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篇七:漠然与怜悯——你看不见我的眼泪

l
ling_yin_shi
楼主 (文学峸)

(原创:灵隐士)

度人之环

魔戒篇七:漠然与怜悯——你看不见我的眼泪

      “你又不是我,怎么会明白我的感受?”

      当你的子女,第一次跟你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尤其是当他遇到了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

      在这句话之前,你可能在安慰他:“人生哪会有一番风顺的?宝贝不要难过,加油。”

      或者是指正他:“坚强点,不要悲悲戚戚的,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你是想要鼓励他振作,要向他输入些正的能量。你是真心想要帮助他,可是他心里面并不认同,并不愿意接受。

      问题的关键在于漠视。首先,你漠然地忽视了他的心情,没有去换位思考一下,没有从他的角度出发,顾及他的希求,就用自己的认知与逻辑,提出一个自己认知范围之内最合理的建议。由于这种建议是基于自身的考量,所以对孩子一般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因为它缺乏一个合理的连系,一种有机地,将你我之间感情合二为一的连接。或许,他还沉浸在那种情绪当中,根本没有心情去思考其它。或许,他的思维能力过于简单,还无法推理并联系到一起形成认知。对他来讲,当下最需要的,是一些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边,能够感受到的,温暖而细致的东西,或许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但是这句话,必须出于理解他,感受到他的难过与痛苦,经由心底发出来,带有真实的,自然而然的怜悯。世间的道理,虽然凝缩着人类智慧,但是高高在上,不容质疑,这对一个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往往很难感触得到,也很难领会得到并愿意接受。

      在《魔戒》里,甘道夫拥有一颗怜悯之心,他同情咕噜。当他聊起咕噜,跟佛罗多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咕噜是一个可怜的生灵,他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是史麦戈一生的悲剧。”因为他知道,魔戒的魔力绝非普通人能够抵挡得住,咕噜身上发生的一切,他都了解,所以他能够理解咕噜内心的纠结与矛盾,以及身心上下欲罢不能的痛苦。而佛罗多对此是漠然的,因为他不明白,他还没有感受到。而当他真正感受到了魔戒的力量,那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时,就开始对咕噜有了怜悯之心。咕噜的前世今生,让他感觉到有叔叔比尔博的影子,也有他自己的影子。所以他不愿像萨姆那样,总是叫咕噜臭东西,他用真正的名字称呼它:“史麦戈”。对咕噜,他采取了平视而不是俯视的姿态,给予对方尊重,愿意为它保留作为人的尊严。因为他体会到了,在魔戒的巨大威力之下,他们两个都一样渺小,都是可怜之人。

      怜悯之心绝不是天生的,而是源自于生活中的感同身受。对孩子,对家人,对朋友,甚至对对手,漠视和否定只会限制自己的视野,扼杀自己的见识。即便是苦口婆心地提出了建议,并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它参照的是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人生历练,把自己放到第一位,凭着自己的感觉,自身的接受与反馈而已。这些对另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如同课本上的东西一般,生硬、乏味、死板,费解。当他的思维能力无法到达同一个层面,在内心里是绝对感受不到的。

      “亲爱的孩子,我确实不是你,可是我怎么做才能让你明白我的心呢?”这个难题,虽然伤神,却是为人父母所不得不去面对的。

      魔戒,在孩子的世界也会存在。打个比方,网络游戏就是那枚魔戒,他虽然沉迷,但是会为此自责,为此羞愧,依然无法抗拒,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俯首称臣。怎么办?总不能老是打骂吧。怜悯之心,如甘道夫对咕噜所抱有的怜悯之心,或许应该是家长对孩子应该具有的胸襟。

      鱼:“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的泪在水里。”

      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的泪在我心里。

      上爱若水。

 

