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殊的日子,想起来我总会写几个字。
就在前几天,我准备晚饭的时候,因为刀太钝,每一下都切得全力以赴,如此这般,几片肉切下来就无端地怒从心头起了。
先是恨老公不知道怜香惜玉,不懂得把刀磨快点,让我少受罪。
然后又想起,在没有结婚之前,何曾受过这种洋罪。因为喜素,单身那些年我从没有切过肉。
然后又想起那时候在政府机关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很好,顿顿吃食堂,过年过节发的那些大鱼大肉我随手就送朋友了。
然后的然后就想起,要是当年没有辞职出来,还在机关,忍辱负重地混下去,以当年大学生的稀缺和那时自己的野心,说不定现在已经光宗耀祖了,哪里还需要忍受这把钝刀上上下下的消磨……
这样想着,那把钝刀简直要越过猪肉切向我的手指了。
十七年。人生真是怕回头看。
我还记得十七年前的今天我到达多伦多的时候已经快深夜了。飞机一点点地下降,那黑乎乎一大片上漂浮的零零落落的灯光让人失望透了。这里怎么能跟北京的繁华比呢?
我不记得自己那一瞬间有没有后悔。也许没有。我一直不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
我看不到城市的发展趋势,如同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前景。我信奉顺其自然。
于是顺其自然地有了尘儿,读书的计划搁浅。接着是凡儿,到了爱儿出生,我听见梦想彻底淹死在生活的大海之前吐出最后几个微弱的泡泡,然后就风平浪静了。
主妇的生活如果还要兼顾跟梦想作斗争,无异于漫长的溺水,那么折磨……还是杀死梦想好了。
有一阵子爱儿执迷于追问我的过去。妈妈你真的在中国的政府部门工作过吗?要是在中国的话妈妈你真的可以当律师吗?
真的。当然是真的。妈妈不止只会洗衣服擦地做饭。
爱儿就无限神往地对我说,妈妈,我有时候很想知道,要是我的妈妈是法官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瞬间就僵住在那里。
我放弃这些拥有三个孩子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们或许期望的是一个拥有体面的社会地位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平凡的主妇。
那天我挣扎着问爱儿,一个法官的妈妈和没有你之间,你会选什么?
爱儿立即伸出小手抱紧我。
我知道我在为自己的无能和随波逐流寻找借口。
尘儿也问过我,妈妈,你考大学的时候真的考你们学校的第一名吗?
真的。不只是学校。是那个区。不只是高考,整个大学四年妈妈都是第一名。
关于这些我其实吹过很多次牛了,为了鼓励他们,把自己最不堪的一段青春拿出来教育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从最差变成最好。
但是这种吹牛作用不大,因为听起来真的像吹牛——一个灰头土脸的主妇的主观臆想。只有在我把尘儿不懂的数学题一个个解出来,辅导他的数学成绩比他参加辅导班的同学成绩还好的时候,他才心服口服。
可是我也快黔驴技穷了。
当我什么都帮不了他们的时候,我就还是一个主妇,默默无名,一无是处,慢慢地,连自己都忘记了过去。
十七年,人生里发生过多少起起伏伏的事,我背着它们,慢慢练就一颗粗糙坚硬的心。
曾经有朋友得知我不发朋友圈,瞪大一双迷蒙的眼睛:现在竟然还有不发朋友圈的人啊。
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情趣。我轻描淡写回答。
生活里的一切,吃了什么穿着什么去过哪里见过谁为什么笑又为什么哭……这些我实在不愿意告诉那些我不想告诉的人。当然,其实也没有几个人真心愿意倾听。
连我母亲都十分不理解,孩子放假在家你不是就有了很多时间?
不。孩子放假在家我更没有时间了。
时间都哪儿去了?都做饭去了。即使最亲的人也算不到,我一天做的伙食够母亲一个人吃十天半月。
我们的生活相距太遥远的时候,彼此理解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
我哥哥说,你现在真是一个外国人了。仅仅因为我说,该让那些小留学生回国去。十二三岁的孩子还太小了,这种时候应当接回去。
我忍不住仔细想一想,十七年了,可能我真是一个外国人了。
可是偏偏,却总是那些十七年前的人与事入梦。
大约有两个我,一个还在十七年前游荡,一个顺着时间的流水,走在连自己都不能知觉的远方。
捞只瓷碗,在碗底粗糙部位磋磨十来下,马上就锋利了
你说瓷碗磨刀,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我外婆磨刀,就在大水缸边沿儿上拿着刀甩开手臂来回蹭几下就好了。。。
猪猡生活,还乐在其中呢。。
擦灰打扫卫生。换句话说,风风火火的事都我做,讲究细节的事都他来
附近有家华人,三个孩子,妻子没去工作,但如猫猫一样弄房产,先是与人合作,现在已经富婆
孩子幼年老生病,到了美国就不生病。
反着来的,国内时不过敏,出来几年却花粉过敏了。。。挺奇怪的。
揎拳掳袖,自告奋勇当灶火丫头和洗衣老妈子。
不过...我觉得每对夫妻相处模式都不同,相信无忧姐夫一定在别处为小家卖力。
我身边也有两个无忧这样的姐姐,在国内都是高知,移民后当了全职妈妈,两人的老公都在北京或香港卖力挣钱,她们自己在多伦多带孩子,我好佩服她们,真心的,其中一个还有三个娃,我都不知道她咋搞定的
然后三个孩子都读重点学校,送到美国大藤校。
这是北京当年你这样背景的人的标配出路。
也无需找各种借口说移民加拿大更好。。。这都是无法回头的事。
信命吧,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是不是最好的,快乐的生活
有时事,掰的太清,就失去原味了。有些人,你一定要区隔,正好说明你有心魔。自然就好,坦荡就好,老是拿来说事,肯定不好!
