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读书笔记:《源氏物语》第十七回 赛画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峸)

第十七回 赛画

本回故事简介

此回写源氏三十一岁春天之事。宫中举行了一场绘画比赛,实则是一场艺术、才情与女性魅力的较量。比赛中,六条妃子的独女,入宫后称为梅壶女御的前斋宫与冷泉帝所宠爱的弘徽殿女御各自代表不同阵营,两方画师分别绘制中国与日本的故事题材,展开比赛。根据作品内容、技法、构图与色彩做出评比,最终,源氏一方技高一筹,赢得胜利。秋好中宫的聪慧与气度也因此赢得宫中更多尊敬。

本回故事导读

六条妃子22岁的女儿前斋宫入宫之事,让藤壶母后甚为关心,常常催促,盼望早日成就。朱雀帝曾对前斋宫有意,而六条妃子生前刻意躲避。此时朱雀院听闻前斋宫将入宫为冷泉帝女御,心中十分惋惜。但深恐外人说长道短,绝不和她通信。只是到了入宫那一天,遣使致送许多名贵礼品到六条宫邸中去。冷泉帝的生母藤壶母后也进宫来了。源氏想,冷泉帝才13岁,比前斋宫小9岁,实在太小了。”

前斋宫入宫之夜,冷泉帝听说有个新女御要来了,颇感兴味,提起了精神等候着。以年龄而论,13岁的冷泉帝表现得懂事而老成。不过藤壶母后还是告诫他道:“有一个优秀的女御来陪伴你了,你要好好地对待她啊!”冷泉帝想:“和大人做伴,也许是很难为情的吧?”到了十分夜深的时候,新女御才进宫来。冷泉帝一看,这个人生得身材小巧,容貌温雅,举止端详,实在可爱,他和弘徽殿女御,已经伴熟,可亲可爱,无须顾忌。现在这个新女御呢,态度庄重,令人起敬。

评注:皇太后过去的宫殿就是弘徽殿,此处的弘徽殿女御则是前左大臣的孙女。六条妃子22岁的女儿前斋宫是最新进宫的另外一个女御。冷泉帝的两个女御还没有确定将来谁是中宫皇后,本回由赛画,争高下分胜负。

冷泉帝身边有两个女御,晚上侍寝,由两女御轮流值班。那兵亲王便不能顺利地将女儿槿姬送进宫来。他相信皇上长大起来,虽然有了这两个女御,也不会抛弃他的女儿的,于是静观其变。

冷泉帝在一切艺事中,最感兴味的是绘画。想是由于爱好之故,自己也画得一手好画。已经被称为梅壶女御的前斋宫最擅长于绘事,因此帝心向往于她,常常到她院中去,与她一同作画。殿上的青年人中,凡是学画的,皇上必然另眼看待,何况这个美人。

她作画时神情雅致,不拘主题,随意挥洒。有时斜倚案几,搁笔凝思,姿态十分美妙,皇上看了深觉可爱,越发宠幸,更加常来梅壶院。

弘徽殿女御的父亲,前左大臣儿子头中将,现在官居权中纳言,生性是个逞强好胜的人,闻得消息,大为不平,定要自己女儿胜出一头。便召集许多优秀的画家,郑重嘱咐。并选取各种美妙无比的画材,特备最上等的纸张,叫他们分头作画。他认为故事画最富趣味,最宜欣赏,便尽量选取美妙动人的题材来叫他们画。此外描写一年内每月的节日、活动和景物的画,也加上特别新颖的题词。他把这些画给皇上看了。因此,皇上又勤到弘徽殿来看画了。但权中纳言不肯轻易拿出去给他看。他舍不得让皇上拿去给梅壶女御看,因此藏得很好。

源氏内大臣闻知此事,向冷泉帝奏道:“他只管把画藏好,不肯爽爽快快地呈请御览,以致恼乱圣心,实甚不该!臣有家藏古画,当即取来奉献。”便回到二条院,把保藏新旧画幅的橱子打开,与紫姬二人共同选择。凡新颖可喜之作品,尽行取出。描写长恨歌与王昭君的画,虽然富有趣味,意义未免不祥,故此次决定不予选用。源氏内大臣乘此机会,把保藏须磨、明石旅中图画日记的箱子也打开,好让紫姬也看看这些画。

