起完成R3。

那位妈妈还对我说:我们早就注意到你一直在追赶我们,你在后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我们前面跑了一段以后,现在体力消耗太大,天气又热,只能改成以走为主了。她们走路的速度显然比我慢,但一到平路或下坡她们还会慢跑。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她们休息得多。我超过她们以后,很快又被反超。但她们跑了不远又坐下休息。我用恒定的速度又反超了她们。又象和昨天那家印度人一样,拉锯战进行了一段时间。最后一段都是大上坡,我终于把她们甩开了。最后一次超过她们的时候,那位妈妈对我说:你这样坚持不懈不停地走,真的很了不起。你已经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motivation)了。

后来回家以后跟领导说起这个故事,领导第一个想到的是:你当时应该跟她们套套近乎,实在不行时,到了北缘以后可以搭她妈妈的车回来啊。但是当时这样的念头根本都没有在我脑子里闪现。我已经毫无疑问地知道一定会走完R3。

最后这一段,大概跑步的人早都把我超过了,没有其他的人再超过我。我倒是超过了很多徒步的人,大部分是背包客。上大坡时,不得已又借助登山杖和手臂的力量,网球肘又开始困扰我。到Supai Tunnel时,我知道那里是有水站的。但是到了那里,一打开开关:没水。还好我身上背了足够的水。我知道离北缘不到两英里了,我的水足够,上北缘那里可以加水。

最后这几英里坡度比较大,而且当时10点左右,太阳直射,真的很辛苦。在这之前,我还以为到北缘可以很轻松。但是最后这几英里把我打垮了,感觉象跑马时的撞墙。但想到晚上可能电池不够用,我还是坚持快走,没有休息。登顶北缘后,看了下表:从南到北用了九个多小时。我坐下来喝水,加水,吃东西,请旁边的人给我照相,同时坐下来给领导发了个短信,告诉她:我已经到了北缘了,估计晚上10点以后才能走完。在北缘总共停留了12分钟。吃喝休息以后,感觉体能恢复了不少。虽然觉得有点困难,但是我相信走完R3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我那时候还估计回程可能会比来的时候要快一些,因为上北缘的坡又长又陡,而且上坡时都是大太阳。现在回去虽然更热,但是前面都是下坡。上南缘时太阳早下山了,坡也短一些,不那么陡,所以我以为从北到南可以用9个小时走完。那样的话,总共就只用了18个小时多。这样的结果我会非常满意。告诉领导10点以后到,是怕万一晚了她着急。但是回程开始不久,我就知道这个估计太过乐观了。虽然是下坡,但是天气很热,太阳晒得厉害,而且比较大的坡我也不敢快走,怕伤到左膝,所以下坡的速度并不快,都在每英里20几分钟。

回程路过这个景点,犹豫了一下后,还是用手机照了一张。

往下走了一英里以后,遇到了那对跑跑走走的母女。那位妈妈看到我,说:你走得好快呀。其实不是我走得快,而是她们上坡走得太慢了。而且我估计她们休息的时间很长。我最后一次超过她们,大概是离北缘四英里左右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我走了五英里,他们只走了三英里。我开始怀疑她女儿能不能再跑回南缘。我只简单的回了她一句:你们也快到顶了!就快步往下走。

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小算盘:如果能快点回到南缘上坡,在那里被女孩和她爸追上的话,天应该黑了。我已经知道女孩爬坡能力不行,上彼时她很难把我超过。我可以在没电的时候跟在他们身后借光。另外,我想快点走,也是想在天黑以前穿越过那几条小河流。白天过河要容易得多。我估算了一下时间,要想在天黑以前走到离南缘还有6.5英里的地方,那我回程的速度必须要比来的时候快。虽然现在还是大太阳,但是估计在谷底,太阳在四五点钟可能就会被挡住了,那时候会凉快很多。因为想在天黑以前多赶点路,在下坡时就有点着急,几乎有点小碎步小跑的意思。很快我意识到我的左膝盖有点感觉,于是马上又改成快步走。

在这个时间回南缘的人几乎没有,反正一路上没有人超过我,倒是有很多人从对面过来,也有不少人背着大包往下走的,估计是到谷底露营的。我快步赶上十多个背包客,我刚才上北缘时遇到过他们。这个队伍的女领队大声喊着让背包客们给我让路。背包客们整齐地在路边停下来,对我行注目礼。路过他们的时候,我一边加快步一边说谢谢和对不起。超过他们不久,我还听到女领队跟背包客们说:这个人是走R3的。她的记忆力还真不错,这么多徒步的人,她居然还能记得我和他们见过两次。