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和平,安宁中健康地长大,自己的生命得到在他们那里延续,多伟大啊。
这些年国内发展快,变化大令人欣喜。与之相随的有惊喜,肯定也有不安和焦虑,当然每个人经历的,感受的都不一定相同。看到这些,为我在国内的亲人,朋友同学高兴,也为自己免遭那些不安和焦虑的困扰窃喜。
我一点也不后悔来到这里。虽然没啥值得提的成就,但是这里让我平静安稳地生活,变化不大,发展不快,可也在进步着。所有,一切都值得。
去国好多年了,扳着手指,脚趾都数不过来了。
我一直在上班。这些年也一直在升职。但辛苦也是不足与外人道。
所以每种生活都不容易。既然选择了,就好好走下去。
孩子总会长大。
八周就去了。
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就是:女人如果没工作不挣钱就没价值。其实到了美加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女性的家务劳动价值是可以量化的。美国很多女性,全职在家也非常自在,到了周末坦然让老公带娃自己出去朋友聚会喝咖啡参加读书会,日子过得多姿多彩。我们总觉得没有工作就没有学以致用。其实很多国外的女性读到博士也选择了在家。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对于孩子教育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你完全不必感到郁闷或者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美加全职的妈妈很多,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社交的团体,有自己的爱好。你这么喜欢写作,当个爱好很好。时间也自由。说不定哪天你就在这里走出一条道了呢。加油
而不仅仅是 care taker,尤其孩子大了以后,咱们首先就是 role model,我们想他们奋斗,自己也要做到。我也曾同样处境, 孩子大了找事情做,慢慢做回去。理想晚一点同样实现。你肯定可以。
这个特殊的日子,想起来我总会写几个字。
就在前几天,我准备晚饭的时候,因为刀太钝,每一下都切得全力以赴,如此这般,几片肉切下来就无端地怒从心头起了。
先是恨老公不知道怜香惜玉,不懂得把刀磨快点,让我少受罪。
然后又想起,在没有结婚之前,何曾受过这种洋罪。因为喜素,单身那些年我从没有切过肉。
然后又想起那时候在政府机关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很好,顿顿吃食堂,过年过节发的那些大鱼大肉我随手就送朋友了。
然后的然后就想起,要是当年没有辞职出来,还在机关,忍辱负重地混下去,以当年大学生的稀缺和那时自己的野心,说不定现在已经光宗耀祖了,哪里还需要忍受这把钝刀上上下下的消磨……
这样想着,那把钝刀简直要越过猪肉切向我的手指了。
十七年。人生真是怕回头看。
我还记得十七年前的今天我到达多伦多的时候已经快深夜了。飞机一点点地下降,那黑乎乎一大片上漂浮的零零落落的灯光让人失望透了。这里怎么能跟北京的繁华比呢?
我不记得自己那一瞬间有没有后悔。也许没有。我一直不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
我看不到城市的发展趋势,如同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前景。我信奉顺其自然。
于是顺其自然地有了尘儿,读书的计划搁浅。接着是凡儿,到了爱儿出生,我听见梦想彻底淹死在生活的大海之前吐出最后几个微弱的泡泡,然后就风平浪静了。
主妇的生活如果还要兼顾跟梦想作斗争,无异于漫长的溺水,那么折磨……还是杀死梦想好了。
有一阵子爱儿执迷于追问我的过去。妈妈你真的在中国的政府部门工作过吗?要是在中国的话妈妈你真的可以当律师吗?
真的。当然是真的。妈妈不止只会洗衣服擦地做饭。
爱儿就无限神往地对我说,妈妈,我有时候很想知道,要是我的妈妈是法官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瞬间就僵住在那里。
我放弃这些拥有三个孩子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们或许期望的是一个拥有体面的社会地位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平凡的主妇。
那天我挣扎着问爱儿,一个法官的妈妈和没有你之间,你会选什么?
爱儿立即伸出小手抱紧我。
我知道我在为自己的无能和随波逐流寻找借口。
尘儿也问过我,妈妈,你考大学的时候真的考你们学校的第一名吗?
