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橡子面吗?

良邑
楼主 (文学峸)

你吃过橡子面吗?

橡果: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栗橡树.栎树的果实,含淀粉和少量鞣酸。

橡果是号称比水稻、小麦“资格”还要老的粮食。人们食用橡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橡子一直是许多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

橡子中含有的单宁起到排铅的作用,还有止血、愈伤、抑菌、抗过敏、抗癌、抗氧化等作用。不足的是单宁还能够引起便秘,所以要经过处理才能用来食用。

作为橡树的种子,橡果象征着潜力和耐心;也被认为是运气,繁荣,青春和力量的象征。

橡子中的淀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可制造乙醇,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在纺织工业可作为上浆剂;在石油工业上作为缓凝剂和堵漏剂。

【摄于安大略省于人村】

f
fuz
唉,真不好吃,还不消化,拉不出屎。但凡有口野菜或树叶,没人吃这玩艺。
良邑
看来我们对那个年代感同身受,没齿难忘。
含羞草草
先表示同情那个年代。 明白了

为什么本坛老有人问多大年纪,原来的确是有代沟。 

良邑
理解万岁。谢谢光临!
d
dudaan
我小时候北京没有橡树,第一次下江南去杭州见到正是结果季节问是啥树

一位女士回答说:ya li zi 

说不能吃的。

A
AprilMei
没吃过,但听说过。三年困难时期。。。
M
Mutsu
听说过橡子凉粉
越王
野栗子?
v
viewfinder
H-mart 有盒装的橡子凉粉卖,也有袋装的橡子淀粉

味道有点苦涩,凉粉质地比较软。

听说在韩国收集处理橡子是个不小的产业。

美国橡树很多,但red oak的橡子的单宁含量太高,不能吃。

white oak橡子可以制作淀粉,我试过,极其麻烦。

良邑
街边有一种绿化树叫马栗子,人不能吃,马可以吃。
良邑
是的,当时是粮店在粮食标准之内供应的。
良邑
如果遇到,还真想尝尝。
良邑
总之不是优质食品。
l
lawattaction
没吃过,也没听父母提过。玉米面吃的比较多。
p
pickshell
我们这边也有橡树,果子有点像榛子掉一地,好奇问别人才知道那是橡子。
原上草2017
读过一篇文章,内容非常真实,因为文章说的大部分我都经历过。

谢炜如:我亲历了共和国的饥馑年代--“映象60年”特别报道(4)   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日期:2009/08/11

照片中的粮油供应证是我们国家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的特殊产物,每当看到过去的各类票证,就会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亲爱的朋友们,请允许我用平铺直叙的民间话语的方式,讲述一段我亲历的共和国的悲情往事。

当年的票证

我出生于1948年的广州,比共和国大一岁,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呼啦啦长成了一个小小少年。在童年的记忆中,我从来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天天吃饱饭的日子过到了1959年,饥饿的阴影却悄然而至。那一年我刚满11岁,共和国进入了一个非常年代??饥馑年代。

从那一年的秋天开始,奶奶做的饭越来越稀烂,还伴有木薯和番薯,一家十多口人就着一碟又老又苦又缺油的椰菜和一碟咸萝卜干蒸肉片吃饭,几片肥肉切得比纸还薄。可是没过多久,连这样的饭菜也吃不上了。听妈妈说小孩每月只供应十五、六斤大米,大人也只有二十来斤。今天对于吃腻了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的人,这些粮食当然不算少,可是当时每人每月供应的食油只有三两(十六两为一斤),要命的是鱼、肉、蛋、豆腐等副食品在市场上几乎全部难觅芳踪,更不要说鸡、鸭、鹅了,人们只有靠那一点点粮食充饥,清汤寡水,饥肠辘辘。不知是谁发明了一种自欺欺人的东西叫“双蒸饭”,饭蒸好后洒水再蒸,把一两饭蒸成四两,看上去像干饭,吃到嘴里却是粥。即便是双蒸饭,每顿也只能吃到二、三两,还没走出饭堂,肚皮就贴到脊梁骨上去了。

