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内胃疼一次,傍晚一个人去医大看,老公说得给他妈做饭,另外下班高峰他也打不着车。急诊医生给我临时
开了点滴,让我明天白天全面查。点滴药开了,自己拿药去护士站排队打点滴,打完自己举着瓶子找座位挂上打,座位有多少,像电影院座位那么密集,一个方块能有50个座,有几个方块我没记住,胃疼得要命真像躺着打,一问折叠床得去租,手上挂针没办法自己去办这手续,就得捂着肚子忍痛打完。
第二天老公陪我来看病,人山人海,我看专家诊,走廊座位有限,没有座呀,胃疼的我只能坐在走廊地上,不丢人,好多人坐地上。每个进去的病人,专家都给开3个检查,最多呆5分钟,就去交钱,再排3个检查,胃镜要约,当天不能做,好像回来后专家给点药。
胃镜去查那天,才知有打麻药不疼那种,我约的是不打麻药的,我想改打麻药的,那得重约,排期10多天,不打麻药的是立刻排上,俺就忍着吧,享受不打麻药查胃镜,难受疼自己忍着吧。当场听到卡卡几声响,出来后让补交刚才格外的拍片钱500元,然后才能去专家那,查我有胃炎,吹气还有啥菌,我说会不会是胃癌,因墙上宣传板都这内容,专家笑着说离胃癌早着呢,这年龄人多少都有点胃病,让我灭菌,提醒我她开的几种药有一种医大没有,你去药店买,一定要买某个大药厂出的,专家不给医大有的药单,内部电脑转,拿你卡交了钱去药房取药,防你开药去药店取,因医院药贵,这折腾3次印像花了3000元。
取了药吃4周,也许2周,记不住啦,这时早回温哥华了,按规定隔多久要去复诊再吹气,我就在这边吹气了,无菌了,胃也再没疼过。
一站路就堵死了。我只好用轮椅推着我妈来回,幸亏我家有电梯,否则我可没办法了,四楼呢。进了医院我就要排各种队,让我妈坐在一处等。最后交完钱还要一路推回家,大半天时间能把我累死。每周至少一次。医院里面的各种六层楼上下跑,各种排队都不算什么,我只当锻炼了。有电梯吗?有,但等死你!
每年5个月,他们跟我在一起从没生过病,只有小感冒,自己吃点药就好。他们跟我姐姐在一起就不行了,老生病,把我姐姐也累的够呛。
国内应该分级看病,而不是一窝蜂到三甲。
加拿大不了解,在美国住院医疗护理都可包了,倒是不需家人跑,若同样胃痛你去看ER试试,那账单。。吼吼
还有个五保户常年住院国家负担,其实她还有个女儿只是出嫁了。还有个90多岁的狂躁型精神病不打人就是乱跑,老男人说话中气十足赛小伙-也许是耳聋?女护工有时夜里把他捆着怕他跑了,还有时给他东西吃,因为他儿子太抠。
美国医院技术一般。有次孩子胳膊脱臼美国的中西医-都是本地知名的-都看不好,打电话回去找医生指导我给接上的。
不做手术了。我弟弟又得安抚老妈。总算等到核算报告出来,人可以推入病房了。把我弟弟真是累坏了。我的另一个海归闺蜜在上海陪老妈住院。也是要先做核酸。她陪着老妈在医院等了一夜结果。老妈躺在医院的平板车上睡了一觉,她在走廊长椅上坐了一夜,追剧代眠。真辛苦。回国养老,看病要重新适应。我在美国都被宠坏了。
看病,和美国的一模一样。回美国的话就正常看病。
international claim , 真没那么容易的。
我在国内胃疼一次,傍晚一个人去医大看,老公说得给他妈做饭,另外下班高峰他也打不着车。急诊医生给我临时
开了点滴,让我明天白天全面查。点滴药开了,自己拿药去护士站排队打点滴,打完自己举着瓶子找座位挂上打,座位有多少,像电影院座位那么密集,一个方块能有50个座,有几个方块我没记住,胃疼得要命真像躺着打,一问折叠床得去租,手上挂针没办法自己去办这手续,就得捂着肚子忍痛打完。
第二天老公陪我来看病,人山人海,我看专家诊,走廊座位有限,没有座呀,胃疼的我只能坐在走廊地上,不丢人,好多人坐地上。每个进去的病人,专家都给开3个检查,最多呆5分钟,就去交钱,再排3个检查,胃镜要约,当天不能做,好像回来后专家给点药。
胃镜去查那天,才知有打麻药不疼那种,我约的是不打麻药的,我想改打麻药的,那得重约,排期10多天,不打麻药的是立刻排上,俺就忍着吧,享受不打麻药查胃镜,难受疼自己忍着吧。当场听到卡卡几声响,出来后让补交刚才格外的拍片钱500元,然后才能去专家那,查我有胃炎,吹气还有啥菌,我说会不会是胃癌,因墙上宣传板都这内容,专家笑着说离胃癌早着呢,这年龄人多少都有点胃病,让我灭菌,提醒我她开的几种药有一种医大没有,你去药店买,一定要买某个大药厂出的,专家不给医大有的药单,内部电脑转,拿你卡交了钱去药房取药,防你开药去药店取,因医院药贵,这折腾3次印像花了3000元。
取了药吃4周,也许2周,记不住啦,这时早回温哥华了,按规定隔多久要去复诊再吹气,我就在这边吹气了,无菌了,胃也再没疼过。
家坛总聊国内养老,子女不在身边,没人帮你跑前跑后,关健检查和手术老人自己签字无效,要家属也签,因人家怕医闹,所以光有钱没用。一站路就堵死了。我只好用轮椅推着我妈来回,幸亏我家有电梯,否则我可没办法了,四楼呢。进了医院我就要排各种队,让我妈坐在一处等。最后交完钱还要一路推回家,大半天时间能把我累死。每周至少一次。医院里面的各种六层楼上下跑,各种排队都不算什么,我只当锻炼了。有电梯吗?有,但等死你!
每年5个月,他们跟我在一起从没生过病,只有小感冒,自己吃点药就好。他们跟我姐姐在一起就不行了,老生病,把我姐姐也累的够呛。
国内应该分级看病,而不是一窝蜂到三甲。
加拿大不了解,在美国住院医疗护理都可包了,倒是不需家人跑,若同样胃痛你去看ER试试,那账单。。吼吼
还有个五保户常年住院国家负担,其实她还有个女儿只是出嫁了。还有个90多岁的狂躁型精神病不打人就是乱跑,老男人说话中气十足赛小伙-也许是耳聋?女护工有时夜里把他捆着怕他跑了,还有时给他东西吃,因为他儿子太抠。
美国医院技术一般。有次孩子胳膊脱臼美国的中西医-都是本地知名的-都看不好,打电话回去找医生指导我给接上的。
不做手术了。我弟弟又得安抚老妈。总算等到核算报告出来,人可以推入病房了。把我弟弟真是累坏了。我的另一个海归闺蜜在上海陪老妈住院。也是要先做核酸。她陪着老妈在医院等了一夜结果。老妈躺在医院的平板车上睡了一觉,她在走廊长椅上坐了一夜,追剧代眠。真辛苦。回国养老,看病要重新适应。我在美国都被宠坏了。
看病,和美国的一模一样。回美国的话就正常看病。
international claim , 真没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