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无症状进方仓的一刀切做法得不偿失也没有根据

h
huntridge
楼主 (文学峸)

方舱的一个好处转重时及时治疗。但是现在重症率低到不可思议。前几天报道15万累计感染才一例重症。另一好处是可以避免感染邻居。但是有多少是被邻居感染的?中国一直有病例溯源追踪也没看到在隔离状态下有这样的例子。

'
''''''
这次病毒传播很快,一栋楼只要有一个阳性,没几天整栋楼就一半人会阳性。

这次病毒不但传播快,而且很多人症状不轻:持续高热,咳嗽,喉咙痛,最重要的是痰多,似乎会影响到肺部。

h
huntridge
“一栋楼只要有一个阳性,没几天整栋楼就一半人会阳性”-谁报道的?
h
huntridge
要是这样美国住apartment就会全部被感染。实际上没有。
孟仲叔季
朋友在加拿大得了就有这样的症状,说是有痰而且很深,我还奇怪Omicron好像只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
''''''
我在上海的同学同事都这么反馈的。有的小区阳性病人没有及时送方舱医院,没几天楼里就一大片了。是否真有一半,不好说。
'
''''''
上海老式小区,每户间隔很近,跟这边的apartment不太一样。关键还是这次病毒的传播力很强,这边早晚会传遍。
d
danren
应该确切地说这种在上海推行的全民检测就是病毒传播的最佳途径!空喊着清零的口号,无视百姓的苦疾,荒唐的政府!极度怀疑

有阶级敌人已经潜入政府高层做此措施引发社会动荡。

p
pickshell
是呀,上海人口多太密集,居住环境与美国apartment不能等同。不是说目前病毒虽传播力强,但致病和死亡率不高吗?

不是说目前病毒虽传播力强,但致病和死亡率不高吗?

唉,封城,这么庞大人口,民生(吃喝)与经济都是麻烦,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短期好说,问题是这得持续多久啊?

'
''''''
这次的症状看来不轻,还是要小心。在这边只有等能死的都死了,剩下的就是死不了的。很无奈。
q
qiuqiu..
不是百分之九十几都是无症状吗?
q
qiuqiu..
我是说上海的数据
C
CR2019
八成是以讹传讹。
S
Shanghaigirl98
同意,天天测核酸,交岔感染。
T
Tiger666
万一像香港一样死亡人数大增呢?没办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
''''''
他们是医生
'
''''''
可能不至于重症,但发烧有痰的很多,不象以前说的那么轻巧。
'
''''''
是这样的,现在还算可控,没更好的办法了。
'
''''''
他们住在上海,有些小区情况是很严重的。
周老大
但是要做好失控的准备。Omicron的传染性是很可怕的。本镇是湾区抗疫楷模,

曾经中招率只有邻近差区的十分之一,但是Omicron一来,一周中招数赶上之前近两年的总和。

p
pickshell
大约10年前?北京有次流感,医院急诊和呼吸科走廊都排满了病床,那次也因肺炎死了不少老人。

那时我正好回北京,亲眼见到有的在急救车上气管都被切开插管的人,送到好多医院都无法接收,因急救设备不足啊,也是很无奈。大街上到处是咳嗽和咳痰声,那次北京流感也很严重,但没有封城,

d
danren
采取什么措施了呢?
周老大
人人自觉,人口密度也较小
C
CR2019
但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们是在居家隔离后被邻居传染的吧?
h
huntridge
理论上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海大部分老人打了预防针。事实上不仅没有发生而且重症极少。
h
huntridge
谈谈对网友回复的看法。没有理由能够支持一刀切。而且一刀切的后果是没有对比。根本不知道方舱是否真的有效。

去方舱应该有几个条件:比如公寓靠的近或者邻近有高危人群。也允许自愿。

d
danren
至少无须天天全员检测,至于是不是清零也没有去纠结论证吧。
'
''''''
你的意思,先要证明是被邻居传染的,论证完后才能送方舱医院?而且还要留一部分作对比?
h
huntridge
不是这样想的,传染机理是气溶胶理论上不可能。而且没有数据证明邻居可以传染,事实上也没看到发生过。所以不能一刀切。
t
tryyyyyy
测核酸会交叉感染?
t
tryyyyyy
如果空气不会传染,那你觉得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h
hz82000
你的都是假如,现在一刀切了,结果怎样?
h
hz82000
测核算不会交叉感染,楼主是指过程中
h
hz82000
现在住房改善了,很多很宽敞的
d
danren
有家人在上海一直封锁在家,只有核酸检测才能出门,最好还是测出了”阳性“,身体只是有类似感冒的反应。
h
huntridge
现买现卖:droplets(飞沫) + aerosols(气溶胶) + 物体表面。飞沫传播一般不超过6尺气溶胶远些。

Larger, heavier respiratory droplets can travel up to 6 feet, but then they fall to the ground. Smaller, aerosolized particles, however, can get caught in air flows and move throughout a space, infecting people at further distances.

"It's really the size of the droplet nuclei that defines an aerosol-borne infection versus a droplet-borne infection," said Monica Gandhi, MD, MPH, an infectious disease exper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he added that in recognizing the airborne nature of COVID-19, we acknowledge that "it's most effectively transmitted in closed, indoor spaces, and that venti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mitigate the virus."

When an infected individual emits aerosols,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pread disease in poorly ventilated, indoor spaces. Outdoors, however, the virus can disperse more easily. Sever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for COVID-19 aerosols to infect others indoors.
周老大
当然,我说的是旧金山湾区
周老大
我一直说抗疫是工程,不是科学,但是很多人不这么认为。等弄明白了,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人了。
'
''''''
学究气重的人,要所有数据都摆在眼前才肯行动。殊不知有些数据是拿人命换的。紧急情况下只能快刀斩乱麻,阻断一切可能的传染源
w
wszgr
大家居家自测, 不要聚一起问题不大, 病程5天, 自测阴性就可以了, 但老人较危险

要保护好, 如发病就马上给辉瑞那个药, 国内如可做到这些就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