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曙光

毛驴县令
楼主 (文学峸)

 

春节刚过,得信曙光走了,并未觉得过于意外,之前就知道他病后一直未能复原,人很弱,而很弱这句话应在他这么个人身上,实在是个灾难。退休前曙光已经是中将了,一定会为他开个追悼会,会上一定有人专门为他发言,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那言稿的样子,怎么想都觉得曙光未必喜欢给他的盖棺定论,怎么懒都摆不脱为他写篇文章的念想,只能动笔了。

 

认识曙光家是上辈子的事了。最早是发现了一封父亲写个某人的旧信草稿,那人姓朱,还是个司令员,我学过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是关于朱德曾经给老百姓挖了口井的事,这个故事收在小学语文书里,我和妹妹当时琢磨,这会不会是挖井的那个朱司令呢?后来知道, 1936年,红军长征来到陕北我爸老家,13岁的父亲谎称17岁,在当时是连长后来做了司令的朱生达手下当兵。1940年,老爸所在的队伍救出几个被日本兵围攻的儿童团员,带头的团长是个女孩子,她顺势当了八路,后又被说服嫁给了朱声达,尽管她当时很不情愿,说未来新郎比她大十多岁还是残疾(打仗伤了半个小臂),架不住领导的软硬兼施,她勉强同意了,她日后成了曙光的妈妈。1944年12月25日,曙光问世,起这么个名字预示日本垮台的日子近在眼前,日本来年投降,曙光也算有份功吧。

 

后来老爸和老朱继续作战,只是天南地北的不再是一个部队,但他们的关系始终延续。认识曙光是在69年,两家的大人给两家的孩子订终身,红娘是我三姨那个饶舌老太,她和我妈、曙光妈坐在屋里,就像农村大嫂坐炕头,一边衲鞋一边扯闲天,扯着扯着就把两个年轻人扯到了一起。当时我也在场,五十多年前的事了仍旧历历在目。若不是“文革”,三位大嫂的男人全都靠边站,她们绝无可能凑在一起,曙光和我姐绝对是另一种命运,我无法解释他们背后隐藏着的缘分,但说“文革”是始作俑者不为过。当时中央把各大军区的头头脑脑请到北京养护着,曙光的父母来到北京,天天无所事事闲闷着,自然生出事端,要是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打拚,山南山北的哪有机会一起衲鞋底呢。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见面了,一拍即合,我姐是美人,曙光是英俊的军官,二人都从未恋爱过,时令情果冒出头也不难怪,更不要说两家上辈子还有渊源。曙光的确无可指摘,对长辈他文明、礼貌,坐有坐相,走有走样;跟我们在一起,他有大哥样,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他又无大无小,和大家热闹成一片。我们楼里的孩子因从小就住在一起,彼此相熟,曙光来后,立刻受到大家的欢迎,大人孩子都问候他彼此亲近。曙光每次来都带一兜子市面上少见的漂亮水果,七十年代初物品匮乏难为他能买到相貌出众的果品。他张罗着果品上桌,如果邻家的孩子在也是人人有份,我们反倒有些心疼。街坊四邻见到曙光都是满脸堆笑,夸赞他长着林彪式的浓眉,林彪出事后,他的眉毛又被夸成总理式的,可见他是多么的受人欢迎,后来中南海允许参观,邻居家请曙光弄票,曙光爽快答应,可见彼此的信任了。曙光很愿意和大家一起耍,他属猴,原本就是个好动的,尽管队伍上管着一群兵,他仍旧像个大孩子,大家胡搅在一起,于他也是一种放松,中南海里首长遍地,见面就得毕恭毕敬行礼,一定挺累。

 

