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伐木人员一组组地进山了。
大兴安岭冬天的白天很短。太阳上午十点才升起来,到下午三点多就下山了。一天只能干上五小时的活,要争分争秒才行。每组人员都带著一把放树的长锯,两把斧头,一根三米左右的木杆,和我们的中饭:每人两个四两的馒头。
小邓花了十几分钟教会我伐木的基本诀窍,然后我们就开始放树了。小邓个子不高,身手敏捷得像一只雪豹,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计算的。每放倒一棵树后,我跳上倒在地上的树干,一面往树梢走一面用斧子把枝子通通砍掉。这时,小邓围著树,用一把卷尺量来量去,然后决定在哪儿下锯截树。国家收购木材论立方米定价,并且规定木材长度只能是六米或八米。计算一根木材的体积,取决于它的长度和小头那一端的周长。同一颗大树用不同的锯法,出的木方数往往能相差百分之一二十。计算得好,生产队收入多,我们的工分也高。别人粗粗一看就把大树截断成材,而小邓搞的则是优化计算。他有一张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只有他能看懂的数目字。把树丈量完毕,他就拿出卡片,心算几秒钟,然后说:“6-8-6。”我懂他的意思:这棵树从大头算起,锯成六米,八米,最后六米的三根木材。这样出的木方最多。
我们的钢锯有两米多长,一边一个木把。两人站在树的两侧,猫下腰去,一手握著锯把,另一手扶著锯片,哧啦哧啦 ,靠著树根锯进去。国家规定树桩不能高于20公分,我们能锯得更低就更低。人弯得低虽然伤腰,但能多出木材。只有部队放树扎营时不管这一套。在山里走路,有时撞见几年前边境紧张时隐蔽在二线的野战军营地,那里的树桩赶得上膝盖高。
树往往朝南倒。这是因为南面阳光充足,树叶茂密,树的重心就向南偏。但是随著地形的变化,这条定律经常不管用。每放一颗树之前,我们俩分别仰著脖子,看著树梢,绕著树走一两圈,然后两人一起决定这颗树的倒向。我们先在树要倒下的那一面开锯,锯进树身三分之一强。这时,要是我们没估计错的话,树干倾斜的压力往往开始夹锯了。夹锯是个好兆头,说明我们的判断没大错,树会往这边倒。抽出锯子来再从相反的一侧开锯。这次下锯的高度要比对面的高上五至七公分。后面的那条锯缝始终要高于前面的,这样等树开始倾倒时,树桩表面形成一个阶梯,抵住树根,以免这个倾倒中的庞然大物向后滑。 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等两条锯缝接近时,这颗几千斤重的百年大树顺著地心引力,服服帖帖地朝前方倒下。一路上,它把干扰它的邻树叉枝通通折断,再把前方挡路的小树压个粉身碎骨。最后,树身著地,发出沉闷的扑通一响,把地面的雪蹦起一人多高。 等你听到轰隆一响,看到前方雪花扬起,脚底下一阵冲击波驶过后,你才喘出一口大气来。
有时两人都会判断错误。在斜度大的山坡上时,树经常不向我们想像的方向倒。这样在锯第二条缝时,树干向相反的方向压过来,把锯片夹得牢牢的,再怎么使劲也抽不出来。这叫‘站干’。碰到站干时,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钢楔子敲进高面的锯缝,也就是第二条缝里去,硬把树的这一面提高,强迫树干向对面倒下去。如果这一招也失效了,我们只能等拉木头的爬犁来时,让马牵一条长麻绳把树拉倒。赶爬犁的人极不乐意作这事儿:一来他的工作进度减慢,二来树倒下时可能伤到马匹。但是,伐木人有一条不成文的道德标准:站干是一定要放倒的。要不然,哪一天它自己倒了,谁知道会导致什麽样的惨剧。
树桩上那条台阶太重要了。要是没有这条台阶,大树在倾倒时不免会向后滑动,造成险情。要是大树枝杈捅到你的肚子上,你的内脏大概没几个能保全的了。要是树干向边上一甩,砸到你的膝盖,少说也落个粉碎性骨折。为了预防树干往后滑,在地上植被很密的林子里,放树前我和小邓都要先给自己用斧子砍出一条‘救命道’。万一出意外,我们拔腿就跑,不至于被地上的藤蔓缠住脚。
放树前还要巡视一遍,看看前方的小树会不会干扰大树的倒落。要是树很小,大树一砸上去就会断的话,关係不大。要是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把小树先放了,免得小树把大树撑住而倒不下去。倒得不服帖的树容易找人麻烦。要是前方有一颗死树的话,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死树干燥了,树枝脆得很,非放倒不可,不然它被大树压断时,树枝会分解成千百块碎片。在它粉身碎骨的瞬间,施加在它身上的压力顿时释放,断枝碎木反弹过来,向放树的人射来一阵箭雨。放树人把这种树叫‘寡妇树’。两年前,村里的一个本地青年在放树时碰上了寡妇树 ,一根鸡蛋粗細的干树枝直直地扎进了他的前脑门。他一声没吭就咽气了,前额上像盖了一个红图章。