时值三月初十左右,天气晴朗,人意悠闲,正是风光明媚的季节。

源氏内大臣想道:“同样竞赛,何不扩大规模,让陛下多欣赏些?”便特别用心搜集佳作,尽数送入梅壶女御宫中。于是两女御都有了各式各样的许多画。故事画内容最为丰富,构图最吸引人,所以梅壶女御选的尽是古代故事的名画杰作。弘徽殿女御所选绘的,都是当世珍奇情景及趣味丰富之题材。讲到表面的新颖与华丽,则弘徽殿较胜一筹。此时皇上左右诸宫女,凡具有修养者,每日品短评长,以绘画鉴赏为事。

藤壶母后酷爱绘画,惟此难于舍弃,诵经礼佛也懈怠了。看见众宫女各抒论见,便把她们分为左右两方:梅壶女御的左方,有平典侍、侍从内侍、少将命妇等人;弘徽殿女御的右方,有大弍典侍、中将命妇、后卫命妇等人。这些人都是当今有名的女鉴识家。她们互相争论,各有理由,藤壶母后听了颇感兴趣。她出主意:先将左方所出品的物语鼻祖《竹取物语》中的老翁和右方所出品的《空穗物语》中的俊荫这两卷画并列起来,教两方辩论其优劣。

左方的人说:“这古代故事与赫映姬本人一样不朽。情节虽然并无风趣,但赫映姬不染浊世尘垢,怀抱清高之志,终于升入月宫,足见宿缘非浅。这是神明治世时节的故事,让我等世俗女子望尘莫及了。”

右方的人驳道:“赫映姬升入月宫,此乃天上之事,下界无法探悉,故其结局如何,谁也不能知道。照她在这世间的缘分而论,投胎在竹筒之内,可知是身份低微之人。她的光辉虽然照耀了竹取老翁一家,但未能入宫为妃,以照耀九重宫阙。那安部多为欲娶她,不惜千金买了一件火鼠裘,但忽然烧掉了,真乃乏味之至。那车持皇子明知蓬莱山不可到达,假造一根玉枝来骗她,结果自己受辱,也可谓无聊之极了。”这《竹取物语》画卷是名画家巨势相览所绘,由名诗人纪贯之题字。用的纸是纸屋纸,用中国薄绫镶边。裱纸是紫红色的,轴是紫檀的。这是寻常的装潢。

右方的人便称赞起自己的《空穗物语》画卷来:“俊荫远游中国,途遇风波,飘泊到人地生疏的波斯国。然而不屈不挠,定要成遂初志。终于学得了旷世无比的弹琴妙技,名闻于外国朝廷及日本国内,又传之于后世。真可谓远大之才!这画的笔法也兼备中国、日本两国风格,趣味之丰富,无可比拟了。”这画卷用白色纸,裱纸是青色的,卷轴用黄玉。画是当代名人飞鸟部常则所绘,字是大书法家小野道风所书。全体新颖多趣,光彩耀目。左方无法反驳,于是右方得胜了。

其次比赛的是左方的《伊势物语》画卷和右方的《正三位物语》画卷。两者优劣,亦甚难于判定。但一般以为《正三位物语》画卷华丽多趣,自宫中情景以至近世种种风习,都画得美妙动人。左方的平典侍辩护道:“不知伊势千寻海,岂可胡言是浅滩?怎能以凡庸虚饰的色情之作,来贬低业平的盛名?”

右方的大弍典侍反驳道:“身登云汉低头望,海水虽深实甚卑。”

藤壶母后袒护左方,说道:“兵卫大君气度之高,固然不可忽视;但是在五中将的盛名亦不可侮辱。”又吟诗道:“一朝初见虽疑旧,自古芳名岂可轻?”