记得以前好几个人说过,徒步道上大部分是白人和亚洲人。我这次观察了一下,确实如此。从头到尾遇到的徒步者里总共只看到三个黑人。

经过一个水站的时候,我去打水看到旁边的木桌子上放了两个苹果。估计是前面的人带多了,好心留给缺少食物的其他徒步者。我看了一下身上背的食物,已经不是很多了,估计可能没带够。我想拿一个苹果。这时候来了一家人来灌水,我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拿苹果,犹豫了一下,转身就走了。

路过一处瀑布,忍不住又拿出手机照了相。哪怕后面要多摸黑走两分钟也值了。

走到一段荫凉处,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坐在边上。看到我过来,就问我有没有看到一个象他那样的白胡子老头。我笑了,回答他:好象看到很多象你这样的白胡子老头,我不知道哪一个是你朋友。他也笑了。这次徒步虽然有不少年轻人,但是好象中年人更多。可能都是想这辈子一定要走一趟大峡谷,觉得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另外还注意到,徒步者里有好几位年长的老奶奶,走得很慢,但是步伐坚定,目光中透露出坚韧不拔的决心,非常令我敬佩,当然也有一点为她们担心。

一路上背包客多得令我感到意外,上次我来的时候可能是天气太热,背大包徒步太困难了,很少看到背包客。这次开眼界了。听说要申请露营的许可证也很困难,要提前很久抓阄。一提到抓阄我就耿耿于怀,还有什么cutoff!

从北缘下来走了一段以后,很长时间都在荫凉地里走路,很舒服。我的速度也比前面快了点。这时候我信心又回来了:觉得应该能提前回到南缘。

走着走着就感觉左脚鞋里进了一颗很小的石子,怕它磨脚打水泡,只好停下来,把鞋脱了倒石子。又浪费了一两分钟宝贵的时间。

到了下午2点多时,又开始一直在阳光照射下了。虽然都是下坡,但是很热。在我超过一个走得很慢的背包客时,刚好对面过来一个男青年。他对我们说:下面谷底气温非常高,他热得不行只好跳到河里洗了个冷水澡降温。我听了虽然有点紧张,但是我想再有一两个小时太阳就要快下山了,可能不会那么热。而且他是因为在阳光下走上坡,而我是下坡,所以希望高温不会对我造成太大的影响。

走过一条小溪时,我也想要停下来洗把脸凉快一下,或者泼点凉水在身上。但是又想快点赶路,在天黑前多走一点。犹豫了一下以后,果断快步通过了小溪。

正走之间,看到对面站着一个看上去40来岁的女士。我一开始以为她在那里休息,后来注意到她的眼光在往坡下看。我顺着她的眼光看过去,见到了一位老太太,背着大包,以很慢的速度往前移动。我经过这位老太太的时候,跟她打个招呼。她有气无力了回了一声嗨。估计走得很累了。看年纪,估计是前面那位女士的妈妈,应该有60好几了吧。虽然我在快上北缘时走得有点挣扎,但是跟这位老奶奶比比,面临的挑战小太多了。每次看到这样的背包客,我心里只有敬佩。

再往下走,果然如我所料:太阳都被高山挡住了,但天还没黑,温度不象那个男青年说的那么高了,所以走起来也并没有那么困难。经过一个水站的时候,我加了一瓶水。在那里加水的还有两位胖胖的大妈。我跟她们聊了几句,发现也是上南缘的。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万一我头灯没电,还可以跟她们后面,借光徒步。不过打完水以后,一开始走,我就发现她们的速度很慢。要是想借她们的光,估计得在黑暗中等上三四个小时,所以就别指望了。这时我想起来,前面那个走走跑跑的女孩和她爸到目前为止还没超过我。这是好消息,说不定还真可以借他们的光。

从北缘往下走了大约10英里的时候,又遇到了两对看上去象华人的年轻男女。他们还有10英里上坡,估计也要在黑暗中行走了。其中一个女生脸上蒙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个漂亮的大眼睛。我们互相打个招呼以后擦肩而过。

这以后我很少再见到徒步者了。有段时间,一个人在窄窄的徒步道上走,右边是哗哗的溪水声。徒步道和小溪有五六十米的高差。这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就开始胡思乱想:这要是一不小心摔下去,肯定命没了。而且死在下面估计好几天都找不到尸首。我突然警觉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负面的想法?还是要集中注意力,趁天黑之前多走一点。多想点轻松愉快的事,比如匹克球的第三击吊球如何打出前冲的效果...

