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国家,反向隔离是终止新冠疫情的唯一有效出路
Omicron是新一轮疫情的开始。这个判断标准是之前自然免疫的人体免疫系统是不是还认识Omicron。官方一直没有宣布,我这个民间人士宣布一下。
我以前关于新冠疫情战略的预测对新一轮疫情有指导作用。以前对美国疫情的预测现在变成了可以借鉴的事实和历史:
【上策一,严格隔离,人口死亡率百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死亡人数300~3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
上策二,反向隔离,人口死亡率十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二,死亡人数6千到6万,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基本上是无为而治。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数10万左右,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放任自流是自发的反向隔离。
下策,压平曲线,死亡人数60万到100万,时间二年,经济损失万亿美元。】
Omicron在美国大约去年12月中旬占主导地位,死亡有大约两星期延后,也就是说,从2022年开始的死亡算新一轮疫情。之前美国的死亡人数85万在预测的范围之内。
美国如果继续采用压平曲线战略,未来两年还会死亡60-100万人,每年万亿规模的经济损失。同样的战略就会有大致同样的结果。当然,美国民间自发的反向隔离已经有一定规模,我大致看了一下,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现在都是民间自发的反向隔离,在两个月内感染数快速上升然后快速下降,估计两个月内的感染数接近之前两年的感染数,人口死亡率也与放任自流的预测相符合。
澳大利亚以前采用的是隔离战略,感染人数很少。Omicron来临后,西澳大利亚仍然隔离,东澳大利亚(人口的80%)采用了反向隔离。目前的状况与反向隔离预测相符合。
上一轮疫情中反向隔离基本上是一些非洲国家,这一轮疫情中有了西方国家的例子。一个关键的參数是健康人得新冠死亡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二,与每年吃饭噎死的概率相当,比美国每年车祸死亡的概率低五倍。
通俗地说,反向隔离就是让健康人过正常生活而快一点感染,高危人群自愿隔离,等这一波感染过去了,高危人群也恢复正常生活。
反向隔离战略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反向隔离主要是政府要解除疫情限制,没有额外成本,当然也没有资本的利益驱动。效益是两个月左右控制疫情。风险是如果人们的信念还停留在压平曲线,那就达不到反向隔离的理想效果,但最差的情况也好于压平曲线,英国就是这种情况。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的目标是全世界协调合作,采用隔离或者反向隔离,实现新冠清零。
有一种广泛流传的错误观点是与新冠病毒共存。怎么共存?既没有给出时间也没有给出死亡人数。如果完全暴露在新冠病毒下,美国可能的死亡约1.7%,即大约500万人,现在已经死亡近100万人,共存下去美国还有大约400万人可能死亡,人财两空。与新冠病毒共存是比压平曲线更坏的观点,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
西方各国都在采用或将要采用的躺平政策, under the slogan“live with the virus".中文“躺平”. 领军国英国。
这政策的实质就是接受人类打不过病毒,只好让病毒在人口走几遍,把老弱病残基因不对的都淘汰掉。
这种方式,加多少fancy名称,也改不了其本质,起那么多名字有意思吗?
致死性高,传染性低: 隔离, 疫苗
致死性低,传染性高:自然免疫,疫苗
其它两种情况都只是暂时的。
反向隔离 = 自然免疫。因为条件和人性的原因,反向隔离实行不通。
我特别指出了英国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可能会成功的西方国家的例子是澳大利亚、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
非洲有五十多个国家放任自流而人口死亡率很低,不单单是人口年轻的原因。
我的观点和预测与主流专家不一样,很多人不理解,需要时间。事实证明都是对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2634/202201/34305.html
其结果就是live with the virus.