众女子如此抗声争辩,终于不能决定两画卷孰优孰劣。学识较浅的青年宫女,拼命想知道这比赛的结果。然而此事非常秘密,皇上的宫女与母后的宫女都一点也不让看。

评注:作者在此引用很多当时最富盛名的日本经典著作“物语”,可以作参考索引。

正在此时,源氏内大臣进宫来了。他看她们争论得如此热烈,颇感兴趣,便说道:“既然要争论,就在陛下御前决定胜负吧。”他预料到将有大规模比赛,因此特别优越的作品,起初不拿出来。现在计上心来,便将须磨、明石二卷加入其中,一并取出来了。

源氏内大臣声言道:“特地新作的,无甚意味;此次赛画,当以旧藏者为限。”原来,权中纳言特设一间密室,教人在内作画,不令人见。朱雀院闻知此事,便将所藏佳作送与梅壶女御。

朱雀院送来的作品中,有描写宫中一年内种种仪式的画,是前代诸优秀画家所作,画得非常精美而富有趣味,上有延喜帝亲笔题词。又有描写朱雀院治世种种事件的画卷,其中有当年斋宫下伊势时在大极殿举行加栉仪式之状。此乃朱雀院所最关情之事,曾将当时种种情状详细叮嘱名画家巨势公茂,叫他用心描绘,画得十分出色。这些画装在一只非常华丽的透雕沉香木箱中,箱盖上装饰着也用沉香木做的花朵,甚是新颖。画卷中描写大极殿前,前斋宫将上轿出发时的庄严情景之处,题着一首诗:“身居禁外无由见,不忘当年加栉时。”

赛画的日子决定了。

左右两方的画都送上来。在清凉殿旁宫女们的值事房中临时设一玉座,北侧为左方,南侧为右方。其余许可上殿的人,都坐在后凉殿的廊上,各自袒护一方。左方的画放在一只紫檀箱中,搁在一个雕花台座上。上铺紫底中国织锦,下铺红褐色中国绫绸。当差童女六人,相貌与神情都矫而不群。右方的画放在一只沉香木箱中,搁在一只嫩沉香木的桌台上,下面铺着蓝地的高丽织锦台布。桌台脚上扎台布的丝线以及桌台脚上的雕刻,非常新颖。双方童女各把画箱抬到皇上面前。皇上方面的宫女,属左方的在前,属右方的在后,服装颜色两方各不相同。

皇上宣召源氏内大臣及权中纳言上殿。

这一天源氏的皇弟帅皇子也来觐见。这位皇子生性爱好风雅,对绘画尤感兴趣。大约是源氏内大臣预先暗中劝他来的,故并无正式宣召,恰巧于此时入觐。皇上便召他上殿,任命他为评判人。

左右两方所出品的画,全都精妙无比,一时难于判定优劣。

朱雀院送给梅壶女御的那些四季景色画,都由古代大画家精选优美题材,笔致流畅,全无滞涩,美妙无比。由于是单张纸画,画纸幅面有限,不能尽情写出山水绵延浩瀚之趣。而右方新作的画,肆意粉饰,气品浅薄,但是画面华丽热闹,令人一见不觉叹美,似乎并不逊于古画。如此多方争论,今日的赛画便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藤壶母后也打开了御膳堂的纸隔扇,在一旁观赏。这位母后深通画道,她今天出席,源氏内大臣甚感欣慰。帅皇子每逢难于判断之时,便时时向她请教,得益甚多。

评判尚未总结,天色已入黑夜。赛画轮到最后一次时,左方捧出了须磨画卷,权中纳言看了,不觉心中发怔。右方也曾煞费苦心,精选最优秀者作为最后一卷。谁知源氏公子画技异常高明,况且是在蛰居时专心一志、从容不迫地仔细画成的,故其优秀无可比拟。自帅皇子以下,都感动得流下泪来。众人看了这画卷,即觉孤栖独处情状,伤心落魄之情,历历如在目前,比当年遥念他流放须磨的苦楚,为他怜惜悲伤时感动更深。那地方的光景,见所未见的各浦各矶,历尽无遗地画出。各处写着变体的草书汉字和假名的题词。不是用汉文写的正式的详细日记,而是在记叙中夹着富有风趣的诗歌,令人百看不厌。看了这画,谁也没有考虑他事的余暇了。刚才过目的所有画卷便觉无味,众人兴致全然集中于须磨画卷,深感兴味津津。结果这画压倒一切,左方得胜。

