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药的经历

温妮燕
楼主 (文学峸)

自从来到加拿大,对比加中两国医疗福利,深深感觉两国社会性质似乎调了个,加拿大全民医疗,虽然慢,但基本看病不用愁,满满的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社会主义感觉。而中国发展飞速,虽然有医保,但大病还是money talk,是我们曾经鄙视的资本主义景象。

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中加医疗各有各的优势和短板。继我父亲几年前因得癌症临终前在加拿大享受到这里高质量且免费的临终关怀后,我婆婆也因去年在中国诊断出肺癌晚期,毫不犹豫的卖掉中国的房子,老两口不顾一切来投奔加拿大的我们。虽然时间仓促,她还是中国做了一切可能的检测,包括靶向药测试,结果显示肺癌晚期,腺体癌,不能手术,靶向药测试成功,适合一款国内价格5000人民币的瑞士生产的美国药(甲磺酸奥西替西尼),本着对加拿大医疗的信心,只开了一盒药(一个月的计量)就上了飞机。来之前,隐瞒了病情,到了之后才说出始末,我一听,只带了一盒药,心说坏了,这里因公费医疗,等待时间较长,再加上疫情关系,一个月别说开药,估计连肿瘤医生都见不到。

果然,第一个月只见到家庭医生,肿瘤医生杳无音信,眼看药要吃完,虽然我又托人在国内买了几盒邮寄过来,但中间有10天空窗期。婆婆又特惜命,一天都不想停药,情急之下要家庭医生开处方,去当地药店询问,一问才知道这药真贵,加拿大卖9000多加币,美国更卖到一万多美元。在婆婆的坚持下,老公还是下了单,把药店都惊了,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款,在医疗免费的加拿大居然花9000多买药眼睛都不眨,立即对我们升级为VIP服务。

这下药是够吃了,剩下就是等肿瘤医生的消息了,果然,一个多月时把在中国检查的资料(包含靶向药资料)送到肿瘤医院,他们要翻译后备用,两月后做了CT, 两个月零三周终于见到了肿瘤医生,本以为还得几个来回才能谈到药,结果当即医生就说完全同意中国医生开的药,这个药效果特别好,所以加拿大也给老太太用这种药,而且是免费的,不过这个美国药不再是瑞士产的,而是加拿大生产的。只要填写一些表格,就立即生效。这次没有食言,上周一送的表格,这周二(大年初一),9000多刀的救命药就送到了家里,接过这盒珍贵的药,我的心里涌现一首大陆人熟悉的老歌:“社会主义好”,不过歌词换了,变成“资本主义好,资本主义好,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福利高....”,哈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开端结局的bug 怨气 两匹马 寒带人民欢乐多 我的“秘密武器”
j
julie116
国外是服务到位。给你温暖:)
f
fuz
祝福老人。不管主义,人活着才是真正的好
S
SwiperTheFox
加拿大的医疗可是社会主义
阿明.
比的不是主义,而是福利制度。同是资本主义,医疗福利不如加拿大的国家也有的是。跟你们的邻国可以比一下。
白兔妈
不错不错!没有身份的外国人在加拿大也不需要医疗保险完全免费吗?

加拿大这待遇也太好了。

j
julie116
我省是收费的。但是很多烂尾
温妮燕
好像有工签或学签也能享受免费医疗
温妮燕
别的比不过美国,只能比这个了

在医疗福利方面,加拿大同欧洲国家类似,美国同中国相同,只有低福利国家才能高增长。双面剑,世界的希望是中国和美国。高福利国家都没希望,适合养老。

白兔妈
你公婆

是有移民身份的吗?应该不是现办的吧?

