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谷雨立夏间》43 辩论

可能成功的P
楼主 (文学峸)

邓安达家庭事件顺利过关,非但没有贬损他的政治家形象,反而为他赢得了更高的支持率。目前他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就只有西裔社区领袖Diego了。Diego和非裔社区也关系良好。最近他联合了西裔和非裔社区领袖共同进退,要在学区教程设置的议题上和邓安达一决高低。

邓安达代表的亚裔和一部分白人选民,对于在初中开设初级代数和几何课程投赞成票;而Diego则代表他的支持者投反对票。支持者的理由是让更多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进度和难度的课程;反对者认为很多家境良好的亚裔和白人从小就让孩子读课外班,超前学习,不是自然状态,如果学区开设更多高难度的课,势必分流教师和教学设备的资源,对那些家境不是那么好的学生不公平。

“公平的定义是什么?”邓安达在联合学区听证会上率先抛出疑问。

Diego立刻接招:“当然是资源共享,谁也没有特权。”

“完全同意!”邓安达以退为进,脸上却是胜券在握的温和,眯起眼睛,挂着微笑,与对手Diego泛着油光,络腮胡子一片阴影的形象截然不同。

邓安达接着说:“不搞特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不顾及各种学生的具体需求,搞平均主义,就是简单粗暴了。这样的危险在于,大家都在水池里泡着,舒舒服服晒太阳,没有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很可能会失去活力,失去向上的驱动力。我们也许可以顾及眼前的平均,但是我们忽略了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生机。促进良性竞争,奖勤罚懒才是正途。”

Diego眼睛一亮,立刻反击道:“谁是勤?谁是懒?赚钱多的就是勤奋吗?生活困顿的就是懒吗?你这才是简单粗暴!” 他从台上走下来,靠近听众席,以他略带西班牙语口音的流利英文继续说:“我来讲个故事吧。一个初中生,就叫他A。小A没有父亲,单亲妈妈做三份工抚养他们兄妹三人。他们住在旧金山最差的地区,租别人的房子,街头暴力每日上演。小A每早出门上学,都害怕自己会不会被人打死------对了,他的父亲就是让流弹打死的。

“小A是个聪明孩子好学生,但是他回家要照顾弟弟妹妹,没时间复习预习功课。但他很刻苦,总是按时完成作业。不过,他绝对不可能在初中就修到代数课的。我要问大家------他懒吗?”

“No!”听众席的怒吼此起彼伏。

“我再问大家。如果拿小A和一个从小上Kumon的孩子比较,他是不是算是坏学生?”Diego扫视听众席,立刻得到了他希望听到的回应。

“如果说,小A在学校希望老师多给他讲讲题,因为他前一天需要照顾生病的妹妹无法来上课,而学校说我们的老师为了开新课没有时间给小A讲题的话,这叫公平吗?”Diego看邓安达按耐不住要辩解,抬手打了个招呼道:“请邓先生稍等,我还没说完。我们学区的资源有限,就像是一个家庭的粮食有限,不应该给那些本来就身强力壮的孩子吃饱了再往嘴里塞,而是多给那些瘦弱的,没吃饱的孩子吃饭,对不对?反正家里的食物是有限的,这样才是公平,你说说,对不对?”

邓安达看着Diego咄咄逼人的目光,谦和一笑,点点头,说:“关于你提到的吃饭的例子,你说的对。但是你刚才有很多观点是偷换概念了。但我先不谈这个。我也来讲个故事,小B的故事。

“小B和单亲妈妈生活在低收入第一代华裔移民聚居区,租住别人的地下室。妈妈做三份工作,养活姐弟三人。小B是姐姐,平时上学之余要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还要辅导他们的功课。三个孩子很聪明,很努力,不用妈妈督促,每天都认真上课、写作业,自觉预习和复习,在班级里的功课遥遥领先。注意,他们也没有钱上Kumon。