十二月底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和小邓在一片平坡上稳步推进。地平,树又大,活干得顺手得很。在放一颗樟松前,我们见到它正前方有一颗弯曲的白桦树。小桦树不过手臂粗,应该不是樟松的对手。我们俩看了看对方,点了点头,弯下腰开始放这颗樟松。
当樟松倾倒时,它那像伞一样的枝叶和邻树的枝叶纠缠不清,树倒得不紧不慢,过了45度时还没加速。当我们看到樟松慢悠悠地压上了小白桦树时,我们的心已经挂到嗓门口。樟松倒得太慢,动量不够压垮小桦树。白桦树被压成了弓形,但没有屈服,反倒形成了樟松的支点,把樟松支成了一个跷跷板。随著樟松树梢的下降,它的尾部慢慢地升起,整棵树横在了空中,支在弯曲的小桦树上。看到几千斤重的树干,居然被小小的桦树举平了,我们目瞪口呆。这次我俩儿轻敌,地上没打出救命道。此刻我们的两脚都缠在藤蔓里,一步也跑不了 。
樟松横在空中,上下晃动了几下,好像在考虑下一步的动作。我们双脚被钉在了地上,等待著命运的摆布。突然,樟松失去了平衡,沿著弓形的桦树下滑,那粗大的尾部向我头部呼啸著横扫过来。我看著它,惊呆了,一动不动,心想完了。砰的一声,树尾巴在我脑袋两尺远的空中突然停住了。它屏息了一两秒,上下微微晃动了几下,然后重重地摔在了雪地上,扬起一阵雪雾。
我的内衣这时被冷汗浸透了。喘过了一口气后,我使劲把脚从藤蔓中拉出来,去看个究竟。离我两尺远的地方,站著一棵手臂粗的小松树。在与我头同高部位的小松树的树皮,这时已经被打得稀烂。透明的树汁从白色的木杆中渗出来,流成了一条小溪。
要是没有这棵树护著我,这流著的白色液体就该是我的脑浆了。
我问小邓要了一枝烟,说我要歇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照片来源:三合民兵连照片集及网络下载
在放一颗樟松前,棵
位居第二位的危险职业:https://www.invictuslawpc.com/most-dangerous-jobs-osha/
感受一下。细节写的好棒:)
第二天一大早,伐木人员一组组地进山了。
大兴安岭冬天的白天很短。太阳上午十点才升起来,到下午三点多就下山了。一天只能干上五小时的活,要争分争秒才行。每组人员都带著一把放树的长锯,两把斧头,一根三米左右的木杆,和我们的中饭:每人两个四两的馒头。
小邓花了十几分钟教会我伐木的基本诀窍,然后我们就开始放树了。小邓个子不高,身手敏捷得像一只雪豹,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计算的。每放倒一棵树后,我跳上倒在地上的树干,一面往树梢走一面用斧子把枝子通通砍掉。这时,小邓围著树,用一把卷尺量来量去,然后决定在哪儿下锯截树。国家收购木材论立方米定价,并且规定木材长度只能是六米或八米。计算一根木材的体积,取决于它的长度和小头那一端的周长。同一颗大树用不同的锯法,出的木方数往往能相差百分之一二十。计算得好,生产队收入多,我们的工分也高。别人粗粗一看就把大树截断成材,而小邓搞的则是优化计算。他有一张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只有他能看懂的数目字。把树丈量完毕,他就拿出卡片,心算几秒钟,然后说:“6-8-6。”我懂他的意思:这棵树从大头算起,锯成六米,八米,最后六米的三根木材。这样出的木方最多。
我们的钢锯有两米多长,一边一个木把。两人站在树的两侧,猫下腰去,一手握著锯把,另一手扶著锯片,哧啦哧啦 ,靠著树根锯进去。国家规定树桩不能高于20公分,我们能锯得更低就更低。人弯得低虽然伤腰,但能多出木材。只有部队放树扎营时不管这一套。在山里走路,有时撞见几年前边境紧张时隐蔽在二线的野战军营地,那里的树桩赶得上膝盖高。
树往往朝南倒。这是因为南面阳光充足,树叶茂密,树的重心就向南偏。但是随著地形的变化,这条定律经常不管用。每放一颗树之前,我们俩分别仰著脖子,看著树梢,绕著树走一两圈,然后两人一起决定这颗树的倒向。我们先在树要倒下的那一面开锯,锯进树身三分之一强。这时,要是我们没估计错的话,树干倾斜的压力往往开始夹锯了。夹锯是个好兆头,说明我们的判断没大错,树会往这边倒。抽出锯子来再从相反的一侧开锯。这次下锯的高度要比对面的高上五至七公分。后面的那条锯缝始终要高于前面的,这样等树开始倾倒时,树桩表面形成一个阶梯,抵住树根,以免这个倾倒中的庞然大物向后滑。
