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振国为唐山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冀东地区广为流传。)
节振国剧照
团长伯伯说“节振国”是唐山京剧团的招牌戏,全团人员几乎都参加了。有一天他的小女婿来看他们,他是京剧团里的武生,说自己也参加了电影的拍摄,我好奇地问他演的是哪一位,他说是地下交通员,被日本兵追赶,从窗户里跳出去的。我已记不请这个细节了,只是觉得他挺矫健的。
(节振国生活在唐山,战斗在唐山,牺性在唐山。真是生于斯,长于斯,战于斯,亡于斯。这是一个极具“地域性”的特殊人物,是唐山“土生土长”的本土英雄,是唐山人民自己的特有偶像。)
伯母也是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我家也展现过她的艺术功底。她曾舞着我爸爸用的一把剑(未开韧),六十来岁了吧,做出“卧鱼”“鹞子翻身”等身段,看得我目瞪口呆。
大约在我家住了约二个月,团长夫妇回到唐山,爸爸说他们回去后还是挨过斗,但未再遭毒打。而扮演节振国的老演员徐荣逵却在批斗中突发心脏病,死在黑屋中。
一天家里来人,唐山来的,替团长送来了一套壶,很是精美。这是一套黑釉瓷器,壶身古朴典雅,是黑釉描金开光的双龙戏珠。团长信上说这种茶具是出口的,稍有暇疵,他们托关系买来的。我们都非常喜欢,一直用它沏茶待客。
茶具带四个杯碟,也是黑釉的双龙。爸爸说唐山陶瓷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属于是釉中彩。
在文革中,爸爸一直在尽力保护他的朋友和家人,但却保护不了自己。很快我家先是被塞进另外一家五口人,后又被造反派勒令搬家腾房,(我们腾出的房子,住进了科学院造反派头头柳x阳).我们搬到新街口的一家大杂院。厕所在胡同口,每天我和妈妈抬两桶水倒进门口的大缸里,早上把结着冰碴的水在炉子上烧开…,生活虽艰难,家中仍宾客不断。记得有一次爸爸从里屋出来,手指在嘴边“嘘嘘”,让我们小点声。是来访的白伯伯在我家睡着了。白伯伯在京郊的一家保密农场任场长,被批斗得几天不让休息。(我原先一直不懂为什么农场也保密,后来才知道是为人大会堂和中央首长专门提供农产品等食物的特价农场)。他休假回家时先来我家,诉说中实在挺不住,睡着了。爸爸让我赶紧拿锅到新街口有名的“新川面馆”买来几碗面,等白伯伯醒了后再吃。
文革中搬了几次家,可团长伯伯仍记挂着我爸爸。只要有人来京,就送来一套壶。
这套红色的咖啡壶也是团长伯伯送的。
中国传统上,以红色代表吉祥和富贵。这套釉里红的瓷器瑩光流转,也是出口的精品。只是壶口有点闭合不严,被淘汰下来。我们也很喜欢它,但一直未使用过它。
有一年春节探亲回家,看见妈妈又用了一套茶壶特别漂亮,藕荷色的底,衬着淡黄色的梅花,渲染出一份淡雅秀逸的意境。这套茶具也是团长伯伯送来的。每个来访的客人都夸赞这套茶具。因此被来访的一位阿姨看中(爸爸老战友的续任夫人),非要换,拿来一套蓝底猫戏的旧壶,把这套藕荷色的茶壶换走了。
(妈妈说她和送茶具的人讲不收钱她就不收茶具,来人说14元,她付了钱。实在不好意思总白收这高档礼物)。
1974年我父亲过世,唐山京剧团也派人来参加了追悼会。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动,在大地强烈的摇撼中,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废墟瓦砾,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妈妈和我分别在北京和山东,也感受到强烈的震动。
几个月后,妈妈才得到较为详细的信息。地震中,唐山京剧团才盖好不久的二栋住宅楼都倒塌了,团长夫妇和他们的小女婿(在“节振国”中扮演通讯员的)均在地震中遇难,小女儿腰被砸伤,送到石家庄的某地医院治疗。
以后妈妈多方联系,都未联系到他的小女儿,只了解到唐山京剧团元气大伤,34位演职员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几乎全团覆没。
多年前我回国时,妈妈说你把这些收藏品带走吧。我把每件瓷器都轻轻包好,再分别裹着我的衣服,放在随身的箱子里带回了美国,无一破损。
搬家时,这些瓷器和我的收藏品也是先由泡沫包好,再裹在衣服里,放在箱子中,我一趟趟地先搬到新房中,而不是由搬家公司搬运。它们都完好无损。
这俩套唐山瓷器及背后的故事,寄托着我的思念。
喜欢文城博主“老林子的夏天”这段话:
我收集了一两套。
还有出过一些给英国名瓷厂专门生产的瓷器。
是专门看他的。 我爸赶紧过去,把聶叔叔搀着坐下,拿着药方替他排队。回家后说起,妈妈说你不怕那造反派又打你,我爸说:他敢…
(节振国为唐山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冀东地区广为流传。)
节振国剧照
团长伯伯说“节振国”是唐山京剧团的招牌戏,全团人员几乎都参加了。有一天他的小女婿来看他们,他是京剧团里的武生,说自己也参加了电影的拍摄,我好奇地问他演的是哪一位,他说是地下交通员,被日本兵追赶,从窗户里跳出去的。我已记不请这个细节了,只是觉得他挺矫健的。