物资的奇缺造就了一个“票证年代”,除了自来水,什么都要凭证定量供应,粮簿、粮票、油票、糖票、肉票、鱼票、布票、煤票、煤油票、木柴票、烟票、豆腐票、蛋票、火柴票、肥皂票、灯泡票、工业品票、副食品票……人们暗地里开玩笑说这是“无产阶级专证”。可是别以为有了票证就一定能买到东西,商店的柜台货架好像被洗劫过那样空空如也,菜市场里又黄又老的蔬菜倒是有一些,得清晨起来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到。我是家里老大,有时也帮着奶奶买菜,不到五点就起来,以为可以排个头位,谁知人龙早已见首不见尾,菜市场门一开,几百人呼啸呐喊着冲锋陷阵般地冲了进去,好不容易盼到菜来了,可是没卖上几号人菜就卖光了。其他人只好嘴里骂着,捡上几片黄叶几棵烂菜,垂头丧气地走出菜市场。

饥饿像幽灵一样徘徊在广州城上空,于是政府号召“低标准,瓜菜代”,各种各样的“代食品”便应运而生联袂登场:“苏联菠菜”其实是北方用来榨糖后丢弃的甜菜叶子,又粗又硬又苦又涩,一股青草味,猪都不吃;蔗渣饼是蔗渣磨粉做的,多吃几个就拉不出屎;名字使人销魂的“西施粉”,其实是海草磨粉做的黑乎乎的粉条;还有禾杆草磨粉做的包、米糠做的蒸糕、咯崩牙的花生麸豆麸、又酸又馊的豆腐渣、又粗又硬的番薯藤、毛茸茸的“黄狗头”根茎、嚼不烂的蕉芋……等等,凡是能入口又吃不死人的东西都成了我们的主食和副食。

这些杂物连填肚子都填不饱,更不要说营养了,常年累月地吃出了水肿病。我家最先得水肿的是奶奶,看到孙儿饿得发抖,奶奶总要把她那份双蒸饭分给我们,那些狗屎垃杂她吃得最多。不久,爷爷爸妈叔婶都“胖”了起来,大腿小腿脸颊额头一摁一个深深的“小酒窝”。成千上万的人都不同程度得了水肿病,其实是长期吃糠咽菜缺乏营养造成的。于是政府就号召我们搞“小球藻”和“人造肉精”:人尿加菌种晒成深绿色,挑出黏乎乎的一层就是小球藻;用刷锅水、洗米水、烂水果、剩茶水做成“培养液”加菌种沤上几天,挑起一层白色的膜,晒干了就是人造肉精。报纸上说这东西营养价值极高可以防止水肿病,于是千家万户的所有坛坛罐罐全都盛满了深绿色的液体。小球藻那滋味实在恶心,想起奶奶腿上那可怕的“酒窝”,却又不得不吃,可是吃了效果又如何?谁都不知道。

人们饿得火烧火燎,天天想的是如何“?食”,“食”字比天还大。我和妹妹放学就去挖野菜,马齿苋、崩大碗、白花蛇舌草、鸡屎藤……,其苦涩甘甜仿佛至今还残存在口腔;捕鼠机夹住黑黝黝的家鼠,剥皮去内脏,照吃不误;水浸街抓到肥肥的水蛇,斩头去尾一煮,美味无比;妈妈带着我们去割草养兔子和葵鼠,这小动物不吃粮食只吃草,三个月即可宰杀;听说三水可以买到平价番薯,妈妈立刻带上我们兄妹坐着“猪笼车”直奔三水;学校要组织几十名学生参加国庆游行,全年级几百学生全争着要去,大家知道参加游行可以领到两个面包,当年游行的情况我早忘得干干净净,唯独记得那两个黑面包的美味,因为面包里面没有米糠;家里好不容易买了点纯面粉做的高价饼干,可是大人没吃几块,就被不懂事的我们几兄妹偷吃精光;人们不顾脸面寻求港澳亲友的支援,舅舅寄来了一罐猪油,简直令我们乐疯了;街头巷尾人们举行“精神会餐”,谈论着往日的皇上皇腊味、太平馆牛排、美利权雪糕、大同脆皮鸡、陶陶居鲜虾饺、成珠楼小凤饼和大三元乳猪而垂涎三尺;奶奶骂我是“为食猫”,弟弟立刻嚷嚷“我要食猫!我要食猫!”叫奶奶哭笑不得。