真的。不只是学校。是那个区。不只是高考,整个大学四年妈妈都是第一名。
关于这些我其实吹过很多次牛了,为了鼓励他们,把自己最不堪的一段青春拿出来教育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从最差变成最好。
但是这种吹牛作用不大,因为听起来真的像吹牛——一个灰头土脸的主妇的主观臆想。只有在我把尘儿不懂的数学题一个个解出来,辅导他的数学成绩比他参加辅导班的同学成绩还好的时候,他才心服口服。
可是我也快黔驴技穷了。
当我什么都帮不了他们的时候,我就还是一个主妇,默默无名,一无是处,慢慢地,连自己都忘记了过去。
十七年,人生里发生过多少起起伏伏的事,我背着它们,慢慢练就一颗粗糙坚硬的心。
曾经有朋友得知我不发朋友圈,瞪大一双迷蒙的眼睛:现在竟然还有不发朋友圈的人啊。
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情趣。我轻描淡写回答。
生活里的一切,吃了什么穿着什么去过哪里见过谁为什么笑又为什么哭……这些我实在不愿意告诉那些我不想告诉的人。当然,其实也没有几个人真心愿意倾听。
连我母亲都十分不理解,孩子放假在家你不是就有了很多时间?
不。孩子放假在家我更没有时间了。
时间都哪儿去了?都做饭去了。即使最亲的人也算不到,我一天做的伙食够母亲一个人吃十天半月。
我们的生活相距太遥远的时候,彼此理解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
我哥哥说,你现在真是一个外国人了。仅仅因为我说,该让那些小留学生回国去。十二三岁的孩子还太小了,这种时候应当接回去。
我忍不住仔细想一想,十七年了,可能我真是一个外国人了。
可是偏偏,却总是那些十七年前的人与事入梦。
大约有两个我,一个还在十七年前游荡,一个顺着时间的流水,走在连自己都不能知觉的远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关于两首诗的解读——by nearby 月光 在你这里 此刻的爱情 爱的幻影
捞只瓷碗,在碗底粗糙部位磋磨十来下,马上就锋利了
你说瓷碗磨刀,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我外婆磨刀,就在大水缸边沿儿上拿着刀甩开手臂来回蹭几下就好了。。。
猪猡生活,还乐在其中呢。。
擦灰打扫卫生。换句话说,风风火火的事都我做,讲究细节的事都他来
附近有家华人,三个孩子,妻子没去工作,但如猫猫一样弄房产,先是与人合作,现在已经富婆
孩子幼年老生病,到了美国就不生病。
反着来的,国内时不过敏,出来几年却花粉过敏了。。。挺奇怪的。
揎拳掳袖,自告奋勇当灶火丫头和洗衣老妈子。
不过...我觉得每对夫妻相处模式都不同,相信无忧姐夫一定在别处为小家卖力。
我身边也有两个无忧这样的姐姐,在国内都是高知,移民后当了全职妈妈,两人的老公都在北京或香港卖力挣钱,她们自己在多伦多带孩子,我好佩服她们,真心的,其中一个还有三个娃,我都不知道她咋搞定的
然后三个孩子都读重点学校,送到美国大藤校。
这是北京当年你这样背景的人的标配出路。
也无需找各种借口说移民加拿大更好。。。这都是无法回头的事。
信命吧,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是不是最好的,快乐的生活
有时事,掰的太清,就失去原味了。有些人,你一定要区隔,正好说明你有心魔。自然就好,坦荡就好,老是拿来说事,肯定不好!
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和平,安宁中健康地长大,自己的生命得到在他们那里延续,多伟大啊。
这些年国内发展快,变化大令人欣喜。与之相随的有惊喜,肯定也有不安和焦虑,当然每个人经历的,感受的都不一定相同。看到这些,为我在国内的亲人,朋友同学高兴,也为自己免遭那些不安和焦虑的困扰窃喜。
我一点也不后悔来到这里。虽然没啥值得提的成就,但是这里让我平静安稳地生活,变化不大,发展不快,可也在进步着。所有,一切都值得。
去国好多年了,扳着手指,脚趾都数不过来了。
我一直在上班。这些年也一直在升职。但辛苦也是不足与外人道。
所以每种生活都不容易。既然选择了,就好好走下去。
孩子总会长大。
八周就去了。
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就是:女人如果没工作不挣钱就没价值。其实到了美加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女性的家务劳动价值是可以量化的。美国很多女性,全职在家也非常自在,到了周末坦然让老公带娃自己出去朋友聚会喝咖啡参加读书会,日子过得多姿多彩。我们总觉得没有工作就没有学以致用。其实很多国外的女性读到博士也选择了在家。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对于孩子教育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你完全不必感到郁闷或者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美加全职的妈妈很多,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社交的团体,有自己的爱好。你这么喜欢写作,当个爱好很好。时间也自由。说不定哪天你就在这里走出一条道了呢。加油
而不仅仅是 care taker,尤其孩子大了以后,咱们首先就是 role model,我们想他们奋斗,自己也要做到。我也曾同样处境, 孩子大了找事情做,慢慢做回去。理想晚一点同样实现。你肯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