(节振国生活在唐山,战斗在唐山,牺性在唐山。真是生于斯,长于斯,战于斯,亡于斯。这是一个极具“地域性”的特殊人物,是唐山“土生土长”的本土英雄,是唐山人民自己的特有偶像。)
伯母也是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我家也展现过她的艺术功底。她曾舞着我爸爸用的一把剑(未开韧),六十来岁了吧,做出“卧鱼”“鹞子翻身”等身段,看得我目瞪口呆。
大约在我家住了约二个月,团长夫妇回到唐山,爸爸说他们回去后还是挨过斗,但未再遭毒打。而扮演节振国的老演员徐荣逵却在批斗中突发心脏病,死在黑屋中。
一天家里来人,唐山来的,替团长送来了一套壶,很是精美。这是一套黑釉瓷器,壶身古朴典雅,是黑釉描金开光的双龙戏珠。团长信上说这种茶具是出口的,稍有暇疵,他们托关系买来的。我们都非常喜欢,一直用它沏茶待客。
茶具带四个杯碟,也是黑釉的双龙。爸爸说唐山陶瓷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属于是釉中彩。
在文革中,爸爸一直在尽力保护他的朋友和家人,但却保护不了自己。很快我家先是被塞进另外一家五口人,后又被造反派勒令搬家腾房,(我们腾出的房子,住进了科学院造反派头头柳x阳).我们搬到新街口的一家大杂院。厕所在胡同口,每天我和妈妈抬两桶水倒进门口的大缸里,早上把结着冰碴的水在炉子上烧开…,生活虽艰难,家中仍宾客不断。记得有一次爸爸从里屋出来,手指在嘴边“嘘嘘”,让我们小点声。是来访的白伯伯在我家睡着了。白伯伯在京郊的一家保密农场任场长,被批斗得几天不让休息。(我原先一直不懂为什么农场也保密,后来才知道是为人大会堂和中央首长专门提供农产品等食物的特价农场)。他休假回家时先来我家,诉说中实在挺不住,睡着了。爸爸让我赶紧拿锅到新街口有名的“新川面馆”买来几碗面,等白伯伯醒了后再吃。
文革中搬了几次家,可团长伯伯仍记挂着我爸爸。只要有人来京,就送来一套壶。
这套红色的咖啡壶也是团长伯伯送的。
中国传统上,以红色代表吉祥和富贵。这套釉里红的瓷器瑩光流转,也是出口的精品。只是壶口有点闭合不严,被淘汰下来。我们也很喜欢它,但一直未使用过它。
有一年春节探亲回家,看见妈妈又用了一套茶壶特别漂亮,藕荷色的底,衬着淡黄色的梅花,渲染出一份淡雅秀逸的意境。这套茶具也是团长伯伯送来的。每个来访的客人都夸赞这套茶具。因此被来访的一位阿姨看中(爸爸老战友的续任夫人),非要换,拿来一套蓝底猫戏的旧壶,把这套藕荷色的茶壶换走了。
(妈妈说她和送茶具的人讲不收钱她就不收茶具,来人说14元,她付了钱。实在不好意思总白收这高档礼物)。
1974年我父亲过世,唐山京剧团也派人来参加了追悼会。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动,在大地强烈的摇撼中,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废墟瓦砾,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妈妈和我分别在北京和山东,也感受到强烈的震动。
几个月后,妈妈才得到较为详细的信息。地震中,唐山京剧团才盖好不久的二栋住宅楼都倒塌了,团长夫妇和他们的小女婿(在“节振国”中扮演通讯员的)均在地震中遇难,小女儿腰被砸伤,送到石家庄的某地医院治疗。
以后妈妈多方联系,都未联系到他的小女儿,只了解到唐山京剧团元气大伤,34位演职员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几乎全团覆没。
多年前我回国时,妈妈说你把这些收藏品带走吧。我把每件瓷器都轻轻包好,再分别裹着我的衣服,放在随身的箱子里带回了美国,无一破损。
搬家时,这些瓷器和我的收藏品也是先由泡沫包好,再裹在衣服里,放在箱子中,我一趟趟地先搬到新房中,而不是由搬家公司搬运。它们都完好无损。
这俩套唐山瓷器及背后的故事,寄托着我的思念。
喜欢文城博主“老林子的夏天”这段话:
每一件收藏品,都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我们的现在与父辈、祖辈的岁月串联在一起。那种代际间的传承与共鸣,让每一个步入中年或后中年的人都为之动容。收藏轻轻叩击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唤起无尽的思念与怀想,仿佛一阵温暖的春风,吹开深埋心底的记忆之花。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不应被遗忘的“香山慈幼院” 于向真:B将军与我姐妹的友谊 财宝的惬意时光 于向真:游览柔佛古来,邂逅海南会馆 Happy Independence Day
我收集了一两套。
还有出过一些给英国名瓷厂专门生产的瓷器。
是专门看他的。 我爸赶紧过去,把聶叔叔搀着坐下,拿着药方替他排队。回家后说起,妈妈说你不怕那造反派又打你,我爸说:他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