曙光出身将门,家里条件不差,他人聪明爱学习,本是块儿上学的材料,可他偏拣了条苦路走,1961年他初中毕业,不满17岁就入了伍,人瘦瘦小小,军装晃晃荡荡,精神却焕发健硕,按说还未成年啊。从此后他开始了红墙内的军旅生涯,每天与中央高级首脑们擦身而过的日子里,他逐渐从单薄瘦小的普通一兵成长为年轻英俊的军官,他总是乐于为大家做事, 不计得失地付出,队伍里有句话流传,“远学雷锋,近学朱曙光”,鲜有人知他出自将门。曙光被选为各式标兵、先进、模范,警卫团的、全军的、全国的,他的事迹上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画报,有一次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优秀人物,上午那拨儿的优秀里有曙光,周恩来总理和他握手,下午那拨儿的优秀里,曙光又在其中,当总理再一次走到他面前,问:“咱们今天是不是已经握了一次手啦?”曙光赶紧握住总理的手说:“再握一次也不多。”我们这一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大都挺勇敢的,除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从小就听他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尤其他们当年战友来访时,更喜欢凑过去聆听,因而从小就想当个英雄,不把牺牲当回事。曙光比我们更有优势,他是在战争年代出生的,从小就受过艰苦的锻炼,长大后既不怕死也不怕苦,如果他生于富贵长于优渥,便绝不会有被总理两次握手的机会。那时候的年轻人,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感情纯真清澈,至少曙光如此,他身上充斥着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色彩、献身精神,说实在的,他很有些傻。得知他故去时我曾想,他若是当年出意外牺牲,肯定是第二个雷锋,总理肯定为他题词,叫“第三次握手”。

 

一个如此进步的青年来到我们一帮散漫自由的孩子群里,一起欢乐一起搞笑,和全楼的上上下下军民鱼水,好像也在那里出生一般。曙光未成年就进了军营,军人的天职只允许他笔直生长,他过早被抑制的稚气,在我们中间暂时松绑,多少也是种补偿。需要担当的时候,曙光又俨然一位大哥形象,任凭你信任依赖,像他那般的优秀青年,今天怕已经死绝了。优秀品格的形成,不是满汉全席、五星饭店炖出来的,艰难、严苛、有时甚至无情才是磨练性格的砺石,今天呢,除了无情还在,其它的大都被富裕舒适化掉了。

 

认识曙光时他已经是四个兜的军官了,还做过连队的指导员,因而他很善于倾听,表示赞同时只蹦一字“对”,都快说成口头禅了。因为他生在陕西,有一点秦音,把“对”说成“dei”,大家闲聊时,他一说“对”,我们一帮小姨子就不迭声地跟着“dei、 dei、dei”,然后笑成一团,此刻我突然想到,他那么经常用对字,很可能和他的经历有关,中南海是中国首脑重镇,曙光执行公务时难免左右逢官,首长们停下随意扯几句家常,曙光一边聆听一边说dei,久而久之便dei成了习惯?我姐后来当兵去了外地,曙光仍旧一如既往来家里,除了带着水果,不时还给我带书,他知道我是个书虫,文革期间除了革命书籍,其它文化都隐居了,他拿来的书有些都是内部发行,现在我德国的书架上还有二本曙光给的书,一个是60年出的《汉语词典》,一个是郭沫若写的《李白与杜甫》,曙光当时和我谈《李白与杜甫》读后感时的记忆依旧活灵活现。

 

文革后期,我姐和曙光百年和好,婚礼很简单,除了我家亲朋和曙光部队的首长与同僚,还有向邻居处借来的椅子,其它全免,连顿席都没有,那时的人大都有些压抑。婚后不久,曙光这辈子最压抑的事情来了,多年来培养他的警卫局领导杨德中,因为不入帮派的法眼被挤兑到下面省军区,作为重点扶植的对象曙光,被强行转业到陕西水利院,家里气氛阴霾,曙光什么都不说,只和我姐嘀嘀咕咕,部队里来送别的同志也是一脸阴霾,那本就是个阴霾之年。第二年,1976,中国发生了一连串的变故,与我家最有关联的是唐山大地震那天我姐生下了一个女儿,因此我们跟着辈份升级,几个月之后,四人帮散了,全国一片喧哗,也如同升了级一般,先是被挤兑走的警卫局首长重归旧位,接着曙光也重新穿上了军装回到了北京。宦海戏水,暗流涌动,谁主沉浮?曙光刚入伍时怀着一腔子革命朝阳,绝不会想到,他那条小船竟如此颠簸,从此后,曙光再一次被推上风头,军阶一级级上涨,我姐也换了个兵种回到了北京,在我家长了好几年的外甥女儿终于能够和父母团聚,可以说皆大欢喜。

 

