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训练。一位经验丰富的跑友说与我前半程跑得太快也有关。希望我的教训给大家一个提醒。祝跑步平安快乐!
更加难忘的是整个过程,包括芝加哥华人跑团义工们、我的大学学友们请我吃的加碳餐、芝马的观众们、德州华人飒跑团一位跑友在23英里大屏幕的留言。。。还有密密麻麻令人窒息的起跑人群。
每次这种大赛都像是跑团和跑者的节日,热闹非凡
我这次没存包,6:30从酒店小跑几分钟就到了gate,而且进门很快。进门后在离corral最近的位置排了10分钟厕所,之后直接进了corral,所以没感受到人多的压力
很心疼,尤其最后几张。
动作严重变形,脖子都是歪的,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处于缺氧状态。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
能坚持到底,着实不易。
唉,以后别在这样了。
你,不再是自己,有一大家子在等着你。
再说了,他说的不练,可能就是我们平时peak的量,哈哈
其实只是照片,瞬间的事情,多半不会准确反映当时的现况。我相信兔外婆对自己身体有把握的。
说实在,相信这里跑马的到最后状态多半不比兔外婆好,只是兔外婆有对自己真正的自信,不在乎把自己不flattering的照片放上来。大多数人不敢贴或者就挑最好看的来贴。
对,到后来跑得辛苦动作变形了,但不是因为心肺功能跟不上缺氧造成,而是因为训练不足双腿肌肉乏力造成。而试一试妹妹也说得非常对,我还是很聆听我身体发出的信息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了解。其实,无论在训练中还是比赛中,我都不会很拼到极限;恬恬相反,我是相当容易满足的人,会努力,但不会push自己too hard。星期天的芝马即使后半程双腿辛苦,但心肺功能有足够的能力过了终点还可以跑。整个参赛过程中都很清醒,即使在后半程,也没有责备自己为什么要跑马以及“怀疑”人生。大约12英里左小腿出现抽筋时,我及时降速,不受伤平安完赛是我的第一目标;我对自己当天完赛充满信心,只需速度慢一些而已,整个后半程我也是跑完,没有到必须走的程度,最慢的配速是10:33,也还不算太慢:-)。
再次谢谢你们!
音乐:《Chariots Of Fire》
这几天先后收到芝加哥华人跑团摄影义工们和芝加哥马拉松官方摄影师们拍摄的我在星期天(10月8日)参赛芝马的照片。在此,特别感谢芝加哥华人跑团的每一位摄影义工,尤其是抓拍到我参赛照片的摄影义工Bozhao 、 YuanJiang 、Xiaomao、和Huzi(若有遗漏,请原谅)。非常感谢摄影义工们,上周日,他们在寒风中站了多个小时;比赛结束后,还花大量时间整理照片;我先生曾做过休马和TIR接力赛飞姐队的摄影义工,我明白其中的辛劳和付出。在此,再次对芝加哥华人跑团摄影义工及其它项目义工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无论成绩如何,我的芝马经历美好难忘,你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在芝马线路不同部位的跑姿(注:有水印的是官方照片),讲述着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参赛芝马经历:-))),包括在后半程遇到的挑战。
照片1-2: 半程马拉松尽管跑得较快,但看上去跑得还算轻松稳健。照片来源于芝加哥华人跑团摄影义工Bozhao,非常感谢他在密密麻麻的参赛者中抓拍到我;很抱歉我没看到他,否则,我一定会对他说声“谢谢”并且对着镜头管理好自己的表情和姿势:-)))。

照片3-4: 大约在12英里左右,左小腿开始出现抽筋(这是以往马拉松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当时我以为是这次马拉松训练不足造成,世界六大马皆sub3的圣路易斯跑友ZJ赛后为我分析腿抽筋与前半程跑得过快也有关),我立即减速,避免受伤;后半程跑得乏力,使跑姿也发生了变化,仰头看天跑:-)))。照片3和4分别来源于芝加哥华人跑团摄影义工Xiaomao和Huzi,非常感谢他们在密密麻麻的参赛者中抓拍到我;很抱歉我没看到他们,否则,我一定会对他们说声“谢谢”并且对着镜头管理好自己的表情和姿势:-)))。
照片5: 在后半程见到芝加哥华人跑团摄影义工YuanJiang时,我口头表达了感谢,心里很想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但做岀来的却是强颜欢笑:-(((。非常感谢YuanJiang在那艰难的时刻给的“龙帮加油”鼓励和拍摄的多张照片。
照片6-7: 过终点线和得奖牌时,非常开心:-)))。外一篇《A Tale of Two Marathons (双马记)》
音乐:《Reflection》
自从2014年跑完波士顿马拉松,今年是我第一次重返马拉松赛场;年龄从50知天命跨入60花甲,无论是训练和参赛的经历都有很多不同体验。并且9年后重返马拉松赛场是在4个月内飞往外地参加了两场著名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分别是Grandma Marathon (奶奶/外婆马)和芝马;现将这两个马拉松的训练和参赛总结如下。
(1)两场马拉松的训练总结
我在两场马拉松使用的是业余教练义工Mike给我的同一个训练计划,一周跑5次,分别是两次轻松跑、一次变速跑、一次间隙跑、一次长跑。由于我是一个缺乏耐心的人,并且跑步并非我最大的爱好,我就更改训练计划,将之变成一周跑3次,分别是变速跑、间隙跑、和长跑,轻松跑被混入于其中。这个马拉松训练计划的特点是周期长(26周)和周里程短(低于40英里)。
预备参赛在今年6月17日于明尼苏达州小城Duluth举办的奶奶/外婆马的训练计划时,因为3次外出度假旅行(其中两次是国际行程)失去了5周训练时间,训练完成率是80.77%(21/26),平均周里程是37.2英里。