“小B从小就展现了数学天赋,接连在数学班跳级-----因为她在班里觉得无聊,老师反复讲的东西她在家看了一遍课本就都会了。到了初中,她如果不选代数或者几何,就没有数学课可以上。她求知若渴,哪怕让她熬夜她都愿意多学一些东西。妈妈虽然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她知道,努力学习是他们一家人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所以她非常支持小B追求更难的功课的挑战。大家说说看,对这种有追求有理想,又能付诸行动,刻苦努力的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大力支持?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就是栋梁之才。”

听众席里有零星回应。邓安达没有挂上失望的表情,而是继续镇定地说:“我也拿吃东西打个比方----一家人摘葡萄,年龄大个子高的孩子自然摘得到更高的藤上的葡萄,选择更多,吃得更多。年龄小个子矮的孩子本来胃口就小,比较低的葡萄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这时是不是给个子高的孩子一个定量,说家里的孩子必须吃的都一样多呢?有什么好处呢?”

Diego极速插话:“关键是资源有限!”

“没错!资源是问题的根本。”邓安达提高了音量道:“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资源。要杜绝官僚,清减机构,扩大融资。我一直致力于把更多的大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引进旧金山,带动全市的经济发展,这就是给旧金山这个大家庭更多的粮食。就像一个家庭的父母不是老盯着孩子吃的量是否绝对平均,而是花精力、动脑筋,开源节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食品。”

没等Diego接话,邓安达继续说:“而某些社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治安。如今的治安问题直接影响到师资不愿意流入社区,教师严重不足。学生疏于管教,对学校设备的破坏有目共睹。我如果当选,首当其冲就是和警局合作,增加警力维护社区安全,让孩子们能够安心上学,家长们去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在学区里展开择优录取,让聪明有上进心的孩子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课程。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择优录取都是上Kumon的孩子吧?”听众席里有人质问,立刻引发嗡嗡的共鸣。

邓安达开始冒汗,眼睛饥渴地扫描听众席,希望有人为他助阵。尴尬的几秒钟过去,一个声音说:“上Kumon的孩子也是付出努力的。有的家庭并不宽裕,但是把钱都用在了教育上。而不是买快餐、买玩具、买大人自己快乐的东西!”

“对啊。再说了,不是每个学习优秀的孩子都是上Kumon的。不是每个中国孩子都上Kumon的。”另一个声音说。

邓安达立刻猛点头道:“是的。我们看问题不可以歧视任何族裔,任何背景的社区和民众。带着僵化印象讨论问题是不严肃不科学,甚至是不道德的。”

谷雨站在听众席后方,观看刚才的辩论,忽然为邓安达可惜------亚裔选民参加这种听证会的太少了。本来都是他们关心的议题啊,为什么没有别的族裔那么踊跃?

他又想到老一辈人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看到周围亚裔家庭几乎都鼓励孩子学好数理化,当个工程师、医生、律师,有职业保证,赚钱也多。最好是蹲循几百年的戒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没有自己社区、自己族裔的代表,将会多么可怕?谷雨看见现在很多西裔和阿拉伯移民都积极参政,可是亚裔不多,华人更少。

没等谷雨回过神来,辩论会结束了。邓安达微笑着和一些听众握手聊天,然后上了车,去参加一个著名企业家帮他召集的筹款晚宴。

谷雨在后视镜里看见一脸疲惫的邓安达眉头紧锁,目光茫然地看着车窗外。过了一会儿,他接了一个电话。谷雨听了一下,知道是他太太Mary打过来的。

“是的。对不起亲爱的,我今天真的有安排了。周日好吗?我......”邓安达的话显然被打断了。“嗯,好。对不起。孩子们在吗?”

谷雨看见他脸色缓和,挂上了笑意,应该是和孩子在通话:“真的?wow,爸爸以你为荣。什么?再说一遍,Leon,我没听清。噢,那太好了。周日吧?我争取去。好的,再见。我爱你们!听妈妈话。嗯,拜拜!”