夜色将近黎明之时,四周沉寂,气象清幽。赛画既毕,开筵共饮。

源氏内大臣一面把盏,一面纵谈往事,对帅皇子说起已故上皇桐壶帝的教导,生长富贵之家即使无才无学,亦不劣于他人,所以不须深入此道。因此父皇不教修习学问,只教些玩弄技艺。绘画一道,虽乃雕虫小技,我却常想方设法磨练,务求能画得如意称心。想不到后来做了渔樵之人,亲眼看到了各处海边的真情实景,历尽无遗地观察了种种风物。然而笔力有限,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其深奥的风趣。今日贸然请教,深恐世人将讥我为好事也。”

帅皇子答道:“不论何种技艺,若不专心研习,总无成就之望。但各种技艺,皆有法则,均有师匠。若能从师如法研习,深浅姑且不论,总可模拟师匠,多少有所成就。惟有书画之道与下围棋之事,甚是奇特,全凭天才。常见庸碌之人,并不深刻钻研,只是富有天才,便能擅长书画,精通棋道。富贵子弟之中,亦有超类拔群之人,百般技艺皆能通晓。父皇膝下我等皇子、皇女,无不研习各种技艺。惟吾兄最为父皇所重视,又最善于承受教益。因而文彩丰富,自不必说。其他诸艺,弹琴首屈一指,其次横笛、琵琶、筝,无不擅长。父皇亦曾如此评定。世人也都同此见解。至于绘画,大家以为非吾兄专精,偶尔兴到之时弄笔戏墨而已。谁知如此高明,直教古代名家退避三舍,竟令人不敢置信,反而觉得岂有此理了!”

这时候是二十日过后,月亮才出来。月光虽然照不到室内,但天色清幽可爱。便命人取来乐器,将和琴授与权中纳言。

源氏内大臣是此道能手,权中纳言也弹得比别人高明。于是帅皇子弹筝,源氏内大臣操七弦琴,命少将命妇弹琵琶,又在殿上人中选定一个才能优越的,叫他打拍子,这合奏实在饶有风趣。天色向晓,庭前花色与尊前人影,都渐渐清楚起来。鸟声清脆,朝气蓬勃。此时便分赏福物,概由藤壶母后颁赐。帅皇子偏劳了,另赐御衣一袭。

此后数日之内,宫中上下,皆以品评须磨画卷为事。

源氏内大臣说:“这须磨画卷请留存在母后处。”藤壶母后也很想从头至尾细看这画卷,便接受了,回答说:“让我慢慢地欣赏。”

源氏内大臣看见冷泉帝对这次赛画感到十分满意,心中非常欢喜。权中纳言看见源氏内大臣在赛画这些小事情上也如此袒护梅壶女御,深恐自己的女儿弘徽殿女御失宠,不免担心。但念皇上一向亲近弘徽殿,又窥察情况,看见皇上对她还是如常周到,便觉得即使源氏袒护梅壶,也不怕了。

本回故事复习

冷泉帝两个女御,前斋宫和弘徽殿,通过此次赛画,初步定音将来的中宫。

源氏揣摩冷泉帝圣意促成两宫画赛

梧桐之丘
诸位星星周二早安!意识到,文后的插图,赏心悦目,不可或缺呢。呵呵。
晓青
早上好!
布鲁司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皇宫内斗画的少,可能还是年纪小哈。
老生常谈12
都第十七回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幸福生
赛画选皇后,有意思。日本人对近亲婚姻一点都不回避。
梧桐之丘
呵呵,这年头,小了好啊。握手。
梧桐之丘
老生好!也怪啊,时间有时候显得快,其实也就是回头快,往前看有时候就慢。
T
ToClouds
很有意思的情节。每次文后面的插画都喜欢看,我自己还画过紫姬。
T
ToClouds
梧桐,见上面星坛【偶遇】即兴活动的通知,希望看到你。我还记得在大学图书馆偶遇《源氏物语》,是角落里缺了封面的旧书
梧桐之丘
有人说,百十年前日本才脱离母系社会。举例:之前男人去女人家住,孩子留在女家。然而,女人又有极大的经济依附性。

女家强大,她的日子就好过些。另外,当时非常讲究嫡出。庶出的女子地位低。因为强势的女家绝不会把嫡出的女儿嫁人做妾,只有社会地位低微,家庭经济差的人家才会嫁女作妾。

梧桐之丘
请不吝贡献哟,我可以用在紫姬那一回。
梧桐之丘
好的,谢谢提醒,我先看看活动规则。
梧桐之丘
早安,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