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的那一周,博物馆每天请个院士和游客一起看宣布。然后院士还答疑。我还问了个问题。今年物理奖关于photon communication. 我印象最深的问题,does the quantum entanglement mean the information travels faster than the light? 院士说NO。 it is one system. No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t is about the status of the entangles quantums. 还听了博物馆的讲解,说每年会有千人收到nomination invitation, 请这些人提名。有个亚裔女士说,她就收到过。我没问她是啥领域。博物馆人员说,程序上,nomination 是不公开的。所以你只能知道自己是否获奖,不会知道是否被提名。所以村上春树被提名,是在不知是哪位私下传出来的。今年的医学奖给了一个研究homosapians 智人就是我们有Neanderthal 基因的。很巧 前几天我从波兰去立陶宛的flix bus 司机,我觉得有很多Neanderthal 基因。太像了。Neanderthal 本来就是生活在东欧的
(原创:灵隐士)
百年之望,百年之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诺贝尔
“爱因斯坦先生,我谨代表中国的北京大学,诚意邀请您访问中国。”眼前的这个东方人说他叫袁观澜,是教育次长。
他知道自己现在非常有名,大家都看好他是下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决对的潜力股。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有必要去一下那个陌生的地方吗?一个搞物理纯理论的,能去那儿做些什么呢?他不是一个喜欢讲话的人,从小就是,甚至因为这个一度被人怀疑是弱智。可是他喜欢动脑去想,一个人地想。
他是德意志,骄傲是天性。他不喜欢眼前的这个东方人,眼神内隐隐闪烁着光,而嘴角拉出笑容,略微紧绷着,让笑容僵在那里。“一切条件都好谈!”看得出他很急切希望自己给个答复。而他喜欢清清楚楚,希望知道合理的缘由和真实的动机,不喜欢遮遮掩掩。而这个人看起来不是,他没有提起其它别的,毕竟是个当官的。
于是他拒绝了。
一年之后,又来了一个东方人,先是讲了很多自己国家发生的事,虽然讲得磕磕绊绊,可是一板一眼,一点都不马虎,不服输的性格。也看得出他对科学非常渴望,对未来非常憧憬。这是很真实的感觉,他一下子就对那里有了兴趣。他决定接受邀请,到日本去讲学。
他的旅途在上海做了短暂停留。“重磅!爱因斯坦到了上海!”所有媒体都大字报道,“真热闹啊”,他吓了一跳。他看到了自己的头像,名字特大,真显眼,可是对于他花了心血的那些论文,却寥寥几笔,不痛不痒。就这么巧,不过一两天时间,上海的瑞典领事馆通知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那是1922年。
他抵达了日本。第一印象有点吃惊,没想到落伍的东方还有这么一个干净整洁的国家。这里跟别的地方不同,比如上海,跟他在上海街道上所见到的一切大大不同。他还发现,这儿的人低调务实,正派,不爱炫耀出风头,这些对他很有吸引力。他很乐意自己到这里讲学,于是呆了六周,比计划多出两周,因为听的人,问问题的人实在很多。之后有人采访他,他很自然地直话直说:“这是一个值得人喜爱,敬佩的国家。”再后来,发现自己一生心血,最终化为原子炸弹在日本开花,他的心里非常难过:“原子弹是我的科学生涯所生成的最大错误”。
爱因斯坦无法预知未来。当时有一个中学生,因为深受他的鼓舞而对物理学有了热情,并在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突破了日本诺贝尔科学奖的瓶颈。他叫汤川秀树,多年之后说:“当时,尽管相对论对我来说是对牛弹琴,可是潜意识里,我有了物理学的方向,也对物理实验热心起来。”
弹指刹那百年。
2018年,爱因斯坦的私人日记被翻出,并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很合理,因为在美国,爱因斯坦基本只呆在那个小镇。据英国的《卫报》报道:“作为负责人之一,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资深编辑认为,爱因斯坦涉嫌种族歧视,因为他看不起亚洲人,中国人,印度人。。。,除了日本人。”
真的假的?转述别人的话,就给了爱因斯坦这么大一顶帽子。忽然间我们厉害国的媒体也念起旧来,一时间好。。。热闹。
厉害的媒体开始表演了:
“那还不是因为穷闹得?被人看不起太正常了。我们只能提供一月一千银元,而爱因斯坦要求一千美元。”“天哪,这还不满意,当年鲁迅在北京买了四合院,也不过三千银元。也就是说,三四个月就是一套北京的,核心地段的四合院!这科学家,胃口也太大了,这么爱钱啊。”“科学家我们也有,没什么了不起。”“华人数学家陈省身说:“爱因斯坦很伟大,但是他老了,他说的话听听就好,别当真,做研究,要动手,要趁年轻。”“当世最杰出的科学家杨振宁,在国内读本科时,听到爱因斯坦又发表了论文,他的评价是:毫无originality(创新),没有收获到什么有用的智慧。”“我们不要过于崇拜爱因斯坦,他说的并非一切都是对的,比如他说中国人是麻木的。他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表象而已,因为他没有深入了解中国,也根本不知道这个民族的潜力!”“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评论而被激怒,尽管他叫爱因斯坦。只有强大,才不再会受伤!”