邓安达挂了电话,伸了一个懒腰,对谷雨说:“唉,我真的有点累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在拼杀,可是后方百姓根本不在乎。”

“那是不是应该扩大百姓的范畴呢?”谷雨怯怯地问。

邓安达默默点头,说:“你说的对,我要调整一下策略。以前总是希望政策倾斜给我的社区,我的民众。其实这是错的,有的利益的确要分散平摊才行。接下来,我也要进攻Diego的地盘。不能老是守着城池不敢出去。”

谷雨不敢随便置评,没有吭声。

邓安达又接了一个电话,接连说“太好了”。他挂了电话,对谷雨说:“嫌犯抓住了。他不承认有人指使,一口咬定是孤狼行动。但是我就想不明白了,一个南湾的白人工程师怎么会和我有仇。”

“他没坦白动机吗?”谷雨问。

“他说我和共产主义走的太近。哈哈哈,真是无稽之谈。”邓安达笑了起来。“Rain,要谢谢你这次反应快。你提供的嫌犯照片和车牌号让他无处遁形。David特别提到你呢。”

“真的啊?谢谢邓先生。”谷雨开心地说,打转方向盘,进入一个高级会所的车道。

“别见外。你在一楼等我吧。那边有小卖部,你买东西吃,我报销。”邓安达嘱咐一句,下车走了。

谷雨去停车,发现不少高档车。他下车之后溜了一眼车牌号,居然不少外州的。一个奇怪的车牌让他多看了几眼:天蓝底车牌,上面一条弧形红边里写着diplomat,车牌号很简单------D CY555。

外交车牌啊?哪个国家的?谷雨暗自记下。

邓安达的这顿饭吃了很久。幸亏谷雨车里有书可以读,要不然可是要闷死了。到了主宾送客的时候,谷雨留意了一下,发现上那辆车的是两个亚裔,应该是中国人。

看见邓安达脸色绯红,谷雨知道他应该是喝了几杯。在回家的路上,邓安达忽然说:“李小满是这次宴会的牵线人。我以前小看她了。”

谷雨立刻明白了些许,但是没敢吱声。

“我管不了那么多。捐款进来,有重要人物背书,就是我现在最需要的东西。Rain,今天下午我心里堵得慌,晚上倒是舒畅了。有钱好啊,好多事情可以摆平。有钱好......”