这一段本来是跑步的好机会,但是我还是不敢跑,只是加快了步频。看手表,这段配速都在每英里16或者17分钟,跟慢跑也没差几分钟,但快走对膝盖的冲击力小多了。快到科罗拉多河的时候,路过Phantom Ranch,有很多在那里露营或者住在旅店里的人,坐在那里吃饭喝酒。有人跟我打招呼,我只是远远朝他们挥了挥手,就急急忙忙接着赶路。

这时候天快黑了,我庆幸在天黑以前过了这一段。因为那里有三条徒步道交叉,还有其他露营地的路,有点乱。我下来的时候就用头灯照了半天路牌,确信走对了才敢往前进。快步走过了大桥,看到下面湍急的水流,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如果这桥突然倒下去,会不会淹死在水里?我又努力把这样负面的想法从脑子里去赶出去:匹克球第四击如何拧打...

过桥不久遇到一对年轻人,女青年很吃惊地对我说:天都快黑了,你还要一直往上走到南缘吗?我说对啊,我不想在这里过夜。她说他们过了桥就到营地,在那住一个晚上。我急着赶路没有多聊。

又到那片沙地了,这时候天还足够亮,可以看得清楚路面。走完这一段,鞋里没进沙子,心里暗暗庆幸:幸亏在天亮之前走过了这一段。看时间,我估计要在天黑以前走过那段被水淹了的步道可能很困难了,除非天能够亮到7点多。之前查了日落是6点多,但是我抱着一丝侥幸:也许日落之后还有一点余光,不会完全黑。可我也知道,在峡谷底部太阳下山的时间要更早。我加快了步伐,但这时候路并不是很好走,渐渐开始上坡,而且有很多乱石,走快了又怕崴脚。不久到了一条小河,感谢上帝,天还亮着,小河顺利过去,没有湿鞋。再往前走又是一条小河,还是顺利过去。

这时候天越来越黑,我知道要过最后一段被水淹的步道的时候,天肯定全黑了。我坚持着不用头灯再走了一会,想尽量省电。后来实在觉得道看不太清有危险的时候, 才把头灯打开。

在离南缘还有7英里左右的时候,我超过了一队年轻人,大概六七个人,每人都带着头灯。我想:虽然他们的速度比我慢,但是我万一电用完的话,还可以等这一批人上来跟他们走。不过我看到其中有一位女青年好象走得很吃力,她的同伴不断在鼓励她,估计这队人走不快。

不久来到了被水淹的徒步道。这是第四次过了。中间略有困难,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湿鞋,顺利过了。心里大大松了口气。下面除了爬坡并没有其它复杂的路况了。看里程,离终点大概只有5英里多一点了。这时候感觉到又饿又累,体力有点透支,有跑马拉松撞墙的那种感觉,也许更象大铁跑步的后半段。我看了一下食物,其它东西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三袋能量胶。可是这一路上能量股吃得我直反胃,即使饿了也不想吃胶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峡谷里刮起了很大的阵风。我开始担心会不会失温,不过还好因为一路在走上坡,并没有觉得冷。更糟糕的是,这时突然觉得很困,走路好象有点腾云驾雾的感觉。有几次上大台阶的时候,好象都要失去平衡了。这使我警觉起来:这样走路晃晃悠悠会不会被阵风刮到悬崖底下?想到这里,我就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为了省电,把头灯关掉。眼前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在黑暗中坐了几分钟,算是打了个盹。坐了一会儿,感觉有点冷,只好起来准备继续往前走。抬头看,满天的星星,非常壮观。不过月亮很小,不足以照亮徒步道。没有头灯的话,根本没法走。虽然没有睡着,但是这几分钟休息还是很管用。

但是肚子还是饿。我想还有5英里饿着肚子爬坡可能不行。这时开始想起前面没有拿人家留下的苹果。唉,应该两个都拿了就好了。现在后悔也晚了。我咬了咬牙,打开一袋能量胶,强迫自己吃了下去。差一点没吐上来,赶紧喝几口水。过了一会儿,恶心劲儿过去了。能量胶吃下去还真管用,感觉到力量慢慢又回来了,走路的脚步比以前稳多了。