既然来回都经过上海了,顺道去北京多少赚点外快,多合算,怎么着都不会赔本,怎么会嫌少呢?这笨蛋也明白。难不成这是申办奥运会,两个只能选一个?就算这样,爱因斯坦那脑袋,难道不知道像巴菲特午餐那样让人竞标?造谣造成这样,还有鼻子有眼。最匪夷所思的是——这科学家,到了咱这地儿,也成了走秀的歌星,明码标价。在咱们看来,一切的一切,科学,也都是钱的事。”这都什么思维逻辑啊。
我不知道英国报纸为什么热心报道美国编辑讲的话,可是我知道,英国的足球水平虽然不如德国,但一直瞧不起对方。
我不确定杨振宁是否这样讲过,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可是我知道,他35岁得了诺贝尔奖,一辈子献给了美国,81岁高龄选择海归继续发挥余热,好像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论文。并于93岁高寿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还知道,最近网络上,他还握着那双年轻的手,从她28岁开始,就相濡以沫。 人生百岁,什么不明白,看不穿?老人怕寂寞呀。自己开心就好,真心就好。做为异国打拼的华人,骨头硬的不多,为了生存身段不得不软,没办法习惯了,完全能够理解。他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难不成一定要让大伙帮他安排?一定要这么不地道地把他放在火上烤吗?我是绝对不信他会这样去讲爱因斯坦。这是对科学,对正常的人,只要活着,最基本的要求。只要有眼睛,有脑袋,不用想都知道爱因斯坦有没有原创性。
说了半天,还不是这些媒体自己闹腾的,就图个热闹。咱们大伙儿就跟着凑个热闹,这点击率也就上去了。下次操作当然照旧啊,一直这样永远不会腻。
“街上很脏,很乱,人很多。”“他们看上去很辛苦,有些甚至像马一样地做苦力,却依然看不出痛苦的表情,只是在那勤劳地干活,更像是移动的机器。外表看上去肮脏,人显得疲惫,麻木。”“孩子们看上去安静,拘束,显得呆板,愚钝。”“女人看上去跟男人差别不大,所以我有点好奇,男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兴致,愿意生那么多的孩子。”“他们吃饭也不愿坐在凳子上,宁愿累着去蹲,就像以前我们在树林里上厕所那样。”“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像这个样子,那就太让人遗憾,让人失望了。对我而言,一个献身科学并传授别人知识的人,连想一下都会悲伤难过,惭愧不已。”爱因斯坦在自己的私人日记里这样写。
着眼市井乡村普通人,到底是科学家,不挑拣,也不删除不良数据。第一印象蛮客观,挺真实。要知道那是1922年的中国,乱成一锅粥了。
爱动手的人在忙活,张作霖在东北宣布独立一声吼,溥仪在紫禁城忙着结婚的大事,而孙中山先生在南方沉默着,正被怎样去北伐所困扰。爱动嘴的人也没闲着,文艺思想界的名人不例外都呆在京城大城市,吵来吵去,都觉得自己才对,恨不得对方去死。“”讲的真的假的?演的吧?真是的,也没个裁判管一下。”咱华人,有的喜欢动手,有的喜欢动嘴,也就图个热闹,凑个热闹。
全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人,都该听我的。
好不容易等来了第一个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等得花开花谢,花谢花开,百年之久。没想到一切想得简单了,后果让人纳闷,让人无语问青天:“她申请院士被拒了,不够资格。”这科学吗?这院士还要科学家吗?
一千年前这样,一百年前这样,现在也这样。喜欢演戏,总是猫腻。被发现了头就一缩一藏,装糊涂,心里明白。可是嘴上实在不愿道歉。爱面子嘛。
怎么办?想来想去很简单,绝对基本——干点正事。人老是想着怎么招摇撞骗,最后自己开始骗自己了。
心要静,脾气要好,对人要和善。嘴少骂点,手少动点,别光图热闹了。
脑门要多敲点,作事要较真点,手上要勤快点。一旦玩真的,功夫到了,水到渠成。毕竟人多,聪明人也多。
宣布的那一周,博物馆每天请个院士和游客一起看宣布。然后院士还答疑。我还问了个问题。今年物理奖关于photon communication. 我印象最深的问题,does the quantum entanglement mean the information travels faster than the light? 院士说NO。 it is one system. No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t is about the status of the entangles quantums. 还听了博物馆的讲解,说每年会有千人收到nomination invitation, 请这些人提名。有个亚裔女士说,她就收到过。我没问她是啥领域。博物馆人员说,程序上,nomination 是不公开的。所以你只能知道自己是否获奖,不会知道是否被提名。所以村上春树被提名,是在不知是哪位私下传出来的。今年的医学奖给了一个研究homosapians 智人就是我们有Neanderthal 基因的。很巧 前几天我从波兰去立陶宛的flix bus 司机,我觉得有很多Neanderthal 基因。太像了。Neanderthal 本来就是生活在东欧的
也是他思想成型的时代。
祝大家天天都是花样年华,树样风骨年轮
为唱坛虎年万圣节打call:周璇版《花样的年华》+吉他弹唱《绿岛小夜曲》https://bbs.wenxuecity.com/ktv/2526276.html
成果。
8,90年代以私人名义出国很难,那阵子普通人不太可能用旅游的名义拿护照。
小灵子护照申请被卡过。
日本也有过义和团的年代。:)
宣布现场应该是皇家科学会
哈哈,我有一年暑假得我们辅导员厚爱,赐了我一份在我们学校人事部打工的工作。我就天生不是搞政治和人事的料。我过手所有出国人员的材料审查,负责把资料检查过,补充信息以后,亲手送到校长办公室去。我懵懵懂懂地还给前校长打电话,说你的护照和对应表格不对。前校长打电话过来火冒三丈在电话里教训我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仅我天生就搞不清楚谁是谁,而且还搞不清楚谁到底干嘛。那年暑假出去招生的处长还和我提前打招呼,说你们省怎么样,我都没搞懂这个招呼是啥意思。后来懂了,可惜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