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获悉,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2021年11月13日,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入云南省哀牢山腹地镇沅县至新平县区域,执行国家年度森林资源调查专项任务,于11月14日16时失联。失联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云南省委省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全力组织搜救,共投入8000余人次,动用直升机10架次、无人机50余架次,搜救队伍于11月21日18时33分和22日8时32分发现4人已无生命体征,不幸因公殉职。23日22时左右 ,历经38小时遗体被转运下山。11月24日至12月5日,完成了法医学检验和联合现场勘察。 记者了解到,4名地质调查人员所在的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昆明中心),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主要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任务。昆明中心从2019年开始承担云南和广东两省森林资源调查任务,每年以具有野外工作经历的人员为骨干,组成森林资源调查队伍,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集中开展野外作业培训与考核。殉职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通过了培训考核,今年他们已完成云南省5个州(市)32个样地的调查任务。 此次4名地质调查人员前往的6134号样地,海拔2691米,属国家森林连续清查样地。10月23日,他们聘请当地向导一同进行了前期路线踏勘。11月13日,他们在聘请向导未果的情况下,为尽快完成任务,根据作业需要,携带了RTK、平板电脑、森林罗盘、工兵铲、砍刀、蛇药、防熊喷雾、皮尺、充电宝等20余种调查作业装备及食品,上山开展工作。殉职时身边遗留的作业装备齐全,背包里尚有食物。配发的卫星电话遗留在车上,未随身携带。 工作区所在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地理位置特殊,地貌类型复杂,山地气候多样,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高大乔木遮天蔽日,灌木藤蔓交织丛生,苔藓遍布,通视性差。4名地质调查人员殉职的位置山形陡峭、沟壑纵横,行进异常艰难。从联合现场勘察结果看,事发区域湿度极大,温度变化快,小气候特征明显,极易出现局部暴雨、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导致原始森林中长时间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给方向判别造成巨大困难。 谨向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愿逝者安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链接
关键是对困难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因高温罹难的那家人也是如此。
就是小食品,没有顶饿给能量的。好像有巧克力,鸡翅,瓜子,饮料等。
3. 13 号出发,14 号失联,立即出动无人机和直升飞机了吗?
4.太缺乏野外生存经验
5.今年5 月甘肃白银越野马拉松,已经失温死了22 名身强力壮的运动员,没从中学到点什么吗?我在种地,下雨天凉,我感觉到冷饿立即进屋,因为咱学习了。
难道四个人都没想到什么取暖办法?失温总有个过程吧?难道一冷四个人都昏倒了?
或者只是以为是上山半天几个小时吧?野外生存需要带的东西,一点也没带。
25 年前,我和同事出去玩,都买烧鸡,香肠,各种鱼肉水果罐头等(科里出钱,我负责管科里的钱,使劲花)。或者,鸡蛋鸭蛋松花蛋,巧克力,韭菜盒子,猪蹄猪干,葱油饼,吃的一定带足(自己出钱)。
https://www.sohu.com/a/503218908_114988
有火种和汽油,为何还会失温死亡?
体内能量不足,意识丧失,有队员腹部袒露
据媒体报道,失联4人遗体找到后,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此外,救援队员还称,最初发现的三位失联人员遗体,一位队员的衣服已经掀开,露出了腹部,脸上还有笑容,是典型的失温后出现的症状。
“这个可能就是由于失联人员体内能量不够了,然后人的意识逐渐丧失了。在这种情况下,肌肉出现松弛,造成了这种笑容。” 惠营解释,这些在发现遗体时还存留的食物和其他物品,是可以帮助失联人员缓解饥饿和失温的情况的。
他认为,一般情况下,在野外调查的迷失人员,可以利用刀具和附近的树木,通过搭窝棚来避寒,并且用汽油把火种保存下来。在有窝棚,能保证体温、保证有火种的基础上,生存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而据谭章介绍,在搜救的过程中,他们在样点处确实发现了失联人员搭建的窝棚,以及他们生火用的木头。在窝棚方圆三四百米,还发现了他们的遗留物,有抽的烟、上厕所的遗留物,还有他们吃的食物。后来又发现了他们在小溪流旁用油漆喷的标志。
谭章坦言,野外调查的经验和常识也极其重要。“在出任务时,不能盲目,要有估计。遇到危险时,在做好了相关保障措施后,尽量在原地等待救援,不要乱跑,消耗体能。”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多少有些训练吧?而且正当年轻力壮的年龄。(25~32岁)
好像一些最基本的事如生火取暖的都没做,就这样失温致死?
