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把酒话桑麻21
楼主 (文学峸)

(二十二)朱家人的后续故事   

48年时爷爷跟在广东街做洋纱生意的一个叫做杨宝全的人打赌,赌的是洋纱的涨跌。那时洋纱价是衡量物价的标准。两人赌得很大,几乎押上了爷爷的全部身家,结果爷爷赌输了。再加上货币急剧贬值造成的损失,爷爷的生意败落,几乎破产,这倒让他逃过了解放后被斗争的命运。

 

到了55年,有一天已有好些年没来的爷爷突然来找奶奶,要奶奶找出一张借据给他。爷爷的表弟李昔林是一个工程师,在抗战时给爷爷借了很大一笔钱,写了借据。奶奶知道爷爷那时境况不好,不计前嫌,找出来给了他。后来听说李并没还钱,而是对爷爷说"国民党时借的钱,现在新社会了你还敢来要?" 此后爷爷没再来奶奶家。他再婚后有5个子女,后来靠挑担在街上卖养家糊口。

 

母亲在机关医务室工作多年,69年时她单位有个叫做罗福珍的同事生病住院,她作为单位的医生让父亲陪着一起去看这位罗同事。那时男女同病房,罗的相邻床位是一名老年男病人。母亲了解下同事的情况,安慰了一番之后和父亲出来了。出来后父亲对母亲说:" 看见刚才旁边床位的老者了吗?那是我爹" 母亲大为惊异。父母离开后爷爷问了罗关于父母的情况,罗对母亲很熟悉,对父亲只了解简单情况,全都告诉了爷爷。从父母亲的情况来看,爷爷应该知道奶奶已将子女们抚育成人了。

 

大伯公的大儿子启明在抗战后在成都贩药时去世,留下罗姓妻子 —后来人们称她为罗委员,和一儿一女。52年土改时大伯公在修文被打死,他们孤儿寡母失去了最后的经济资助,生计陷入困境。万般无奈中罗委员带着儿子吉成去给爷爷借钱,爷爷和他后来的妻子不借给他们,就算给他们跪下也不借,而且自顾自地吃饭也不叫他们吃。罗委员就转而带着吉成来找奶奶借,奶奶立即借给他们了。这是吉成的儿子所说的他的奶奶罗委员和父亲吉成告诉他的故事。我父亲则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年前罗委员带着吉成来找奶奶,奶奶看吉成穿的衣服很旧了,就把给父亲做的新衣服给了吉成,那一年父亲就没有新衣穿。吉成虽是父亲的侄儿,只比父亲小一岁。

 

罗委员是街道委员,嫁入朱家前是连名字都没有的佃农的女儿,后来成为街道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她正直,善良,朴实,奶奶在和爷爷离婚后一直和她保持来往,她在成为街道红人后也没有和被斗争的奶奶划清界限,还一直给吉成兄妹和他们的儿女说奶奶是好人。

 

七叔公在48年偷了他隔壁特务的钱后消失了,还害奶奶坐了一天的牢房。后来他不知犯了啥事被关,吉成那时在贵阳第一监狱工作,正好是他在监狱里的管教员。由侄孙来做自己的管教员,七叔公真是颜面扫地了,成了家族里的大笑话。被关了几年后七叔公约在61年被释放,出狱后他常去找罗委员,有一天两人走过奶奶的家门口,奶奶和父亲正出门,奶奶看到七叔公立即骂道: " 你好大的胆子,特务的东西也敢偷! 偷了你就跑,害得我好惨! 晓不晓得'廉耻'二字?!" 后来七叔公在环管站参加了工作。

 

大伯公的二儿子祥明在国民党军队做兽医,后部队起义,他转业到瓮安县兽医站当站长。共产党有政策,对于起义人员按国民党军衔定工资级别,祥明全县工资最高,引起别人不满,文革时被整,自杀身亡。他有个女儿,后来吉成帮他这个堂妹从瓮安调到了安顺政府机关工作。

 

大伯公虽然是被打死的地主,罗委员却是根正苗红的街道积极分子,她的一子一女没有受到大伯公问题的影响。她女儿在60年代读了中医学院,成了贵州钢铁厂的一名医生,老大吉成则因家庭贫困在初中毕业后就到第一监狱当管教员,在文革后到出版社工作,和父亲在工作上多有交集。因为年龄只差一岁却是父亲的侄儿,让他在对父亲的称呼上有些尴尬。他晚年爱写诗,出了一本诗集。他的4个儿子个个都出类拔萃,很有出息,算是给朱家争光,把朱家发扬光大了。

l
lovecat08
沙发
浮云驰
大家族的发展,能经过那个运动的年代真是不容易。这个爷爷的心胸可比奶奶差远了
月城
前几天在外面出差,没有跟读,今天都补回来了

 

奶奶的一生是历尽艰辛坎坷,在她身上,尽现出行善积德,坚忍不拔的美德。

谢谢你的好文,真实,流畅的文笔写出了令人尊敬的前辈形象。

n
nearby
全文读下来,这个奶奶真的了不起
梧桐之丘
爷爷“解放前”赌输了,后来化成无产者,好运气;大伯公一枝命理应该极差,悲催;奶奶一辈子活得通透。
把酒话桑麻21
非常感谢你的美言,能花时间读我的长文,好受鼓舞!!!!
把酒话桑麻21
看起来是的,可能也受他后来娶的女人的影响
把酒话桑麻21
谢邻兄阅读支持!
把酒话桑麻21
大伯公的4个重孙混得很不错,在商界政界混得风生水起
把酒话桑麻21
爱猫最热心
k
kirn
还有生辰八字不?让沙沙给你爷爷奶奶算两卦
望沙
大家族故事很好看
把酒话桑麻21
哈哈哈,活学活用
把酒话桑麻21
谢沙沙
花似鹿葱
你爷爷有远见,赌输家产换条命啊
把酒话桑麻21
历史的荒谬
把酒话桑麻21
还没写完:(,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