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我有个最要好的女同学,她有个特别又好听的姓:尹,就叫她小尹吧。
每天放学我们总是一起回家,两家居住的工厂仅一墙之隔。
羡慕她,是因为,她有一个把她捧在手心里的爸爸。
她爸爸是个司机,不出差的时候,就一定会来接她放学,顺便把我也带回家。 他每次出差回来,接小尹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带一点小惊喜,新鲜的水果或者小点心,对小尹总是有求必应。小尹的妈妈,很少说话,但为人特别和气,是非常少有的从来不在我们孩子面前吵架的父母, 我们几个小孩最喜欢去小尹家玩儿。
小尹也是我们那帮孩子里,唯一一个有洋娃娃的,还有很多条镶着亮闪闪装饰的蓬蓬的纱裙,漂亮的小花伞,都是她爸爸出差带回来的。 这些我都没有。 (后来我撒泼打混,我爸才付出挨骂的代价给我买了一把小花伞。)
初中,我和小尹去了不同的学校,有了各自的新朋友, 但暑假还会约着几个好朋友一起见个面。初中毕业,大部分同学都去了中专,技校, 唯有她初中一毕业,就进了她父母工作的工厂。
没过多久,就听说她结婚了,对象是他们厂里的职工。
再见到她时,她手里已经抱了个孩子。
一天我经过他们厂的传达室门口,一个妇女喊了我的名字,我停下自行车,居然是小尹。她在我面前像厂里的那些妇女一样,熟练地解开衣服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若无其事地跟我聊天,而我却陷入手足无措中,莫名的难为情,那时,我还在读高一,还在长个儿 。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那种感觉,想要逃跑的尴尬。
她爸找领导给她安排了传达室的闲差。 以后每天放学从他们传达室门口经过时,我都会骑的飞快,怕被她看见,怕跟她打招呼。
没过多久,他们工厂就垮了,把临街的厂房和传达室都拆了,变成出租的店铺, 我不必再躲着她了。 再后来,他们工厂整个家属区都拆了,最早拆迁的一批,并没有拆迁款。我也不知道她搬去了哪里。 他们一家两代人都在那个厂里,不知道是否有经历艰难的时期。
那时一起玩的,还有小尹厂对面文工团的小楠,暑假小楠经常带着我们在里面乱串,趴窗户偷看排练,一走进院子就听到各种咿咿呀呀, 七个隆咚 , 那么热闹的文工团,也是说垮就垮了。
同期垮掉的还有旁边的激光研究所,想象中里面工作的应该都是文质彬彬的科学家,但我们几个小孩就围观过科学家跳起脚来骂街骂领导的,据说考上了研究生,领导不放人。
那时候大人们见面讨论的都是,某某厂垮了...
P.s.: xia 123那天的帖子,让我想到了小尹,然后就絮絮叨叨了这些, 也许是真老了。其实,小楠父母的故事也让人难忘,还有那个激光研究所里也埋没了多少人才,都是那个年代留下的创伤, 还是不提了, 太絮叨,太散了 。 那时我们还小,稀里糊涂的,也并不太清楚。
结婚特迟, 生孩子特晚的好得多... 早结婚, 早生孩子早享福... 一个印度女同事, 她刚好40岁, 她的儿子18岁, 她看起来特显年轻... 孩子生得早的, 母亲容易恢复体型...
我想,她父母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吧。
男校,连女朋友都没有,怎末就当爸爸?当然也可能,人家到现在还是美好的一家。我是27岁时才刮第一次胡子,要不然人家老管我叫猫,28岁才结的一个失败的婚姻。所以晚结婚也不一定是好结婚。因人而异。
你错过了你一直注意着的男生,那倒是一生的遗憾。
上小学时,我有个最要好的女同学,她有个特别又好听的姓:尹,就叫她小尹吧。
每天放学我们总是一起回家,两家居住的工厂仅一墙之隔。
羡慕她,是因为,她有一个把她捧在手心里的爸爸。
她爸爸是个司机,不出差的时候,就一定会来接她放学,顺便把我也带回家。 他每次出差回来,接小尹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带一点小惊喜,新鲜的水果或者小点心,对小尹总是有求必应。小尹的妈妈,很少说话,但为人特别和气,是非常少有的从来不在我们孩子面前吵架的父母, 我们几个小孩最喜欢去小尹家玩儿。
小尹也是我们那帮孩子里,唯一一个有洋娃娃的,还有很多条镶着亮闪闪装饰的蓬蓬的纱裙,漂亮的小花伞,都是她爸爸出差带回来的。 这些我都没有。 (后来我撒泼打混,我爸才付出挨骂的代价给我买了一把小花伞。)
初中,我和小尹去了不同的学校,有了各自的新朋友, 但暑假还会约着几个好朋友一起见个面。初中毕业,大部分同学都去了中专,技校, 唯有她初中一毕业,就进了她父母工作的工厂。
没过多久,就听说她结婚了,对象是他们厂里的职工。
再见到她时,她手里已经抱了个孩子。
一天我经过他们厂的传达室门口,一个妇女喊了我的名字,我停下自行车,居然是小尹。她在我面前像厂里的那些妇女一样,熟练地解开衣服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若无其事地跟我聊天,而我却陷入手足无措中,莫名的难为情,那时,我还在读高一,还在长个儿 。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那种感觉,想要逃跑的尴尬。
她爸找领导给她安排了传达室的闲差。 以后每天放学从他们传达室门口经过时,我都会骑的飞快,怕被她看见,怕跟她打招呼。
没过多久,他们工厂就垮了,把临街的厂房和传达室都拆了,变成出租的店铺, 我不必再躲着她了。 再后来,他们工厂整个家属区都拆了,最早拆迁的一批,并没有拆迁款。我也不知道她搬去了哪里。 他们一家两代人都在那个厂里,不知道是否有经历艰难的时期。
那时一起玩的,还有小尹厂对面文工团的小楠,暑假小楠经常带着我们在里面乱串,趴窗户偷看排练,一走进院子就听到各种咿咿呀呀, 七个隆咚 , 那么热闹的文工团,也是说垮就垮了。
同期垮掉的还有旁边的激光研究所,想象中里面工作的应该都是文质彬彬的科学家,但我们几个小孩就围观过科学家跳起脚来骂街骂领导的,据说考上了研究生,领导不放人。
那时候大人们见面讨论的都是,某某厂垮了...
P.s.: xia 123那天的帖子,让我想到了小尹,然后就絮絮叨叨了这些, 也许是真老了。其实,小楠父母的故事也让人难忘,还有那个激光研究所里也埋没了多少人才,都是那个年代留下的创伤, 还是不提了, 太絮叨,太散了 。 那时我们还小,稀里糊涂的,也并不太清楚。
结婚特迟, 生孩子特晚的好得多... 早结婚, 早生孩子早享福... 一个印度女同事, 她刚好40岁, 她的儿子18岁, 她看起来特显年轻... 孩子生得早的, 母亲容易恢复体型...
我想,她父母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吧。
男校,连女朋友都没有,怎末就当爸爸?当然也可能,人家到现在还是美好的一家。我是27岁时才刮第一次胡子,要不然人家老管我叫猫,28岁才结的一个失败的婚姻。所以晚结婚也不一定是好结婚。因人而异。
你错过了你一直注意着的男生,那倒是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