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等两条锯缝接近时,这颗几千斤重的百年大树顺著地心引力,服服帖帖地朝前方倒下。一路上,它把干扰它的邻树叉枝通通折断,再把前方挡路的小树压个粉身碎骨。最后,树身著地,发出沉闷的扑通一响,把地面的雪蹦起一人多高。 等你听到轰隆一响,看到前方雪花扬起,脚底下一阵冲击波驶过后,你才喘出一口大气来。
有时两人都会判断错误。在斜度大的山坡上时,树经常不向我们想像的方向倒。这样在锯第二条缝时,树干向相反的方向压过来,把锯片夹得牢牢的,再怎么使劲也抽不出来。这叫‘站干’。碰到站干时,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钢楔子敲进高面的锯缝,也就是第二条缝里去,硬把树的这一面提高,强迫树干向对面倒下去。如果这一招也失效了,我们只能等拉木头的爬犁来时,让马牵一条长麻绳把树拉倒。赶爬犁的人极不乐意作这事儿:一来他的工作进度减慢,二来树倒下时可能伤到马匹。但是,伐木人有一条不成文的道德标准:站干是一定要放倒的。要不然,哪一天它自己倒了,谁知道会导致什麽样的惨剧。
树桩上那条台阶太重要了。要是没有这条台阶,大树在倾倒时不免会向后滑动,造成险情。要是大树枝杈捅到你的肚子上,你的内脏大概没几个能保全的了。要是树干向边上一甩,砸到你的膝盖,少说也落个粉碎性骨折。为了预防树干往后滑,在地上植被很密的林子里,放树前我和小邓都要先给自己用斧子砍出一条‘救命道’。万一出意外,我们拔腿就跑,不至于被地上的藤蔓缠住脚。
放树前还要巡视一遍,看看前方的小树会不会干扰大树的倒落。要是树很小,大树一砸上去就会断的话,关係不大。要是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把小树先放了,免得小树把大树撑住而倒不下去。倒得不服帖的树容易找人麻烦。要是前方有一颗死树的话,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死树干燥了,树枝脆得很,非放倒不可,不然它被大树压断时,树枝会分解成千百块碎片。在它粉身碎骨的瞬间,施加在它身上的压力顿时释放,断枝碎木反弹过来,向放树的人射来一阵箭雨。放树人把这种树叫‘寡妇树’。两年前,村里的一个本地青年在放树时碰上了寡妇树 ,一根鸡蛋粗細的干树枝直直地扎进了他的前脑门。他一声没吭就咽气了,前额上像盖了一个红图章。
十二月底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和小邓在一片平坡上稳步推进。地平,树又大,活干得顺手得很。在放一颗樟松前,我们见到它正前方有一颗弯曲的白桦树。小桦树不过手臂粗,应该不是樟松的对手。我们俩看了看对方,点了点头,弯下腰开始放这颗樟松。
当樟松倾倒时,它那像伞一样的枝叶和邻树的枝叶纠缠不清,树倒得不紧不慢,过了45度时还没加速。当我们看到樟松慢悠悠地压上了小白桦树时,我们的心已经挂到嗓门口。樟松倒得太慢,动量不够压垮小桦树。白桦树被压成了弓形,但没有屈服,反倒形成了樟松的支点,把樟松支成了一个跷跷板。随著樟松树梢的下降,它的尾部慢慢地升起,整棵树横在了空中,支在弯曲的小桦树上。看到几千斤重的树干,居然被小小的桦树举平了,我们目瞪口呆。这次我俩儿轻敌,地上没打出救命道。此刻我们的两脚都缠在藤蔓里,一步也跑不了 。
樟松横在空中,上下晃动了几下,好像在考虑下一步的动作。我们双脚被钉在了地上,等待著命运的摆布。突然,樟松失去了平衡,沿著弓形的桦树下滑,那粗大的尾部向我头部呼啸著横扫过来。我看著它,惊呆了,一动不动,心想完了。砰的一声,树尾巴在我脑袋两尺远的空中突然停住了。它屏息了一两秒,上下微微晃动了几下,然后重重地摔在了雪地上,扬起一阵雪雾。
我的内衣这时被冷汗浸透了。喘过了一口气后,我使劲把脚从藤蔓中拉出来,去看个究竟。离我两尺远的地方,站著一棵手臂粗的小松树。在与我头同高部位的小松树的树皮,这时已经被打得稀烂。透明的树汁从白色的木杆中渗出来,流成了一条小溪。
要是没有这棵树护著我,这流著的白色液体就该是我的脑浆了。
我问小邓要了一枝烟,说我要歇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照片来源:三合民兵连照片集及网络下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黑龙江上的飞龙鸟》(三十一)在原始森林里 2 《黑龙江上的飞龙鸟》(三十)在原始森林里 1 《黑龙江上的飞龙鸟》(二十九)大食堂 《黑龙江上的飞龙鸟》(二十八)操练 《黑龙江上的飞龙鸟》(二十七)山林中的飞龙鸟
在放一颗樟松前,棵
位居第二位的危险职业:https://www.invictuslawpc.com/most-dangerous-jobs-osha/
感受一下。细节写的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