加拿大家医可以开任何药处方,这个权利可不小。美国家医是绝对不行的,不是不肯,开了药房也不会给。

外乡人
免费?有身份吧?
温妮燕
公婆父母都是移民
温妮燕
当然,都是PR
p
pickshell
不了解加拿大医疗,见这里有人称赞,可也见不少人抱怨看病难总约不上。晕:)
米奇的厨房
加拿大医疗总体是不错的,对普通人合适,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1. 是医生收入据说是有限制的,干多少以后就收入就没有多少增长了

所以听说有的专科医生一年干6,7个月就不干了,去全世界旅游,而美国是收入和干多少成正比的,比如普通牙医一个人一周干40小时,收入20多万,你要是乐意一周干6天,每天12小时,你收入就成40万了。所以看专科医生在加拿大需要排长队也是很常见的。有的时候很耽误事。

2.药品价格低造成某些新药在加拿大没的卖的。加拿大是国家医保,政府和国外的药厂直接谈判价格,经常是拦腰砍一刀,如果量大,药厂也愿意薄利多销的,但是如果某些特殊的新药,经常是罕见病,罕见的癌症等等,病人少,价格再比美国低很多的话,药厂觉得没利润的,新的药品要进入加拿大,必须要作regulatory filing给Health Canada,而且有些生产流水线,包装需要改动,比如5M作filing用,10米改动流水线,10米setup 销售网络,结果一年收入才30米,净利润才5米,药厂一看,太麻烦,收入太低,不卖了。我就知道有的药厂filing都做完了,最后还是决定不在加拿大卖了。这些病人在加拿大就拿不到这个药了,所以加拿大病人自己跑来美国看病吃药的,也不少。

美国的药价是市场机制,政府也和药厂谈判医保药价,但是基本还是市场价上打点折扣,保险公司也打折的,FDA批准的药品一般政府都进入医保,保险公司也愿意付。比如诺华那个SMA的药,打一针2个米多,效果很好,保险公司付的开开心心的。一般有正常工作有医保的,自己付不了多少,如果是彻底的穷人,白卡全包了,中间有些工作,收入不高的,比如retailer的一些工作是没有公司付的医保的,他们就比较麻烦,拿不到福利,自己付医疗保险就已经很贵了。OB care是想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解决方法不是直接帮这些人,而是把大家都拖下水。。。要是我就会直接政府reimburse收入在赤贫和某些收入下的人的医保费,增加税前FSA额度等等。不用把大家拖下水。

桃花好运
哇,价格差那么多。。。国内那药也要医生开处方吧?
米奇的厨房
加拿大确实和欧洲类似,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新药厂加拿大很少,新药研发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

中国和美国完全不同。中国大部分人,如果很穷,是没有什么医保也没有医院愿意收治的,在中国人因为付不出手术费死在急症室门口的应该听说不少了吧? 在美国,穷人是政府全包的,临时出事,附近医院首先不收钱先抢救到基本安全,然后再来看保险,而不是没保险就不抢救了。

美国药品也是大部分国家医保和保险付了,有一小部分人收入不高,还需要付很高的医保和药品价格的,这些人是有些问题。其他人没有什么严重的医保困难的。药品再贵,一般FDA批准了,保险公司都纳入医保付大头的。

中国在医保的投入占GDP比例非常低,导致医保人均非常不足,大部分人医保里面进口药很多是不付的,限制国家医保用超低价的bidding系统压榨药厂,造成有的药比矿泉水还便宜。去年,恒瑞一口气决定放弃了一百多个通用药了,这样的药厂越来越多,没利润,药厂就不生产了,这样造成普通药在市场上慢慢消失了。病人找个普通药都越来越困难了。即使是生产的药厂,在利润被大幅度压榨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靠偷工减料来保持那点利润,所以国产药质量不高,不能都怪药厂的,这个机制有很大问题。

h
hhhh
当你真有大病大伤时就体会到加拿大医疗的好处啦

我熟悉的得癌的患者,就2个熟人死了,其他的都活着好好的,有些都80多,还有过90岁了,得癌10几年了。

加拿大看专科医生要排队,所以你有毛病时别拖,早早看家庭医生,转专科去排队看,看了以后哪怕你决定暂不做手术,又退回家庭医生那,但专科医生那有你医疗纪录,以后病情有变化,你可直接找这个专科医生,他会给你加进立刻看病,顶多让家庭医生补个手续。我有过个操作,很快安排手术。

我说的一熟人,有病拖半年多才看,等看时是肺癌晚期了,另一个是疫情期走的,好像也是肺癌晚期,他俩共同特点,男性,50岁。

我手里还有个专科医生的名片,她告诉我,有事随时找她,又说:“希望我们不要再见面。” 我当然更不想见到她,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