先生陪同我前往奶奶/外婆马的行程是从6月14日至6月19日,返回家的第二天我们就飞往英国湖区国家公园度假两周,这是我们的第三次湖区之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然而,度假回家刚踏入家门便发现阁楼水管爆裂意外事故造成的一片狼藉;很快,房屋保险公司按排我们入住旅馆,直至9月16日房屋修理完工。因为小外孙迫不待提前12天发动出生行动,我于9月12日紧急订了当天的票提前离开旅馆飞往加州。总之,从6月14日至9月12日,几乎3个月我们都是一日三餐吃住在外,产生了许多的不方便。
预备参赛在本月刚过去的周日(10月8日)举办的芝马训练计划是从7月17日开始,整个训练周期仅有12周(其中包括参赛周),只有奶奶/外婆马训练周期的三分之一;而实际完成只有8周,因为忙着照顾新生儿小外孙和做月子的女儿,我没有完成最后4周训练。
照片1: 芝马训练最后一个长跑10英里的配速是10:31(左),而3个多月前奶奶/外婆马训练最后一个长跑10英里的配速是8:51,两者相差1分钟40秒。另外,最大摄氧量(VO2Max)在3个多月前参赛奶奶/外婆马是53,参赛芝马前是48,整体状况相差挺大。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马拉松成绩没有捷径可走。
(2)两场马拉松参赛数据总结
照片2-3: 两马的完赛时间、距离、配速、及心率,都是正分割:-))),都比马拉松26.2英里多跑了一些,尤其是芝马多跑了0.59英里,大约多花5分钟左右:-)))。主要原因是芝马参赛的人太多,起跑时密密麻麻的跑者,有密集恐惧症的我从起跑开始就象三文鱼一样穿梭,希望跑得快一点早一点到参赛者稀少一些的路段:-)))。

照片4: 两马的线路爬升、步频、和心率范围,两马的心率都还好,没有跑得特别难受或痛不欲生的感觉。我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人,无论在训练和参赛过程中都聆听自己身体发出的信息;在芝马大约12英里左小腿出现抽筋现象时,我立即开始减速,所以,跑完芝马之后依然活蹦乱跳,次日因为赶飞机,在芝加哥机场还狂跑了一段路:-)))。(3)两场马拉松参赛心态总结
奶奶/外婆马是在小外孙出生前3个月完成,心中充满了兴奋和期盼;芝马是在小外孙出生即将4周完成,心中充满了柔情和挂念。人生进入了新的阶段,侧重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芝马回来后,将4双Nike神鞋收起来,拿出新买的Saucony舒适运动鞋,运动健身进入休闲模式:-)))。
照片5: 由于帮助女儿女婿照顾新出生的小外孙,这次芝马先生没有与我同行(这是我在过去12年参加过的几十场赛事中第二次先生没有能同行在场)昨天傍晚在女儿女婿家附近的山上散步,先生说为我拍穿芝马的服装拍照,但他没料到我会从口袋里掏出芝马奖牌摆拍:-)。拍完照片之后,先生发短信给女儿女婿“老爸忘了带一个喇叭,在山顶上广播“我老婆刚跑完芝马”:-)”;先生的短信逗得女儿女婿哈哈大笑:-)))。谢谢亲爱的家人和熟悉或未曾谋面朋友们对我跑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
结束语:
So long, farewell马拉松训练和马拉松赛,直到明年夏天开始训练9月底才有柏林马拉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思念、鲜花、生日(外一篇) 我的体重管理失败教训 中秋小团园(外一篇) 一项比较有挑战的责任 最美好的结婚记念日礼物
几乎没有训练。一位经验丰富的跑友说与我前半程跑得太快也有关。希望我的教训给大家一个提醒。祝跑步平安快乐!
更加难忘的是整个过程,包括芝加哥华人跑团义工们、我的大学学友们请我吃的加碳餐、芝马的观众们、德州华人飒跑团一位跑友在23英里大屏幕的留言。。。还有密密麻麻令人窒息的起跑人群
。
每次这种大赛都像是跑团和跑者的节日,热闹非凡
我这次没存包,6:30从酒店小跑几分钟就到了gate,而且进门很快。进门后在离corral最近的位置排了10分钟厕所,之后直接进了corral,所以没感受到人多的压力
很心疼,尤其最后几张。
动作严重变形,脖子都是歪的,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处于缺氧状态。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
能坚持到底,着实不易。
唉,以后别在这样了。
你,不再是自己,有一大家子在等着你。
再说了,他说的不练,可能就是我们平时peak的量,哈哈
其实只是照片,瞬间的事情,多半不会准确反映当时的现况。我相信兔外婆对自己身体有把握的。
说实在,相信这里跑马的到最后状态多半不比兔外婆好,只是兔外婆有对自己真正的自信,不在乎把自己不flattering的照片放上来。大多数人不敢贴或者就挑最好看的来贴。
对,到后来跑得辛苦动作变形了,但不是因为心肺功能跟不上缺氧造成,而是因为训练不足双腿肌肉乏力造成。而试一试妹妹也说得非常对,我还是很聆听我身体发出的信息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了解。其实,无论在训练中还是比赛中,我都不会很拼到极限;恬恬相反,我是相当容易满足的人,会努力,但不会push自己too hard。星期天的芝马即使后半程双腿辛苦,但心肺功能有足够的能力过了终点还可以跑。整个参赛过程中都很清醒,即使在后半程,也没有责备自己为什么要跑马以及“怀疑”人生。大约12英里左小腿出现抽筋时,我及时降速,不受伤平安完赛是我的第一目标;我对自己当天完赛充满信心,只需速度慢一些而已,整个后半程我也是跑完,没有到必须走的程度,最慢的配速是10:33,也还不算太慢:-)。
再次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