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醒来右脚和小腿沉重麻木!5天前爬山滑了一下

我是猴子
楼主 (文学峸)

当时向左侧滑倒,左侧手肘和左脚外踝触地,起来后感觉左髋关节有点疼,2天前夜间出现不适。请问会是腰椎间盘突出吗?还是会有其他原因?谢谢

幕鼓晨钟
我们在城市里, 平地上生活习惯了, 已经不适合崎岖的山路了.
周老大
这个是练太极拳的好处之一。前天在实验室一脚踩在塑料纸上,只是滑了一下而已,没倒。要是倒了就是安全事故,一年只许三四次,否

则政府会来关闭运营

我是猴子
哎,不知道能否恢复,还是会渐渐严重
A
AprilMei
我有一次爬山滑倒后腰疼了一个月,当然和我没有停止锻炼也有关系。不过才不到一周,再休息一段看看吧。
数与形
请教一下,太极拳的动作那么缓慢,为啥健身效果这么好?是什么原理呢?

小孩说动作缓慢练的肌肉跟动作快练的不同,对不对?

我是猴子
现在倒是不疼,麻木应该是压迫到神经,不知应该休息还是适量运动
p
pickshell
上周我手上拿不少东西,下楼时踩空摔下来,爬起来拍拍活动下木事:))
A
AprilMei
拉伸应该有帮助。
周老大
我的看法是:壮在有强,健在无弱。快只有几块大肌肉可以跟上,其它的都是跟着受罪,也是拖累。慢则全身有望同步,共同提高
幕鼓晨钟
是不是有意识的慢可以算得上太极?如慢走慢跑等
周老大
等到共同提高之后,再加快可以更快。太极拳是一点都不慢的。以前打蓝球的时候我手伸得比人想象的要长要快,善于断球
周老大
太极强调的是控制,慢走慢跑一般是无意识的,应该不算
幕鼓晨钟
练太极, 有没有简单的, 最多不超过五步?
数与形
有道理!打太极是不是越慢越好?
周老大
只练起势,搂膝拗步,野马分鬃,倒卷肱,玉女穿梭之一
周老大
不是,太快太慢都是高手才行,以动作跟上意识为准
周老大
这一小段也就五步

https://youtu.be/My8FlqOrSG4

幕鼓晨钟
谢谢! 非常好, 我会分步练, 找一找感受
周老大
不用客气
数与形
既然太慢得是高手才行,那新手慢慢打是不是就可以成高手了?
幕鼓晨钟
我演练了起式, 体会了每一个细节. 看起来是松, 配上呼吸就需要用力
a
alpha123
休息吧。看旧贴你不一定是因为这次滑倒,你右侧本来就有点问题。
我是猴子
谢谢大家! 我休息休息看看
S
Shubin
高手的动作是和呼吸配合的,呼吸不停动作也不停。新手可以刻意放慢动作,但呼吸慢不下来,动作就会出现断续。
数与形
看邱慧芳的太极教学片,没提要配合呼吸呀。是不是太极也分不同种类?
S
Shubin
对初学的一般都不提呼吸,因为基本套路还没学会,还顾不上呼吸。
周老大
这个只是个人感觉,顺其自然就好。你要是初学,放松为主,真要是用力那是不好的
周老大
那叫装,:)
周老大
高手的慢,形不动意动;新手的慢,基本上是傻站着
周老大
呼吸配合要有一定基础的,否则容易伤肺
数与形
哈哈,只要一直在缓慢地动就成吧?
e
ephd
太极拳慢是有道理的

不是为了慢而慢,少林拳就很快,但是练了几十年后也慢下来了。

不同的拳法仕途同归,太极拳是一开始就慢,所以达到少林拳慢下来的境界不需要几十年。

e
ephd
最好就不要配合呼吸,除非你很懂你在干什么

站立的姿势如果站到全身顺接和放松的姿势,一个深呼吸引动就可能把所有的筋膜可动性引向脚上的方向,造成的问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能是灾难。

只有练拳到一定程度,能清晰感觉到身体的每个部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时候才会配合呼吸来引动全身,达到一动周身无有不动的状态。

e
ephd
行家啊,其实不是伤到肺

而是上半身的筋膜空间被引动到脚上去了,这样胸廓就被束缚住,感觉上就是呼吸会有紧迫感,时间长了反而会觉得痰多。

主要原因之一是初学者不下架子,或者架子太高,相对容易导致顺接的姿势进而通过深呼吸产生问题。

周老大
过奖了,:)
数与形
太深奥了。我就当做体操吧
数与形
慢的道理是啥呢?知道了道理,做起来才更明白呀
e
ephd
知道了也没有太多作用

我以前说过,相信你也看过,你现在在问说明你没有记下来,唯一的原因就是对你无用。

慢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能感受到身体,进而可以调整身体的状态。而没有练过功的人感受不到身体的细节,所以不自觉就会快起来。

听说太极拳可以健身,所以每个开始练习太极的人都想马上健康起来。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本身就已经犯了太极拳的大忌。心要在极静的状态下练拳才能感觉到身体的细节,越慢就越清晰,心越静感受就越强烈,这就是太极拳最核心的秘密,但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能安下心来细心练拳的人本来已经不多,能长期坚持下去的就更少,练拳的同时还练功修定只能是凤毛麟角。最后明白了太极拳是啥的人才知道原来最核心的东西每个人都知道,只是当时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数与形
说得真好!可惜我做什么都忍不住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才能静下来。这样边练太极边想东想西还有益处吗?
周老大
应该是有的,太极动作复杂(当然可繁可简),由不得你胡思乱想
幕鼓晨钟
说得真好! 静
S
Shubin
新手想配合也配不上,高手才谈得上动作配合呼吸,或动作和呼吸配合意念吧。
幕鼓晨钟
说得好! 松
数与形
那倒也是,不过做久了肌肉记住了招式,脑子就可以开小差了吧
周老大
加上更多细节
周老大
新手只是做个轮廓,太极是无数的细节,学无止境

https://youtu.be/I1e7itB4o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