在黑暗中我看到在很高的地方有头灯闪亮,这些人可能快走到南缘了。再回头看看刚才被我超过的那队年轻人,在我脚底下,离我很远了。

离终点还有4英里多的时候,有一个水站,那里坐了好几个人。我先喝了几大口,再把瓶加满。用手捏了一下背后的水袋,还有不少水。我估计剩下的路不用再加水了。在水站坐了几分钟,这是我最后一次休息了,下面必须一鼓作气登顶。我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小男孩,他问我走了多远,我告诉他:我在走R3,还有最后四英多。他说:太厉害了,你走了多久了?我说:早上2点半出发的。他算了一下说,那你到顶上可能要20来个小时。他说:这太困难了,比打大铁还困难。我问他:你是铁人?他说是,他的大铁成绩是12个小时,比我快很多。不过我并不同意他说这比大铁还困难。这个时间长,但是打铁的强度要比这高多了。我还记得,去年打大铁的时候,在骑车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挣扎了。跑步就更不要说了,完全是进入求生状态。这次徒步,前面基本上没有觉得困难,上北缘最后几英里走得有点辛苦。然后就是上南缘这最后五英里,又困又饿,感觉到很辛苦。但这辛苦的时间和打大铁的那个比还是短很多。

坐了一会儿,这个年轻人带着他的儿子走向附近的营地去睡觉。我也收拾收拾跟在他们后面走。走到一个叉口,他们要下营地了。两个人停下来,那年轻人说:给我们的徒步英雄最后的欢送,希望你一路顺利。我谢过他以后,一个人在黑暗中继续前行。

三英里和1.5英里的水站我在黑暗中都没注意到, 直接就走过了,还好我的水足够。还剩下一英里的时候,眼看着胜利在望,我就一路在祈祷:让我的头灯能够坚持到最后。穿过最后一个石洞时,我知道大概还有400米了。这时候哪怕我用手机照明也能登顶了。心情大好,困劲儿全无!

时间已经过了十点了,想起来那个跑步的女孩一直没追上来,希望她能顺利完成R3。也许她从South Kaibab上了呢。还有后面那队年轻人,看灯光,在很远的脚下了,估计半夜才能上来了。还有那两个很久以前在水站遇到的大妈,要走整整一个晚上了。愿上帝保佑她们!

到了终点,一片漆黑,一个人也没有。真想象出发时见到的那两个女士一样,大喊几声释放一下情绪。转念一想,万一附近有人听到,看到,以为我有神经病了。算了,悄悄回住处吧。

R3全程结束,比我预计的时间只多了20分钟,应该说基本满意了。这次行程,如果头天和领导一起走到科罗拉多河,那就完美了,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

最后一段的时候,感觉到有几个脚趾头火辣辣的,我想大概是打水泡了。到了住处洗澡的时候检查了一下,没有水泡。第二天走还是有痛感,晚上10点回到家里再看,脚下起了两个水泡。挑破了以后走路一点都不痛了。有两个黑指甲。

第二天还有预约的看chiropractor。各种检查都没有什么痛感,他捏了一阵以后说:还没有完全恢复,终极的考验是看你打匹克球和跑步的时候有没有感觉。

两天后打了两个多小时球,没有痛感,但是领导说我在场上跑步的时候看起来还有点不正常。我觉得左腿缺少一点爆发力,但是没有痛感。第二天慢跑了一英里,没有疼感,但左腿使不上劲儿。年底的马拉松悬了,打酱油都不一定行。

大峡谷的徒步就算圆满地结束了。除非有其它的原因,我想不会再去了那里了,去了太多次了。R3是我bucket list上的一条,现在可以勾掉了。

回来后花了好几个小时学习使用Google Earth Pro。这是成果:

https://youtu.be/MSW3IGlvgeo?si=3kZFEXdfYDD_SQWf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大峡谷徒步,可能是最后一次了(2) 大峡谷徒步,可能是最后一次了(1) 是鞋! 发球 脖子好疼
幕鼓晨钟
行者威武!
p
polebear
教授牛大法了
严惠姗
教授应该拿走一个苹果,真太善良了。
芳草自斜阳
祝贺教授顺利完成R3!
芳草自斜阳
小布,有人说你坏话!
z
zhbzhb
想问一下,这次R3穿的什么鞋?谢谢
b
better.life
强贴,能记住这么多的细节,非常理解吃胶那段感觉,祝贺顺利完成R3!
广
广陵晓阳
谢谢教授生动描述,见到帅哥跑步超你时的馒头游戏尤其有趣;坛友勇敢的雷欧是R3世界记录保持者,肯定会拉爆那位帅哥:-)。
f
fuz
行者恒行
f
fuz
在恍忽中想到的,都是平时牢记的
x
xiaojunhuang
光看看这徒步行程都让人胆战心惊了,教授还记得那么多细节和馒头GAME,好佩服
小眼睛精灵
祝贺教授完成R3,看的我胆颤心惊。这走R3真的是得有OCD才能完成,哈哈
光盐行者
如果你亲眼看到我一瘸一拐的样子,可能不会觉得威武。
光盐行者
雷欧阿唐小布才是牛人,我就是俗人一个。
光盐行者
是想拿来着,脸皮太薄。
光盐行者
你也该去走走,肯定比我快。
光盐行者
我没写前就说过要拿小布开玩笑,

