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发现这故事中的逻辑硬伤了么?

南城胡同串子
楼主 (文学峸)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

如果是蚱蜢的话,谁传授给他一年三季的知识的?按故事里的设定来说,蚱蜢春生秋死,如果传授知识的那个岁数比它大,那至少得大一岁吧,肯定是个越了东的蚂蚱吧?必然经历过四季,肯定会告诉他。如果没人传授的话,他自己都没过完一年,怎么知道自己死在秋季?如果他是在夏季去拜访的孔子,他最多就知道两季,就算他在秋初去见孔子,可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就要死在秋季啊,因为他是当年春天出生的,没经历过冬季,不知道自己的同类们都见不到冬天啊。

所以古人编故事,的确欠缺逻辑

小学同桌
上帝视角~
柚子
蚱蜢是不是真的春天生秋天死呀?那不是一茬之后就死光了?哪还会有后代呢?
5
500miles
冬眠,醒了就是春天,秋后睡着了。。。。

绿衣服的青蛙

名字叫:田蚱蜢

柚子
不喜欢这个故事,很伤人,嘲笑低智商的人
柚子
嗯,串子说的蚱蜢春生秋死,不喜欢这个故事,很伤人,嘲笑低智商的人
s
sfbayparent
秋天的蚱蜢。蚱蜢活不过冬天,是靠虫卵过冬,没见过上一代。他的知识/能力要不然是在基因里的,要不然就是出生后的几个月学的

你这关于蚱蜢之间传授知识,已经违法了假设和事实了。

紫竹箫
蚂蚱的知识,为啥一定是蚂蚱教的呢?
w
wingreen
没发现。
南城胡同串子
哎。。。谁教,都可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三季,你自己想想,如果不知道有冬季的动物

说明了什么?

南城胡同串子
嘛呢你?以为逮着机会了?赶紧扔下奶嘴就冲过来了?非要抬杠么?

那你先跟我说说,你们家老爷子上下哪个嘴告诉你的“田蚱蜢“这名的?别给人家乱起名字,我要是管你叫站着的水耗子,那能行么?

再者一说了,文中已经说了”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都告诉你了秋天就死了,你非得弄出个冬眠来,鼻子上那俩窟窿管干嘛的?出气的?!

嚯,瞧把你给能耐的,觉得有机可乘了?打字的时候都快飞起来了吧?

南城胡同串子
哪一点?
z
zqy68
说的是像蚱蜢一样没见过冬季的三季人,一个比方,不是说蚱蜢吧?要是蚱蜢能说话那就是寓言故事了:))
南城胡同串子
是啊,我没有说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妥,只是说这个故事内容编的不严谨
Z
Zhuzitaba
什么硬伤软伤的

也的地方就只有三季,如俺的家乡,无冬季,即使冷,也一直绿油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