谷雨从后视镜里看见邓安达脑袋一歪,睡着了。送好邓安达,谷雨回到家,上网查了一下,D CY555,应该是中国领事馆的车。


~~~~~~~~~~~~

故事纯属虚构,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从北京吃到旧金山(美食图册) 长篇小说《谷雨立夏间》45 关于爱 长篇小说《谷雨立夏间》44 怪圈 ES0098的星际时空穿越(科幻短篇) 长篇小说《谷雨立夏间》43 辩论
黎程程
占个沙发。A和B好故事,美国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但不先解决根本问题,其他枝节问题永无可能消失。

拙见:中国只有一个资源分配的主要问题,解决了分配不均问题、消灭了绝对贫困,其它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美国不一样,政党、民族、种族、贫富、宗教、性别、性向等等问题,太多太多,哪个都是大问题,没有问题也给你创造出来一个,性别都可以有90多种选择,这不有病吗?

可能成功的P
程程的观点是否可总结为:一个是没吃饱的问题,一个是吃饱了撑着的问题?LOL
可能成功的P
程程觉得美国根本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哈,都是人性带来的必然问题,当然美国社会的复杂程度更大,老百姓更难管,

在吃饱了之后,做不到绝对的平均。而且,人性根本,就是不断搞出问题来。

 

黎程程
没吃饱的给块馒头人家满足了,吃饱了撑的不好办,大鱼大肉还嫌胆固醇高,不搞事情怎么消耗那么多卡路里。
可能成功的P
所以说,上帝造人很有趣LOL
黎程程
我要有那指点江山的本事我也去竞选总统了。

根本问题就是养的懒人太多,入不敷出,不想着把蛋糕做大,老惦记着多分块蛋糕。谁不原意少干活、多拿钱、挣快钱,一夜暴富,成天躺沙滩上看美女、数星星?政府想着如何在全世界割韭菜,借钱也要高消费,屁民惦记着如何从政府薅羊毛,没钱就等救济。

就说你的A和B两个家庭吧,华人来美三代之内必定翻身,另外那些族裔,世代满足于贫穷然而快乐着。

总之,美国丢失了当年的奋斗精神,正在下坡路上狂奔,谁上台也差不多。

F
FionaRawson
可可知识丰富啊,我以为这种竞选就是靠口才走走样子,还真的要在如此具体的问题上一决胜负?挺好的,这才叫“地方官”啊
F
FionaRawson
公平来说,邓安达在政客里都是好的了,无论他私德如何。好多政客真的是没点儿丑闻都不好意思管自己叫政客,

就像纽约那些服装前沿的男模,不是gay都不好意思出门

邓安达和初霜这点儿很像,事业上的能力是有的,对于社会来说这就够了。关起门来的那些事另谈。

F
FionaRawson
你中间断下了太久,我要捋捋啊。李小满?不是只关心邓私事那个吗?领事馆这个车牌有啥讲究?
可能成功的P
喜欢程程的分析,特别赞同

目前很多意识形态带来的就是反对merit制度。

这种问题还不是美国一家,看看加拿大、澳大利亚,好多人都感叹自己在吃子孙后代的钱。欧洲福利制度更是厉害了。

 

可能成功的P
高妹谬赞,我懂得太少,这一块好难写。不过,我觉得地方选举特别有意思。各种机会下,我们
可能成功的P
哈哈哈,你一竿子打了两船人LOL

事业上有能力,但是不能踏过红线。犯法就没救了。

唉,加州有的华裔政客,能力也有,丑闻也没,但就是职业政客,出尔反尔,为选票不要face,这种也要命。

可能成功的P
李小满是那个邓安达身边的小助理,关心他的私事行踪。车牌嘛,

目前只是突出大城市选举受到很多关注。这个也是正常的。

d
dontworry
李小满是领事馆的人?邓走得近岂不是有实锤了?顺便查了一下kumon,才知道这么出名。我们穷乡僻壤的都没有这个班,好落后。
可能成功的P
李小满不是领事馆的人。她是商界参会的召集人。我们这里

的很多华人活动都有领事馆的人员出席,很正常。领事也会出席各种活动,算是深入华裔社区吧。

可能成功的P
没有Kumon是孩子们的福气LOL。其实对有需要的孩子,补补课未尝不可,但是凡事都做到极致的,就会把事情搞歪。

有很多家庭让孩子提前学课堂知识,这样考试成绩好。这种就是浪费资源,剥夺了孩子的时间和自己努力的机会。认识这样的孩子,父亲是开补习班的,女孩数理化都提前学一遍,GPA完美,也考到了几个顶级大学。可是对学业没有一点兴趣。

 

d
dontworry
我连孩子具体学了啥都不大清楚,他们连课本也没有。
可能成功的P
可见不愁还很年轻:)
F
FionaRawson
我今天碰巧也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多是老师教啥,父母同时辅导一下就好了。知道的那些极致,要自己教提前四年的数学,

结果就是孩子在课堂上非常无聊!上课讲话,敲桌子,骚扰其他学生,老师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有的最后想了办法,让做课代表,帮着擦黑板才改了这个毛病。

家长为了啥?就是一份大厂的好工作呗。这些家长希望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吗?孩子毕业后要真的敢去做数学系穷教授,赶出家门

可能成功的P
哈哈哈,最后一段好犀利LOL 另外这种弊病就是孩子一路遥遥领先,造成自己觉得自己牛得要命的假象,

而且从来没失败过,没落后过的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d
dontworry
我生娃晚,落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