她说有点忐忑。这下该我忐忑了,怕把她得罪了。

光盐行者
Salomon speed cross4.

不过我不是很满意,毕竟有几个黑指甲。下次穿trail running shoes. 

光盐行者
嗯,布班的著作读太多了。
光盐行者
以后一定要解决吃的问题!
光盐行者
是R3还是R5?

确实更应该想起雷欧。怪他来得不够多,不象布班天天写帖,大家都被她洗脑了。

光盐行者
行是一直在行,就是速度慢点。
光盐行者
一路上有时会无聊。胡思乱想多了点,但这有助于记忆细节。
光盐行者
看来OCD可以确诊了!
芳草自斜阳
我走过,还被芳妹点名要我写R3,但比你慢多了。太佩服你膝关节有问题还能走!
W
Waterchase
密密麻麻的,这大一篇,好奇教授怎么能记住这么多细节,我的时空概念太差了
勇敢的雷欧
祝贺R3成功!带伤完成不容易。读你的文章仿佛又故地重游
勇敢的雷欧
当然R5. R3 FKT 早被职业选手玩坏了
f
fuz
教授啊,都是能写善讲的
光盐行者
我记得是R5, 被兔姐一说,我也不确定了。
落花飘零
非常详细,读得我津津有味!祝贺完成bucket list
光盐行者
那还不赶紧写?

我这几天费寝忘食,把电脑都"累死了"。刚写完贴到博客,就发现电脑没电了,检查一下,发现AC power线坏了不充电。我埋头猛写没注意直到电脑死机。用手机上网却忘了密码只能看不能写。

光盐行者
确实教师中有很多话唠,职业病。我觉得我还好。
光盐行者
有伤确定有点遗憾,但完成了也算了却心愿了。
光盐行者
你好象要去R2的吧?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目标定太低了!
芳草自斜阳
安慰一下教授! 我的写好了,在这:

大峡谷R3记 2018.11.23 (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248/202306/2351.html  )

其中的诗也基本适合教授的情景:

少年曾梦北峡秋
再整行装踏雪游
幽谷喧溪唱麋鹿
黑山明月映江流
盘盘古道云边走
憔悴伊人生死忧
莫问前程多险阻
功成总是断肠愁

 

 

芳草自斜阳
你就别忐忑了,赶紧献上冰淇淋谢罪!
我痛恨跑步机
祝贺教授顺利完成R3,达成心愿!
L
L94607
太强啦!写得非常详尽,生动有趣,一口气拜读完。看来我也许哪天可能去试走次R2,不过家里的领导能陪走一半就不错了。
落花飘零
不用每次都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啊,咱们也需要有一些easy 的
光盐行者
就怕冰淇淋不够啊。
光盐行者
不知道为什么我把这篇错过了。为什么我们走一样的路,但手表显示里程差那么多?你的是44我的是49.
光盐行者
你肯定没问题的!
光盐行者
谢谢!勾掉一项确实心里很痛快!
芳草自斜阳
因为我的手机一贯比较谦虚。查了一下,单程是24英里,所以你的里程是正确的。
光盐行者
峡谷里确实gps信号容易出差错。
布兰雅
著作!

布兰雅
等我回头仔细研读。祝贺。
鲤鱼塘的鱼
好家伙,教授不但体力超强,记忆力也惊人,走一路留下这么多故事,太珍贵了!
喵儿爸
好贴留名,稍后吸毒。教授自带内置录像机。
成功的虎
光盐行者
我还得继续忐忑一会儿。
光盐行者
事无巨细,记了一笔流水账,以后忘记了还可以自己复习一遍。这是我现在写东西的动力。
光盐行者
你还吸毒啊?下次跑步比赛拿奖,小心人家查尿。lol
光盐行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