对老年人的隔离保护不是很好啊。感觉澳洲其实跟北欧的政策差不多了,除了要求高疫苗接种率,鼓励在家办公,其他就是放任自流。
当时有一艘游轮停柬埔寨,首相洪森亲自接见游客,什么口罩都没有。柬埔寨就是一个放任自流的典型例子,柬埔寨坚持了18个月基本零死亡,按三个月一个回合,就是六个回合,最后沦陷变成压平曲线。
隔壁的越南采用隔离,也坚持了18个月。
这个现象专家也看到了,有个专家怀疑他们以前已经被蝙蝠感染过了,有免疫力了,当然,是错的。
还有就是非洲很多国家是放任自流,他们的死亡率一直很低。
只有欧美国家都是采用压平曲线,死亡率最高。
之前,川普的新冠顾问Atlas在佛罗里达试过一种类型的反向隔离,他其实是失败了,他最近出书说成功了,死亡率位于美国各州中间。反向隔离失败了最差的情况就是死亡率与压平曲线一样,但经济损失要少多了。
最近才有一些发达国家试验反向隔离。英国也是失败。
最近
我是从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自己的模型。
我没有看相关的专业模型。当然要假设专业人员都是很聪明的,他们都不知道错在哪里,我一个外行也不会看出问题所在。
但我对数据是很敏感的,知道他们搞错了。
我80年代初就接触流行病学,我们那个工厂是世界上某种职业病防治搞得最好的。我是搞工业的,但与一流的安防人员打交道。
20年来我是研究交通和城市,这个背景是很重要的,对世界各国的疫情有直观感觉。
顺便说一下,对疫情短期预测做得最好的youyang Gu也是个外行。
1.你提及的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人口年龄平均较低。原本受新冠影响就小,(相比发达国家老龄化而言)。
2.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存在统计数据不可靠的问题
。。。。。。其它我就不列了
外加lock down。全体或部分地区的整体lock down,和你所说的反向隔离不是一套。
这种检测,追踪,隔离在亚洲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并成功。也包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但这些是Delta之前。
Delta和之后的Omicron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它们都有强大的传播能力的属性,很快就使得各国检测和跟踪能力露怯。结局就是疫情失控。
你要推你的理论可以理解,但不要改诉有关国家真实的疫情发展。
他对各国采用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不了解。还有点把各国政府和专家当成白 痴的味道。
比如说在保护vunerable人群上,从疫情一开始,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出台一些手段,类似于他所说的反向隔离。就是把养老院封闭起来。但由于社区大量病例的存在,使得这些隔离手段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很多养老院疫情大爆发,给各国贡献了除医院外最大的死亡病例数。
此外,这个solo的书斋里打造出的理论可行性简直太一言难进了。。。懒得再打字。不说了!
对大多数国家,反向隔离是终止新冠疫情的唯一有效出路
Omicron是新一轮疫情的开始。这个判断标准是之前自然免疫的人体免疫系统是不是还认识Omicron。官方一直没有宣布,我这个民间人士宣布一下。
我以前关于新冠疫情战略的预测对新一轮疫情有指导作用。以前对美国疫情的预测现在变成了可以借鉴的事实和历史:
【上策一,严格隔离,人口死亡率百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死亡人数300~3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
上策二,反向隔离,人口死亡率十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二,死亡人数6千到6万,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基本上是无为而治。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数10万左右,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放任自流是自发的反向隔离。
下策,压平曲线,死亡人数60万到100万,时间二年,经济损失万亿美元。】
Omicron在美国大约去年12月中旬占主导地位,死亡有大约两星期延后,也就是说,从2022年开始的死亡算新一轮疫情。之前美国的死亡人数85万在预测的范围之内。
美国如果继续采用压平曲线战略,未来两年还会死亡60-100万人,每年万亿规模的经济损失。同样的战略就会有大致同样的结果。当然,美国民间自发的反向隔离已经有一定规模,我大致看了一下,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现在都是民间自发的反向隔离,在两个月内感染数快速上升然后快速下降,估计两个月内的感染数接近之前两年的感染数,人口死亡率也与放任自流的预测相符合。
澳大利亚以前采用的是隔离战略,感染人数很少。Omicron来临后,西澳大利亚仍然隔离,东澳大利亚(人口的80%)采用了反向隔离。目前的状况与反向隔离预测相符合。
上一轮疫情中反向隔离基本上是一些非洲国家,这一轮疫情中有了西方国家的例子。一个关键的參数是健康人得新冠死亡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二,与每年吃饭噎死的概率相当,比美国每年车祸死亡的概率低五倍。
通俗地说,反向隔离就是让健康人过正常生活而快一点感染,高危人群自愿隔离,等这一波感染过去了,高危人群也恢复正常生活。
反向隔离战略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反向隔离主要是政府要解除疫情限制,没有额外成本,当然也没有资本的利益驱动。效益是两个月左右控制疫情。风险是如果人们的信念还停留在压平曲线,那就达不到反向隔离的理想效果,但最差的情况也好于压平曲线,英国就是这种情况。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的目标是全世界协调合作,采用隔离或者反向隔离,实现新冠清零。
有一种广泛流传的错误观点是与新冠病毒共存。怎么共存?既没有给出时间也没有给出死亡人数。如果完全暴露在新冠病毒下,美国可能的死亡约1.7%,即大约500万人,现在已经死亡近100万人,共存下去美国还有大约400万人可能死亡,人财两空。与新冠病毒共存是比压平曲线更坏的观点,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
西方各国都在采用或将要采用的躺平政策, under the slogan“live with the virus".中文“躺平”. 领军国英国。
这政策的实质就是接受人类打不过病毒,只好让病毒在人口走几遍,把老弱病残基因不对的都淘汰掉。
这种方式,加多少fancy名称,也改不了其本质,起那么多名字有意思吗?