曙光官运享通却并不很快乐,官越大责任越重,尤其还是在红墙内,举手投足都要考虑再三,我姐开始拉后腿了,说咱不当这个官也罢。我家六个孩子,大都禅意浓重, 不屑做官懒与进步,可我姐也不想想,当时处在曙光的位置,想退谈何容易,他年轻时没做成雷锋,壮年时也做不成陶渊明,只能亦步亦趋地向上走,杨德中走到上将,曙光成了中将,我姐却英年早逝,什么酱也做不成的我,跑到八千里外的德国做了颗黄豆,人生这场戏,奈何,奈何。

 

我姐走后曙光再结良缘,他们的状况都是从老妈那里得知,逢年过节的,老妈会说,曙光送肉一块葱一捆水果一箱茶叶一罐……我每年探家带回德国的茶叶都是曙光那里的,他还给了我一瓶国窖,十多年了未喝光,冰箱门一开国窖就冲我眨眼,但我总是不忍喝光它,现在曙光走了,国窖也该喝干,只是我一人独饮不免苍凉,邀明月吧,又不是朝着中国的那一面,味道不醇厚,寂寞,寂寞。

 

在曙光的追悼会上,一排排的花圈堆放着,挽联都是打印出来的,一样的字体一样的词句,不同的只是姓名,那么多人来送曙光,为什么我偏生出一股子清冷意,觉得曙光正在另一个维间孤傲的咪着眼睛,既无视那些花圈,也陌视我们这群人……

古时的韩愈文采好名气大,常有富贵人家高薪请他写墓志铭,近年来,无德无才的我也写了好几篇悼念故人的文章,只图安抚轻松自己的心情,人生道路羁绊不少,不能自己给自己再套索。

曙光 你自由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自由的曙光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穿越 穿越,找到我千年意中人(中) 信不信由你 我穿越找到意中人(上) 中国母子勇为 异国闹市擒贼
绿
绿珊瑚
写得真好。仿佛看到当年那对青春美好的恋人夫妻。你家陕北人,是不是也唤儿女为“毛孩”“毛女”呢?
幸福生
看完也觉得,曙光官运享通却并不很快乐,当官不容易。
毛驴县令
这回帖不许跑!

回你不知回哪了,我真气这些帖!再回一次吧。我姐可惜走得早,她也是篮球队的,还是队长呢。我家基本叫名字,可能我爸出来是太小传统不够?你是不是也老陕呢?

毛驴县令
干啥都不易
毛驴县令
干啥都不易
T
ToClouds
到了年纪,回忆老朋友们的旧事,就好像又回到从前
A
AP33912
汪东兴部下之一?(8341部队)那估计粉碎四人帮有他的功劳。
绿
绿珊瑚
我有个同学,他妈妈是陕北人,和我妈很好。他小名叫毛孩。我们一直很好。在疫情中过世了。
A
AP33912
毛县长你应见过毛主席?(额猜)
毛驴县令
饿不饿

饿自个就是主席,县令,大人等,所以谁都不见了。

毛驴县令
学不会

诸位能人,你们在这坛里久了,我却始终任生,闹不明白回帖,如果我回得张冠李戴,地方也错,请闭眼放过,我尽力了。

爪四哥
毛不易

 

幸福生
没有关系,不怕张冠李戴,谁戴都可以呀。另外,有时间看看别人的贴,留个言,说什么都欢迎,比如,猜猜上面我编的字谜。
A
AP33912
好,你老乡乐际任命你兼驴县政协主席:)
绿
绿珊瑚
县令可比政协主席权大多了。
绿
绿珊瑚
当年读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至今还有印象的

是:郭考证说李白生于西域碎叶一带。而这“碎叶一带“,据说是今日的吉尔吉斯坦。这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到天山西边了。

毛驴县令
为什么要标题,别人回帖为何没有标题

猜啦,猜得从饱到饿,还是半个字都隐约不出,压抑。我觉得跟药似的,应该标书多少年龄减半,多少年龄免猜什么的,但是首首像山歌,感觉天然,你是不是云贵或是刘三姐家乡人啊。

幸福生
别人一般只在标题处写一两句,而是内容部分空着。像我这个跟贴一样,没有内容。
幸福生
你觉得像山歌我很高兴,我是想写成歌词,说明我写得还行。我这个系列是用诗歌的形式写字谜,一般是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