k
kirn
世界上有几个人提意见是苦口婆心的?大家敢承认自己苦口婆心吗?反正我不是
l
ling_yin_shi
肯姑娘喝杯甜的酸奶吧。。。:)杜威的教育机能一派非常注重平视而不是俯视,这个是中式教育的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冯墟
哎呀,灵兄——,我们之间有代购了呀。突然发现,魔戒是我家崽子五年前读的书。
梧桐之丘
心魔,每个人都有。灵。
k
kirn
杜威名头好像好大,不认识。中式教育最大的弊病在于父母是中心。啥理论都其实没用,懂了也难行出来,错了以后才须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生下来就是孩子,不是父母。所以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l
lovecat08
鱼,和水的对话妙!
l
lovecat08
但愿他两真能对话!哈!
望沙
赞真粉
尘凡无忧
咦,怎么没按顺序发?:)
l
lovecat08
仙女飘来!
颤音
学习了,要平视
颤音
话说中国的文化培养出来的大多习惯仰视
颤音
太棒了!尤其结尾
颤音
问候,休息好
七斓
丰子恺的许多散文和漫画,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反省自己作为父亲的问题。:-)
江上一郎
我现在有时还看动漫片的呀。。。纽约连环画书店--全是成年人。。。
冯墟
我小时候都没看过,更别说现在了。
尘凡无忧
谢谢颤音。:)
尘凡无忧
猫这回我真的潜了哈,有人找我你就帮我挡着。辛苦了。。:)
冯墟
我家崽子三岁就会打911,以后还打过两次。我不跟他平视,我还能当他爸吗?
江上一郎
我画过,但不是专为自己的孩子画。我在香港独自画过1--6年级的语文教科书。。。
冯墟
牛!您手头还有那些书吗?给我们瞧上一眼?看港英时期的教材啥样。
l
ling_yin_shi
冯兄贫了,哈哈。一位老友,60岁还迷得不行。平等兄,是你吗?:)
l
ling_yin_shi
一郎兄老小孩。心里有一块不忘童心,妙极了。
l
ling_yin_shi
附和中。。。多谢鼓励。
冯墟
我没有过童心的,不能比。扑克、麻将、游戏、武侠小说一概无缘。白活了。
l
ling_yin_shi
爱猫猫喜欢就好。不过是小弟转抄的,以前我的签名档,有20年了。哈哈。:)
l
ling_yin_shi
谢谢夸奖。继续加油。
江上一郎
那是四十年前出版的,我女儿有读过,搬了几次家,一本也没了--不过--

这家出版社现今宣传上《中国语文》仍排第一,老板范止安先生--捐了六十一座希望小学给国内。。。

我只负责设计和绘画---文字编辑与我无关。

l
ling_yin_shi
考虑到书板和邻居板块这一段时间讨论的主题,想了想,理解万岁。于是就先发这个,没有按顺序,蹭蹭大伙儿,哈哈。

其他看情境再一一献上。:)

l
ling_yin_shi
谢谢颤兄鼓励。继续加油。:)
l
ling_yin_shi
这种很棒。传统中式教育习惯宣导,让孩子只是听话接受就好,很少听孩子的感受。现在的孩子敏感脆弱,不受气的,

逆反心理来了,要不对着干,要不做样子。都得不偿失。

梧桐之丘
神童啊,小学的时候就签名了?
l
ling_yin_shi
学一郎,好榜样:)
冯墟
遗憾。
冯墟
下辈子吧,这辈子是不行了。
l
ling_yin_shi
老神童。陆小凤银钩赌坊里面有个李神童,小孩一样,极有绘画天赋,死了。楚留香鬼恋传奇里面有个薛笑人,老小孩,却是装的。

所以还是不要神童的好。

江上一郎
未必.赤子心.好奇心一一皆童心…
c
changjia
美国50岁还看comic book 到男生很多的
l
ling_yin_shi
闭环控制系统。:)不如时常开环一下,像颤音。
l
ling_yin_shi
童心棒,有活力,有热度。
浮云驰
所以说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亲如父子也无法完全感同身受
n
nearby
深刻
l
lurenjia2014
在网上看了些lord of the rings的背景资料后,再看这个3集电影,懂了更多。比如刚开始说这是3rd age,

在网上看了些lord of the rings的背景资料后,再看这个3集电影,懂了更多。比如刚开始说这是3rd age,以前都不知道是在说什么,根本就忽略了。现在才明白,电影只是在讲3rd age,之前还有1st age, 2nd age,还有生命之树。电影里的3rd age,大批的elves, human都在渡海去西方的一块大陆,离开middle of the earth.再看了1970年代的2个lord of the rings的动画片,发现peter jackson完全抄袭了动画片的剧本。orcs竟然以前是elves来的。

l
ling_yin_shi
对的。不过要能理解,如果父子抗拒就。。。没家的感觉的。有空转一篇我的旧文:父与子
l
ling_yin_shi
谢谢邻兄鼓励。继续加油。
l
ling_yin_shi
是的。魔戒之前是霍比特人,再之前是精灵宝钻,最初是埃努的大乐章,借鉴了圣经的结构,以及北欧神话的架构。
水晶蓝
在啃《精灵宝钻》,看得很累,期待您的解读贴。好看!
l
ling_yin_shi
谢谢鼓励与支持。 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