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去测了Covid19的抗体,测试的全名是Labcorp的SARS-CoV-2 Semi-Quant Total Antibody Test。今天结果就在网上出来了,和近4个月前一样还是 >2500。看来可以不着急打第三针,下面三个节假日也可以和朋友同学同事聚一聚。
按时间线走:
2021年3月底:打第一针P
2021年7月中(第一针3.5个月后):测抗体仅为90多
2021年7月底 (第一针4个月后):打第二针P
2021年8月底(第二针1个月后):测抗体为 >2500
2021年12月中(第二针4.5月后):测抗体仍为 >2500
第二针4.5月后抗体这么高,可能是因为两针的间距比较长,人体可以更好的产生抗体,产生的抗体也更持久。
以前发的相关的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983135.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988864.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003494.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003733.html
男生在这方面没有天生的优势。抗体测试实际的抽血量很少,只有1.5cc,而每年年检的抽血量有10多cc,要抽4~5管。
第二针像上中学,出来可以工作了。
第一针和第二针打的太靠近,像是把小学和中学压缩在两年上完,效果不好,学到的东西容易被忘掉。人体免疫系统也许也是这个道理。
但愿如此,跟乙肝疫苗一样。如果跟流感疫苗类似,那就不是这种关系,而是若干个月后疫苗有效性衰减,会失效。
流感病毒有H1N1、H2N2、H3N2、H5N1、H7N7、H1N2、H9N2、H7N2、H7N3、H10N7、H7N9,.... 种类太多,变化无常。
经常是打了流感疫苗,照样得流感,因为疫苗是大半年前就开始生产的,压根儿没打中冬天流感病毒的靶子。
所以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https://www.chinacdc.cn/gwxx/202008/t20200824_218630.html
抗体浓度高一倍,不等于保护性也高一倍。但高浓度的保护性,高于低浓度的保护性。2500浓度的保护性,高于1000浓度的保护性,高于100浓度的保护性。
人和人可能反应大小不同,好像跟抗体多少没啥关系。认识一个老人,第二针时有点发烧,第三针时都准备好发烧了,结果等了两天,什么感觉都没有。
我老公打针有反应,疲惫,我第一针有反应,第二针没有,我们目前不准备打第三针。每个人的抗体浓度差异非常大,我家医测是200,我们一个朋友需要一周三次透析,测了只剩30,所以他们都已接种第三针,而我们的朋友在三针后仍然感染,好在她难受了几天挺过来了。我之前非常支持打疫苗,也非常早就登记接种,但是现在对疫苗越来越持怀疑态度,看媒体报道越来越有被操纵倾向,新的变种刚一出来,便铺天盖地只提传染速度,而不提症状及重症死亡率,各方所谓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成一团,而英国那个死掉的第一例到现在也没有交待清楚年龄症状及本身身体健康状况,股市中间几经沉浮,不由不让人怀疑背后利益集团的真正目的。
每个人打疫苗产生的抗体数量,抗体衰退速度都不一样。身体免疫功能强的人,产生抗体数量多,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功能弱的人,产生抗体数量少,抗体衰退速度快。
你4个月后抗体还很高。我太太第二针4个月后测抗体只有700多,所以到第六个月就打了第三针。
我的原则是,不少打一针需要的疫苗,也不多打一针不需要的疫苗。所以宁可抽1.5cc血先测抗体,也不稀里糊涂的听别人说就去打疫苗。
昨天又去测了Covid19的抗体,测试的全名是Labcorp的SARS-CoV-2 Semi-Quant Total Antibody Test。今天结果就在网上出来了,和近4个月前一样还是 >2500。看来可以不着急打第三针,下面三个节假日也可以和朋友同学同事聚一聚。
按时间线走:
2021年3月底:打第一针P
2021年7月中(第一针3.5个月后):测抗体仅为90多
2021年7月底 (第一针4个月后):打第二针P
2021年8月底(第二针1个月后):测抗体为 >2500
2021年12月中(第二针4.5月后):测抗体仍为 >2500
第二针4.5月后抗体这么高,可能是因为两针的间距比较长,人体可以更好的产生抗体,产生的抗体也更持久。
以前发的相关的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983135.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988864.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003494.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003733.html
男生在这方面没有天生的优势。抗体测试实际的抽血量很少,只有1.5cc,而每年年检的抽血量有10多cc,要抽4~5管。
第二针像上中学,出来可以工作了。
第一针和第二针打的太靠近,像是把小学和中学压缩在两年上完,效果不好,学到的东西容易被忘掉。人体免疫系统也许也是这个道理。
但愿如此,跟乙肝疫苗一样。如果跟流感疫苗类似,那就不是这种关系,而是若干个月后疫苗有效性衰减,会失效。
流感病毒有H1N1、H2N2、H3N2、H5N1、H7N7、H1N2、H9N2、H7N2、H7N3、H10N7、H7N9,.... 种类太多,变化无常。
经常是打了流感疫苗,照样得流感,因为疫苗是大半年前就开始生产的,压根儿没打中冬天流感病毒的靶子。
所以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https://www.chinacdc.cn/gwxx/202008/t20200824_218630.html
抗体浓度高一倍,不等于保护性也高一倍。但高浓度的保护性,高于低浓度的保护性。2500浓度的保护性,高于1000浓度的保护性,高于100浓度的保护性。
人和人可能反应大小不同,好像跟抗体多少没啥关系。认识一个老人,第二针时有点发烧,第三针时都准备好发烧了,结果等了两天,什么感觉都没有。
我老公打针有反应,疲惫,我第一针有反应,第二针没有,我们目前不准备打第三针。每个人的抗体浓度差异非常大,我家医测是200,我们一个朋友需要一周三次透析,测了只剩30,所以他们都已接种第三针,而我们的朋友在三针后仍然感染,好在她难受了几天挺过来了。我之前非常支持打疫苗,也非常早就登记接种,但是现在对疫苗越来越持怀疑态度,看媒体报道越来越有被操纵倾向,新的变种刚一出来,便铺天盖地只提传染速度,而不提症状及重症死亡率,各方所谓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成一团,而英国那个死掉的第一例到现在也没有交待清楚年龄症状及本身身体健康状况,股市中间几经沉浮,不由不让人怀疑背后利益集团的真正目的。
每个人打疫苗产生的抗体数量,抗体衰退速度都不一样。身体免疫功能强的人,产生抗体数量多,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功能弱的人,产生抗体数量少,抗体衰退速度快。
你4个月后抗体还很高。我太太第二针4个月后测抗体只有700多,所以到第六个月就打了第三针。
我的原则是,不少打一针需要的疫苗,也不多打一针不需要的疫苗。所以宁可抽1.5cc血先测抗体,也不稀里糊涂的听别人说就去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