多少年以后我们才知道刘少奇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说的一句大实话:“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今天看来还可能是“一份天灾,九分人祸”。不堪回首的大饥荒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早已有人掀开了被尘封的共和国这惨痛的一页,我只不过是无数叙述者之一。历史不能重复不可轮回,造成大饥荒的社会机制再也不能重现,否则,我们民族将会永堕于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之所以不愿意用“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之类的轻飘飘的语言来表述我的心境,是因为凡是有资格回顾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想起那千千万万死于饥饿的人民。所幸的是共和国历经七七四十九难,终于九九归一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来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温总理在北川中学挥笔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共和国的这场浩劫而老泪纵横。人们常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我却要说:以人性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供稿:人文学院 谢炜如 编辑:朱玉尊)

 

d
dudaan
很可能
l
lawattaction
“一份天灾,九分人祸” 。谁能简单解释一下 3 年自然灾害呗!我家没饿着。

住黑龙江省(北大仓),周边有国营农场,父母在铁路食堂工作,父亲是食堂管理员。

良邑
榛子可是好东西。不过我到加拿大这么多年没见过榛子树。
良邑
那时候主粮就是玉米和高粱。小米等于细粮。
良邑
感谢分享!
良邑
到谷歌上还能搜索到这方面的文字。
越王
南方人的发音。
s
stillsingle
好像红灯记里看到过。
s
stillsingle
听说上海有人开始挖绿地里的草了。
d
dudaan
我当工人时一位农民出身的老师傅讲

1959年天气特别好,庄稼长势空前的好,但因为搞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不要钱这套,农民没有积极性,结果许多粮食都烂在地里了。结果60年春天粮食就不够了,又有自然灾害,夏粮减产,所以大家都饿肚子了。61年还是天不作美。缓不过来。

所以其实自然灾害是两年,他说如果59年的粮食都收回来储存备用,不会发生饥荒。

我小时候吃过发霉的红薯面,吃过小球藻,磷脂等奇怪的东西。有段时间每顿只能喝菜粥。北京高收入家庭都这样,别的地方肯定更困难。

l
lawattaction
嗯!终于明白了。三年自然灾害是最大的谎言。大跃进是主要问题,+苏联关系恶化+支援小国
l
lawattaction
谢谢!这就是“人民公社” 。“大跃进” 年富力强的农民都不种地,进城大炼钢铁;

苏联关系恶化,还债? 

老外也知道饿死人的三年,但老外说自然灾害不大。

含羞草草
到处都是,秋天落一地

没人捡。

我打球的多个球场都是榛子树

只是不知何地如何加工, 因为好像不能直接吃的,核桃也是。 未经加工是苦涩的

l
lawattaction
安徽,我家的亲戚饿死很多。我爸探亲,很多人非要跟他出来,规定(单位开的证明),只能带回来2 个远房亲戚。

黑龙江,我家吃的不错。父母都在铁路食堂上班,父亲是食堂管理员。我小姨,奶奶爷爷都在我父母身边,都没饿着。

 

良邑
大灾三年,饿不死厨师。
良邑
日本鬼子在东北时不允许老百姓吃大米白面,配给橡子面。
p
pickshell
榛子在NUTS里我的最爱之一:)
绿
绿珊瑚
我老家安徽庄子里的80%的人饿死了。我有个小叔逃难到新疆军马场才活下来。

我爷爷是北京户口,和奶奶在北京,我姑姑的儿子饿死了,我家把她女儿也接到北京,才活下来。

T
Tiger666
情况属实!
周老大
我们的县委书记作假给地方留了点粮食。
l
lawattaction
我爸带出来的远房亲戚,是爷俩,儿子6 岁,趴地上检别人家淘米水的米粒,没有我爸帮忙,饿死无疑。

出来后,在黑龙江国营农场,生活很好,和我父母一直有走动,知道感恩。

l
lawattaction
有明白人!赞县委书记!

几十年后,新冠到底咋出现的,是不是认为,是美国还是中国武汉;新冠疫苗。这些真相也都会给世人一个解释。

欲千北
悲惨
欲千北
悲惨
周老大
人治社会,百姓的福祉全靠当官的良心。我老家风水不错,总能遇上好官。
a
aklei
世界上很多地方吃玉米面,但是加工不一样,在三毛流浪过的那些个岛,卖

的玉米面,是先把玉米烤成浅咖啡色后再磨成粉的,很香!

B
BeagleDog
我家在三年困难时期就吃过。我本人没吃过。
B
BeagleDog
橡子面不是粮食,是没东西吃拿来充饥的。吃了解不出大便。玉米面是我们辽宁省过去主要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