食物倒不是主要问题,现场还留些一些没吃的食物,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失温时,会有幻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看,没人说实话。最新报道没有一点新意。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获悉,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23日22时左右 ,历经38小时遗体被转运下山。11月24日至12月5日,完成了法医学检验和联合现场勘察。
2021年11月13日,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入云南省哀牢山腹地镇沅县至新平县区域,执行国家年度森林资源调查专项任务,于11月14日16时失联。失联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云南省委省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全力组织搜救,共投入8000余人次,动用直升机10架次、无人机50余架次,搜救队伍于11月21日18时33分和22日8时32分发现4人已无生命体征,不幸因公殉职。
记者了解到,4名地质调查人员所在的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昆明中心),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主要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任务。昆明中心从2019年开始承担云南和广东两省森林资源调查任务,每年以具有野外工作经历的人员为骨干,组成森林资源调查队伍,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集中开展野外作业培训与考核。殉职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通过了培训考核,今年他们已完成云南省5个州(市)32个样地的调查任务。
此次4名地质调查人员前往的6134号样地,海拔2691米,属国家森林连续清查样地。10月23日,他们聘请当地向导一同进行了前期路线踏勘。11月13日,他们在聘请向导未果的情况下,为尽快完成任务,根据作业需要,携带了RTK、平板电脑、森林罗盘、工兵铲、砍刀、蛇药、防熊喷雾、皮尺、充电宝等20余种调查作业装备及食品,上山开展工作。殉职时身边遗留的作业装备齐全,背包里尚有食物。配发的卫星电话遗留在车上,未随身携带。
工作区所在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地理位置特殊,地貌类型复杂,山地气候多样,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高大乔木遮天蔽日,灌木藤蔓交织丛生,苔藓遍布,通视性差。4名地质调查人员殉职的位置山形陡峭、沟壑纵横,行进异常艰难。从联合现场勘察结果看,事发区域湿度极大,温度变化快,小气候特征明显,极易出现局部暴雨、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导致原始森林中长时间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给方向判别造成巨大困难。
谨向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愿逝者安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链接
关键是对困难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因高温罹难的那家人也是如此。
就是小食品,没有顶饿给能量的。好像有巧克力,鸡翅,瓜子,饮料等。
3. 13 号出发,14 号失联,立即出动无人机和直升飞机了吗?
4.太缺乏野外生存经验
5.今年5 月甘肃白银越野马拉松,已经失温死了22 名身强力壮的运动员,没从中学到点什么吗?我在种地,下雨天凉,我感觉到冷饿立即进屋,因为咱学习了。
难道四个人都没想到什么取暖办法?失温总有个过程吧?难道一冷四个人都昏倒了?
或者只是以为是上山半天几个小时吧?野外生存需要带的东西,一点也没带。
25 年前,我和同事出去玩,都买烧鸡,香肠,各种鱼肉水果罐头等(科里出钱,我负责管科里的钱,使劲花)。或者,鸡蛋鸭蛋松花蛋,巧克力,韭菜盒子,猪蹄猪干,葱油饼,吃的一定带足(自己出钱)。
https://www.sohu.com/a/503218908_114988
有火种和汽油,为何还会失温死亡?
体内能量不足,意识丧失,有队员腹部袒露
据媒体报道,失联4人遗体找到后,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此外,救援队员还称,最初发现的三位失联人员遗体,一位队员的衣服已经掀开,露出了腹部,脸上还有笑容,是典型的失温后出现的症状。
“这个可能就是由于失联人员体内能量不够了,然后人的意识逐渐丧失了。在这种情况下,肌肉出现松弛,造成了这种笑容。” 惠营解释,这些在发现遗体时还存留的食物和其他物品,是可以帮助失联人员缓解饥饿和失温的情况的。
他认为,一般情况下,在野外调查的迷失人员,可以利用刀具和附近的树木,通过搭窝棚来避寒,并且用汽油把火种保存下来。在有窝棚,能保证体温、保证有火种的基础上,生存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而据谭章介绍,在搜救的过程中,他们在样点处确实发现了失联人员搭建的窝棚,以及他们生火用的木头。在窝棚方圆三四百米,还发现了他们的遗留物,有抽的烟、上厕所的遗留物,还有他们吃的食物。后来又发现了他们在小溪流旁用油漆喷的标志。
谭章坦言,野外调查的经验和常识也极其重要。“在出任务时,不能盲目,要有估计。遇到危险时,在做好了相关保障措施后,尽量在原地等待救援,不要乱跑,消耗体能。”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多少有些训练吧?而且正当年轻力壮的年龄。(25~32岁)
好像一些最基本的事如生火取暖的都没做,就这样失温致死?
食物倒不是主要问题,现场还留些一些没吃的食物,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失温时,会有幻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看,没人说实话。最新报道没有一点新意。