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大家都没注意到主流超市类似统华小厨的卖即食品的很多都有食物成分表和营养标签,姐贴几个例子

D
Dayi
楼主 (文学峸)

从以上几个例子照,大家可以看到有的是成分表和营养标签都有,有的只有成分表。既然主流超市可以做到?为啥大统华做不到?下面有童鞋说很多成分是进口的,那个进不进口跟成分表无关呀,比如韭菜饺子的成分可能是:面粉,韭菜,猪肉,盐,糖,如果想注明有些成分是进口的,也可以,不想注明也没关系呀

另外,现在很多主流餐馆也都会在它们的网站上列出它们食品的营养标签的,下图就是The Keg 的

D
Dayi
再提起来说一下,现在很多主流餐馆也都会在它们的网站上列出它们食品的营养标签的,下图就是The Keg 的

p
pickshell
进口是指那些包装食品,你举的例子比如烤鸡和排骨食材较单一,而中式炒菜较复杂,比如木须肉,

大姨给咱列个Nutrition Facts看看? 再来,你能分清 “食品成分表(Ingredient List)”与“营养标签(Nutrition Facts Table)”区别么? 看你这贴里的,不少也没见有Nutrition Facts啊? 若真贴了也未必准确。
老美食品较简单,且可机械程序化作业,一种制作量大,份数很多可大大降低成本,包装后大车配送各大超市。而老中菜小作坊现做现炒现卖,配菜种类变化多,要求Nutrition Facts 不大可能,那么便宜东西,人家经营不易,大姨唉,你就别给人家出难题啦。要么你也开个作坊,就按你的要求自己也干个试试?

不懂你那么纠结这干嘛?若你真那么在乎,还是那句,凡没贴的你就别买别吃呗,更没人强迫你买吧,就这么简单,或想吃就学会自己做,若你有钱有高要求,也可请个私家御厨和营养师,均帮你搞定。

w
weed123
中式炒菜分量也是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算出来;借助于电脑,还可实现自动化。 只是这么做会添加额外工作,增加成本。
p
pickshell
反正炒菜的Nutrition Facts 我没算过也不会算,若真在乎那就自己算,算错了卖家没责任。
g
goingplace
平时你严格根据营养成分表来吃东西?
g
goingplace
而且加热了,成份都变化了。
p
pickshell
没错。营养成分跟原有食材会有不小变化。
永远老李
咱们不是在谈论forensics in crime investigation
y
youdecide
列出来很重要。有的人可能对某成分过敏,或不想吃味精,防腐剂等。好像加拿大对大部分非一种成分的包装食品要求列成分。
A
AprilMei
这类食品我一年也吃不了几次,还不如在餐馆吃的多。我不可能让餐馆给我一个成分表。
p
pickshell
世上过敏源有上千种,销售食品无法顾及到个体,有过敏问题/对某东东过敏,只能自己注意。
y
youdecide
有的过敏是很严重的。你可以注意一下,有的写上facility处理过peanuts等。在美国好像是要求写上的。
p
pickshell
peanuts,奶制品和海鲜过敏还属普遍的,还有吃西瓜,苹果过敏的呢。
A
AprilMei
不想吃味精的就不要吃中国餐馆,中国店的任何熟食。如果有过敏的只有自己当心,很多亚洲的调味酱里都有花生。
g
goingplace
记得有朋友说,饭店不放味精哪里还会有生意?我想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