致死性高,传染性低: 隔离, 疫苗
致死性低,传染性高:自然免疫,疫苗
其它两种情况都只是暂时的。
反向隔离 = 自然免疫。因为条件和人性的原因,反向隔离实行不通。
我特别指出了英国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可能会成功的西方国家的例子是澳大利亚、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
非洲有五十多个国家放任自流而人口死亡率很低,不单单是人口年轻的原因。
我的观点和预测与主流专家不一样,很多人不理解,需要时间。事实证明都是对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2634/202201/34305.html
其结果就是live with the virus.
对老年人的隔离保护不是很好啊。感觉澳洲其实跟北欧的政策差不多了,除了要求高疫苗接种率,鼓励在家办公,其他就是放任自流。
当时有一艘游轮停柬埔寨,首相洪森亲自接见游客,什么口罩都没有。柬埔寨就是一个放任自流的典型例子,柬埔寨坚持了18个月基本零死亡,按三个月一个回合,就是六个回合,最后沦陷变成压平曲线。
隔壁的越南采用隔离,也坚持了18个月。
这个现象专家也看到了,有个专家怀疑他们以前已经被蝙蝠感染过了,有免疫力了,当然,是错的。
还有就是非洲很多国家是放任自流,他们的死亡率一直很低。
只有欧美国家都是采用压平曲线,死亡率最高。
之前,川普的新冠顾问Atlas在佛罗里达试过一种类型的反向隔离,他其实是失败了,他最近出书说成功了,死亡率位于美国各州中间。反向隔离失败了最差的情况就是死亡率与压平曲线一样,但经济损失要少多了。
最近才有一些发达国家试验反向隔离。英国也是失败。
最近
我是从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自己的模型。
我没有看相关的专业模型。当然要假设专业人员都是很聪明的,他们都不知道错在哪里,我一个外行也不会看出问题所在。
但我对数据是很敏感的,知道他们搞错了。
我80年代初就接触流行病学,我们那个工厂是世界上某种职业病防治搞得最好的。我是搞工业的,但与一流的安防人员打交道。
20年来我是研究交通和城市,这个背景是很重要的,对世界各国的疫情有直观感觉。
顺便说一下,对疫情短期预测做得最好的youyang Gu也是个外行。
1.你提及的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人口年龄平均较低。原本受新冠影响就小,(相比发达国家老龄化而言)。
2.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存在统计数据不可靠的问题
。。。。。。其它我就不列了
外加lock down。全体或部分地区的整体lock down,和你所说的反向隔离不是一套。
这种检测,追踪,隔离在亚洲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并成功。也包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但这些是Delta之前。
Delta和之后的Omicron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它们都有强大的传播能力的属性,很快就使得各国检测和跟踪能力露怯。结局就是疫情失控。
你要推你的理论可以理解,但不要改诉有关国家真实的疫情发展。
他对各国采用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不了解。还有点把各国政府和专家当成白 痴的味道。
比如说在保护vunerable人群上,从疫情一开始,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出台一些手段,类似于他所说的反向隔离。就是把养老院封闭起来。但由于社区大量病例的存在,使得这些隔离手段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很多养老院疫情大爆发,给各国贡献了除医院外最大的死亡病例数。
此外,这个solo的书斋里打造出的理论可行性简直太一言难进了。。。懒得再打字。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